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四章 喜出望外的杜桑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張軼輝處事溫和,待人有禮,不像自己的父親張柏林那樣,有些咄咄逼人,因此,很受崖山人小一輩的愛戴,崖山人老一倍對他也比較看好。

張軼輝雖然接待了杜桑一行,但是,說實話,有些不知所措。這些穿二代雖然從老一輩那裡獲得了許多超越當前層次的文化知識,但是老一輩處於保密的考慮,對於自己的穿越者身份都守口如瓶,沒有透露。因此,張軼輝自然沒有老一輩的“先知先覺”。

新華夏現在已經不是剛開始的快速擴張期,而是進入了穩步發展階段,因此凡事以穩重為重,很少冒進,這也是老一輩放手讓穿二代鍛鍊的原因。

張軼輝好言安慰了杜桑等人,就安排他們在國賓館住下。

當天晚上,卻向自己的父親張柏林尋求幫助。

張柏林雖然對於外國歷史不太瞭解,但是也大致知道,此時的拉美即將迎來風雲變幻的時刻,好像海地應該會在最近幾年獨立,應該正是新華夏插手加勒比的絕佳良機。不過,外交畢竟不是自己的強項,因此還是建議張軼輝去找一下林航,尋求幫助。

話說,林航與張柏林這一對政壇“老冤家”,在半退休後關係倒是舒緩了許多,兩家走動稍微頻繁起來,甚至,兩人有時候會相約去河邊釣魚。

張軼輝一看此時的時間已經接近9點,就擔心的問道,“現在已經九點了,林叔會不會已經睡了?”

“切,那家夥就是個夜貓子,九點正是他最活躍的時間呢,怎麼可能就睡了?而且,他是資政,就應該指導一下你們的工作。”

張軼輝知道老爸說的沒錯,就準備登門。不過,也不是空手而歸,而是將張柏林最珍惜的、珍藏了好久的一瓶白酒揣到了懷裡。讓張柏林在後面追了好遠,大罵這個不孝子,胳膊肘往外拐。

張軼輝依然笑嘻嘻的,渾不在意。

林航見到張軼輝登門,也很是高興。人吶,就是個賤骨頭。一開始政事繁忙的時候,幻想著退休後的清閒日子,可是一旦真正清閒了,反而哪都不得勁。

張軼輝在二代崖山人中算是頂尖的人物,畢業於華京大學,為人低調,肯實幹,還不像張柏林那麼強勢。雖然算得上是“政敵”之子,也不妨礙林航對他的好感。

張軼輝恭恭敬敬的將白酒雙手交給林航。林航接過去一看,“63年的茅臺?這可是你爸爸的珍藏啊?”崖山人還是很念舊的,將許多後世的名牌商標都帶到了新華夏。

“老頭子又不懂酒,就看著,還是與林叔這個行家更配。”張軼輝說道。

“好,就衝著你爸爸心疼的模樣,我就必須收了這個禮物。”林航大笑,接著說道,“軼輝,這麼晚過來,有什麼事?”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張軼輝就將杜桑來到新華夏尋求幫助的事情說了一下。

林航一聽,很快就搜尋出了後世的記憶。

杜桑,可不就是後世海地的獨立之父嘛。

1789年開始,受法國大革命的影響,聖多明各爆發了起義。主要領導人有布克曼(奴隸團伙領導人)、喬治?比阿蘇、讓?弗朗索瓦等。杜桑沒有參加早期的叛亂,他讓家人離開了海地島。後來加入了比阿蘇的軍隊,還參與了和法國官員之間的談判,談判中,他要求黑人獲得與白人平等的權利,獲得工作的權利,但是卻遭到拒絕。先是,杜桑宣佈與西班牙結成聯盟,開始對抗法軍。杜桑在打敗法國後,西班牙違背了自己的承諾,拒絕廢除奴隸制,因此,杜桑開始與法國聯合,共同打擊西班牙,並最終打跑了西班牙侵略軍。打敗西班牙之後,杜桑遂聯合法國繼續抗擊英國,英國最終撤離海地。

在1801年,他頒佈了海地憲法和獨立宣言,宣佈海地是一個獨立的國家,並廢除奴隸制度,所有海地人不分膚色、種族,一律平等。

杜桑?盧維杜爾海地召開制憲會議後,使拿破崙十分震驚,為此,拿破崙命令自己的妹夫查爾斯?勒克萊爾遠征海地。

杜桑與法國進行多年戰爭後,遭受了巨大的損失,杜桑被迫與法軍議和。與此同時,勒克萊爾正想方設法抓住杜桑。不久,勒克萊爾想出一條毒計,誘捕了杜桑,並將之帶到了法國。最後,杜桑病死在法國監獄。

所以說,杜桑絕對算得上一個人物。

當讓,林航不好直接對張軼輝說杜桑是一個必定會取得成功的歷史人物,只能說到,“此時,法國正在鬧革命,根本無暇顧及遙遠的加勒比,正是海地取得獨立的最佳時機,杜桑很有可能成功。”

張軼輝另有顧慮,“據說我們與美國有一個秘密協議,加勒比地區應該屬於美國的勢力範圍,我們一旦插手?”

