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章 煥然一新的寧雲縣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至於其他地域的發展,那就是他們的事情了,與自家是一點關係都沒有,他連自己的家都沒有收拾好,怎麼可能幫助其他人?

就在他們商量了大半個小時後,一個初步的方案就敲定了下來。

三位老闆都各自表態,他們會竭盡全力,將寧雲縣的發展拉動起來,讓這片原本不受歡迎的海洋,變成他們的財富之源。

而且他們也沒有吹海口,三個人一共拿出了將近六千兩的白銀,而且還從自己家內調出一輛牛車和幾個苦力。

在都京都內這六千兩不算什麼,但在貧困的寧雲縣,這絕對是一個巨大的數目,可以派上很大的用場。

有了討論出來後的方案,穆錦秋兄妹三人立刻行動了,準備做一件大事,為了將生產力提升到極致,他們已經做好了同時進行的打算。

穆錦秋陳氏則是招募人手,從一群看似憨厚卻很有能力的人中挑選,同時,為了不必要額麻煩,也需要對每個人的身份進行一些簡單的錄入。

在開始工作前,陳氏還給每個人講解了一下各自工作的流程,並解釋了工資以及待遇,讓所有人都充滿了鬥志。

穆清風和林貴爺是工廠的負責人,他們在靠近海岸的地方購買了一些大的房屋,以節約工期,保證海鮮的鮮味。

他們還專門找人將房屋進行了加固和改裝,這樣一旦海鮮被打撈上來,就可以迅速的處理。

房屋的附近,地形寬闊,視線寬闊,是最理想的晾曬地方,對他們來說,既節省時間,也節省精力,更容易進行統一的經營。

穆清碗的工作很繁雜,她會先將這些海貨的處理方式寫在紙上,這樣可以更好的進行後續的製作。

她還特意挑選了一些憨厚老實的年輕小夥子,打算把他們訓練成為一名合格的負責人。

畢竟等他們有了一定的規模,就會變得非常忙碌,不可能時時刻刻都在監視著員工。

崔老闆的這兩位好友,一個是白老闆,一個是餘老闆,穆清碗為了讓他們有一種集體的認同感,也讓他們在今後的日子裡更加的努力,更是為了自己能偷會小懶,特意將他們提拔成了負責人。

崔老闆則是負責人員和後勤,白老闆則是處理海鮮類的事情,餘老闆則是負責捕捕撈海貨

三人的工作都很有條理,既有聯絡,又不會互相影響,這種佈置倒也不錯。

而且,負責人自然是不需要他們一直看著,而是說由負責人的下級整理訊息,然後及時的彙報給他們,如果他們有空閒時間,便是可以親自來視察一下。

穆錦秋和穆清風是最擅長安排忍受,他們會根據自己的需求,隨時準備應對可能出現的問題。

而穆清碗,則是被眾人推上了首位,掌管著一切。

另外,幹海貨的銷售和運輸,也要同時做好。否則,他們的努力就會付諸東流。

總之,這一次,他們要做的事情實在是太多了,而後接下來的事情也會隨之而來的要解決。

時間一分一秒的流逝,很快就是大半個月的時光。

穆清碗總算是知道了,為何居住在沿海的人,膚色要比內地人要黝黑一些。

海風呼嘯,帶著海洋特有的味道,無論你的髮型有多漂亮,在這裡都會變成一個鳥窩。

耳旁不時能聽到海潮的聲音,鳥兒的鳴叫,漁夫的喊聲。安靜,似乎是不存在於寧雲縣。

幾天下來,穆家人和崔老打幾人已經很是熟悉了,他們也明白,這個問題最多,態度最嚴肅的崔老打,反而是最好的。

而那些工作人員,也逐漸的投入到了工作當中,因為目前只是剛剛開始,還有許多問題要處理,因此目前並不是特別缺人手。

因此,在這一帶,時常會有一些人在這裡轉悠,問是否需要人手。

因為工廠和倉庫都在此處,所以三個捕快就被調到了這裡,維持著這裡的安全。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這也是沒有辦法的事情,寧雲縣本來就是窮鄉僻壤,地廣人稀,這些年來,這些人都被官府免除了賦稅,平日裡,街坊鄰居們,也沒有什麼大的矛盾。

再加上這裡沒有熙熙攘攘的人群,因為這裡的治安非常好。

如果真的有人膽大包天,想要偷竊,恐怕還沒走出多遠,就會被人發現,被人追殺,根本就是想逃哪裡都逃不掉的那種。

所以寧應縣的縣衙就成了一個空架子,這些人都是每月拿著俸祿過日子的人。

林貴是寧海縣的視野,平日裡無所事事,不是在家裡鋤地,就是和人聊天,有時候也會來一趟縣衙。

可穆汛上任以後,就一直在忙碌著,每天都要處理大小事務,不到十多日,他就消瘦了一圈。

但,他卻是越忙碌,心中就越高興,他們看到了海鮮被打撈上來,然後加以處理,變成了各種乾貨。

看到這些沒有土地,沒有工作,沒有飯吃的平民歡天喜地地來到這裡幹活,拿到了足夠的酬勞,他內心中很是高興。

然而,即便如此,他依然有些擔心,這可是崔老闆他們投資進去六千兩的大買賣,要是萬一搞砸了怎麼辦?

而在得知新任縣太爺的大行動之後,寧雲縣的原先冷冷清清氣氛也變得活躍了起來。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