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二章 失望而去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終於,臨近傍晚,政府僱員下班。杜桑見到一個人衣著整齊,氣質出眾,認為是個大人物,上前攀談。也幸好此時的美利堅不是後世的美帝,每個政府要員都有大批保安護送,杜桑貿然衝上前去才沒被擊斃。不過即使如此,也讓原本風度翩翩的紳士拿出了文明杖,有點慌張的對著自己。

杜桑說的是法語,幸好這個人懂得法語,才明白杜桑的意思。這個人就是美國開國元勳之一的漢密爾頓,此時的財政部長。

漢密爾頓見來著似乎沒有什麼惡意,放下文明杖,讓杜桑近前說話。

杜桑也知道自己身份低微,對漢密爾頓首先行了一個脫帽禮,才解釋道,自己來自海地,是一名自由黑人,因為欣慕美利堅透過戰爭獲得了民族獨立與民眾自由,前來取經學習,希望能在美國人的指導下,自己也能帶領海地民眾取得海地獨立。

漢密爾頓不愧是一名嗅覺靈敏的政客,透過杜桑的說法,他很輕鬆的判斷出,這是美國的一個機會,一個插手加勒比地區的機會。

雖然在幾年前,新華夏與美利堅就發表了美洲人宣言,但是兩國由於實力的限制,並沒有實際動作。導致拉美地區雖然區域性有小變動,不僅有土著與黑人的暴動,土生白人的抗爭活動也不鮮見,但是都規模較小,不能影響大局。華、美兩國也就聽之任之。

現在,卻有一個絕佳的良機擺在美國人面前。法國發生大革命,對於海地這個遙遠的殖民地已經很難控制了。而殖民者對於黑人奴隸的殘酷壓迫,已經讓海地的黑人忍無可忍,洶湧的反抗大潮,一觸即發。

加勒比地區理論上是美國的勢力範圍,一切超脫殖民者掌控的變化,對於新生的美利堅來說,都是一個好機會。

第二天,漢密爾頓帶著杜桑進入華爾街聯邦廳,將他介紹給了國務卿傑弗遜。漢密爾頓與傑弗遜其實有點矛盾。漢密爾頓比傑弗遜小了足足14歲,現在只有31歲,正是年輕氣盛的時候。而且,此時漢密爾頓尋求建立一個國家信用為基礎的金融體系與戰略。這是一套在當前極為先進的理念,即使在後世全球可能也只有那些金融精英們才真正懂得漢密爾頓“金融戰略”的極端重要性。更何況此時的美國,他們也許對於政治十分在行,但是對於金融的認知,相比較漢密爾頓,就比如小學生之於諾貝爾經濟學獎獲得者的差距,漢密爾頓真正是曲高和寡。

正因為如此,漢密爾頓在此時的美國政府內,幾乎沒什麼朋友,更別說什麼知音。

傑弗遜對於這個年輕氣盛的財政部長主動向自己打招呼,很是意外,冷冷的看著漢密爾頓。漢密爾頓其實也有些尷尬,因為自己與傑弗遜雖然算是同事,但是在政治主張上看,算得上是敵手。不過,漢密爾頓也不是因為私事勞煩傑弗遜,因此很快也就調整好心態,指著杜桑解釋道 “國務卿閣下,這是來自海地的杜桑閣下,一名矢志效仿我國,追求海地獨立的鬥士。”

相比較經濟方面的短板,傑弗遜在政治方面的嗅覺更是遠遠超過漢密爾頓,一聽就知道,美國的機會來了。美利堅早就與新華夏劃分了將來在拉美的勢力範圍,加勒比地區正是美國人的勢力範圍。只是,獨立後的美利堅還是比較孱弱,雖然在本土戰勝了強大的英國,但是對外方面就有點畏手畏腳了。

現在雖然西班牙已經衰落,法國也在經歷革命,拉美看似進入了權力真空。但是憑藉大量的土生白人,西班牙以及其餘西方國家對於拉美的控制依然嚴密,美國人想要對拉美地區用兵難度還是很大的。畢竟,遠征最大的難點就是物資補給,因為是在敵國的領土上作戰。

因此,新生的美利堅雖然野心勃勃,但是對外方面,除了佔領了臨近的佛羅里達,對於其他地區沒有任何行動。

現在,來自海地的黑人,先給美利堅帶來了一個有利的訊號。

美利堅雖然地處遙遠的北美,但是處於對宗主國的警惕,對歐洲的局勢一直十分關注。法國大革命這樣的大事件自然不可能漏過。而加勒比地區,在與新華夏的協議中,正是美國的勢力範圍,對於這個地區的關注自然不會少。

