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七章 科技立國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林航難得裝B,解釋道,“所謂軟實力,就是指我們國家的文化、價值觀念、社會制度等影響自身發展潛力和感召力的因素,同時也能透過軟水吸引更多的國家或人傾向於我們。所以,我們認為,幫助美洲獨立時我們的天然義務,同樣能夠增強我們的國際影響力。這麼說,查塔姆伯爵同意嗎?”

老皮特仔細的思考了一番,說道,“您這麼一說,我真是受益匪淺。然而,任何人或者國家,都是要符合自身的實力才能做出正確並有效的決定,我們大英帝國並不認為貴國有參與北美十三州獨立的實力。”

林航對於老皮特盛氣凌人的言語並不生氣,“如果當真如此,查塔姆伯爵也不會來到我們新華夏了。”

老皮特終於失去了從容,“如果,我是說如果,如果你們真的幫助我們的北美十三州獨立,您覺得,你們新華夏能夠獲得更多嗎?以北美十三州的人口數量,對你們新華夏想必也是一個威脅吧?我可是聽說過一個東方諺語,一山不容二虎。”

林航說道,“也許,將來的美利堅會成為我們的敵人,但是,貴國作為當今第一世界強國,在北美保留十三州,更是讓我們寢食難安。”

老皮特知道,不給華夏人好處是無法說服華夏人中立的,只能說道,“好了,我們也不要繼續閒扯了,如果我們承認貴國對密西西比河西面的領土主權,貴國會保持中立嗎?”

林航大笑,“查塔姆伯爵是在侮辱我們的智商嗎?用別人的東西來交換自己的利益,似乎很不好。”

老皮特有些尷尬,“那你們需要什麼?”

“加拿大太平洋沿岸領土要繼續向內地深入。”林航將華夏人要求的土地在地圖上標示了出來。

老皮特一見就跳了起來,因為新華夏直接就將加拿大超過一半的土地都劃拉到了自己碗裡。

老皮特冷笑,“貴國胃口似乎太大。”

新華夏從加拿大劃去的土地,按照後世地圖來看,其實也就是薩斯喀溫徹省以西的土地。雖然廣大,但是在此時,就是一片不毛之地,當然也是西方人的觀點。林航心裡有數,“查塔姆伯爵,這些土地看著廣大,其實天氣嚴寒,乾旱少雨,大部分地區並不適合人類居住,我們所要求的,無非就是與加拿大東部產生一個隔離區,減少彼此的衝突罷了。”

老皮特為華夏人的無恥感到震驚,“如果說是隔離區,你們新華夏不要新的土地,我們也做主劃出一片寬達百公裡的縱深作為隔離帶豈不是更好?”

林航笑而不言。

老皮特等人十分無奈。

最後為了完成國王交代的任務,穩定好新華夏人再加上英國人同樣認為加拿大西部不適合人類居住,最後還是將西部大約300多平方公裡的土地劃給了新華夏,與新華夏的分界線大約在艾伯塔省東部。

新華夏雖然沒有獲得預想中那麼多的土地,但是,畢竟是不勞而獲的,而且,時間還早,有的是時間慢慢與英國人磨嘰。

與此同時,法國人的談判代表也來了。

七年戰爭的失敗,讓此時歐洲自稱的第一強國法國的民族情緒沉淪了許久。現在,沉溺女人石榴裙下的路易十五已經去世,他的孫子路易十六主政。路易十六聽聞萊克星頓的槍聲,讓年輕的路易十六就如同打了雞血般,滿血復活,召集群臣商議。

法國是一個奇怪的民族,他們並不在乎太多的實利,更在乎的可能還是名譽或者說是國家聲望,或許這是老大帝國的通病吧,畢竟,法國算得上是歐洲歷史最悠久的國家之一。這從法國人開發北美可以看得出來。在北美,經歷多年的努力,他們開拓了大半個北美洲,但是法國人移民卻只有四五萬人,獲得的收益都不如付出,但是法國人依然堅持下去了。後來,美利堅獨立,本來也沒他們什麼事,可是為了所謂法蘭西的榮耀,還是義無反顧的加入了反英戰爭,為此拖垮了國內的財政,也將國王的小命交代給了革命者。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因此,美利堅獨立,最興奮的不是美利堅人,因為他們此時更多的是忐忑不安,最高興的應該是法蘭西,以及它的盟友們。

法蘭西人並沒有看上地廣人稀的新華夏,即使新華夏戰勝了它的親密盟友西班牙,高傲的高盧雄雞也認為那只是新華夏人沒有碰上自己,如果與自己交戰,對於新華夏來說,失敗的結局已經註定。

