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5章 華語之巔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作家無名、編劇無名,是同一個人。

在此之前大家都只是猜測。

但許放替兩個無名領獎則從側面證實了這一點。

主持人問及此事,許放也不否認。

“臥槽!

還真是同一個人。”

“難怪所有小說和劇本都那麼爆。”

“這樣來看的話,無名今天拿到的獎項不比許放少。”

“所以今天的頒獎盛典,許放和無名兩個人專場?”

“細思極恐。”

“果然天才的朋友也都是天才啊。”

無名受到了極大關注。

隨著音樂類、電影類、文學類獎項陸續頒發完畢。頒獎盛典也接近了尾聲。、

為了完美謝幕,主辦方老早就和許放溝通好,由他來演唱謝幕歌曲。

嗯……也是希望許放能用一首歌來總結自己的音樂生涯。

“下面有請許放為我們帶來一首《以父之名》,為我們的神龍獎頒獎盛典畫下完美的句點。”主持人康慨激昂。

他祝福所有獲獎者。

也希望新的一年,文娛領域的從業人再接再厲,共創輝煌。

讓華夏文娛綻放出光彩和蓬勃生機。

而聽到許放要演唱的歌曲名,粉絲們瞬間就炸了。

“以父之名?臥槽!

歌名就好狂啊。”

“許放寫歌就是霸氣。”

“不拘一格。”

大家都很瞭解許的尿性了,什麼《K歌之王》、《情歌王》,我特麼就自己封王,你們看不慣可以打我啊。

他有資本狂。

並且狂得有逼格。

這一刻記者們的攝像機、攝影機都對準了許放。

直接告訴他們,接下來的這一刻,將是歷史性的時刻。

必須記錄下來,搶先報道。

音樂百曉生作為首席樂評人,他也受邀來到了現場。

在主持人報出歌名的那一刻,他已經拿出了錄音筆、筆記本和筆,做好了記錄的準備。

在短暫的沸騰後,現場的人們不約而同安靜了下來。

都在靜靜等待著許放的表演。

“我怎麼感覺這又是一首王炸呢?”方默說道。

“請把感覺去掉。”唐宇抬了抬鴨舌帽。

雖然出道已經一年多了,但唐宇依然保持著酷酷的少年感。

他依然喜歡鴨舌帽。

據說他現在有了自己的衣帽間……然而衣帽間裡衣服很少,帽子很多。

在大家安靜下來之際。

許放抬起了話筒。

在沒有伴奏的情況下,口中念出一段意大利語。

“Ave Maria grazia ricevuta per la mia famiglia(萬福瑪利亞,感謝你對於我家族的恩賜)

tito orevole divino amen(與我的一切所遇,以及您的聖愛,阿門)

……

(我們在天上的父……國度、榮耀、權柄都是你的,直到永遠,阿門。)”

聽到這一段意大利語,粉絲、歌手、創作者們在那一瞬間都是懵懵的。

許放一身黑色的西裝立於臺上。

微微低頭,低語。

這一段聽起來像是在禱告,又像是吟唱。

雖然大多數人沒有聽懂這幾句話的意思,但那一刻許放的副歌瞬間就拉起來了,上去了。

那是一種說不出來的味道。

“好酷。”

“這一刻我感覺他是魔法師,要開始施法了,這是施法前的吟唱。”

“我感覺他是神。而這是神的低語。子民的禱告。”

“這是什麼語言?求翻譯。”

“意語……意思是:國度、榮耀、權柄都是你的。直到永遠。”

“臥槽。國度、榮耀、權柄!這不就是在說許放自己嗎?他的文娛帝國!他的文娛榮耀!他的文娛權柄!歌詞好狂!同時也好有逼格。”

“除了許放沒人敢這麼寫吧?如果不是許放,換一個人寫這樣的歌詞。早就被罵死了。”

國度、榮耀、權柄……

僅僅幾個詞,就已經勾勒出一種難以言喻的格調。

讓人感覺這首《以父之名》,是許放在音樂路上的又一次張狂。國度、榮耀、權柄!我全都要!

也有人指出,這裡的父,指的是天父。

所以以父之名就是以天父之名。

也有人注意到“意語”本身。

問許放到底會多少門語言?

在繼漢語、千島語、鹿島語、英文之後,現在又搞出意語!

他這是要用全世界的語言寫歌嗎?

除了許放,還沒有哪個創作人能這麼幹。

多少門語言了?五門了!

