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6章 我送你離開千里之外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在梅邊》的創作靈感來源於《牡丹亭》。

融合了京劇、崑曲等諸多傳統元素。

真正的做到了心中都“古典”,耳中有新意。

許放的演繹非常傳神。

王衡越聽越是驚駭。

越是欽佩於許放的才華。

把中國風寫得國際範兒,也就只有他了。

這和許放以前寫的中國風有點不一樣啊。風格上好像又做出了變化。

在RNB和嘻哈rap之後,忽然在開頭出現過的京劇唱段再次出現。

“他年得傍蟾宮客

不在梅邊在柳邊~~~”

京劇唱段很自然融入其中。

就好像本該如此一般。

傳統與流行交織,呼應。

曲中有戲曲,戲曲中有流行。

它給人一種奇特的感覺。

王衡很難描述此刻他聽到這首歌時候的感覺。

而隨著歌曲進入尾聲。

《在梅邊》這首歌也迎來了最高能的時刻。

“…在梅邊不知愛何時出現

在現實生活還是只能在夢裡面

牡丹亭描述的浪漫不可思議

尤其是對我們這種新新人類

……”

打擊樂節奏加快。

彷若戲曲已經進入了最後的結束時刻,推向高潮。

而隨著打擊樂節奏的加快,許放的說唱速度,也跟著加快。

這是一個漸變加速的過程。

就像是汽車起步,隨著油門的轟踩,速度越來越快,越來越快,最後變成一道閃電嗖一聲衝出去。

“尤其是對我們生活太忙亂

沒有時間吃飯上網到眼睛酸

科技發達好有效率

而生活的節奏比明朝的快速一萬倍

怎樣才能夠滿足

小朋友哪有時間坐在那裡看牡丹亭

花十九個小時唱到所有觀眾老了

坐火車地鐵飛機高速公路又在堵車

聰明的人知道時間就是錢要把握

失控之前要喘一口氣

……”

這一段結尾處的rap,語速最快的時候,能達到一秒鐘12個字。

而光這一段rap就有83個字。

這段rap一出,頓時評論區就爆炸了。

“臥槽!!這嘴是開了光嗎?語速這麼快。”

“我聽得舌頭已經打結了。”

“光速說唱。”

“節奏變化太快了!但聽起來好爽。”

“又快又清晰又無敵。”

“許放太快了!”

“許放:誰說我快我跟誰急!”

“跪著聽完了這段rap”

王衡聽完後,看著歌詞,試著自己rap了一下。他也能唱,但速度達不到許放這麼快。

姜安、長鳥龍太、尾石春樹三人聽完後面面相覷。

這段rap固然超神。

他們也是聽得一愣一愣的。

但他們更關注曲子、編曲,以及歌詞。

前奏以檀板聲、鼓與戲曲開場開啟。

之後加入管樂,每兩拍一次更換強弱周。

在一分鐘的時候加入了絃樂。

此時他們聽到了一段非常好聽的旋律。

但他們說不出來。

因為這是地球上的《漁舟唱晚》。只不過這裡用的是小調。而真正的《漁舟唱晚》用的是大調。

所以很多人聽到這一段的時候,都會想起天氣預報的音樂……

沒有明確的段落界限,前文旋律之後緊接一段rap,一段緊接二段有種猝不及防的銜接感,讓人有種:唉,這段還沒唱完?不對啊,旋律之後rap?什麼操作?!

姜安:“我感覺在聽一曲交響樂。”

長鳥龍太:“我也是這種感覺。”

尾石春樹:“不出意外的話。這次的PK我們輸了。”

許放和王衡的這場約戰是三首歌。

每首歌的間隔是三天。

因此他們二者作品的資料比較是在作品釋出後的第三天。

《在梅邊》第三天的播放量已經遠超《戲》。

《戲》沒戲了。

雖然兩首歌都加入了戲曲元素。

但粉絲們認為《戲》沒那麼好玩。

可能是姜安等人的年紀比許放要大一些的緣故。《戲》詞曲編曲都挺好。但多少有點“老派”的感覺。

而《在梅邊》更像是弄潮兒。

他更加符合年輕人的喜歡的風格。

“許放總能把音樂寫出新意來。”

“越聽越舒服。停不下來。”

“最後那段說唱,我屬實學不會。”

“許放和王衡之間的PK,贏得很輕鬆嘛。”

《在梅邊》成功登頂榜單榜首。

《戲》位居第二。

看到這樣的結果,王衡深深嘆了一口氣。

他有種不好的預感。

甚至對後面的兩場PK都喪失了一點信心。

畢竟這次,他們是四打一……並非外界說的三打一。

他自己,姜安、長鳥龍太、尾石春樹,四個人合力,都沒能將許放摁下去。

後面能不能將之摁下去很難說。

還要更加全力以赴一些才行。

他此刻主動找到許放說:“第一局我輸了。該你給出第二局的主題了。”

“中國風。”許放道。

王衡聞言微微一愣。

你特麼連主題都不願意想了?

