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七章 對滿清的第一次主動進攻(一)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1764年年底,林航等人已經搬遷到了永明城(海參崴)的新遠東總督府。

隨著內外城牆的建設,林航等人懸著的心也放了下來。以滿清簡陋的火器與攻防能力,永明城的防衛已經基本無虞。要知道,即使是康熙朝這個滿清軍地戰鬥力最強時期,面對數百老毛子、簡陋的雅克薩小城寨,滿清數千人竟然圍困了超過10個月,方才取得最後的勝利。可見,擁有火槍火炮的防守方,只要補給充足,城寨堅固,堅守下去是很容易的。至於永明城,恰恰就滿足了這個條件。首先,背靠海港,補給方便。其次,鋼筋混凝土結構的城牆,以滿清此時的火炮,幾乎是轟不破的。在這,遠東軍數量也不少了。在補充了1000多名日本浪人後,總數已經超過1500名,防守兩公裡不到的城牆絕對是沒有問題的。

至於滿清透過水師從海面發起進攻,林航等人根本就沒有想過,原因並不是他們疏忽了,而是直接忽略掉了滿清水師的戰鬥力。

甚至,為了加強遠東海軍的實力,新華夏在永明城建造蒸汽動力船隻。在林航設想中,永明城的遠東海軍艦隊應該以近海防禦為主要功能,同時兼顧內河海軍功能。因此,遠東海軍的艦船吃水不能太深,最好在3米以內。噸位自然也不宜太大。經過多方討論,以1000噸級最為適宜。既能用於近海,也能用於內河。

同時,內河風力自然比不上外海,也就放棄了兼顧風力的機帆船方案,僅配備蒸汽動力。不過,由於鋼鐵產量的限制,崖山人放棄製造全鋼鐵結構的小型船隻。而是以鋼結構為龍骨,鋪以桐油浸泡過的當地橡木與冷杉為船板,厚達近百毫米。同時,在水線下鋪設薄銅板,即可減少摩擦力,更重要的減少水生植物的附著;水線以上,則鋪設10到20毫米的鋼板,以加強防御能力。

崖山人的建造速度很快,僅僅一個多月,第一艘鋼甲木船製造成功,巡航速度15節,上面有155毫米火炮共9門,戰鬥力還可以。隨著第一艘試制成功,華夏人就加快了建造速度,同時開了三個船塢。僅僅一個半月後,三艘新艦下水。

這就是工業社會與農業社會的差距。沒有工業社會的分工協作與機加工能力,以農業社會的手工勞動,是很難達到這麼高的生產效率的。除非,用大量的人力來堆積。像二戰時期,美國參戰後,製造軍艦就如同下水餃似得,那就是強大的工業實力的體現。華夏人顯然沒有美國人二戰時期的工業實力,但是已經接近英國19世紀末的工業水平,製造這些船隻自然不在話下。

同時,永明城附近多山脈,地形複雜,易守難攻。華夏人根據這個地形特點,在山峰制高點處修建了多處碉堡與炮樓,形成一個立體的多層防禦工事。

在基本建好了自己的防禦烏龜殼過後,林航召集陳小虎、森田次郎商議,怎樣吸引滿清軍隊過來進攻。

陳小虎摸著腦袋,“林哥,我們既然已經佔領了海參崴,不,永明城,悶聲發財不好嗎?為什麼還要吸引滿清的注意呢?”

“小虎,我們首先要知道,我們佔領永明城的目的是什麼?難道就是為了這點土地?要土地的話,我們新華夏有廣袤的北美,實在不需要這個所謂的遠東不凍港。因為我們不比老毛子,必須在遠東有個立足點。我們在庫頁島上就有港口,還更安全。我們佔領了永明城,最主要的目的,其實是刺激滿清的注意。我們都知道滿清是如何的頑固而僵化,這樣的一個統一的滿清是不符合我們的利益的,因為他們對中國的掌控已經達到了封建社會所能達到的巔峰,連人口的轉移都被他們近乎固化了。因此,我們必須推翻滿清。”

“推翻滿清?這個任務似乎比較艱難啊。”陳小虎摸著長出鬍渣的下巴,有些擔心的說道。

“這就是我從來沒有在會議上,與其餘任何人公開提過對滿清展開軍事行動的原因。但是為了人口,這個事關新華夏整體大局的最重要因素,我們必須這麼做。至於前面所謂的試探滿清的虛實,其實只是我的一個幌子。無論是否試探出虛實,還是需要武力解決的。要知道,在歷史上,也就是透過兩次鴉片戰爭,撬開了滿清的大門,才讓華人得以大量湧出國門,湧向周圍國家,尤其是東南亞,更成了移民的大本營。必須對滿清動武,這是我和劉元清的共識。因此,這一次,我們要主動進攻滿清,將滿清的目光吸引過來,並給以滿清最大的打擊,希望能夠引起滿清境內不滿勢力的注意,讓滿清內部產生動亂,我們好火中取栗,獲得自己的人口。”

