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0章 經書之神說人鳥山經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太真夫人道:“你所知道的《金液丹法》實為超學也。至於玉皇的靈藥,非淺學之輩所能為之。你雖漸入真道,但久居人間,被塵世所染,道行不實,還需潛心修煉才是。現將安期先生引見於你,望以大道為重,循序漸進,早登仙路。”說完便乘龍飛行離去。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馬明生隨師博安期生周遊青城廬潛得地,歷時二十年,終於學得安期生傳授的金液神方,並按方煉成丹液,服之仙而去。”

羅鋒仙官道:“說得很對,不過,你看了這裡的東西,有什麼啟發嗎?”

張玄楚道:“這些都不能看,怎麼個啟發法,能看的又很普通,這本人鳥山經圖到是可以,以前聽過,今日又見到得,能帶走嗎?”

羅鋒道:“此地東西經文卷符,本來是不可以帶走,但你可以!只要你去經書管理正官仙吏部…記錄明籍,就可以帶走,而此地的經書又會在出現一本。”

張玄楚看著拿在手中的人鳥山經圖,問道:“聽說得此真本,就沒有魔神來試驗,好心用功,招神御將,入界之中妖魔鬼怪不打擾,是吧。”

只見羅鋒點點頭,然後帶著他一同來到仙吏部的管理仙官,註明身份,說明要此經佩戴,仙官處理之後,並恭敬給這本經書印住無形真靈印,然後給了張玄楚,做完這一切,終於告一段落。

出來之後,都無所事,羅鋒道:“你得到經書,該回去了。”說完之後,手一仰,一道金光飄灑在身,張玄楚就不見在高天上,回到自己的體內世界中。只見那人鳥山經圖絢爛在目,閃閃發光在識海中,上有一書神。

此書神在裡面,要說這《玄覽人鳥山經圖》,書神不用翻開書卷,讓張玄楚在識海虛空處坐好,然後對他說道:“我為你講美麗的人鳥山經圖的故事,你好生聽來,功德無量也。”

那書神道:太上曰:在無數諸天之中,各有人鳥之大山,有人之形象,有鳥之形態,峰巖高峻極為好看,不可勝言其妙處。有玄臺之寶殿,天尊大神所居在其中,山林溪澗各飛鳥走獸,樹木山石香草美花,靈芝仙草眾多仙藥,還有那不死之津泉,長生之玉液,又難亦具陳的說來,陳說之多亦無益於學習。學者當自己應有精研而尋找,得一而知萬有之法,瞭然研究知大道。

教學之人也須題示,故而略為標記真文,看那妙氣虛空結神字,是為元始大仙聖真神匠之人寫之,用以傳來給予上學,不洩漏中等之仙人和神人。此妙氣之神字,即是山的真容形態,其表面有異相,其真跡殊勝而美姿,皆然果是妙氣化就而成焉。通玄道達之玄思,閉目而見道,周覽看到既完畢,人行之就有徵驗。此妙氣既有降之為肉,此肉身就能飛行,久久煉得其中妙道,肉體化去而妙氣充實。

其身體飛翔似鳥兒,在山川遊戲或去三界之外遊玩,身體其中之神如自己真人形態,飛入宴會在三清高殿之中。此山總號為‘人鳥’。學者由此入山,緣山而得至道之法,永保人長存,自然非常之至精之物,勿要妄之也。

太上曰:人鳥山之形質,是天地人之長生靈根,元氣形狀之所出成因,奇妙變化之為所用。大聖仙真求其疆城地域,仙真仙靈仰其靈神,恭敬而行事為之,存想而意念真之,受用而醮法處之,繕行而心帶行之,精勝而精氣化之,和氣而密神神之,久無怠懈不懶惰,此三氣調理均勻,生自己身體而生元子,為大道之仙種靈人,在世間修行變化,入靈山而研究妙方,出處之行自在逍遙,萬魔不敢來當客考驗。

於是乎恭敬朝行到致五嶽山川,用使役吏八溟,從有三天之真君,佩戴日月之精元,知道之不死,學習久之而永生,諦行之而合智慧,研究之同其神。其人鳥山之上,是那元始玉皇元始天王所居住的地方,在其靈山之下方,為眾真神聖和真仙所住處。

其山中之仙氣有生出五種顏色之水,名為反魂水,流出來神液成為脂膏,名叫震檀之香。西王母初學道時候,行詣元始天王在此地,三千年後道成而德就,應德而還歸崑崙之山。臨去時辭別元始天王,共刻銘文在人鳥山上的虛空之中,製作了文字。此字很大而方為一丈有於,懸在半空之中,以此接待後學之人,於此到今仍然存在焉。

張玄楚道:“都有什麼真仙高聖都有哪些佩戴和使用。”