王衡很意外。

他完全沒想到許放竟然將就這個主題。

但這是事前說好的,他也只能接下。

當他將第二場PK的主題告訴姜安等人的時候,姜安等人也一臉錯愕。

姜安:“他是故意的吧?畢竟他擅長中國風。”

長鳥龍太:“但我怎麼感覺,他純粹就是沒有去想過主題。然後第一次是中國風,索性他就繼續以中國風為主題。畢竟誰也沒有規定,主題不能重複。”

尾石春樹:“這傢伙又把皮球給踢回來了。上次我們寫《戲》已經是群策群力了。可以說是榨乾了我們的創意與靈感。再寫一首中國風,我們很難寫出超過《戲》的作品啊。”

姜安、長鳥龍太聞言沉默。

《戲》的確已經是他們的匠心之作了。

他們畢竟是千島人。

雖然對華夏文化有瞭解。

但畢竟不是地道的華夏人。

寫中國風對他們來說並沒有看起來那麼簡單。

曲子、編曲還行。

難點在於寫詞。

“這次的創作,我也參與其中吧。”王衡說道。

第一場PK,他覺得自己已經有三個外援。他要是再參與創作的話,多少有點欺負許放的意思。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但現在他覺得他也得出點力才行。

許放敢提出再寫中國風主題。

說明他是有底氣的。

甚至胸有成竹。

而現在的王衡心裡沒底。

他不能將所有的獲勝希望都寄託在三個外援身上。

他是華夏人,寫詞方面,多少能出點力的。

而另外一邊,許放則是輕描澹寫寫出了自己的作品。

找來李齊,一起錄製完成了《千里之外》。

這次他沒有等王衡釋出新作。

而是直接釋出《千里之外》,並且在微博上@王衡。

《千里之外》一出,粉絲們都炸了。

“這次換許放挑戰王衡了?”

“我感覺這更像是回應!”

“他們兩個是徹底槓上了啊。”

音樂百曉生看到許放釋出的新歌,他已經有點麻木了……

以前他寫樂評,總是找不到素材。或者說找素材是一個非常艱難的過程。

但現在他有寫不完的素材……

許放搞批發,搞得他現在壓力很大。

粉絲們催他寫樂評。

但他又沒有三頭六臂。

《情歌王》一張專輯就已經讓他沒日沒夜的寫了。《在梅邊》他還沒寫呢。現在又來一首《千里之外》。

這不得被粉絲催死?

還是先聽聽再說。

戴上耳機。

播放。

前奏飄入耳朵。

那是鐘聲?

嗯……編鐘?

他仔細分辨著配器的音色。

在地球《千里之外》的前奏開始部分,很多人容易想起《西遊記》的天宮。因為在西遊記電視劇中,每次拍到天宮的時候,都會出現類似的音樂。

以編鐘作為前奏的樂器。

讓音樂百曉生想起了《七里香》。

把數字用在歌曲中的作品都不得了。

《七里香》、《十面埋伏》……

音樂百曉生在心中滴咕著,仔細分辨著前奏中使用的樂器,仔細聆聽前奏帶起的旋律。

很舒服。

很享受。

彷彿在聽著一個故事娓娓道來。

首先響起的是許放的歌聲。

“屋簷如懸崖

風鈴如滄海

我等燕歸來

時間被安排

演一場意外

你悄然走開

故事在城外

濃霧散不開

看不清對白

你聽不出來

風聲不存在

是我在感慨”

歌詞寫得很美。

很傷感。

這好像是個愛情故事……

讓百曉生以外的是,許放竟然是用的普通的流行抒情唱腔。

本以為在《在梅邊》之後,許放會繼續嘻哈國風的路線。

但現在看來,他的以為,只是他以為。

人家又換風格了。

有點《青花瓷》的影子了。

淺唱低吟。

很快歌曲進入副歌部分。

而一進入副歌部分,音樂百曉生的眼睛頓時一亮。

是李齊的聲音!

是美聲!

