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章 萬魚歸宗(1/5)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結果是讓李一航大喜過望的,因為他們根本沒等多久,不僅僅是兩個小家夥完好無損的回來了,甚至是它們的嘴裡各自叼著一隻被咬斷了脖子的榛雞。

李一航是有些遺憾的,他還指望著抓幾隻活的回去養起來,但是料想這兩個小家夥也就跟榛雞拼一下力氣和齒爪了,哪裡能夠將活的他們拖回來呢。看來,還需要再長大一些啊!

孫鈺琳和蔡如雪可不是李一航這種忘恩負義予取予奪的人渣,她們是被這兩隻幼犬的勇敢和實力震撼到了,一人一隻的抱到懷裡盡情的撫慰起來,好寶貝好狗狗的叫個不停。

早就習慣被如此‘虐待’的大白和肥貓是絲毫的沒有反抗,反而掙扎著露出小肚皮,那兩張嬌憨的狗臉上,極其人性化的露出享受的意味來。

兩條色狗!

李一航有些不忿的咂咂嘴吧,自己這條單身狗,何時可以擺脫宿命的桎梏?

三人兩狗又往山上行去,來到一條最深處可以及腰的小河旁。

根據孫鈺琳的介紹,這條河就是在別墅後方不足百米的地方入海,而它的發源地是山上的巴爾湖,因為處於購置的範圍內,所以如今也算是李一航的私產了。

看到河邊有著大片的平坦草地,太陽也是當空照耀著,李一航立刻就提議休整,當先跑到一棵大楓樹下,將有他一個人重的揹包放下。

孫裕汶老爺子不愧是來享受生活的,漁場裡所有傢伙物什一應俱全,想要什麼,只要跟孫鈺琳說聲,分分鐘給扒拉了出來。

眼下,他迅速的鋪開裝備,將簡易爐架和微型燃氣瓶裝起,試了試火頭後,便帶著雀躍的心情上樹了!

倒也非是童心未泯,而單純只是找一根長棍子而已。因為帶的東西有些多了,所以他倒也忘了魚叉。這會子看到河裡搖頭擺尾的游魚,又有些躍躍欲試了起來。

誰不想過“棒打狍子瓢舀魚、野雞飛到飯鍋裡”的日子?這裡雖然沒那麼誇張,但也真是比國內的好太多了!

李一航抽出一把戰術摺疊刀,用刀背鋒利的鋸齒迅速割斷一根兩米長平直的枝椏,復而將分芽和枝葉去掉,削尖一頭。

這還不算完,看過貝爺的求生錄的都知道,發揮魚叉的最大利用率的,就是分叉!將削尖的一頭對著自己,用銳利的刀刃從中間劈開,刀刃深入木杆十釐米左右。復而抽出刀刃,將木杆旋轉九十度,再次從中間劈開。而後將剛剛切掉的枝條廢物利用,分別置於兩個分叉口內,防止已經成了四根叉子的魚叉合攏到一起。

這麼的準備完成了,他甩掉鞋襪涉入水裡,仔細的觀察起游魚的動靜來。

自從得到海精靈以後,李一航雖然沒有飲用過,但好歹多次觸碰過海精靈的溶液,是以他的身上其實一直都帶著海精靈的蘋果香。只是因為每日裡的洗澡,沖淡了這股味道,沒有湊近了細細嗅聞是感受不到的。

但是,這是相對於人類的!

至少,大白和肥貓可從來都不會找不到李一航,可不是沒有理由的。

氣味是一種資訊,比如血腥味在水中的傳播是猶豫血在水中的擴散,也就是分子在水分子中的擴散現象。這個擴散的速率取決於熱運動的劇烈程度,也就是溫度。研究表明,氣體分子在常溫下的擴散速度為百米每秒,液體是比氣體擴散的慢的,但是也不遑多讓。因此,一滴血在水中擴散,幾公裡外的鯊魚可能需要幾分鐘才能聞到。

而海精靈的淡淡蘋果味,隨著李一航的雙足踏入水中,迅速的擴散向下游方向,以及少量的上游。很快的,在他目瞪口呆的注視下,大量的游魚開始向他匯聚過來。

李一航在來之前,也算是做足了功課的,這時候倒也是很清楚的分辨出來大量的北美本土魚類,如擁有彩虹般色帶的虹鱒,閃爍著耀眼金屬藍色調的太陽魚,像是鯉魚似得有兩條長長鬍鬚的斑點叉尾鮰,各式各樣,不勝枚舉。

這群魚兒大的有1米5長,小的卻只有尾指左右的各式魚類

不過如果僅僅是這樣的話,他倒也不是那麼的震驚。畢竟是海精靈吸引魚類的本事,他是深知著的。他真正吃驚的,是腳底下的大量的鰱魚!

北美的兩大國家目前都有一個著名的生態危機,被國人稱為笑話危機,也就是亞洲鯉魚的氾濫。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0世紀70年代初,鯉魚、鰱魚、草魚、青魚等八種亞洲淡水魚被引入美洲的各個池塘,吃掉泛濫成災的藻類和其他無益植被,用以改善生態。然而事情一朝就發展的不可預料,連續數場大規模的洪水,使得亞洲鯉魚跑到了密西西比河中,在沒有天敵的前提下,瘋狂而且大量的繁殖。並且沿著密西西比河,擴散到北美五大湖水域,繼而迅速佔領整個北美幾乎所有的共通河流!

最新的調查表情明,北美地區超過90%的魚為亞洲鯉魚,而且這個資料正在上漲。

對於國人來講,這種事情簡直是不可思議的,只要抓起來吃了不就得了?但是美洲的人民可不這麼想,亞洲鯉魚多刺而且肉腥,對於無法去除腥味的他們而言這簡直是折磨。這也是歐美人更喜歡海魚的原因了,因為海魚的腥味淡,刺少肉鮮。

美國人唯幾喜歡的淡水魚之一便是鯰魚了。但是他們的做法簡直令人叫絕,不是糊上麵粉炒一炒,就是整個的用水蒸煮了,剔除骨頭倒掉魚湯,拿起刀叉就開啃!

生物最大的天敵永遠是人類,失去了人類的掣肘,亞洲鯉魚開始瘋狂的氾濫。後知後覺的加美政斧開始組織專家阻止亞洲鯉魚的“入侵”,於是便使用了各種驚歎的措施,比如派出軍隊用槍彈對著河流射擊,比如建造堤壩攔截它們的通路,比如投放無持續汙染的毒藥!

然而呢,一條鯉魚一次可以產卵00萬枚魚籽,在這個幾乎沒有天敵的地方,最保守估計,能成活00萬枚魚籽,那也夠軍隊殺個昏天地暗了!接下來是投放毒藥,可是辛辛苦苦了沿著河流投放了幾個月,統計的結果是只殺死了一隻60公斤重的亞洲鯉魚,其他密密麻麻飄上水面的魚的全部都是他們想要保護的本土魚類!

至於最近,******政府更是斥資180億美元,準備耗時5年建立通往五大湖區的堤壩,攔截亞洲鯉魚的路途,徹底封殺他們。但是專家們普遍擔心,亞洲鯉魚“佔領”全美水域,不需要用5年!

正是因為對於這種魚類的重視,也導致了加美紛紛立法,規定在湖區河道投放亞洲鯉魚屬於違法行為!

所以,這些魚,怎麼會出現在這裡?(未完待續)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