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6章 懷舊天花板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過去的一年,老男人樂隊絕對是年度最火樂隊。

他們不僅受到一批老粉的追捧,還頗受年輕人的喜歡。

都說年少不聽老男人,聽懂已是曲中人。

許放給他們寫的老男人的系列作品讓他們廣受喜歡,在粉絲們心中留下了深刻印象。

此刻他們作為第一組歌手在春晚登場,主持人報幕結束,整個春晚直播的評論和彈幕就密密麻麻,呈現出爆發式增長。

“老男人樂隊打頭陣,真的是太棒了。”

“哈哈哈我爸正在和我叔侃大山。聽到老男人樂隊,立刻就精神了。說:看春晚,聽完這首歌再說。”

“《童年》……怎麼感覺會是《光陰的故事》的翻版?”

“這絕對是可以永遠相信許放系列。”

老男人樂隊登臺。

直播螢幕的下方出現詞曲編曲資訊都是顯示許放。

其實老男人樂隊還沒登臺,大家都已經猜到了。這首《童年》出自許放之手。許放這個創作狂魔、批發怪,就是整個春晚的歌曲被他包圓,大家也不會覺得奇怪。

很正常了。

已經麻木了。

一直在被說江郎才盡。

但許放一直都在用行動,用最硬核的作品來推翻這些“江郎才盡”的言論,證明這些言論就是謠言。

老男人樂隊在春晚演出《童年》這首歌,由羅聞擔任主唱。李盛、周震、張嶽擔輔助和聲。

各自分工明確。

他們還是和開演唱會一樣,都揹著吉他上場。

吉他聲的快節奏彈奏響起,《童年》的前奏奏響。

原版《童年》前奏的主旋律是鋼琴。而許放在這裡提供的版本是縱貫線的版本。節奏更快,編曲中吉他、電子琴佔了很大比重。

所以這個版本沒那麼抒情,但聽著是真的快樂。

彷彿回到了童年。

回到了那個嘻嘻哈哈無憂無慮的美好時光。

前奏很短,結束後,羅聞彈奏著吉他,湊近麥克風,演唱。

“池塘邊的榕樹上

知了在聲聲叫著夏天

操場邊的鞦韆上

只有蝴蝶停在上面

黑板上老師的粉筆

還在拼命嘰嘰喳喳寫個不停

等待著下課

等待著放學

等待遊戲的童年”

羅聞的聲音本身就有著老男人的獨特味道。以老男人的聲線,以歡快的情緒來唱著這首《童年》,讓聽者一聽,鼻子就不由微微一酸,感到些許的觸動與酸楚。

池塘邊、榕樹、知了、夏天、蝴蝶、鞦韆……

這些意象像是具有魔力般,將人帶回記憶中的夏天,記憶中的童年。

那時候城鎮化還沒有達到現在的程度。

大多數人的童年都在田野裡奔跑,在山林裡撒野,在稻草堆上打滾,在各種各樣奇奇怪怪的地方捉迷藏發。

“我的天!這首歌太殺我了。瞬間想起了我那調皮搗蛋的童年。”

“我們都是搗蛋鬼。”

“彷彿有一束穿越時光的陽光照射下來,讓我的嘴角不由自主微微上揚。”

“那時候感覺一天好長好長!每天都期待著放學。開學第一天就期待著放假。最喜歡放暑假。因為暑假的陽光很好,可以下河溝洗澡,可以上樹掏鳥窩,可以一絲不掛在泥田裡打滾……”

童年的快樂時光在每個聽者的腦海中浮現。

有人想起了已經漸行漸遠的兒時玩伴。

有人想起了學校的老師。

有人想起曾經幹過的那些傻事。

“福利社裡面什麼都有

就是口袋裡沒有半毛錢

諸葛四郎和魔鬼黨

到底誰搶到那支寶劍

隔壁班的那個女孩

怎麼還沒經過我的窗前

嘴裡的零食

手裡的漫畫

心裡初戀的童年”

諸葛四郎和魔鬼黨,到底誰搶到那支寶劍。這兩句個歌詞許放改過的。改成了更符合藍星文化背景的歌詞。

粉絲們看著春晚,聽著歌,眼眶情不自禁就溼潤了。

春晚現場。

陶吉、陳樹等人聽到這裡,紛紛側頭看向許放。

“老許,”陳樹說道,“你這人有毒吧。每首歌都是催淚神器。”

