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五章 菲利普策訪華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羅芳伯也是看到自己國小民弱,需要抱一個粗腿。但是滿清一向閉塞,根本不給與自己藩屬國的地位。倒是有傳說中的新華夏據說可以為海外華人做主,但是一直都是猶抱琵琶半遮面,只聞其聲,不見其人。一直到,新華夏在新加坡建立了一個國家,讓羅芳伯認為找到了機會,趕緊派遣使者拜訪新加坡。

陳小虎雖然政治屬性幾乎為零,但是作為後世人,對於擴大華人在東南亞的影響力天然且自然的就有很大的興趣,很快將婆羅洲的情形上報新華夏。

新華夏的普通人也許沒有感覺,但是崖山人卻徹底沸騰起來,為漢人開拓更多的生存空間,是崖山人一貫認為的自己來到這個時代的的天然使命。

崖山人控制的議會,很快透過了將蘭芳共和國納入新華夏的決議。甚至為了名正言順,在林航的建議下,建立了一個以新華夏為主導的華夏聯邦,意圖規範管轄這些海外領地。按照華夏聯邦法律,新華夏總統是就是聯邦總統,海外領國家首腦就是聯邦總統也就是新華夏總統委派的總督,海外領政府由當地選民選舉產生。不過,為了顯示蘭芳與新加坡地位的平等性,要求蘭芳大總制共和國改名為蘭芳自治領。

羅芳伯很愉快的接受了這個稱呼,與新加坡自治領一起,加入華夏聯邦。新華夏派遣張柏林派系的陳偉平擔任蘭芳自治領總督,其職責與許可權一如新加坡總督。羅芳伯擔任了掌握實權的自治領政府總理。羅芳伯雖然失去了名義上的最高權力,但是有了新華夏人的武力保護,心裡上安全了許多,很樂意接受新華夏人的種種安排。

新華夏也不是單單接納了新加坡與蘭芳就沒做什麼事情。為了加強這兩地華人的實力,開放了華人南下移民的通道,將每年自大陸的移民份額的三成輸送到了這兩個自治領。讓兩個自治領官員更加開心,因為每多一名華人可就代表著自己增加一份力量。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至於實力更強的泰國,則被崖山人選擇性的忽略了,因為鄭信的泰國實力更強,且土著人口太多,無法滿足崖山人建立“以華人為主體的國家”的要求。

滿清的屢次失利,自然也會傳到遙遠的西方。西方國家這才知道,看起強大的遙遠的東方古國,實力不過如此。

其他國家倒也罷了,因為實力或者政策的原因,對此並不關心,倒是此時的大英帝國最為積極。作為此時的資本主義第一國,大英帝國在全世界尋找自己的原料產地與商品傾銷市場。要論重要性,地處南亞的印度就是英女王王冠上最閃亮的那顆寶石,重要性遠遠超過地廣人稀的北美,這也是他們在國勢最強的時候放棄北美十三州的原因。因為在英國人看來,地大物博、人口眾多的印度,即使最重要的原料產地,也是最重要的商品傾銷市場。但是,大英帝國依然不知滿足,因為資本主義的怪獸一旦釋放出來,那龐大的生產能力遠遠不是那貧瘠的印度就能滿足的。要論此時的人口世界冠軍,自然非中國莫屬,在乾隆中期,人口已經接近2億,而同時期的印度,人口還要略少。更由於乾隆時期的大肆宣傳,連英國人都聽信了滿清的謊言,認為滿清富得流油。

因此,英國人很想要開啟滿清的市場,但是沒機會,滿清的頑固世人皆知。總算,新華夏人讓英國人看到了一個機會。新華夏輕鬆的*了滿清的大一統,讓富裕的南方成為自己的附庸國,當然,附庸國一說是英國人單方面的想法。於是,強大的滿清在英國人看來,就成了一個泥足巨人。

不過,泥足巨人被打倒,最先得利的自然是打倒泥足巨人之人。這不,新華夏就輕鬆獲得了中國最富庶的南方市場。錦上添花容易,雪中送炭難。現在英國如果也想要進入南方市場,自然競爭不過華夏人。既然如此,那就乾脆進入北方市場好了。

現在滿清雖然失去了最精華的地區,但是地盤是南方大明的七八倍,人口也是三四倍,如果能夠得到這個市場,依然是很不錯的。

1770年4月12日,比歷史上的日期整整提前了21年,英國政府任命菲利普斯為正使,出使中國。1771年3月10日,英國使團乘坐"禿鷹"號和幾艘英國東印度公司提供的隨行船隻抵達天津白河口,之後換小船入大沽,擺明來意,就是與大清建立了良好關係。

直隸總督周元理不敢擅專,一面送上大量禮物食品表示慰問。另一方面卻向乾隆換地請示,是否允許上岸?