還不包括用粵語、閩南語等方言寫歌。

種種跡象表明!許放是個語言天才。雖然學歷不高,但他掌握的語言多啊。

意語的“禱告”結束之後,終於《以父之名》迎來了它真正的前奏。

歌劇風格的女聲鋪展開來,營造出一種壓抑、黑暗的氣氛,為整首歌奠定了一種暗黑風格。

禱告、歌劇女聲,彷若為一出大戲緩緩掀開了帷幕。

“臥槽!

這是什麼風格啊?”

“聽到這裡我就已經感覺到牛逼了。有一種濃重的壓抑感、暗黑感撲面而來。”

“有《夜的第七章》那種感覺很氛圍了。”

“比《夜的第七章》還要更牛逼,更明顯一點。”

粉絲們已經紛紛討論開來。

音樂百曉生聽到這裡也驚為天人。

迄今為止,還沒有聽過這樣的音樂。融入了歌劇元素嗎?他快速在筆記本上將自己的感覺記錄下來,生怕待會兒自己過於沉迷於這首歌,而忘記了記錄。

暗黑風?

目前為止他聽著是這樣的。

本以為女聲的吟唱就這麼結束了。

然而當歌曲進行到一分多鍾的時候,忽然,整首歌的節奏加快。而那之前低低吟唱的女聲,忽然音調拔高。

“啊~~啊~~~啊~~~~”

這吟唱像尖叫,又像是歌劇的“高潮”。

這段女聲吟唱讓音樂百曉生頓覺頭皮一麻,渾身都起了雞皮疙瘩。

直播間彈幕也瞬間炸了。

“臥槽!

這是什麼陰間操作?”

“歌劇高音?人體嗩吶?”

“土撥鼠:有被冒犯到。”

“哈哈哈我也想到了那個土撥鼠站起來尖叫的動圖。”

“想用這一段來做手機鈴聲。”

“忽然間有種內心一顫的感覺。這一叫!我就知道這首歌不簡單。”

這聲啊引來不少的討論。

立刻就有人找來了土撥鼠站起來尖叫的動圖,給它配上了這一段“歌劇高音”。

隨著這一聲歌劇高音,前奏編曲緩緩鋪展開來。壓抑、暗黑感,為這首歌拉開了神秘的序幕。

誰能想到,從最開始的禱告到歌曲的前奏結束,竟然用掉了一分四十秒。

這前奏就很奢侈!

“微涼的晨露

沾溼黑禮服

石板路有霧

父在低訴

……”

關於《以父之名》這首歌有種說法,即:歌詞是這首歌曲的線索,作曲是支撐這首歌曲的骨骼,編曲是這首歌的靈魂。

這首歌,無論是歌詞、作曲還是編曲,絕對都是巔峰級別的。

周董作曲,黃俊郎填詞,洪敬堯編曲。

這同樣是奢侈的創作陣容。

黃俊郎這個鬼才,《夜的第七章》歌詞也是他寫的。可以這麼說,暗黑風的三首歌裡,有兩首都是這個鬼才寫的詞。然後還都是天花板級別的作品。

他寫詞和方文山就不一樣了。

方文山寫詞喜歡用華麗的像詩一樣的辭藻。比如《七里香》,比如《青花瓷》,比如《止戰之殤》。

而黃俊郎就要不拘一格一些。

這傢伙寫詞講究一個酷!寫出來必須有逼格。《夜的第七章》寫出了福爾摩斯的逼格。《以父之名》寫出了教父的逼格。

《以父之名》釋出的時候,全亞洲超過50家電臺同步首播,預計有八億人同時收聽。

也正因為此將每年的7月16日定為“周杰倫日”。

可見這首歌引起的強烈反響。

同時這首歌也配得上這樣的陣仗和逼格。

“脆弱時間到,我們一起來禱告

仁慈的父我已墜入

看不見罪的國度

請原諒我的自負

沒人能說

沒人可說

好難承受

榮耀的背後刻著一道孤獨”

這首歌有兩句歌詞一直被粉絲們反覆提及。一句是“脆弱時間到我們一起來禱告”。一句是“榮耀的背後刻著一道孤獨”。

要理解歌詞的內涵,就應該結合著這首歌的MV來看。

這首歌的MV故事有兩個版本。

這裡就提一下更符合邏輯的那個。

MV開篇一個亞洲面孔的小男孩躲在窗靈下,露出驚恐的眼神,目睹親生父親被人殺害,畫面一轉,男孩已經長大成人,被神父收養的他本可以與世無爭,奈何揹負血海深仇,走上了一條無法獲得天父救贖的道路,並且一路披荊斬棘,最終成為統領者。

這個版本的MV故事更加符合當時周董的處境。

2002年金曲獎上,八度空間這張專輯遭遇滑鐵盧。

有人一度認為這個20多歲的年輕人即將泯然眾人,和其他歌星一樣,最終消逝在浩瀚的星河裡。

這對於事業正在上升期的周董來說,有如跌進深淵一般。彼時的他經歷著怎樣的痛苦,我們不得而知。

不在沉默中滅亡,那麼就在沉默中爆發。

這首《以父之名》便是在沉默中的爆發之作。

榮耀的背後刻著一道孤獨!

