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七章 兄弟鬩於牆,外禦其侮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老毛子在伊犁地區的燒殺搶奪,自然極大的震駭了西北的各部落。這時候他們發覺老毛子的極度兇殘。大清也許蠻橫,也許兇殘,但是至少只要裝作臣服,還會給自己一條活路;可老毛子,不僅要人臣服,還要人賣兒賣女甚至賣血的上供著呢。

無奈的各部落酋長們商議一番後,一拍腦袋,“算了,什麼不說了,求人幫忙吧。”

只是求誰呢?自己的遠親哈薩克汗國是不能指望,因為他們還被老毛子捏著脖子呢,南方的大明呢,據說是一個漢人國度,向他們求助也沒什麼心理障礙,但是,求助無門啊。他們與大明之間還隔著滿清呢。

合計來合計去,竟然還是只能求助滿清。

他們派出了代表蘇卡薩哈曼前往滿清求救。蘇卡薩哈曼首先抵達的自然是與新疆相鄰的青海地區,此時的青海因該被稱為西寧辦事大臣大臣轄區,由 “總理青海蒙古番子事務大臣”居中負責協調各民族的矛盾,類似明朝羈縻州的性質。

因此,對於來自回疆的使者根本不敢搭理,直接派人就將他護送到了甘肅的陝甘總督處。在主動放棄了回疆之後,青海又無險可守,陝甘地區再次成為前線,陝甘總督地位自然進一步提升。自從大明佔據南方,且處於攻勢後,滿清對於各地的掌控加強,各地的總督幾乎全部是滿人擔任,此時擔任陝甘總督的是滿族正白旗人鄂輝。但是,鄂輝作為滿清的地方大員,可是明白乾隆的心思,不僅是伊犁將軍轄區,即使是青海,也是說放棄就放棄,那還敢接這茬。但是,天朝上國的面子,讓鄂輝不敢隨便拒絕,否則,吃不了也得兜著。

以官僚的尿性,最後無非就是責任外推,派遣衛兵護送使者前往京師。

一路風餐露宿,整整花了2個多月時間,蘇卡薩哈曼哈容易抵達京師,卻吃了個閉門羹。以乾隆好大喜功的做派,遠方使者前來,原本是值得大書特書的事情,但是現在國勢日蹙,西北更是被遺棄之地,又怎麼可能接受他們使者的歸附?

乾脆就傳旨理藩院,讓他們虛與應對。

結果就是,蘇卡薩哈曼在京師被好吃好喝的招待了十幾天,就是沒碰上能夠主事的人。蘇卡薩哈曼再蠢,也知道他不受滿清人待見。

最後,思考再三,怎麼辦呢?不得不說,蘇卡薩哈曼對家鄉對族人的熱愛是無與倫比的,最後,竟然留下一封血書後,自殺了。

這可就不得了了。一個藩國的使者死在理藩院的接待處,那可是想要掩蓋也掩蓋不住的事情,只能上報乾隆。

乾隆看著蘇卡薩哈曼的血書,一貫口若懸河的自己竟是無言以對。

蘇卡薩哈曼的統篇血書,沒有一句對滿清的不滿或是謾罵,有的只是對老毛子壓榨鄉梓的痛斥,對自己家鄉民眾遭受的慘狀的描述,然後就是對滿清的祈求,希望滿清出兵保護自己的子民。

滿清與老毛子雖然有協議允許伊犁地區獨立,實質上就是允許老毛子控制西北。但是,這些都是密約內容。乾隆多麼好面子的一個人,怎麼可能明目張膽的將會將轉讓給老毛子的條約全世界的吵吵?所以,在外人看來,西北地區依然是滿清的一部分。

直到蘇卡薩哈曼自殺身亡,世人才知道,歸屬滿清的西北已經陷入老毛子的魔爪。不知道內情的外人自然是奮力譴責老毛子的侵略行徑,要求滿清給予回擊。

這時候,坐鎮回疆的祖波夫是女皇的情人,為人也是有點政治頭腦的,他表示對於這個鍋不背,將清俄之間的密約公之於眾,意思是滿清主動放棄了西北,俺們沙俄是個講究的文明國家,不會不告而取。

這下子,乾隆的面子就被丟光了。

雖然,佔領伊犁地區的主要原因在於乾隆的好大喜功,但是客觀上,卻擴大了中華民族的生存空間,人就是這樣,先前不是自己的也就罷了,一旦成為自己的,再丟了,就不能接受了。