乾隆經過崖山人的打擊後,急於獲得新式火器,對於西方國家倒是友善了許多,下令周元理派兵護送使者一行,進入北京。

在天津登陸後,使團沿白河北上北京。

西方人之前很少有實地到達中國的,因為滿清的封鎖政策。因此,他們對中國的第一印象,就來自在馬可波羅遊記的描述,中國是一個遙遠而強大的國度,遍地黃金,民眾富足。是由開明的皇帝、溫良的官員治理,萬千子民生活在祥和的理想國度。可眼見的事實一下子粉碎了他們對清廷的好感和對中國下層民眾的豔羨。

運河兩岸,確實是民眾密集,單看人口規模,確實與馬可波羅描述的一致,此時的北京說有百萬民眾並不過分。但是,運河兩岸的民居與民眾卻讓英國人感受到了滿目的淒涼與貧苦。

運河邊也有佔地廣大、裝飾精美的深庭廣院,但更多的卻是屋頂漏雨牆壁漏風的狹小建築。有衣著華美的官員與商人,但佔據絕大多數的民眾,卻是面目黃黑,衣著簡陋單薄,似乎多年未洗,其愁苦的模樣,看者心酸。

更令英國人不滿甚至憤慨的是,滿清官員對於普通民眾的粗暴蠻橫,對於上官與權貴的阿諛奉承,體現出人性最醜陋的一面,讓人作嘔。

由於行程較長,途中需要民眾提供新鮮的食物與水。英國人按照自己的行為原則,提出要出錢購買。但是滿清官員直接拒絕了,說是天朝上國,怎能讓貴客破費?英國人以為滿清官員或官府要掏腰包為英國使團採購這些物資。

卻見滿清官員蠻橫的到集市上一走,取走大量物資,卻只給三瓜兩棗的一點銀錢,許多甚至是直接從攤主那直接拿走,完全不顧升斗小民的苦苦哀求。覺察到英國人看著他們,這些官員不僅沒有感覺羞愧,反而更加驕傲蠻橫,彷彿騎在民眾頭上作威作福,才能體現他們的優越感與高貴。

這樣愚昧而無助的民眾,蠻橫粗鄙的官員,怎能有任何一絲天朝上國的影子?英國人感覺他們對於中國的美好印象已經完全坍塌了。

總算,在極度沉悶的氣氛中,菲利普斯一行抵達金碧輝煌的紫禁城。

紫禁城的巍峨一直是滿人甚至漢人驕傲的所在,但是菲利普斯等人看著那硃紅的大門,卻似乎染滿了老百姓的鮮血,讓人感覺到的就只有那吃人的殘酷。

面見滿清皇帝之前,有禮部的官員要求先行對使者進行禮節教育。這時候,菲利普斯才知道,落後的滿清竟然讓他們對著滿清皇帝行跪拜禮。這是多麼的令人難以忍受啊。他們即使面對自己國家的國王,也不過是屈膝禮。

而在中國滿清之前,跪拜禮也不是那麼用於經常性場合的,只是滿清時才大張旗鼓開始流行的。以前讓漢人經常雙膝跪地的,只有自己的祖宗與父母。

菲利普斯拒絕叩頭,堅持以叩見英王的單膝禮拜見乾隆皇帝。

歷史上,馬戛爾尼是屈辱的以跪拜禮面見乾隆的。但此時滿清被華夏人與南方的大明磨滅了許多氣勢,最後乾隆很“大度”的免去了馬嘎爾尼一行的叩頭禮,改為單膝禮,讓馬嘎爾尼等人情緒稍微緩和。

英國人訪問滿清,在乾隆及滿清大臣看來,就是藩屬覲見宗主,是對滿清的恭順表現。而突然增加一個藩屬國,對於風雨飄搖的滿清來說,無疑是一個類似十全大補丸的存在。

菲利普斯看著那高坐在王座上,距離自己足有十幾米的乾隆皇帝。乾隆皇帝面向方正,皮膚白皙,看著有些儒雅,但是菲利普斯卻老是覺得,有一股戾氣藏在表面儒雅的面孔下面。

乾隆大概也是沒想到竟然有人敢於看向自己,有些吃驚,內心更有股火在升騰,但是想到來著是外臣,不懂本國國情,只能忍了下去,還故作大量的露出一絲微笑。

菲利普斯突然想到之前禮部官員的禮節教導,才知道自己算是“大不敬了”,在滿清可是要掉腦袋的,趕緊低頭,脫帽鞠躬,十分謙恭。

菲利普斯首先轉達了英國國王對乾隆的問候,遞交了國書後,向滿清提出了一系列要求:

雙方簽訂平等條約,成為交往的平等夥伴;

開放寧波、舟山、天津、廣州之中一地或數地為貿易口岸;

允許英國商人比照俄國之例在北京設一倉庫以收貯發賣貨物,在北京設立常設使館;

允許英國在舟山附近一島嶼修建設施,作存貨及商人居住;

允許選擇廣州城附近一處地方作英商居留地,並允許澳門英商自由出入廣東;

允許英國商船出入廣州與澳門水道並能減免貨物課稅;

允許廣東及其他貿易港公表稅率,不得隨意亂收雜費;

允許英國聖公會教士到中國傳教;(未完待續)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