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二章 蝴蝶效應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汴梁,胡府。

胡善坐在池塘邊垂釣,今年五十有八的他任大魏中書省左丞相大權在握,春風得意。

大魏中書省設左丞相、右丞相,右丞相由朝廷大將軍英國公張玉兼任。

不過張玉乃是大魏皇帝的結義兄弟,又是個武將,近幾年常年在安南領兵征討。

張玉的右丞相職位就是個掛名兒,朝中中書省大權,盡在胡善一人之手。

王昌玉來的時候見到的就是這副景象,一個是穩如泰山的釣魚一個是心急火燎的著急。

“王昌玉見過胡相。”

王昌玉對胡善極為恭敬,近些年勇毅侯府在朝中的聲勢還不錯,卻遠遠不如胡善。

“勇毅侯來啦?老夫瞧著時間你也該來了,坐吧。”

胡善笑呵呵的請王昌玉坐下,說道。

“釣魚,講究的就是耐心,凡事過猶不及啊。”

王昌玉表面上應付著心裡早就急得不行,都什麼時候了他還有心思聽你說釣魚?

“胡相,我今日來是有急事和胡相說。”

胡善一揮袍袖,打斷了王昌玉後面的話。

“你說的是荊城縣知縣上書的募兵改革之法吧?勇毅侯,你真是生了一個好兒子!”

胡善的語氣聽不出任何感情,王昌玉見胡善知曉這件事也就不再藏著掖著開門見山。

“胡相!我家那四子從小就頑劣,他說的可萬萬當不得真!”

募兵革新,簡簡單單四個字要動了多少人的利益,那個臭小子就不好好想想麼?

現如今各個衛、所的兵士都由朝廷養著,每年從國庫撥款到地方。

其中的銀錢何止千萬?這裡面涉及的錢帛、油水就是個天文數字。

斷人財路如殺人父母,你王朗何德何能敢提出這件事?

“哈哈哈哈哈!”

胡善忽然哈哈大笑起來,將王昌玉笑得有些懵。

“胡相為何發笑啊?”

胡善指了指王昌玉,說道。

“勇毅侯先祖隨高祖皇帝戰金陵,奪汴梁,下揚州平西南,何等的果敢剛毅才有了勇毅侯的封號,怎得你這般小心謹慎?”

王昌玉心中苦笑,先祖是先祖後輩是後輩豈能相提並論?朝堂上的爭鬥可一點兒不必沙場輕鬆。

“實話告訴你吧,你家四郎的摺子我已經看過了,經過中書省遞上去給陛下看了。”

啊?王昌玉聞言心涼了半截,他緊趕慢趕還是慢了一步。

“募兵屯田之法,陛下的意思還不明了,不過司武卻對這方法讚賞有加啊。”

司武,正是大魏現在的兵部尚書,出身大魏朝宋國公府。

“司武的脾氣你是知道的,有一說一有二說二,他都贊同證明你家四郎和那庶人商量的募兵法確實不錯。”

王昌玉心灰意懶,忽然聽到這句話的時候恢復了些精神。

“庶人?什麼庶人?”

王朗給王昌玉的信件中只說了募兵之法,只字未提這方法的來源,他自然而然的將點子都算在了王朗的頭上。

“你不知道?你家四郎的奏摺裡說的明白,此法是由荊城一商人提出來的,再由他一起完善才遞送的京師。”

胡善瞧著王昌玉由白轉紅,又由紅轉白的臉,呵呵的笑了。

“勇毅侯,事已至此你何必再跑一趟?募兵之法是否更改自有陛下聖裁。”

既然募兵之法不是王朗一人提出的,事情就有迴旋的餘地,令王王昌玉心中稍安。

“多謝胡相告知,感激不盡,感激不盡!”

王昌玉說完忽然想起一件事,往前走了一步。

“胡相,家兄最近在北邊尋了一批烈馬,胡相愛馬知馬,不知可否賞光過幾日去我府上看看?若是相中了可贈予胡相。”

胡善喜馬這不是個秘密,汴梁城中人盡皆知。

“哦?那老夫可得去看看,不過勇毅侯真願意割愛?”

王昌玉投桃報李,聞言立刻露出喜色。

“寶馬配名士,能將其送給胡相,是它們的福氣!”

哈哈哈哈哈!

胡善心情愉悅的大笑起來,忽然手上一沉,池塘裡的魚竟然上鉤了!

……

荊城,陳安平家。

陳安平還不知道他的募兵之法將在汴梁乃至整個大魏掀起一片波瀾。

小小的蝴蝶震動翅膀,卻能在未來引起海嘯,形成蝴蝶效應。

陳安平最近一段時間很忙,比之從前還要忙碌。

他用從荊城酒樓賺的錢,將九口鄉舊宅改造成了一處小型工坊用來生產安允紙。

工坊的負責人陳安平精挑細選,最終讓石頭和馮毅一起負責。

石頭負責監工,馮毅則負責工坊的安全。

地網經過兩個月的發展已經初具規模,核心成員擴充套件到十二個,編外成員越六十多個。

不要小看這些人,有了他們整個荊城內的大事小情陳安平都能知曉個七七八八。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臨近十一月底,安允紙的名氣卻並沒有隨著天氣冷下來,而是越來越火熱。

荊城縣附近的鄉縣都在議論安允紙,讀書人更是以擁有安允紙為榮。

安允紙比市面上流行的魏紙好上太多了,雖價格貴了一點卻物有所值。

據說,連奉天城內的達官顯貴也注意到了安允紙的存在。

陳安平、白家商行的生意越做越大,白羽現在不僅重新振作了白家的生意,還比之前更加的紅火。

誰能想到白羽會完成華麗的逆轉?就連他都沒想到,現在白羽對陳安平可謂死心塌地的佩服!

馮毅從外面走進來的時候,身上落了一層雪花,他一邊拍打雪花一邊抱怨道。

“什麼鬼天氣,這麼大的雪。”

今年的雪比往年要大上許多,好在荊城縣的百姓早已經習慣了這種天氣。

“大哥,你猜的真準,我一早去衙門那打聽,圍攻定北城的北齊軍隊真撤了!”

陳安平翻閱著最近安允紙收入的的賬本,仔細檢閱聞言笑了。

“北齊人善於騎射卻不善於攻城,冬天一到他們不走等著被凍死餓死?定北軍的傷亡如何?”

馮毅拍打完雪花坐下,喝了一口熱茶後才說道。

“衙門那邊沒說具體數字,只說傷亡大概有一半左右。”

一半……定北城的傷亡不小啊。

奉天都司遲遲不發兵,一直到定北城和北齊軍隊拼殺了二十餘天才姍姍來遲。

這條訊息瞞不住,有心的人一看就明白是奉天都司那邊有問題,遲遲不發兵。

“對了大哥,這邊還有一個好消息。”

馮毅取出一份抄錄的邸報,交給陳安平。

陳安平接過之後仔細閱讀,眉頭先是緊鎖然後慢慢舒展開,輕拍桌案。

“好!好!朱能這一仗打的漂亮!”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