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星火、半仙之體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第九十一章:文明星火

龍佛和皇帝陛下以及彭康、陸羽他們一邊品茶論道,一邊將閒聊的話題轉移到了修佛悟道上面。龍佛告訴他們說:“修佛悟道、普渡眾生,是我佛如來的畢生追求。而對佛法、道法的學習領悟,是要有文化基礎的,必須要進一步加強大眾的文化修養才行。”

“那,神佛大人,如何才能加強大眾的文化修養呢?”皇帝陛下關心地問道。

“這個嘛!要加強大眾的文化修養,就必須在地火星上廣建學校、大造寺廟、道觀。建學校是為了廣泛學習中華文化,增加眾生文明程度、增長智慧,以及對經卷、書籍的閱讀、理解能力。而建寺廟、道觀,是為了能讓那些佛修、道修出家修行,這樣就能夠安下心來潛心修煉。更快地提升他們成佛了道的修為。從而帶動全地火星的信眾,形成一個參佛悟道、弘揚佛法、道法的濃厚社會氛圍。透過文明智慧和修煉風氣的進一步提升,促進地火星球命運等級的不斷升級和改造,以及生存環境的進一步好轉。”龍佛由淺入深地將文化修養的建立,以及大眾普遍智慧的提升,向皇帝陛下詳細的解釋了一遍。

“好啊!今個就聽神佛大人的安排,從現在開始,朕就頒佈詔令,在全國各地的民間部族、高山河流,只要能夠建立學校、寺院、道觀的地方,都要鼓勵建設,凡建設所需資金,全部由國家承擔。”皇帝陛下大筆一揮,就立即頒佈下了在地火星上大力建設學校和寺廟、道觀的詔書。

於是,在地火星上,各個部族都在按照皇宮設計的圖紙大興土木,廣建學校和寺廟、道觀,忙活的不亦樂乎。

在學校、寺廟、道觀的建設過程中,龍佛一直在出謀劃策,不但讓自己的弟子把關建設質量,而且還提前建議皇帝陛下,在全國各地的部族和平民中廣招學生。同時,動員民間那些佛法、道法信眾出世為僧、為道,給他們以較高的報酬和地位供養他們。為將來的快速辦學和弘法大業做好充分的準備。

經過三個多月的加快建設,在地火星各地已建設了一百多所學校、一百多座寺廟和五十多座道觀。

如此同時,在皇宮大殿的御書房裡,已經招收的一萬多名學生、五千多名僧眾和二千多名道眾的名單,也從全國各地陸續報了上來。

現在是萬事齊備只欠東風了。在地火星上暫時是沒有現成的教師的。就連在佛法、道法方面像樣的人才也是很少見。沒有別的辦法,幸虧龍佛弟子多,因此,也只好讓他們一邊做先生,一邊培養骨幹力量,來繼承未來的教育大業了。

此時,龍佛突然想到了彭康和陸羽兩位大名人、老學究。他們兩人的才學可是不能小覷的,要在地火星上辦學,他們兩人才是最佳的人選。

“稟告皇帝陛下,現在本尊再推舉兩人。彭康和陸羽閣下也該為地火星的教育大業出一份力量了。”龍佛向皇帝陛下建言獻策道。

“好!禮儀官,馬上傳朕的旨意,就說彭康、陸羽閣下的茶葉及生活用品皇宮全包下了,讓他們兩人暫時不要做商人了,就給地火星的教育做一回教書先生吧!哈!哈!哈!哈!哈!”皇帝陛下傳達完命令後,覺得自己的這個決定很有趣,因此,不禁“哈哈”大笑了起來。

“遵命!”那禮儀官領命後,也笑“哈哈”地轉身向彭康、陸羽他們的“星際商鋪”快速行去。

······

萬事開頭難。龍佛的一百多名弟子也不是地球人,就算是地球人,如果不是中華人物也是不行的。目前,只有龍佛、彭康、陸羽三人才是貨真價實的地球人,才過八斗的教書先生。沒辦法,龍佛的弟子們也只能現學現賣,馬馬虎虎地湊合著幹了。

