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兩百一十七章、家用電器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週一下班回來,方圓再次參加全院大會。

“方平安,你家的狗,咬了我們家範仁......”劉豔說道。

“誰幫我報警?”方圓懶得廢話。

“我去。”張正義轉身離去。

“我也去。”劉元傑不甘人後。

“沒有這麼欺負人的......”劉豔的公公婆婆又哭又鬧。

翻牆入院偷葡萄,被狗咬了,活該。

偷葡萄的範仁,被送到了少管所。

寶貝孫子被帶走,劉豔的公公婆婆受不了,四肢一伸,不動了。

老範夫婦死了,於心不忍的張有德提議捐錢。

方圓想了想後,捐了五塊錢。

見他只捐了五塊,李鐵柱捐了四塊。

家裡缺錢的張有德捐了兩塊,劉富貴捐了三塊......

老範夫婦的後事,方圓沒有參與,此時的他,正忙著招工。

得知三方廠要招工,有工作的,沒工作的,上學的,沒上學的蜂擁而至。

一眼看去,三方廠的大門外人山人海。

三方廠招工,年齡十五歲以上,三十五歲以下,文化程度最低初中畢業。

“初中畢業的站左邊......”秦衛國大聲道。

不同文化程度,筆試的題目不一樣,進場之後的工資也不一樣。

頃刻之間,廠門外的幾萬人,分成三群。

三方廠還是發動機車間的時候,方圓還要去學校招工。

而今名揚新華的三方廠招工,訊息一傳出去,就有人爭先恐後的到來。

上午筆試結束,透過筆試的人,足有八千五百多。

下午面試結束,透過面試的人,只剩六千多。

一週後,背景審查結束,剩下的人,還有三千五百多。

方圓考慮了幾分鐘,決定將三千五百多人,一併招進三方廠。

優中擇優的挑選了兩千多人,作為冶煉廠、碳素廠、化工廠、電子廠員工、

剩下的一千多人,讓他們下個月再來報到。

接連大半個月,方圓輾轉四個工廠,指點員工使用各種機器設備。

文化程度不低,看得懂操作手冊,又有他親自指點,一個個員工學會使用相應的機器設備。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下班回家,見葡萄徹底成熟,方圓將其摘下,給某些鄰居送了一些。

水果都是緊俏貨,很多時候,有錢都買不到。

十幾天後,冰箱、冰櫃、空調、電飯煲的零件,全部實現量產。

與此同時,一千多名員工,如期進入三方廠。

一週後,冰箱、冰櫃、空調、電飯煲開始組裝。

熟能生巧之下,四種家用電器的產量,一天比一天多。

“再有兩三個月,三方機械廠的機床,就可以升級成數控機床了。”

掐著時間下班,方圓駕車離開廠區。

機床升級成數控機床,還差螢幕和晶片。

製作晶片又需要矽晶圓,矽晶圓工廠,廠房、宿舍樓之類的,已經造好了,還差機器設備。

日進斗金,花錢如流水,三方廠的建房,一直沒有停過。

各種機器設備的零件,也在有條不紊的生產。

方圓有時親自畫圖,有時讓智慧機器人模彷他的筆跡畫圖。

有些零件,他親自加工,有些零件,讓超級基地生產。

若非如此,三方廠的發展速度,至少要慢三倍。

......

“空調,冰箱,冰櫃,電飯煲?”看著一個個紙箱上面的文字,張新華喃喃自語。

“張主任,空調裝在哪裡?”工作人員陳凡問道。

“空調是做什麼的?”張新華問道。

“調整室內溫度,寒冷的時候加熱,炎熱的時候降溫。”陳凡回答道。

“把空調裝上吧,我試一下效果。”張新華笑道。

陳凡與另外兩個工人,開始安裝空調。

前後用了一個多小時,空調就裝好了。

“張主任,這是遙控板......”陳凡演示了一遍。

“涼快了,好東西,比風扇好。”張新華情不自禁的稱讚。

“張主任,溫度可以調整,如果覺得太冷了,就上調幾度......”陳凡又道。

“你們廠還有多少空調?”張新華問道。

“廠裡還剩三千多臺空調,再過一段時間,日產可達一千臺。”陳凡回答道。

試了試冰箱、冰櫃、電飯煲,張新華打發走陳凡等人。

接連打了幾個電話,張新華讓人準備晚飯。

造型美觀,又很實用的空調、冰箱、冰櫃、電飯煲,絕對能暢銷海外。

......

“這樣下去,好像太累了,弄個智慧機器人?”

考慮一番後,方圓給一個液態金屬機器人,弄了一個身份。

液態金屬機器人掌握數不勝數的高科技,牛得起飛,取名牛飛,也算貼切。

移魂大法開路,弄個身份很輕鬆。

“牛飛,二十七歲,自學成才,液態金屬機器人。”

次日週五,方圓特招液態金屬機器人牛飛,任命對方為技術顧問。

下班時間一到,方圓就開著車走了。

有牛飛坐鎮工廠,往後都用不著他費心。

一枚小小的晶片,涉及的技術和裝置太多。

不想從超級基地直接拿出機器設備,方圓又不想親力親為。

拿一個液態金屬機器人出來,往後的日子就輕鬆了。

......

“老張,這些東西,都是三方廠生產的?”

“嗯,全部都是三方廠生產的。”

“冰箱和冰櫃,看上去比國外的還要好。”

“電飯煲不但能煮飯,還有保溫功能,均勻受熱......”

“房間裡怎麼這麼涼快?”

“裝了一臺空調,這是內機,那是外機。”

“產量怎麼定?計劃生產,還是?”

“空調、冰箱、冰櫃、電飯鍋應該能賣到國外去,三方廠能生產多少,就生產多少。”

“聽說三方廠還要造洗衣機?”

“不出意外的話,下週就有洗衣機了。”

“這麼多家用電器,一旦普及開來,我們的電力可不夠。”

“方平安發明了這麼多東西,或許他能解決電力問題。”

“超級水稻,是他弄出來的,神箭導彈車,也是他的傑作.......”

“從古到今,方平安應該算得上最厲害的發明家。”

“有他在,我們新華定能重回世界之巔。”

......

下班回家沒多久,就有人登門拜訪。

得知三方廠生產出電飯煲、空調、冰箱、冰櫃,北都幾個供銷社的人找上門來。

供銷社的家用電器,只有電飯鍋、電風扇、黑白電視機。

除了供銷社的人,還有一個個工廠的人。

生產多少電器,配發多少票。

廠裡發福利,供銷社賣貨,只要是三方廠的產品,就避不開方圓。

“方廠長,我們想買......”

“產品什麼時候賣,我還沒有收到通知。”

廠裡生產出來的東西,要麼出口,要麼賣給供銷社。

新華境內的工廠,都沒有產品直營店。

產品出口,有權利定價,產品內銷,沒有權利定價。

三方廠內,方圓全權做主,產品怎麼賣,他只能建議,無法做主。

打發走眾人,方圓做飯吃飯,洗澡睡覺。

第二天週六,他又跑去釣魚了。

留在家裡,少不了迎來送往,還不如出去釣魚。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