“這首歌就像是一個時光機。”陶吉道,“在幽幽的歌聲中,將人帶回那美好的時光與記憶。你這傢伙,真的好會用童年寫歌。《稻香》、《止戰之殤》……我懷疑這三首歌在夢幻聯動。”

許放聽到陶吉的話,一時不知道該怎麼往下接。

我真沒想那麼多啊……

自動腦補最為致命。

不過細細一想,的確如此。《稻香》裡面有很多關於童年鄉村的美好記憶。《止戰之殤》也是以一個小女孩的視角在寫戰爭的殘酷。反對戰爭。

《止戰之殤》希望所有的孩子都能有一個美好的童年。

而《童年》則將這種無憂無慮的童年,勾勒得淋漓盡致。

輕鬆、快樂、燦爛。

它給人以希望,讓人無盡的憧憬;它給人以渴望,讓人無限的回味。

《童年》第一段結束後,編曲變得更加豐滿起來。節奏也再一次加快,聽著歌,彷彿能感受到自己在田野上歡快奔跑的畫面。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身邊跟著一條黃色的土狗。

不是叫小黃,就是叫大黃。

它屁顛屁顛地在田野裡亂竄。

追著蜻蜓,追著蝴蝶,有時候也追著自己的尾巴在田裡打滾轉圈……總之,這條土狗有點傻!但很歡。

“沒有人知道為什麼

太陽總下到山的那一邊

沒有人能夠告訴我

山裡面有沒有住著神仙

多少的日子裡

總是一個人面對著天空發呆

就這麼好奇

就這麼幻想

這麼孤單的童年

總是要等到睡覺前才知道

功課只做了一點點

總是要等到考試後才知道

該念的書都沒有念

一寸光陰一寸金

老師說過寸金難買寸光陰

一天又一天

一年又一年

迷迷湖湖的童年”

童年是無憂無慮,沒心沒肺的。同時也是懵懂的,無知的。

那時候總想要搞清楚很多大人才懂的事。

那時候充滿了好奇心和渴望。

那時候會想天為什麼那麼藍,雲為什麼那麼軟。

那時候幻想自己是齊天大聖,一個筋斗十萬八千裡。

那時候每天都想要快點長大,因為長大了就會有很多很多的錢買辣條、買飲料、買玩具……等到真長大的那一天,才發現,童年雖然什麼都沒有,但卻是人生中最富足的一段時光。

那種富有是心靈和精神層面的。

那時候可以那麼快樂。

而長大後卻很難再快樂起來。因為總有很多煩惱,揮之不去。揮走又來。

那時候還不知道“一寸光陰一寸金”的真正含義。長大後回頭才發現,時間真的很殘忍。

這首歌是羅大佑為張艾嘉創作的。

創作《童年》時,羅大佑正在醫科大讀書。

果然學醫的搞音樂都很厲害。

羅大佑寫歌的時候,腦海中全是粉筆、黑板、便當、課桌……於是便有了這麼一首歌。

“感覺從第一段到第二段,節奏變快後,羅聞的狀態都不一樣了。”

“第一段是中老年的回憶,而第二段彷彿是真穿越回到了童年時光。”

“就算過去口袋裡沒有半毛錢我也願意回到過去”

“鼻子酸了,突然淚目。”

“聽著聽著突然就哭了。”

大家在熱烈討論歌詞的時候,歌曲已經進入了間奏部分。

張嶽吹響了口風琴。

口風琴那獨特的音色瞬間讓整首歌具有了一種年代氣質。

口風琴本身就是一個時代的代表。

在某個時代某個時期,口風琴一時流行。它本身就承載著許多人的美好記憶。

在原版《童年》中,這段口風琴的部分是一段口哨。

這段口哨絕對是整首歌的靈魂部分。

因為小時候,那個年代的孩子,都喜歡學著吹口哨。還會去摘葉子,或者自己用竹子製作笛子來吹一吹。只要會吹口哨,大家就會覺得你很牛逼,很有品味。

“口風琴注入靈魂。”

“回不去了。”

“用了二十年幾年成為大人,卻用餘生尋找心裡曾經的那個小孩。”

“真的迷迷湖湖的童年就過去了。”

“好想睡一覺然後醒來發現現在只是個夢。”

《童年》的歌詞寫得太好了。

很有普適性的代入感。

彷彿在唱著每一個人的童年。

不同時代不同群體聽到這首歌的反應不一,但都會回憶起屬於自己的童年時光。

那段美好、懵懂,卻永遠也回不去的時光。

“陽光下蜻蜓飛過來

一片片綠油油的稻田

水彩蠟筆和萬花筒

畫不出天邊那一條彩虹

什麼時候才能像高年級的同學

有張成熟與長大的臉

盼望著假期

盼望著明天

盼望長大的童年”