學習中華文化,是要循序漸進的。首先要從學習簡單的漢字開始,從“一、二、三、四、五、······”和一些比較簡單,比較常用的漢字,如:“人、大、小、多、少”等這些文字學起。

就這樣,經過一段時間的“盲人摸象、摸著石頭過河”式的教學,總算有了一點成績。龍佛他們也終於看到了黎明的曙光。在經過了半年的教育教學後,這一萬多名學生和近一萬名僧眾、道眾都各有所獲,普遍能夠讀識中華文字,閱讀書籍和各種佛經、道經了。

在此基礎上,龍佛又組織彭康、陸羽和弟子們進一步編撰了教學大綱。在教育課程上將《弟子規》、《論語》、《三字經》、《四書》、《五經》、《大學》等這些儒家學說的精髓放在了重要的位置。同時,又將《唐詩》、《宋詞》等作為了學生們創作詩詞歌賦的首選,擺上了教育教學的議事日程。就這樣,在地火星上,中華文化開始了撒播種子、發芽?葉、開花結果、薪火相傳了。

在佛教、道教的傳播上,龍佛嚴格按照如來佛祖的訓誡,以方便力,從一乘、二乘佛法開示。最高的佛法也就是《觀世音菩薩心經》和《金剛般若波羅蜜經》了。

龍佛與小龍女尨曦結伴而行,每到一座寺廟或道觀就停留一日,為僧眾或道眾們開示佛法和道法,每日不停地奔走演講。這一百五十多座寺廟和道觀,巡講一遍至少要經過四個多月的時間。就這樣,龍佛和小龍女在地火星上共講經說法了三年多的時間,終於將地火星上的佛法道法弘揚光大了起來。

經過三年的教書育人,地火星上的教育事業更是卓有成效。這一百多所學校全部換成了本地的教書先生,彭康和陸羽,以及龍佛的一百多名弟子終於功成身退了。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龍佛他們相信“中華文明必將在地火星上大放異彩、薪火相傳!”

第九十二章:半仙之體

“看來,該是離開地火星的時候了。”龍佛在心裡時常唸叨著。

“啟稟皇帝陛下,本尊及弟子們來地火星也快四年的時間了,我們的使命尚未完成,是該到離開的時候了,還請皇帝陛下恩准。”龍佛作為客人,非常客氣地向皇帝陛下稟告道。

“神佛大人啊!三年多來你們為地火星做了那麼多經天緯地的大事情,朕還沒有好好地感謝你們呢!你們不能就這樣悄無聲息地走了,我要為你們舉辦一場豪華的歡送儀式,為你們披紅戴花,頌揚你們的豐功偉績,然後才能讓你們風風光光地離開。”皇帝陛下激情的話語,激盪著每一名在場官員和貴客的心。

“皇帝陛下英明!”此時,滿朝文武官員齊聲稱讚道。

“好!就這麼定了!禮儀官,趕快選一個黃道吉日,準備為神佛大人他們擺宴餞行!”皇帝陛下一錘定音。

“遵命!”那禮儀官領命轉身而去。

“萬分感謝皇帝陛下的盛情款待,本尊及弟子們不勝感激!”龍佛對皇帝陛下感激地說道。

“稟告皇帝陛下,下月的六月初六正是出行的好日子。這段時間,我們正好有空籌備宴席。”那禮儀官還真是勤政敬業,就一盞茶的功夫就把黃道吉日選好了,接著就快速來報了。

“好!就下月的六月初六,這吉日算起來也不足半個月的時間了,我們現在就開始加緊籌備吧!”皇帝陛下對禮儀官說道。

“遵旨!”那禮儀官又領命而去了。

······

很快六月初六這天就到了。不用說,這場歡送宴會排場之大全球僅有。被邀請的賓客不光是龍佛、彭康、陸羽、文武百官,還有全球各個學校的教師和各個寺院、道觀的院長、主持及觀主他們,總共約有一千多人。