這大概也是那時候周董的真實寫照。

而其實對於大多數人而言,都是這般,成功之前的暗澹無光,成功之前的孤單前行……沒有人能幫你走完你應該走的路,也沒有人能讓你站起來,除非你自己要站起來。

成功總是與孤獨為伴。

那是精神上的,靈魂上的。總要一個人走過一段暗澹無光的日子。方能引來那萬丈光芒的矚目。

在這首歌的編曲中,第一段結束,第二段開啟的部分,有五聲槍響。

這五聲槍響簡直就像是神來之筆。

“砰砰砰!”

那一刻音樂百曉生的身體都跟著顫了五下。

彷彿自己在那一刻中槍了一般。

然後死透了。

這個男人,果然萬物都能編曲啊。

這五聲槍響絕了……那種暗黑感一瞬間成倍的撲面而來。黑西裝、手槍、教堂……音樂百曉生腦海中浮現出這些形象。

此刻他聽懂這首歌了。

以父之名……這首歌的故事主角是一個幫派大老的兒子!這樣一來,暗黑的基調更加濃郁!這首歌也多了幾分腥風血雨。

而如果他知道《教父》這部電影,就會知道,這五聲槍響是致敬《教父》的結尾部分。

一代教父被槍擊的時候,就是打了五槍。

當然還有人說:眾所周知,左輪有六發子彈!最後一發是留在結尾的。嗯,也是留給自己的。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而終於在第二段結束的時候,“砰”,響起了最後一聲槍響。

而在這一聲槍響之後,整首歌曲風跟著變了。變得更加憂傷,更加哀傷起來。

請節哀!

人都是我殺的。

子彈帶走了溫度,死的沒有痛苦。

風聲、暗黑、詭異!

歌曲進入最後的段落。

也迎來了這首歌一直被津津樂道的禁忌三重唱。

“閉上雙眼我有看見(斑駁的家徽)

當年那夢的畫面(孤獨的光輝,才懂的感覺)

天空是濛濛的霧(燭光不不停的搖曳)……”

主旋律之後還鋪著一軌rap。rap和主旋律之上還墊著一軌歌劇女高音。

三道音軌疊加在一起,碰撞出別樣的化學作用。

酷!

帥爆了!

嗯……說得專業點,這就是復調的運用。在周董的作品中,少都用掉了復調的技巧。並不稀奇。但在這首《以父之名》中,他將復調運用到了極致。

“我剛剛睡著,天剛剛破曉。”

歌聲戛然而止。

許放再次轉換到意語模式,做出一幅禱告的模樣。

“國度、榮耀、權柄都是你的,直到永遠,阿門!”

這句話再次出現。

而在許放的聲音落下之後,整首歌也終於接近尾聲。

頒獎盛典結束。

一切落下帷幕。

但在樂壇,在粉絲們之間,《以父之名》卻成了揮之不去的烙印,成了里程碑式的作品!

“以父之名!歌壇教父!”

“這是歌壇叫父吧?”

“華語之巔!”

“這個男人直接打破了自己的天花板!締造了全新的天花板!”

關於《以父之名》的討論引爆全網。

而在頒獎盛典結束的時候,許放向著觀眾們鞠躬,說了一聲“再見”。

本來許放的意思是盛典結束了,但在粉絲們聽來卻有另外的解讀,認為許放這聲再見是在告別樂壇。

畢竟他已經封神了。

站在了華語之巔!

高處不勝寒。

強者皆寂寞。

在這時候退出樂壇似乎也在情理之中。

於是許放的粉絲沸騰了!

(第二卷完)

……

……

求月票、推薦票、打賞。

第二卷結束了。從第一卷到第二卷,這本書寫得都很不滿意。可能是當初為了蹭周出新專輯的熱度,所以選擇了周這個人物模板。最開始的時候,寫得感覺還行。但越寫到後面,發現這個人物模板給寫作帶來了太多限制。選曲受到限制,風格受到限制。而且總感覺怪怪的。寫了三本文娛。這本寫得最彆扭。一方面主角的年齡35歲,失去了一些代入感。一方面天王復出,也讓這本書喪失了很多天然的爽點。

但不管怎樣,已經寫到現在啦。只能堅持寫到完本。1500的均訂。勉勉強強能有口飯吃吧。

第三卷就是最終卷了。第三卷不會太長。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