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四章銷售渠道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二狗子把二十七只肥雞和九隻山雞,裝了兩個麻袋,還送了王海一根木棍,讓王海挑著回去。

木棍山裡有的是,二狗子送給王海了,而那兩個麻袋,王海以後還要還二狗子的。

三十六只雞,家養的雞一隻差不多有三斤多,山雞一隻也有一兩斤,這一下子就有百來斤了。

王海從小農村娃,十六歲時走山路挑稻穀,百來斤可以走一里地不歇,現在挑這三十六只雞當然也不在話下。

挑著兩麻袋雞,王海快速的離開了鴿子市,還是來到先前的那間廢棄破屋子。

王海挑著擔子就直接穿回了村裡,把麻袋口子一解,拎起來一倒,就由著這些雞自己去撒歡了,而王海自己則穿回了禽劇世界,繼續去上他的班。

又是辛勤工作的八小時,太陽剛沒入地平線的時候,王海下班回到了四合院。

一進中院,王海就聞到了瀰漫整個院子的濃郁雞肉香味,是從傻柱那屋傳出來的,不用問,王海也知道這雞是自己今早賣給易大媽中的一隻。

聞著那味,王海由衷的感慨:不得不說,傻柱這到底是京都官府菜的祖傳手藝,比自己這個路邊開小飯館的,確實要強太多。

就在王海在那兒不要錢的白佔傻柱的便宜呢,易大媽從傻柱房裡走出來了。

易大媽一見著王海,就在那兒喊道:“小五下班了,來,大媽跟你說點事。”

王海看不上易中海,但對易大媽還是很有好感的,每次見著易大媽,他都隱隱約約有種見著自己母親的感覺。

所以,易大媽叫他,王海想都沒想就跑過去了。來到易大媽身邊,王海問道:“易大媽,啥事啊?”

“小五啊!大媽不知道是不是給你惹事了,今天你賣我的那些雞,大媽沒藏好,雞一叫,就被院裡人給發現了。”

“然後他們就上門來打聽這事兒。你知道的,上次你易大爺因為跟院裡人扯謊,弄的現在都沒臉在院裡見人了。所以,大媽我沒敢跟他們扯謊,就實話實說了。”

易大媽話一說完,就一臉內疚的看著王海。王海一聽是這事兒,他自己會不會被人舉報投機倒把,王海他不知道,但他知道自已不能讓眼前這個慈祥的跟媽媽似的老人擔心。

於是,他一臉輕鬆,一點兒也不再乎的說道:“易大媽,就這事啊!沒事兒,您別擔心,就算被人舉報投機倒把,我了不起也就是寫檢查嗎?畢竟我那些東西都只是些吃食,又不是什麼國家戰略物資,而且那些東西,都只是我幫人農民兄弟一忙,又不是偷來搶來的。”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真的啊?可我聽說這種事叫破壞國家統購統銷,抓住了是要進去吃牢飯的。”

“易大媽,我問你噢,遠的咱不說,就說咱這京都地界,大大小小的鴿子市少說也有十幾處吧!您說,咱這城裡沒上過鴿子市買過東西,賣過各種票的人家,他能有幾戶?”

“還有這鄉下那些農戶,他們中沒上鴿子市賣過東西的,又有幾家?如果都按國家政策來,那光咱這京都地界,因為破壞國家統購統銷,就至少得關進去上百萬人吧!至於全國,那還不得上億啊!易大媽,有句老話您該聽過,那就是法不責眾。”

“所以,像我這樣賣點雞鴨小東西的,只要不是趕上嚴打,一般被人舉報了也就是罰點款,寫個檢查,最多再拘留幾天,沒啥大事!”

聽了王海的話,易大媽想想也是,不說別的地兒,就自己這座四合院裡的二十幾戶人家,有誰家沒去鴿子市買過東西,又有誰家沒有去鴿子市賣過各種票,或者是換過各種票?

這要都按國家政策辦,那這院裡的各家大人,還不都得進去吃牢飯啊!

想明白這點,易大媽放心不少,但她仍跟王海囑咐道:“小五啊!雖說法不責眾,但這畢竟是國家政策不允許的,咱還是小心點好。”

“這樣,以後你去鄉下收了東西,就送大媽這兒來,大媽幫著你出手,就是被人舉報了,我一個手無縛雞之力,全身都是病的老太婆,就算我願意去勞改,他們也不要啊!”

易大媽在這一片住了幾十年,人面熟,而且她混的這個老年婦女圈,也是各家買東西的絕對說一不二。

把自已村裡的那些產出,交給易大媽來銷售,這倒是一個好主意。想到這裡,王海對一大媽說道:“易大媽,我知道您幫我攬下這事兒,是怕我出事,是為我好,我謝謝您了。”

“您有這好意,我承您的情,但有句話我說頭裡,我不能讓您白擔這個風險,不能讓您白辛苦。這樣,我知道您家不缺錢,那我就不給您錢了。以後我每月孝敬您五隻雞,五十個雞蛋,二十斤白麵………。”

“不行,不行,小五,這太多了,大媽不能收。”

“大媽,您不收我的孝敬,那我就不好意思再讓您幫忙了,那剛才咱們說的那些,就當沒說過,我還是上鴿子市出手那些東西吧!”

“別,別,別,小五,你還小,還有幾十年的人要做,別為了點錢去冒那個風險。行吧,你這孩子也是犟,大媽就佔回你的便宜吧!”

易大媽答應了,王海也是高興,這下子他村裡的那些勞動成果可就不愁變現了。要知道,王海現在村裡能產蛋的雞鴨就有上百隻。

今早他又買了二十七只雞,買的時候王海可就看了,那二十七只雞裡,只有四隻公雞,其餘的全是母雞。

這雞的公母數量為什麼會差那麼多,想想原因也不複雜,畢竟這個年代農村的雞,都是春夏之時,老母雞抱窩孵的。

如果這小雞是公雞,那農戶養個幾個月,有那麼幾斤重了,也就拿去交公家任務,或是送鴿子市賣了。

畢竟公雞它不像母雞,它不會下蛋,而且公雞比母雞兇,更容易搶到山上的好草和好蟲子。吃的多,吃的好,卻不會下蛋,這哪行?

所以這個年代的天朝農村,一般每個村裡都只會留幾隻公雞打鳴,其餘的公雞,養個幾斤就岀手了。

因為這個很現實的原因,所以在年底的農村,母雞的數量絕對要遠超公雞的數量。

而王海接下來肯定買到的也多是母雞。這麼多母雞,這下的蛋絕對每天數以百計啊!要讓王海自己天天上鴿子市賣這些蛋,那還不累死他啊!現在好了,有易大媽了,這雞蛋的銷售就不用王海煩了。

王海心裡正在那兒美著呢!易大媽又開口說道:“小五,大媽真是對不住你,要知道事情會這樣。那院裡人來問我,我家的雞和雞蛋是從哪來的時候,我該說這是我跟鄉下親戚買的,不該說你的。”

“沒關係,易大媽,了不起院裡人如果問我這事,我就說這是您跟您鄉下親戚事先談好的,我只是幫單位下鄉拉副食品的時候,順便幫您帶回來的。”

“對,對,對,小五,如果有人問你這事,你就這麼說,大媽我也這麼說。”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