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2章 大有九天龍書經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願天、願地、願風、願雲,四願一合,定籍長生,天蓋胎根,地助曜靈,神風八扇,景雲流盈,我與帝君,同颷上清,觀盻北玄,解帶玉庭,慶加七祖,玄考利貞,上願四達,壽與日傾。

中願亦四,領理帝書,願陰、願陽、願太空、願太無,三五明神,七九所居,帝君元父,定生之初,玉皇命駕,常在我廬。記憶體紫房,泥丸桃康,凝陰固血,魂生太陽,靈空映暉,太無履長,空無九炁,與我黃裳,七考介福,受仙南宮。

下願亦四,長生仙府,乃願太虛又願大有,神存九天,形存真宇,帝君混合,迴游七祖,禍去我室,福來我取,惡言消亡,順言善愈。復願自生,天地為父,復願神生,和炁為母,回元五通,宥除罪垢,福冠七葉,超生彌久。願言高皇,帝君合唱,唱音逸霄,八響萬唱,靈翰逆銜,千真同誦,從劫至劫,當會十二慶。大哉帝君恩,萬福回元鏡。

又願八門玄母,造神八間之唱,九靈同盻。

上願玄母,與我俱生於生氣之間,得使紫景映虛,天人合符,飛真凌羽,而我與之俱,天樂娛心,離脫百憂,七玄稱慶,上靈所扶。

次願玄母,與我俱存於日月之間,三光之際,大帝軿軌,青旄綠蓋,華軿繡帔,錦服玉帶,攜提五老,同賓四大,入宴華晨,出盻八外。

三願玄母,與我俱保於九天之間,乃凝真玄曜,夷心內鍊,炁溢靈根,感神萬千,身升九霄,考福重玄,散帶空同,撫輪晨天,吉享七世,更生為人,我保太真,與日同年。

四願玄母,與我俱食於自然之間,永離三途,長會自然,玉粒金丹,紫芒隱之,左掇右拾,夜光鳳胎,虎沫雲琅,瓊霜奇味,一御則舉,身拂太空。

五願玄母,與我俱飲於匏河之間,而流津萬崖,既清且甘,洄水玉清,靈瀾碧藍,上注絕霄,流源神堂,橫波鬱湧,皷扇太空,浮游浩清,飲漱東蒙,高挹霞晨,奇樂滄浪,七考得仙,介福洋洋,體誓九河,所向鹹康。

六願玄母,與我俱息於玉真之間,浩哉上座,潤貌霄清,五老羅室,玉華告靈,西玉飛軒,策空流軿,與我俱息,九玄之庭,慶鍾七考,受胎更生,身槃瓊宇,神棲圓明。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七願玄母,與我俱寢於仙堂之間,幽眇靈房,玄華四陳,朱宇鳳搆,明光映軒,金肺玉榻,紫帷龍門,上坐玄皇,中席天真,我處其左,攜帶纏綿,大福七考,受書更仙。

八願玄母,與我俱遊於三玄之間,乃送轡大漠,回軿三玄,五老扶婿,玉母比肩,儛輪神丘,停駕九天,定書太上,授位為真,雌一九混,從億至千,洞經八響,七祖獲仙,從劫至劫,常會八間。?八間在何,永我因綠,五老降福,道德詵詵,萬氣上生,同保泥丸。言願既畢,日月同年,至道幽微,大哉虛玄,玄母動靜,八門之間。

兆在別室,常當讀是經,不忘須臾,此為內願帝君,開善八門者矣。今五嶽諸仙,及神州仙女,猶酌瓊漿而挹珍果,說大願,陳八間,朝太素,奉三元,志霄晨,為玉真,拔七世,入廣寒,豈況世中之庸猥,五濁微賤者哉。豈可替而不修,聞而不為耶。夫形神雖精,苦於生生,而七世有罪,而不解者,己亦秘無仙冀也。是以須啟大願,陳八間,以釋其積結耳。七祖既福,兆乃可不死。不死者,乃得道之宗本,為仙之根始。志行於是業者,可不勉勵於長存哉。

張玄楚向下看去,還有很多很多沒有看完,但他已經忍住了再看下去,因為現在在他看讀經書的時候,身體的神光更加湧現強大的光芒,已經不知道什麼時候,引來了一位大仙真,正站在遠處觀看他,這就是管理大有神宮的仙真值事大仙真,當他看到張玄楚之後,心裡非常吃驚,但他並沒有打擾他修煉看書,上次來的時候,也看了許久,這一次來的時候,又看如此長的時間,而且並沒有經過大門而來,這是他的仙魂來此,想必與書神已經達成聯絡,是大有書神帶他來到此處。

張玄楚見過值事仙真,然後告訴他是怎麼來到了這裡,又告訴他自己的身體怎麼回事等等,那仙真聽後沒有表示多大的驚喜,而是對他笑了笑,指了指遠處看臺上的一本大真經,叫住《三天龍書經》,又名《大洞三十九章經》,然後沒再管他。