黃永陵呆呆的看著林航,好久不語,幾乎要不認識這個自己原本認為熟悉的、溫文爾雅的林老師了。卻也知道,林老師背後,還有許多人,抱著與林老師一樣的想法,為了整體漢人的利益,不惜與滿清一戰。自己作為林航的學生,也只能支援自己的老師。因為,自己也覺得林航說的有道理,對滿清的不滿,可以說是後世漢人的主流思想。

在東北清軍的軍事機構,有吉林將軍轄下的三姓都統衙門,處於後世哈爾濱所轄的依蘭縣。所以此時的依蘭是屬於吉林省管轄的。

林航等人研究了半天地圖,並根據新華夏軍隊現狀,擬定了進軍方案,那就是透過水路進入依蘭。依蘭附近就是松花江。而松花江是黑龍江在中國境內的最大支流。接著,林航等人又尋找到了黑龍江的出海口,鄂霍次克海峽,然後順藤摸瓜,才找到了處於後世俄羅斯的尼古拉耶夫斯克,也就是漢人所說的廟街。所以說後世的老毛子精著呢。掌握了廟街這個河流的出海口,就掌控了整條河流。

林航等人深深感到自己的短視,竟然忽略了這麼重要的地方,趕緊尋找方案試圖掌控廟街。此時的廟街連小漁村都算不上,幾乎沒有定居人口,名義上為赫哲人的傳統領地,實際上也就偶爾會過來捕點魚而已。對於崖山人的進軍入駐雖有點不滿,但是,崖山人只是建立基地,並沒有強行驅逐他們,還允許他們在此捕魚,對於他們的生活並沒有什麼應縣。甚至,崖山人的入住,還刺激了當地的需求,讓他們更加容易產品交換,提升了他們的生活質量。這樣算來,華夏人的駐軍反而是利大於弊。而且雙方也是準盟友的關係,即使從維護雙方關係來講,他們也不能拒絕崖山人的建議。

1765年5月,北方河流已經解凍,遠東軍1200餘人,帶足補給,乘坐新建的5艘內河船隻,從廟街溯江而上,一路經過後世的阿穆爾共青城,再到伯力城,行進十分迅速。所到處,只見樹木鬱鬱蒼蒼,草地綠綠茫茫,不時有小動物從林間跑過,野趣橫生。因為都是東北的少數民族分佈區,氣候的嚴寒導致少數民族人口十分稀少。即使進入後世的東北,由於滿清禁止漢人入關,人煙也是荒蕪的很。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一路上陳小虎作為第一次獨立掌控一支軍隊的統帥,雖然表面上天不怕地不怕,其實心裡還是很緊張的,一直到坐在船上,發現兩岸幾乎不見人,就不免興奮起來。難怪後世老毛子輕鬆就佔據了外東北那麼多的土地,沒有人煙的土地,不就是無主之地嘛。

而森田次郎則是完全不同的表情,看著這麼多肥沃的土地竟然是無主的,興奮的幾乎要留下口水。在日本,人多地少,哪還能找到這樣的荒原?

不僅是森田次郎,其餘的日本人為主的遠東軍,幾乎都是同樣興奮的表情。

陳小虎心中有所警惕,小日本對大陸的貪婪慾望可是一直存在的,森田次郎這個狗奴才不會也看上這些土地了吧。如果崖山人提前將日本人的貪婪激發出來,可就是崖山人的罪過了。

想到這裡,故作鄙夷的看了他一眼,“森田次郎,你現在是哪國人啊?”

森田次郎一愣,“鄙人自然是光榮的新華夏人。”

“哦,你還知道自己已經不是日本人了?就這樣的荒郊野嶺你也要流哈喇子?你在新華夏不是也有許多土地嗎?”

森田次郎點頭哈腰的說道,“小虎長官說的對。我只是想,這樣的荒蕪土地,人口都沒幾個,我們想要打下來,應該是很簡單的。”

“森田次郎,記住了,我們這次戰爭,並不是為了獲得土地,而是打擊滿清在此地的軍事力量。”

“是,小虎長官,鄙人記住了。”

陳小虎表面上抬頭看向遠方,內心卻很不平靜,一方面是對即將到來的戰鬥沒有什麼信心,電視劇裡滿清巴圖魯的種種傳說,可是將陳小虎唬的不輕。另一方面,覺得自己似乎要提醒下林航,對於日本人要慎用啊。(未完待續)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