那書神道:“九老仙都真君、還有九氣丈人,以圖畫出山形,佩戴之於肘。天皇玉帝也寫空中之書,以附在人與鳥之體中,百年出現一次,以此傳給真人。修道之士有戴此山形圖,或及其書文圖二全得備者,便能得到仙人度,遊戲宴會在崑崙。能讀到此書得萬徧,修行不負於文言,天帝君即而派遣使吏,坐雲車羽蓋,來迎接此修士之人也。不須服用御丹仙神靈液,也無勞於導引和屈伸之功法,精修之不休,自然獲得昇天矣。”

張玄楚道:“人鳥山經圖,有何修煉之法,要怎麼去做。”

書神道:太上曰:凡是修煉人能清齋三月,別於安靜室內修行,就會有仙人當降下來,自然以此文字告知語人,得受之密而遵,速成為真聖。道士佩戴之,能役使萬神。正月有甲子,二月有壬申,三月有戊子,在一年之中,唯取用一日,祭醮人鳥山形於金臺明鏡之上,相傳口訣之事,謹慎勿妄然洩漏書文。若年中無此三日,或者有而邂逅,趣得甲子日,一年三醮也。醮時皆建齋,清齋而嚴禁斷,不食葷腥。

在明月圓之夜,露出中庭,不須設壇纂,不可以讓他人知道。密密自灑水掃幹浄席處所有,向南兆敷別席,向北而施行大禮。先以明鏡九寸而面者,放置寶座中央殿堂上,還有紫文和復傘,以罩放座堂上,紫色錦帶巾囊覆籍在山圖,正安在鏡中。用清酒三碗,放置在圖之前面,用香脯還有棗果等物,圓施放在鏡外周邊。酌酒半椀而嗽口,捻香而即位。

閉眼目叩齒三通,存想思念依然如常,鳴天鼓發火爐,亦如常法。又三捻香,臨目觀想而見到太上大道君、十方天尊、元始真王、人鳥山元氣生神、太帝君,雲駕羅列下來,佈滿空中,同來向下就座在位,良久後分明各位。仍然密稱自己名位。告祝…臣…妾的姓名某某,“奉請太上大道君、十方天尊、元始真王,人鳥山元氣生神、太帝君、一切諸宮靈官,今日吉時良辰,敢薦芬芳,表獻至誠,仰希垂降。”

臣妾某等人稽首禮拜後,仍然禮敬三拜,跪伏地後閉目,存想神降而就座,良久後乃起來。又三拈倒酒杯,長跪稱位臣妾的姓名某某。“上啟太上大道君、十方天尊、元始真王、人鳥山元氣生神、太帝君,一切神明:臣妾叨恩得見,今日奉對尊神,喜懼交集,惟願大慈,已生當成,使臣妾學道得道,求仙得仙,神通自在,永保長存。臣妾不敢多陳,不勝踴躍屏營。謹稽首禮拜。”

再三恭拜,拜完畢,三拈倒酒,拈酒完畢,又上啟如此。三拈酒三上啟。完畢後,三捻香,起來倚次告別送神,稱位臣妾姓名,“上啟太上大道君、十方天尊、元始真王、人鳥山元氣生神、太帝君,一切靈官,緣恩上請,紆迴雲儀,神駕已整,還升三清。臣妾戀慕,俯仰屏營,惟願大慈,流佈洪恩。臣妾得道,謁見王宮,後宜有請,仰希重降。”

臣妾某等稽首而禮拜。三拜完畢,起來,然後復爐。復爐完畢,秉一椀酒,用左手瀉浸撒四周,或用楊柳枝。完畢後,依次斂之也。

同志而學習者還房進胙,不得妄傳與給非法之人。夫妻接侍練功,皆同此法。不同不得交會。此禁法至重,人明各慎用之。

清齋千日後,丹書寫畫山形於薄紙之上,方三寸或至五寸,用玉池之泉,向王而吞服。口唸咒:“一服長生不死,二服神仙飛行,三服升登尊位,與道合同。”

清齋而起畫此圖,佩戴之二年,早晨晚夕誦此文,吉日也修事,慎終如始。一千日限滿足,可遊行山川大澤,威制五嶽山林,三河或四海,八溟或九地,所有一切神靈,都奉迎而拜謁,功德流佈天下。五年或七年,不過於九年,超登三清之地矣。

張玄楚道:“此法看式簡單,實為心誠靈驗之方法,感悟真仙之道,人人可行啊。”

書神道:太上玉晨大道君曰:人鳥山山名甚為多,或者名叫須彌山,或者名叫玄圃山,或者名叫大地金根山,或者名叫本無妙玄山,或者名叫元氣寶洞山,或者名叫神玄七變七轉觀天山。這一山有七名,總山名號叫‘玄覽’。(未完待續)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