張玄楚放下這一本書,走向那案臺旁,上一次來的時候還不能夠觀看此經,這一次上來,卻輕易的就能夠看到這本書,還能看到其它的經典,尤其是大洞真經三十九章,這本真經,非常之可觀,叫做(三天龍書經)。

張玄楚去拿到這本三天龍書經,開始觀看起來。

上寫道:三十九章者,乃九天之奇訣,上元太京君金書之首經也。一名三天龍書,一名九天太真道經。此經之作,乃自玄微十方,元始天王所運系撰集也。西王母從元始天王受道,乃共刻北元天中錄那邪國,靈鏡人鳥之山,聞萊之岫。乃於虛室之中,聚九玄正一之系,結而成書,字徑一丈,於今存焉。

元始天王又以傳上清真人中央黃老君,使教授下方當為真人,上升三辰者焉。中央黃老君隱禁此經,世無知者,故人間地上五嶽天中,永無此經。上清天真尤所寶秘,唯太玄有金聞玉名,瓊札紫筒,三元有並晨秘鏢,丹臺有黃文之字,當必為真人者,乃得受之爾。是經也,上皇之道標,紫晨之妙篇,制命九天之階,徵召五帝之靈,逸徊風之混合,凝九轉於玄精,交會雌雄,混合萬神,森羅幽鬱,瓊響太真,運闢非於明梁,通易有於玄門,洞德亦以造妙,濯耀羅而映雲。

太漢為靈關之系,無亦為浩劫之年,巍巍神館,萬真之淵,金房煥赫,鬱乎上清。其旨幽微,難可究詳。兆能長齋,絕志人間,誦玉篇於曲室,叩瓊音以震靈,則真人在讓於東華,七玄更潤於紫房,制魔王以威神,攝五帝以衛身,萬遍周而肉身飛,七轉召而司命至。

此大洞之奇章,總億道而反生,自無奇毛異質,金骨玉名,皆不得有妄披於靈文,其禁悉依九真明科。兆當苦齋三年,乃得讀之。誦詠此章,萬遍既畢,中央黃老道君上奏,太上命丹臺綠蓋之車,九靈使者太乙司命,來迎於子。於是五老翼軒,八風扇羽,神雷前驅,玉華扶贅,乘雲駕龍,即日昇天,詣太京三元君宮中受書。是謂上登上清,受書太極,拜為高仙左卿者也。

兆若但有此經,不得讀之者,太微天帝君拔出死筒,於授經之始刊定直袋,於造齋之初度籍太極,刻名東華,關奏太上,錄封龜臺,萬神千靈自稱兆為九玄大夫,位準太清仙伯也。受經之格,一依九真明科,兆宜遵焉。

第一章經:

高上虛皇君曰:元氣生於九天之上,名曰闢非。闢非之煙下入人之身而為明梁之氣,居人五臟之中,處乎心華之下。此至氣之所在,長煙之所託。能知闢非之由者,乃得領祖太無。領祖太無者,盡體虛玄之大,冠道素之標矣。益元羽童,乃人鼻之神也。眾風亂玄,人鼻之氣也。四清撫閒,乃鼻下口上之間也。 當令鼻氣恆閒。又當數加手按,讀此篇,捻鼻間乃高上之正座,天嶽之混氣。氣之來也解百結。鼻神翩翩,列坐綠室。綠室者,唇上人中之際也。以帝一上景攝煙連眾,長契虛運,反華自然矣。易有者,九天之上西北之門名也。若既登易有之門,乃得升帝堂之會。然後五塗既化,森羅幽鬱,音暗一雲音響太和,萬唱幽發。百混九回,還而順一耳。太一隱生之寶,人之心也。乃明梁之所館,闢非之所棲。是故七祖反生,道濟帝簡,高上之旨,理於此矣。讀高上之洞經既畢,乃口祝曰:三藍羅波逮臺。此九天之祝言,高上之內名也。夫三藍羅波逮臺者,於地上之音曰天命長,人常寧也。易有者,於地上之音曰長臺。

△第二章

上皇玉虛君曰:玄歸者,於九天之音曰泥丸也。天晨、金霄,帝一雌雄之道。天晨為雌,金霄為雄。雄一之神曰晨,雌一之神曰霄。玉州黃籙者,帝之金簡也。德刃者,九天之臺名也。

△第三章

皇上玉帝君曰:玉帝有玄上之幡,一名反華之幡。皆玉帝之旌旗,招仙之號令也。以制命九天之階級,徵召四海五嶽之神王也。九天真人呼日為“濯耀羅”。三天真人呼日為“圓光蔚”。玉清天中有樹似松,名曰空青之林。得食其華者身為金光。自非妙尋雲景,而金房不登;自非重誦洞章,而玉賓弗見也。若既陟其途,則可以窺森然晃朗之門,而手掇空青之華也。

值事仙官又飛到他面前,對他說道:“此大洞三十九章經,你能夠經常讀它,可以讓你的仙魂與仙體更加牢固,更加融洽,不再受了魔雷黑電之苦,此經就在此地,好生把它背熟吧!是你之緣分也!”(未完待續)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