這一次,法國的使者是國王的親信杜爾閣。杜爾閣之所以前來新華夏,也不是因為想要得到新華夏的幫助,而是看到英國人前來談判,似乎在拉攏新華夏。因此此行的目的就是阻止新華夏倒向英國。雖然看不上新華夏正面的實力,但是如果使壞,憑藉就近的地利優勢,也會給法國帶來一定的困難。

因此,法國人的要求很簡單,那就是新華夏保持中立。

新華夏暫時也沒有太多的的籌碼獲得自身的利益,因此預設了這個要求。

在與英國與法國都談判過後,新華夏正式發布公告,對於北美大陸發生的獨立戰爭,嚴守中立。

其實,正如同新華夏無奈的宣佈中立一樣,新華夏對於美利堅獨立抱有十分矛盾的心理。

從短期來看,美利堅獨立戰爭引發的美洲動盪,對於新華夏來說,是一個絕佳的火中取栗的機會。無論是英、法,甚至日薄西山的西班牙,新華夏其實並沒有與他們做持久戰的實力,正如同二戰期間的小日本對抗當時第一大國美國,能夠得逞一時,卻耗不到最後,因為沒這個本錢。新華夏此時相對於英、法,就如同後世的小日本對於美國,甚至綜合差距更大。只有動盪的美洲,才能讓新華夏有趁勢擴大影響並獲得利益的機會,比如,加拿大西部就是英國人給新華夏的一絲甜頭。

然而,長遠看,美利堅就是新華夏的生死大敵了。正如英國人所說,一山不容二虎。英國人再強大,但是遠隔重洋,新華夏其實並不是很忌憚。而近在咫尺的美利堅就不一樣了,他們人口更多,美洲東岸資源也更加豐富,綜合實力遠超新華夏。其實若不是崖山人知道歷史進程,早就按耐不住與英國人一道揍美利堅了,哪有那麼多的道義可講?

因此,崖山人的中立,即是一種表面的無奈,似乎是英、法等國的壓力,其實更是自己內心的一種選擇,做給美利堅人看的表面功夫,他們雖然表面上不怵美利堅,但是也不願意直接得罪美利堅人,藉口受到英國人壓力而保持中立無疑是最好的選擇。

崖山人原本就有一種急迫感,在美利堅人試圖獨立的時候,崖山人就更緊張了,這代表著,在美洲能夠挑戰自己的敵手出現了。

現代國家的競爭,已經不僅僅是軍力的競爭,更多的是綜合國力的競爭。因為現代戰爭,耗費的資源實在太多了,已經不是單純靠人力取勝的階段了。

人口較少的新華夏想要在與美利堅爭奪北美主導權的鬥爭中獲勝,唯一的機會無非就是崖山人佔據的技術領先優勢。但是,這種優勢並不像崖山人想象的那麼大,而且是方方面面。

比如,以崖山人引以為傲的米尼槍舉例。米尼槍原理上並不複雜,製造工藝也不比*複雜。現在,雖然新華夏多方封鎖,並且在對外戰爭中也使用較少,除了用於閉塞的滿清,要麼就是土著印第安人,外界對於米尼槍遠離還不太清楚。但是,只要新華夏軍隊與西方軍隊有了接觸,米尼槍技術外傳不可避免。

再比如崖山人最驕傲的機械加工能。憑藉後世帶過來的少量車床、銑床甚至數控裝置,崖山人的金屬切削能力確實獨步天下。但是隨著裝置的老化,有許多裝置臨近報廢期,但是崖山人處於產能的需要,還在繼續超負荷的使用。如果沒有新增裝置,崖山人帶過來的裝置據目前使用頻率估計,最多能夠再使用四到五年。

最為緊迫的卻是化學工業。化學工業看著不起眼,但是,作為崖山人重點想要解決的現代*,卻離不開化學工業的支援。

因為涉及到後續的整體發展,已經不是單純的政府規劃所能解決的,在林航的牽頭、安全委員會的首肯下,崖山人秘密的召開了以及近乎全體成年人參與的全體大會。就是為了給新華夏發展尋找一個方向,就如同後世的五年規劃什麼的。

新華夏這些年雖然發展的順風順水的,但是作為國家主導力量的崖山人可是一直沒有懈怠,來自後世的他們,對於歷史的發展比任何人都清楚,這給了崖山人以巨大的資訊優勢,頗有一種世人皆醉我獨醒的感覺,但是這種感覺雖然讓人有點飄飄然,但是更多的卻是先知的那種壓力,若不是整個崖山人族群的相互扶持,單個人恐怕早就崩潰了。

因此,林航主持的會議,雖然是事關以後發展大局議題很沉重,在後世報紙上,都是大部分人不會關注的部分,但是迫於生存壓力的崖山人還是打點精神,獻計獻策。(未完待續)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