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章域外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延熙三年,太子在揚州度田,姜維率軍出征高句麗,朝廷也是處在忙碌當中,沒有時間休息。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時近年終,秋冬之季。御史大夫呂乂上疏認為前漢舊律煩苛,刑罰嚴苛。自光武中興以來的東漢律法,仍以漢代舊律為核心,從中不斷增加新的律令,致使科條無限,龐雜煩苛。

且天下三分頗久,各地仍保留舊法,不便中央管理。於是其請求對兩漢遺留的律法體系進行結構性重組,廢除以春秋決獄為精神指導,《九章律》為基礎的大漢舊律。

在中央大臣一致同意的表決下,劉禪採納呂乂的奏疏,對兩漢舊律進行重建,編撰一套適合當下大漢的律法體系。

能讓大漢群臣統一意見的提議不多,修律便是其中之一。兩漢律法的弊端過多,其首要原因在於漢代律法法條之外的解釋過多。

如漢代舊律跟不上時代程序,朝廷會做出詔令,或是桉例判決,來補充當下的舊律,隨著桉例判決、朝廷釋出的詔令過多,其中就會產生矛盾,或是令人難以牢記。

在這種情況下就會出現律法學家的解釋即為章句,在西漢宣帝、元帝時期,章句法學家成為了漢代律法舞臺的主角,完善西漢的律法以及刪減舊法上。

但司法方面,這些章句法學家參與了兩漢律法的修訂,他們所對律法作出解釋的章句也在司法中具有法律效力。

數百年下來,漢代出現叔權宣、郭令卿、馬融、鄭玄等十八家章句學者,各家有數十萬句的註解,合計二萬六千二百七十二條律法解釋,七百七十三萬二千二百餘句的註解。

其間律法大家出現,隨即也誕生了一批律法世族,如潁川郭氏、汝南許氏、扶風馬氏、潁川鍾氏、河南吳氏等著名於世的律法世族。等到鄭玄出現後,又及曹魏建國,其便採用鄭玄的章句,但其也有數十萬言的律法註釋,也是令人頭疼。

在曹魏之前,如此龐大的律法條文,幾乎無人能夠精通,也給東漢的治理帶來極大的衝突性。如部分桉例中,縣令用郭令卿的章句,郡守用叔權宣的章句,其得出來的判決怎麼會相同,判決桉例衝突,其治理也會產生衝突。

當下大漢建國之初,一切從簡,以《蜀科》為通用律法,輔以劉禪的詔書,中央出示的桉例治國。但隨著大漢逐漸深入統治天下,其不具有普遍性的問題再次凸顯出來,在釋放奴婢運動中展露無疑,大漢的律法條文急需變更。

統一眾人意見後,劉禪為了表示大漢律法的包容性,不僅委任呂乂、董恢(大理寺卿)、杜恕、夏侯玄、關興等大漢官吏,還任命一批如司馬孚、高柔、鍾會等曹魏舊官,及諸葛恪、朱據等吳越舊官,三國舊人共同制定大漢的律法。

說實話,東吳沒有什麼著名法學大家,但劉禪為了保證新編撰的大漢律法具有普適性,也看重諸葛恪、朱據等吳越舊人的對揚州的瞭解,方才把他們調入編律官吏當中。

十一月,在三國人員配齊後,中央便開始聲勢浩大編纂大漢新法的活動。劉禪有時也會介入,與眾人商討大漢律法編纂的內容。其中劉禪對律法條文的灼見及對律法的遠瞻性,令得眾人敬佩。

實際上,劉禪對律法的鑽研被眾人嚴重低估,其在大漢朝中也當是首屈一指之人。劉禪不僅學自諸葛亮的法學思想,同時他也擁有後世的律法知識,加上他多年治理大漢的經驗,足以在法律體系、司法解釋等宏觀方面傲視眾人。

比如劉禪直接否決了漢代以來的用於律法上的章句(司法解釋)濫用,但他也深知章句的重要性,其能保證漢代律法的迭代性。因此劉禪把章句的權利歸納大理寺所有,讓官方出示司法解釋,取消私人解釋。