“軼輝,你覺得傑弗遜為什麼介紹杜桑來到我們新華夏?”

“這也正是我疑惑的。按照常理來說,只要我們幫助海地取得獨立,我們就不可能輕易放手,對美國來說,似乎沒什麼好處啊。”

“表面上看,似乎確實沒什麼好處。不過,我覺得,傑弗遜這樣做有幾個好處。首先,法國在美國獨立戰爭期間確實幫助良多,美國人有些不好意下手,當然這只是很小的影響因素,美國人就是一群豺狼,對於自己的恩人即使感恩也不會感恩多久。另一方面,海地是加勒比地區少有的法國殖民地,即使被我們掌握了,也很難影響到其餘的西班牙殖民區域;只是,我們新華夏一旦立足海地,必然會引起在加勒比有深遠利益的西班牙的反彈,這就給了美國人火中取栗的機會。”

張軼輝舉起拇指,“還是林叔分析的透徹,難怪傑弗遜會介紹杜桑來到我們這裡,那我們就這樣算了?”

林航笑了笑,“很多事情,都不會像設想中的那般進行,如意算盤也不是那麼好打的。”

張軼輝湊上前去,“林叔的打算?”

“在加勒比有個立足點也不錯,完全可以順勢而為。至於以後,那就再看了。”

“會不會得罪美國人?”張軼輝有點擔心

林航笑笑,“任何一個國家都不僅有朋友,對於相鄰的兩個國家,更多的時候,敵人居多。我們與美利堅,將來的矛盾恐怕只會更多。”

張軼輝有些不解。

林航說道,“兩個連文化傳統都不同的國家,怎麼可能一直友好相處下去?你別看現在的美利堅與英吉利看似矛盾不可調和的生死大敵,但是最多二三十年後,他們就會化敵為友,成為最佳拍檔也不是不可能。”林航想到了後世狼狽為奸的美帝與英國,也想到了文明的衝突。

張軼輝看著林航那似乎穿透了歷史的眼光,不由自主的就很是相信林航的判斷,“那我們現在插足加勒比會否提前加劇兩國的矛盾?”

林航拍著張軼輝的肩膀,“軼輝,矛盾不可怕,甚至戰爭也不可怕,重要的,始終是我們自身的實力。任何時候,不要試圖以外交來改善自己的處境,沒有實力為後盾的外交,註定是屈辱而無能的。”看到張軼輝似乎明悟了,林航繼續說道,“任何時候,以新華夏的利益為重,就會幫助我們做出一些正確的決策。就比如這次,插足加勒比,並不是空泛的國家榮譽或者顏面什麼的,而是我們一旦控制海地,就可以影響加勒比,從而控制美利堅人的南下通道,扼住美國人的咽喉。”

張軼輝點頭,“林叔,我知道該怎麼做了。”

第二天,張軼輝代表新華夏,正式與杜桑展開談判。

其實也沒什麼好談的,無非就是杜桑請求對海底革命者進行援助,幫助海都取得獨立,並為此列出了一系列清單,最主要的自然是軍火,另外就是一些關鍵的民用物資,比如布匹、糧食、甚至農具等等。

這些年,法國人雖然極力的發展海地的經濟,建立了好多種植園,讓海地整體的富裕程度已經遠遠超過其餘的西班牙控制的加勒比地區。但是,法國人對於海地的控制也是更加嚴格,他們除了發展海地的經濟作物比如甘蔗、咖啡、棉花、菸草,但是,卻不允許海地發展必要的一些輕工業,甚至連農具都需要法國提供。而海地的農業也由於經濟作物的大規模種植而受到極大抑制,糧食都必須大量從法國進口。讓海地對法國十分依賴。

杜桑算是一個學者,對於這些方面考慮的比較周到,自然要求的物資也是涉及到方方面面,不僅種類多,數量也不少比。

新華夏雖然打算援助,但是也不可能一下子投入太多物資,不僅是籌措這些物資需要時間,還有運輸能力的限制。另外,分批援助物資而不是一步到位才能更好的控制海地。

1790年春,在外遊歷大半年時間的杜桑,乘坐新華夏的華明號民用運輸船南下海地。由於並不瞭解海地此時的情況,杜桑孤身南下,並沒有攜帶新華夏的援助物資,不過雙方約定在新奧爾良設立聯絡點以方便聯絡。(未完待續)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