整個歡送宴會共圓滿舉行了兩天一夜的時間,各路賓客每天都是酒足飯飽,滿意而歸。

第三天一早,龍佛及弟子們早早來到了朝堂之上準備辭行。這時,公主火如風風風火火地來到了大殿之上。

“啟稟父皇,風兒也要隨師尊而去,只有這樣,風兒才能夠快速修煉精進,早已修成仙道,還望父皇成全。”火如風向父皇稟告道。

“好啊!朕的風兒終於長大了、懂事了、也有出息了!父皇完全同意你的請求,只是,你的師尊可否願意帶你離去?”皇帝陛下歪頭看著坐在自己身邊的龍佛說道。

“哈!哈!哈!哈!本尊的徒兒,本尊自然要帶走了,我早有此意!”龍佛哈哈大笑著說道。

“那,神仙大人,如果朕的女兒成仙了,我卻先去了,那時,我的女兒回家找不見我這個父皇了,那可怎麼辦啊!不如神佛大人教我們個法子,哪怕活個千兒八百歲也成啊!”皇帝陛下說著,就傷心難過的抹起了眼淚。

“是啊!龍佛老兄,我們兄弟倆雖然能夠長生不老,可還是凡胎**,難以成仙啊!您就成全我們吧!”彭康和陸羽也是可憐巴巴地嚷求道。

“那好吧!看在我們都是老鄉的面子上,也看在本尊的弟子火如風的份上,本尊就答應你們,最後再送你們一場大造化吧!”頓了一頓,龍佛又說道:“皇帝陛下、彭康、陸羽兩位老弟和風兒,你們四人都跟我來吧!”龍佛說著,就將火如風他們四人帶到了御花園的“清涼亭”之中。

“讓閒雜人等全部退下,沒有朕的命令,任何人也不準靠近御花園,違令者,斬!”皇帝陛下按照龍佛的要求下令道。

此時,皇帝陛下身邊的文武百官和貼身侍衛全部領命退去,這御花園裡只剩下了龍佛、皇帝陛下、火如風和彭康、陸羽五個人了。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這時,龍佛自乾坤袋裡拿出了四顆成人拇指大小的紅色仙丹遞給了他們。

“你們把這顆仙丹服下後就會脫胎換骨、超凡脫俗,成就半仙之體了。以後,再經過個三、五十年的修煉,你們就會圓滿成仙了!”

彭康和陸羽也沒有多想,就一口把仙丹吞進了嘴裡。火如風和皇帝陛下也隨後服了下去。

緊接著,彭康和陸羽他們就覺得渾身千萬個毛孔都張了開來,無數的鮮花香味、綠色植物的清新味、泥土的芬芳味等,從體內象微風一樣刮過,毫無阻擋,頓時,就覺得滿身的通透和舒爽。接著,就有一股熱氣自丹田升起,自下而上遊走過四肢百骸,熨燙著全身的每一個細胞、每一寸肌膚,而且,有一股熱氣從頭頂的百匯穴緩緩地冒出。

就這樣,大約經過了兩個時辰,陸羽、彭康他們的身體才逐漸恢復了正常,只是覺得渾身油膩的難受。

“好了!現在你們已經脫胎換骨,成為半仙之體了。下面,就請你們自行沐浴更衣吧!”龍佛對他們說道。

“多謝神仙大人!多謝龍佛老兄!多謝師尊的再造之恩!”他們四人一起跪拜道。

“快快請起,速速沐浴更衣!”龍佛雙手一拂就把他們託了起來。

半個時辰之後,皇帝陛下、火如風、彭康和陸羽就煥然一新地站在了龍佛的面前。這時,龍佛和弟子們早已在御花園等著他們了。

“風兒,過來,到師尊身邊來!”龍佛向火如風招呼道。

火如風十分聽話地來到了龍佛的身邊。

“皇帝陛下,彭康、陸羽兩位老弟,我們後會有期!再見了!”龍佛說完就與弟子們騰空而起,瞬間就消失在了天邊。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