“我送你離開千里之外

你無聲黑白

沉默年代或許不該

太遙遠的相愛

我送你離開天涯之外

你是否還在

琴聲何來生死難猜

用一生去等待”

音樂百曉生聽到這裡,起了一身的雞皮疙瘩。

這美聲太頂了!

《千里之外》由方文山作詞,周董作曲,林邁可編曲,收錄在周董2006年9月5日發行的專輯《依然范特西》中。

這首歌由周董和費玉清一起合作演唱。

周董一直都非常欣賞費玉清的作品,2005年在寫《發如雪》時,他就已經想過以後要找費玉清合作。

在籌備《千里之外》這首歌曲時,周董透過經紀人楊峻榮牽線費玉清,得以讓自己跟費玉清首度合作。周杰倫之所以選擇與費玉清合唱這首歌曲,是想創造中國風合唱反差的效果。

另外周董在一次採訪中表示,找費玉清合作,還有一個原因:他媽媽喜歡費玉清。

這首歌已經有些年頭了。

如今周董已經問鼎天王。

而費玉清也成了汙妖王。

唱歌費玉清,說話費玉汙。

抬頭唱歌聖如佛,低頭段子汙如魔。

周董音樂生涯裡有兩個失誤,一個是沒想到菊花會不再純潔,一個是沒想到費玉清這麼汙。

《千里之外》據說寫的還是汙妖王自己的故事。

他忘不了曾經刻骨銘心的一段戀愛。

二十多歲時候,汙妖王愛上一個名叫安井千惠的日本女孩。

兩人在秀場結識並舉行過訂婚儀式,不過後來因為女方家卻提出的苛刻的條件,要求費玉清入日籍,並且生的孩子隨女方姓,甚至要求其放棄在臺灣的演繹事業,轉而從商,最終他選擇了拒絕。

所以後來解除了婚約,女孩也留在了日本。

從那以後汙妖王一直未娶,獨身至今。

一個人有多不正經,就有多深情。

所以那句“用一生去等待”大概就是汙妖王小哥的真實寫照吧,“沉默年代,或許不該太遙遠的相愛”。

“臥槽!!這是美聲?”

“美聲和國風搭配在一起!!我特麼直接跪了啊。”

“許放是怎麼想到這麼混搭的?”

就連王衡也沒想到,中國風竟然還可以這麼操作。

美聲!

在此之前他都不敢想美聲和國風搭配在一起會是什麼樣子。

但許放將之做出來了。

而且效果還不錯。

但很快在美聲之後,緊接著竟然是一段RNB風格的演唱。

“聞淚聲入林尋梨花白

只得一行青苔

天在山之外雨落花臺

我兩鬢斑白

聞淚聲入林尋梨花白

只得一行青苔

天在山之外雨落花臺

我等你來”

這一段在很多粉絲看來,是超神的段落。

也是很多人最喜歡的段落。

R&B曲風搭配美聲的唱腔,呈現強烈對比,製造出巨大的反差衝擊。

兩種唱法的交替不僅完美的呼應了曾經與現在,也將兩重心理展現地淋漓盡致,兩種男聲音色交替結合、錯落有秩。

兩者完美的銜接在一起。

聽不出絲毫的違和感。

《千里之外》的MV拍攝也十分有意思。

在MV中,周董出現有四個造型。

第一個造型是出現自《葉惠美》專輯的封面照,第三個造型是出自歌曲《東風破》,第四個造型出自歌曲《以父之名》。

“身琉璃白

透明著塵埃

你無瑕的愛

你從雨中來

詩化了悲哀

我淋溼現在……”

音樂百曉生越聽這首歌,越是感受到那難以言說的美感。

歌詞像詩。

裡面描述的愛情故事,令人動容、惋惜、感慨。

聽完後甚至有些意難平。

有點悲傷。

傷感。

“芙蓉水面採

船行影猶在

你卻不回來

被歲月覆蓋

你說的花開

過去成空白”

隨著副歌部分“我送你離開千里之外”的反覆吟唱,那種情緒被堆積到了極致。

而與此同時,這句歌詞彷彿也被深深刻入了聽者的腦海。

難以忘懷。

王衡聽完後,他的第一反應是遭了。

他和姜安等人合作的作品已經完成。

本來他個人是十分滿意的。

但現在聽了《千里之外》!

他發現自己寫的國風新作,似乎缺乏新意和新元素。

“第二輪恐怕也輸了。”王衡的心咯噔一跳,“這下要被這首歌送到千里之外了!”

……

……

求月票、推薦票、打賞。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