在對漢密爾頓的介紹表示感謝後,就將杜桑帶到了自己的辦公室,讓杜桑介紹一些海地的現狀。

杜桑的來意很快為美國的各個建國領袖們瞭解。

海地的情報也很快彙總到這些建國領袖面前,表面上看,這確實是美國插手海地的良機,因為海地的局勢確實臨近失控,黑人的暴動即將開始。

對於海地獨立問題,美國政府內部分裂為兩派。

一派代表著南方大種植園主的利益。南方的大種植園主擁有龐大的種植園,一切生產資源幾乎全部來自於土地,對於其他的生產資源需求並不強烈。而他們生產的產品,比如棉花、蔗糖等物資主要銷往歐洲以及新華夏。因此,將同樣是生產經濟型農作物的海地視為了競爭對手,對於幫助海地獨立自然不感興趣,因為無法獲得經濟利益。這一排的代表人物是華盛頓,政治行為趨向保守。不過華盛頓為人儒雅含蓄,並沒有親自跳上前臺,卻示意自己的親信發表類似的看法,那就是反對支援海地獨立。

另一派就是代表工商業利益的傑弗遜等人。傑弗遜深知,要想強國,離不開工商業的發達,新華夏就是現成的例子。美利堅的工商業在獨立之前飽受英國人的壓制,很難獲得發展。等到建國後,由於新華夏的經濟侵略,工商業還是沒有得到很快發展。總算在幾年前,透過艱難的談判,以允許新華夏在美利堅以優惠的稅收政策開辦合資企業為代價,提高了華夏商品在美利堅的關稅,才為美利堅的工商業發展創造了一定的條件。美國人想要發展的也是紡織工業。紡織工業的主要原料無非是棉花或羊毛。羊毛北方就有,這不稀缺。關鍵是,發展棉紡工業的原料棉花,卻必須南方提供。但是,南方的種植園主為了更高的經濟利益,情願將棉花高價賣給新華夏或者英國,也不遠低價賣給北方,導致北方的工商業者叫苦連天。並不是北方的工商業者貪婪,企圖壓低原料價格來獲得超額利潤,而是自身的生產技術落後,生產成本遠遠高於英國,更別說近在咫尺的新華夏了。如果棉花價格上調,那他們會要麼虧到死,要麼高價賣不出去。

現在的海地無疑就給他們提供了一個機會。海地同樣有棉花,工業更加落後,低價獲得棉花就成為了可能,因為法國對海地的壓榨同樣是不遺餘力的,原料價格同樣低廉。

雙方的爭執從政府內部一直鬧到了參議院。但是即使在最終極的權力機構,雙方的爭執也沒有結果,即使是經過了三輪投票,臺下的串聯分化種種手段都用足,最後,對於海地獨立方案的支援與贊同方的票數還是十分接近。按照決定國家對外政策的絕對多數原則,任何一方的意見都無法獲得透過。

而此時,距離杜桑來到美利堅已經一個月過去了。這些天,杜桑都是美國派遣的一名外交部僱員湯姆斯陪同。湯姆斯確實是個好的嚮導,帶著杜桑吃遍了華爾街以及周圍的餐館,杜桑最後發現,因為吃好穿好,自身長了2斤肉,肚子大了一圈。

但是,除此以外,自己關注的美國人對自己的支援,卻遲遲沒有下文。詢問陪同的湯姆斯。湯姆斯聳聳肩,表示自己不知道。想要尋找自己最熟悉的漢密爾頓或者與此事關聯度最大的傑弗遜,卻被告知兩人很忙,正為此事才在參議院內斡旋呢。

美國人的效率讓杜桑第一次發現,所謂的民主也有不好的地方,那就是決策的人太多了,導致一個簡單的決議這麼長時間都沒有透過。雖然年紀不小但是政治經驗幼稚的杜桑對所謂民主有了一絲懷疑。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終於,在來到美國的33天后,美國國務卿傑弗遜再次召見杜桑。

看著傑弗遜那陰沉著的連,杜桑心情沉重。果然,傑弗遜沉聲說道,“不好意思,杜桑閣下,我國政府經過慎重考慮,無法對貴國的獨立事業提供支援。”

杜桑依然是一名理想主義者,“我們雖然是黑人,與貴國人種不同,但是正如同貴國發表的聯合宣言所說,美洲,是美洲人的美洲,我們黑人大多也是在海地生活了至少兩代以上的當地人,理應成為自己生活的這片土地的主人,我覺得,貴國應該支援我們的正義行動的。

而且,我見識了貴國的人民生活,在獨立之後過上了幸福、寬裕的生活,反觀我們海地的人群,卻依然有超過50萬的黑人奴隸,辛勤的工作在無數的種植園,付出的辛勤汗水,甚至還不來一頓溫飽,更糟糕的是,我們還要承受無窮無盡的體罰與折磨,不知有多少人因為殘酷的折磨而死去,其中就含有許多的未成年人。請閣下務必轉告貴國政府與參議院,請幫助我們,悲慘的海地人民需要正直、友善的美利堅人民的幫助。”(未完待續)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