老男人一曲唱畢。

觀看春晚的粉絲已經被唱得淚目了一批又一批。

“《光陰的故事》加《童年》,絕對就是懷舊的天花板了。”

“兩首歌都有口風琴!許放的填詞和編曲真的絕了。”

“今年春晚開局就是王炸啊。”

一首《童年》橫掃了無數中年人,無數年輕人。

聽著沒什麼感覺的,恐怕都是正處童年的孩子。

遲到大王陳樹吸了吸鼻子,然後接過陸安琪遞過來的紙巾,擦了擦眼淚。

陶吉很想嘲笑一下陳樹,一個大男人哭成這樣像什麼話……奈何他自己也沒控制住眼淚。

“小時候以為長大就會過得更快樂更無憂無慮,”陳樹說道,“長大後才知道,人生一直如此,不存在更快樂與更無憂無慮。”

許放在一旁聽著。

他想起了《這個殺手不太冷》裡面的臺詞。

“生活是否永遠如此艱辛?還是僅僅童年才如此。”

每一個時期的人們都總感覺,在當下那個節點,自己過得並不開心……總想著未來會變得更好一點。而實際上未來會面對許多現在的無法想象的問題。

人,每個時期都有每個時期的煩惱和憂愁。

總想著未來這些煩惱消失……還不如好好享受當下呢。

陶吉聽到陳樹的話,頗為感慨,“是啊……要懂得知足。”

老男人樂隊演唱完《童年》後退下舞臺。

春晚的時間把控精細到秒。

主持人無縫銜接登場,主持串詞。

《童年》後是一個小品節目。

這個小品是以當代年輕人的工作生活為藍本創作的。讓年輕人頗有感觸。但最後主題昇華,也帶著一些主旋律味道。

瑕不掩瑜。

整體而言,這個小品挺好。

節目一一上演。

歌舞、小品、相聲、魔術……

莊純帶來的相聲《繞口令》是最受觀眾喜歡的。畢竟之前《中國話》這首歌火遍全網,大家還在網上參加“繞口令大賽”來著。

《繞口令》這個相聲讓莊純在春晚的舞臺上好好秀了一把自己的口舌功夫。

語速快、咬字清楚,舌頭不帶打結。

莊純挑戰繞口令的最大難度。

“化肥會揮發,黑化肥發灰,灰化肥發黑。黑化肥發灰會揮發;灰化肥揮發會發黑。黑化肥揮發發灰會花飛;灰化肥揮發發黑會飛花……”

“打南邊來了個喇嘛,手裡提拉著五斤鰨目。打北邊來了個啞巴,腰裡別著個喇叭。南邊提拉著鰨目的喇嘛要拿鰨目換北邊別喇叭啞巴的喇叭。啞巴不願意拿喇叭換喇嘛的鰨目,喇嘛非要換別喇叭啞巴的喇叭……”

“司小四和史小世,四月十四日十四時四十上集市,司小四買了四十四斤四兩西紅柿,史小世買了十四斤四兩細蠶絲。司小四要拿四十四斤四兩西紅柿換史小世十四斤四兩細蠶絲……”

諸如此類的高難度繞口令,莊純全部挑戰了一遍。

再次掀起繞口令熱。

一些外國友人在收看春晚直播後表示:漢語好難!

地獄級難度。

要不要放棄學習漢語。

甚至有人傳謠言,這是漢語四級的聽力考試題……

相聲《繞口令》讓許放也成為被討論的焦點。

畢竟他掀起了繞口令熱。

相聲節目結束,緊接著又是歌曲。

這次帶來歌曲的是一個讓人意想不到的組合。

夏雨+陸安琪。

新任準天後和老牌天后同臺演出。

“夏雨和陸安琪合作?天哪!這是什麼神仙組合?”

“她們倆是要互飈高音嗎?”

夏雨嗓音獨特,海豚音是她最擅長的,也是她的個人標籤。

陸安琪人稱抒情天后,同時也是高音天后!她抒情的時候柔情似水,飈高音的時候,就像是換了一個人一般。

她們倆一起會擦出什麼火花呢?

夏雨、陸安琪登上舞臺。

歌曲旋律響起。

螢幕左下方歌曲資訊浮現出來。

果然!

依然是許放創作!

……

……

求月票,推薦票,打賞。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