第八十五章 大魏演武,招賢納士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邱真二十有二生的相貌堂堂,在左額角的位置有一縷白髮梳在髮髻裡。

“邱大人,這禮物差遣僕從送過來就好何必親自過來一趟呢。”

陳安平與邱真見禮,就聽邱真笑道。

“什麼邱大人不邱大人的,我與陳兄年紀相仿不必這樣客氣。”

邱真與陳安平客氣了兩句,與眾人一起走進陳府。

“前些日子我家兄長在清樂坊和三位有些誤會,我父親知道之後深感不安,這不讓我過了一趟。”

落座之後邱真也是開門見山,表達了武陽侯府的意思。

“現如今我大哥在家中禁足,靜思己過,還請三位能不計前嫌,讓過去的事情就這樣過去吧。”

邱真這番話說的誠意十足,連傅江濤這樣的刺頭都有些不好意思,連連說道。

“我素來敬重武陽侯,聽父親說大魏軍中,能與英國公老將軍一起配合攻城拔寨者最強之人,當屬武陽侯!”

人都愛聽好話,何況這好話還是徹頭徹尾的大實話。

邱真與眾人一起入席吃飯,對陳安平府上各種新奇的菜色也是讚不絕口。

酒過三巡菜過五味,邱真目光微微閃動狀似隨意的說道。

“每年六月中旬,京中都會舉行演武,諸位可知道這事兒?”

陳安平心中思索邱真這話的用意,隨口順著他的話說道。

“當然知道,屆時陛下將親自駕臨觀看演武,演武的兵士都是從京衛指揮使司上直衛親軍中選拔的。”

現任京衛指揮使司乃是由晉王兼任,晉王何許人也?那是元熙皇帝一母同胞的親兄弟。

往年演武兵士都是由晉王爺來來主持挑選,但是今年情況卻截然不同。

邱真點了點頭,然後話鋒一轉。

“陳兄所說的沒錯,但是今年的京師演武與往年不一樣,陛下有意讓成年的皇子們互相演武比試!”

王朗在一旁聽的真切,手裡的茶杯差點被脫手。

陛下這是什麼意思?在如此敏感的時間點讓皇子們演武比試,這是要以演武來判斷皇子們的能力?

任何事情沾上皇儲的位置就會變得微妙起來。

陳安平、傅江濤還有王朗誰都沒有說話,見狀邱真笑呵呵的繼續自己說。

“陛下會讓晉王爺挑選資質、戰力相近的新入伍的兵士們給成年的四位皇子,讓諸位皇子在一個半月之內進行訓練操演。”

“大皇子殿下、四皇子殿下、還有五皇子殿下已經在私下裡募集人手良才……”

後面的話邱真沒有說,而是將目光落在陳安平的傅江濤的身上。

這兩位都是參與過軍務的人,特別是陳安平在荊城縣、譙縣的戰役打的太漂亮了。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所以縱然他出身平凡,三皇子蕭綝還是第一時間派遣邱真來向陳安平丟擲橄欖枝。

面對著邱真問詢的眼神,陳安平沒有立刻答應。

這件事太重要了,重要到他只要答應了從今往後就會一輩子身上印著燕王的烙印。

“請邱兄回稟燕王殿下,就說給我兩天時間,讓我好好的想一想再給殿下答覆。”

傅江濤本來想要一口答應下來,不過陳安平一直給他使眼色,傅江濤才沒有答應有說要先考慮考慮。

邱真早就料到會這樣,如果陳安平真的一口答應下來,邱真反而會失望。

因為邱真仔細研讀過陳安平在北境的戰報,有勇有謀,敢搏命也夠謹慎。

這樣的一人面對命運的岔路口的抉擇,一定會謹慎再謹慎。

“好,兩日之後,邱某會再登門拜訪。”

邱真又待了片刻,才起身告辭留下心事重重的陳安平與傅江濤二人。

“要我說三皇子人講義氣愛交朋友挺好的,陳兄,你還猶豫什麼呀?”

傅江濤喝了一杯酒,不由得問道,陳安平聞言差點被他氣笑了。

“傅兄,你今天要是敢隨便答應下來,回去你家老公爺就能提著柺杖把你從家門裡面打出去你信不信?”

傅江濤嚇得一縮脖子,夾了一口菜。

“不會吧?我爹能那麼狠?”

王朗在一邊為傅江濤分析解惑。

“你要是答應了邱真的招攬,那外面的人就會認為你們穎國公府站在了三皇子那邊,你說,老公爺能不生氣麼?”

陳安平思來想

去,忽然想起了一個人,立刻讓馬仁九去準備車馬,去一趟鄭澤府上。

鄭澤從福建回來已經有一段時間了,陳安平在鄭澤回來第一天就去他府上拜訪。

古人常說的鄉黨可不是現代人印象裡的“老鄉見老鄉,背後捅一刀”那種。

陳安平和鄭澤都出身於荊城縣,又是一位老師,這層關係在那兒自然親近。

最近陳安平閒暇時間也愛去鄭澤府上走動,從鄭澤那學了不少東西。

傅江濤也隨著陳安平一起去了鄭澤家中,待他們兩個說明緣由之後鄭澤讓僕從們都下去然後關好書房的門。

“安平和二郎對諸位皇子瞭解有多少?”

陳安平搖了搖頭,他才到汴梁不到兩個月,哪裡知曉皇子的為人。

“大皇子蕭鑠性子急,三皇子蕭綝性格好,四皇子蕭焱有人說脾氣秉性最像,至於五皇子最勇武。”

傅江濤將所熟悉的一些印象說完,眼巴巴的看著鄭澤,卻聽鄭澤微微一笑說道。

“二郎說的不過是表面,你們光知道大皇子殿下性子急,卻不知道殿下私下裡待僕役十分嚴酷。”

“從吳王府中抬出去的僕役,一年之中不下十幾具!這都是出自大皇子殿下的手。”

陳安平心中一驚,堂堂大魏的皇長子居然這般酷烈?視人命如草芥?

“師兄,既然如此怎麼沒有御使參奏?”

督察院的言官們整日揪著百官錯處,怎麼對大皇子的行徑視而不見?

“言官們當然參奏過,可是沒有確鑿證據,吳王府的人處理事情幹淨利落,加上大皇子的舅父是李綱李大人。”

鄭澤讓兩個人坐下,繼續說道。

“三皇子宅心仁厚,愛交往名士能人,也經常喜好在汴梁城中走動到百姓多的地方走動,仁厚是他的優點卻也是殿下的缺點。”

至於皇四子蕭焱,天資聰穎喜好舞文弄墨最近一年在主持編纂《水經注》,頗得元熙皇帝得喜愛。

皇五子蕭圭喜好武事,在府中建立了一個小校場,經常請京中的武師來家中切磋學習。

“安平,這五位成年皇子你以為如何?”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