同時考慮到大漢地方情況各不相同,劉禪也建議不同地方可以擁有不同的司法解釋,或是桉例判決,但總體上不得違背大漢新律的司法精神。

在政務繁忙下,延熙三年很快過去了。時間來到延熙四年,在過去的一年中,除了姜維大勝高句麗,太子在揚州度田順利外。天下卻是風調雨順,無論是巴蜀、隴右,還是中原、荊揚皆迎來了豐收。

不得不說,劉禪運氣很好。在大漢統一天下以來的這些年頭中,居然沒有發生過什麼天災或人禍之類的事。沒有天災人禍,農業又得以豐收,劉禪也開始把目光放在其他方面上。

當下他正與幾名從揚州而來的胡僧交談,瞭解大漢以外的世界,或是相談佛教,其中知曉佛禮的霍弋陪坐。

劉禪與胡僧交流幾句後,目光看向康僧會,問道:“卿自言從身毒渡海而來,不知當下貴霜國如何?”

康僧會,康居人,從小隨其父移居天竺(印度)。父母雙亡後,出家學道,嚴守法戒。為傳播佛教思想,從天竺渡海抵達交趾,又從交趾到建業。恰逢吳越戰亂,避世不出,專研漢家學說。

直到太子劉璿下揚州度田,康僧會會同維只難、支謙等人求見劉璿,希望能說服劉璿幫助他們傳教。太子劉璿對於宗教之事,不敢擅自決定,便把他們送到長安,讓他們去面見劉禪。

康僧會搖了搖頭,說道:“啟稟陛下,自婆蘇提婆身亡,貴霜國力日漸衰微。今雖仍存貴霜國,但也已分裂成若干小國。且身毒南部已不在貴霜統治之下,乃由笈多國統治。”

“笈多國是何來源?”

康僧會沉吟少許,簡單說道:“笈多國乃身毒本地小國,貴霜衰弱之下,笈多王起兵反叛,降服諸邦。在笈多王去世後,其子沙摩陀羅·笈多上位後,征服身毒南部。”

頓了頓,康僧會稱讚說道:“沙摩陀羅雖與陛下皆二世起家,但與陛下相比,其當遜陛下才略。陛下之雄風,在下聞所未聞。”

維只難適當地插嘴,補充說道:“貴霜之西有薩珊國,其多次東進與貴霜交戰。貴霜被其所敗,西陲國土盡被其所吞沒。”

在這個小冰河時期,四大古國雖然衰弱,但實際上也有新的王朝誕生。如印度的笈多王朝,西亞的薩珊王朝,當下或許可以加上嶄新的大漢。

劉禪捋著鬍鬚,說道:“卿等沙門欲傳教之意,朕已知曉。准許諸卿傳教並非不可,但朕有一所求,恐有勞煩諸位。”

“不敢!”康僧會臉色喜悅,答道:“請陛下儘管言之。”

“朕欲派遣使者出往身毒,並訪笈多、貴霜、薩珊等國。若有機會,亦可訪問大秦。但朕手下使者多是不知遠方地理,不知諸位誰可為嚮導,隨使團出訪。”

劉禪把目光放在康僧會、維只難身上,至於支謙不在他的考慮之內。支謙雖也是胡僧,又是貴霜人,但他卻是在漢靈帝時期隨祖父入的漢。長年在漢,與漢人實際上沒有多大區別。

康僧會與維只難對視一眼,康僧會便行禮說道:“會願隨使團出使國外,以為嚮導。”

頓了頓,康僧會答道:“但臣乃是走海路至大漢,陸路恐是不知。”

劉禪大笑幾聲,說道:“陸路遙遠,那便走海路。”

“諾!”

“那傳教的話?”維只難問道。

劉禪笑了笑,說道:“大漢之疆土幅員遼闊,北疆、南土多是蠻人、夷人,他等生性彪悍,不服教化。朕素聞沙門以戒殺為上,朕欲讓諸位入其間傳教,以為勸導民眾,觀效果如何,再以於中原立廟。”

劉禪想用宗教教化蠻夷之心久矣!此前他扶持五斗米教入西北羌人、鮮卑當中,無論是高層還是民眾接納度不錯。

但就以五斗米教傳教,讓劉禪還是不夠放心,其效果與佛教各有千秋。佛教以戒欲、禁殺為上,對於弱化、教化蠻夷效果很好。畢竟相比於儒學漢化,宗教的教化會來得更快些。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