這些年,滿清或者說乾隆的日子過得是那麼的憋屈,與南方大明雖然沒有大規模的衝突,但是小衝突不斷。甚至憑藉著雄厚的經濟實力,大明蓄養了數量更為龐大的軍隊。他們透過新老部隊不斷輪換的制度,源源不斷的向前線輸送部隊。雖然由於新兵比例較大的緣故,每次犧牲人數遠遠超過滿清,基本上是2:1的戰損比例。但是,大明完全耗得起啊,因為他們有充足的人力資源,還有錢撫卹。可是滿清呢,處於對漢族士兵的不信任,只能將漢人當成二線部隊,依靠的主力部隊還是滿蒙聯軍。但是滿族與蒙族還有多少人呢?滿族在乾隆後期才不過百萬人口,蒙古族原本在晴初人數是大大超過滿族的。但是滿族對於自己的盟友也是極不放心,不僅將蒙古一分為二,一部成了親近自己的內蒙古,還有一部留在了烏蘇裡雅臺,也就是外蒙古。還在蒙古引入了藏傳佛教,鼓勵蒙古人出家當和尚鼓勵人民進寺廟當和尚,以一座廟頂一千名兵的政策減少軍事干預藏地和蒙古地,兩地大批青壯年以當和尚為榮。極大的降低了藏地和內外蒙古的生育率。這就導致了清初蒙古大約百萬人,在清末還是一百多萬人,人居幾乎沒有增加。

也就是說,兩族總人口也不過二百多萬,這麼跟人力近乎無窮盡的大明爭鬥呢?更何況,蒙古人也不是傻子,都明白大明取得中原似乎是一種必然,人心浮動。尤其是與滿清聯絡不大的外蒙的王公,還在跟大明眉來眼去呢。

就這樣,滿清要拉攏三心二意的盟友對抗大明,怎麼可能會輕鬆?

而且,大明在北方的宣傳幾乎是無孔不入,誰讓絕大多數的民眾都是漢人呢,這就導致北方漢人為主體的農民起義此起彼伏,讓滿清疲於應付。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這時候,滿清放棄西北的訊息在社會上傳開,引起軒然大波

滿清此時對於民間的控制已經降到了最低點,這就導致民間的罵娘聲不絕。不過這都不算什麼,後世的網路噴子那麼多,也沒見誰掉塊肉。

關鍵是南方的大明跳出來了,說道,伊犁地區是我們的固有領土,誰放棄西北, 就是中華民族的歷史罪人,將被永遠定在歷史的恥辱柱上面。更誇張的說髮絲,如果滿清無力抵抗外侮,大明願意出兵代勞,還說什麼兄弟鬩於牆,外禦其侮

大明的宣傳簡直讓乾隆的鼻子都氣歪了,“靠,西北什麼時候是你們大明的固有領土了?明明是我打下來的好麼?老子耗費無數錢糧,不知多少的精兵強將,終於打敗了準部,你們說我勞民傷財,現在,還在邊上瞎BB,還有沒有天理了。”乾隆捂著自己的胸口,簡直無法呼吸。

但是,總歸這時候,再強烈的反駁也是無力的。無奈之下,乾隆打算派人與老毛子談判。談判的目的有兩個,一是讓老毛子暫時不要修建更多的據點,等待時機緩和再做考慮;另外,稍微善待一下當地土著,這樣也會緩和雙方的矛盾,對老毛子統治當地有利。為此,大清願意提供一定的資金以示感謝。

但是對於談判人選有些躊躇。想到前幾年和珅與英夷的談判也算卓有成效,最後就派遣和珅前往伊犁與沙俄的伊犁總督談判去了。

和珅那個恨哪,哪來的犄角旮旯地方的野小子,到京師一趟,就將自己引了出來,要見那滿身長毛的黃毛蠻夷,怎麼不讓養尊處優的和珅擔憂?和珅可是聽說,這些北方的老毛子,即使在同樣是毛子的西歐人看來,都是蠻夷的存在,似乎說他們吃人都有人信。

因此,和珅就一路揣著惴惴焉的小心肝趕往伊犁了。

首先是經過陝甘總督那裡休息一會。和珅此時任文華殿大學士,還兼管吏部、戶部這兩個最重要的部門,黨羽更是遍佈朝野,權傾一時。

鄂輝雖然在地方上也算得上位高權重,見到和珅也只能曲意奉承。誰知道,一向笑面虎的和珅竟然絲毫不給鄂輝好臉色,卻原來和珅認為是鄂輝將西北的使者放到了關內,讓自己最終冒著生命危險與老毛子談判。

鄂輝一見和珅的臉色,哪還不知道和中堂將自己給恨上了?抓耳撓腮了好久,才想到,和珅最愛什麼?自然是黃白之物了。

為此,砸鍋賣鐵,湊集了十萬兩白銀的銀票,交給了和珅。

和珅看著厚厚的一沓銀票,臉色方才好轉,指著鄂輝的腦門說道,“你啊,你啊,讓我說什麼好呢?”

鄂輝見和中堂露出了慣有的笑臉,才敢擦一下自己腦門上的汗,說道,“卑職給大人添麻煩了。”

和珅說道 “可不是?當初西北使者初一抵達,你直接殺掉不就得了嗎,偏偏還要護送他入京,不是給聖上添堵嗎?真是不懂事。”

鄂輝點頭,“中堂教訓的極是,還請中堂指教。”

和珅訓導了一番,又打聽了一下老毛子的情形,總算懷揣銀票再次上路了。(未完待續)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