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九章、賺點錢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回家吃了飯,方圓躺在床上,琢磨合法賺錢的事。

投機倒把也需要本錢,釣魚賣給供銷社、肉聯社,倒是可以合法賺錢。

一斤魚的售價都才三毛錢左右,供銷社、肉聯社的收購價,一斤魚頂多兩毛錢上下。

“不遠處的山上有野豬,老虎都還不是保護動物,打野豬不違法。”

身上一分錢沒有,要是四合院的某個鄰居結婚買車,隨禮錢都拿不出來。

迫於無奈,方圓只得想辦法弄點錢。

他喜歡制定規則,大家都遵守規則的情況下,他也願意遵守規則。

一覺睡醒,吃了早飯,去廠裡搞定任務量。

沒糧票的方圓,午飯都沒吃,就拿著條子出廠了。

食堂的飯菜不好吃,方圓放棄在食堂吃飯的想法。

步行二十幾分鍾,來到山下的他,速度如風的上山。

找了大半小時,方圓發現野豬留下的痕跡。

又用了十幾分鍾,他找到幾頭野豬。

“四百多斤的大野豬,能賣不少錢,就你了。”

快步而至,一拳打死最大的野豬。

扛起四百八十幾斤的野豬,方圓沿著原路返回。

下得山來,見到他扛著野豬,一個個陌生人羨慕、震驚。

這年代的成年男子,很多人都能扛起兩百多斤。

方圓扛著的野豬,看著就有四百多斤,實打實的大力士。

一頭四百多斤的野豬,賣給供銷社或肉聯社,至少能賣兩百多塊錢。

送到供銷社,方圓留下三十幾斤豬肉,得到兩百三十二塊一角七分。

四百八十幾斤的野豬,殺好之後,也就四百五十幾斤。

野豬肉比家豬肉貴一些,下水、豬肉一起稱重,每斤收購價五角五。

到手兩百多塊錢,經濟壓力蕩然無存。

提著三十幾斤野豬肉,方圓笑容滿面的回到四合院。

“平安,你買這麼多豬肉?”

“這是野豬肉,下午去山上抓了頭野豬。”

“能不能賣點給我?”

鄰居開口,方圓不好拒絕,私人買賣,屬於投機倒把。

無奈之下,他切了三十五塊野豬肉,每塊半斤左右,鄰居每家送了一塊。

購買一斤豬肉,需要一斤肉票與六毛五分錢。

很多人有錢沒票,想買肉都買不到。

遮遮掩掩的自由市場不要票,一斤豬肉賣一塊二,而且經常沒貨。

之所以帶野豬肉回來,是為了解決豬油的來源問題。

野豬瘦肉多,肥肉少,也有肥肉不是?

生命空間之中,野豬泛濫成災,沒必要捨近求遠。

身處當前世界的方圓,打算在這個世界自力更生,盡量少用生命空間與系統空間裡面的東西,以及遠超凡人的各種能力。

如今的他,看著只有十八九歲,模樣如此年輕,不是天罡三十六法與地煞七十二術,而是異界人生體驗卡的功勞。

在藍星的時候,方圓看上去也就二十二三歲。

四合院每戶得到半斤野豬肉,方圓收穫一片感謝聲。

有些鄰居打心裡感謝他,有些鄰居不知足,說他太吝嗇了。

人有千百種,想法各不同,聽力超強的方圓,心中決定再也不給某些鄰居東西了。

“錢有了,還差各種票,不想了,做飯。”

野豬肉剩下不到二十斤,方圓將肥肉切了下來,然後熬製成豬油,只有一斤多。

剩下的野豬肉,全部拿來紅燒,大快朵頤的吃了一頓。

“鍋裡的野豬肉還有一斤左右,天氣不是很熱,留著早上煮麵。”

衝了一個熱水澡,換了一身衣服,在院子外洗了衣服,方圓回到自己的家中。

“水電問題解決一下,房子改造一番,增加一個地下室。”

拿出各種材料,施展五行異能,方圓將自己的房子加固、埋線,又弄了個地下室。

一個封堵的地下室之中,裝上一臺元素級淨水器和一臺微型反應堆。

“養魚的水坑供水量不足,再弄一個深水井。”

折騰大半小時,方圓如釋重負的笑了起來。

玻璃窗戶和木質房門看著透明,卻能將室內的燈光隔絕。

室內開著燈,關上門窗之後,從外面看不到光。

不但隔光效果超好,隔音效果也是強悍無比。

早上五點多,方圓前往自由市場,買了二十斤糧票。

糧票價格不便宜,面值一斤的糧票,售價兩角錢左右。

細糧的糧票,價格比粗糧的糧票貴。

購買一斤大米,需要一斤細糧票與三毛錢。

糧票按人頭發放,十八歲以下與五十五歲以上,每人每月二十四斤糧票。

十八歲以上五十五歲以下的男人,每人每月三十斤糧票。

十八歲以上五十五歲以下的女人,每人每月二十七斤糧票。

一般情況下,到手的糧票,都是本地糧票,只能在某個範圍使用。

新華國內通用的糧票,名為全國糧票,有工作需求的人,才有相應的配額。

配發的糧票、油票、肉票等,只有城市戶口才有。

“錢有兩百多,糧票有二十斤,差不多了。”

悄然離開自由市場,方圓前往工廠。

接連三天,他上午在廠裡下班,下午去東湖釣魚。

每天的工作量,一個上午就能搞定。

方圓加工的零件,合格率百分之百,陳鋒樂意給他開條子。

增加任務量?方圓願意還好,要是不願意,去找廠長告狀,必是一場風波。

各個等級的工人,任務量都有一個標準。

同一個車間的學徒工、一級技工......等級一樣工資一樣,任務量不一樣,憑什麼?

週六早上七點,方圓被張有德叫去釣魚。

眼見他們要去釣魚,第二食堂的班長李鐵柱,一號車間三級鉗工範美誠也要去。

二十五歲的單身人士李鐵柱,是廠裡的七級炊事員,技術工資每月四十五塊,又是班長,崗位補貼每月六塊,月收入六十一塊錢。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三十一歲的範美誠,只是一號車間的三級鉗工,月工資四十五塊錢。

李鐵柱一人吃飽全家不餓,範美誠父母健在,有老婆和四個娃,一個人的工資,八個人花,日子勉強湊活,略高於貧困標準線。

有糧票沒錢,買不到糧食,有錢沒糧票,也買不到糧食。

飯菜油水不足,小學生一頓都能吃兩碗飯。

“張叔,平安,你們上次在哪裡釣的?”李鐵柱問道。

“就在東湖。”方圓回答道。

一行四人,邊走邊聊,到達目的地後,張有德佔了方圓之前釣的位置。

李鐵柱和範美誠一左一右,搶佔張有德兩邊。

視若無睹的方圓,看了看四周,走向幾十米外的鏵尖處。

他選擇釣位,根據水深、溫度、環境等,已是選釣位的頂級高手。

眼下這個時間段和溫度......水深三米左右的鏵尖處,絕對是上好的釣位。

開竿就釣到一條巴掌大的鯽魚,張有德心中充滿期待。

上週休息的時候,方圓就是在這個位置釣魚,兩個多小時,就釣了十幾斤。

自信釣魚技術比方圓更強的張有德,有信心在眼前這個位置,釣到二十幾斤魚。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