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四章 排場(上)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三皇子與兩百餘親隨,已經透過了長安城外部的關卡,進入到了這一堆衛星城的隔道之中,與那一條條盤踞在大地上的火龍融為了一體。

黃公公和陳肖等人,則沒有去跟三皇子搶這個風頭,而是跟隨著大部的車隊,在後面緩緩跟著。

有些東西是可以分一杯羹,但這種明顯為未來皇位造勢的局面,就沒有必要那麼不長眼跟上去了。

除非黃公公想要未來取代陳公公的位置。

這是有可能的,因為陳老公公身為陛下最為信任的心腹之一,當年就是陛下所在鎮北軍的監軍太監。

當年的鎮北將軍徐寧大人,如今成為了鎮國將軍。

當年的監軍太監陳公公,如今成為了大內總管。

按這麼說的話,如果三皇子未來繼承帝祚,那麼蕭關就會接替徐寧大人,成為鎮國將軍,而黃公公,自然也會繼任陳老公公的位置,總管皇宮大內。

蕭關是有這個想法的,但黃公公完全沒有這個野心。

黃公公這幾年在鎮西軍,那苦日子是過夠了,聽到三殿下被俘的訊息,那更是茶飯不思,以為自己人頭不保。

現在能夠安全回到長安,黃公公已經很滿足,就不要再去爭那大內皇宮裡的位置了。

那些位置該是誰的,就是誰的。

黃公公的想法很簡單,只要三殿下榮登帝位,是少不了自己的好處的。

自己不希望那好處大到權傾朝野,只要能萌蔭子孫也就足夠了,那也就沒有必要在這個時候在文武百官面前亮相。

所以現在長安城明德門前面的表演,是屬於三皇子這一個人的。

無數的京師官員,站在了明德門的城門口,翹首期盼著。

三皇子帶著兩百黑甲騎兵朝著城門飛奔而去,雖然離開長安已經五年,卻對這些朝中百官的面孔一點也沒覺得陌生。

遠遠看過去,不僅魏丞相帶著兩位大學士出城相迎,而且六部尚書,居然全部都到了。

這樣的禮制,已經是超了太多的規格。

六部尚書出城相迎,是當年烈祖明皇帝大破吐蕃諸部,解巴蜀之困時,才有的一次待遇。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經此一役,大魏西南近百年來再無太大戰事,吐蕃諸部直到近些年才又開始蠢蠢欲動了起來,不過被三皇子一個離間,已經解決了大半。

那次尚為皇子的烈祖明皇帝回京,六部尚書破格迎接,僅僅過了一月,就被選定為太子,繼承大魏帝祚。

而丞相出城迎接,那是古往今來只有皇帝才有的待遇。

三皇子驚喜之餘,又有些茫然。

父皇這麼安排,是不是有些太過隆重了。

但三皇子還是認為自己的擔心是多餘的,父皇既然擺出了這樣的架勢,那自然是有他的想法的。

或者如今,是大魏四大邊軍均已開疆拓土的鼎盛時期,四位皇子均是人中龍鳳,父皇是想要用這種態度,來將那些各個派系的人打壓下去嗎?

三皇子想到這裡,心裡有有些慌了,甚至下馬的時候,腿腳都有些發軟。

但三皇子也是見過大場面的人了,這次被右賢王俘虜,死裡逃生,更是漲了不少膽氣,雖然朝中大員全數出城迎接,不過三皇子還是能勉強鎮得下來場面。

“魏丞相。”

三皇子按劍作揖道:“諸位大人,五年未見,甚是想念。”

這話有些突兀,但是為首的魏丞相如今年過花甲,身子有些乾瘦,卻摸著下頜白色的鬍鬚,笑盈盈地看著三皇子,就像看著自己已經長大的晚輩一樣,點著頭輕作一揖道:“恭迎三殿下回京。”

“恭迎三殿下回京。”

“恭迎三殿下回京!”

文武百官齊聲山呼,聲勢排山倒海,三皇子愈發惶恐。

丞相為百官之首,自不用說,光是那身後的兩位三朝元老的大學士,父皇當年還是皇子的時候見了,都是要行弟子禮的,這時候卻跟著那百官一起山呼。

這種待遇,真的只有大魏皇帝才有過。

“魏丞相,兩位大學士,諸位大人,使不得,使不得。”

三皇子連忙擺低了姿態道:“學生當不起,當不起。”

“當得起!”

魏丞相負手而立,頗具文人風骨,一邊摸著山羊鬍說道:“三殿下大破右賢王,為我大魏北方永除一禍患,北方數郡人民,均感恩戴德,此等功績,如何當不起的?”

三皇子在這些朝中大佬面前,是擺不起皇子的架子的,雖然於制來說,他們見到自己確實是要行禮問安。

但你試問大魏古往今來哪皇子,見了丞相不是搶先行禮的。

大魏皇子們想見丞相而吃的閉門羹,都夠請長安城的所有人喝一頓粥了,這可不是誇張的說法。

而且不說是丞相,六部尚書個個位高權重,那也都不是好惹的主。

除非真的坐穩了太子之位,否則皇子們那都是不敢擺架子的。

“學生惶恐。”

三皇子想到這些東西,迅速進行了角色的轉換。

自己不再是鎮西軍宿衛營的一名振威校尉了,而是大魏國的三皇子。

做皇子,可比作校尉困難多了,這裡不是玉門關,是長安城。

就算是一個皇子,平時也得把尾巴夾起來做人。

“嗯,雖得大勝,不驕不躁,好。”

魏丞相身後的兩名大學士,倒是先行擺起了架子,對三皇子開始了長輩似的品頭論足。

三皇子只得苦笑,這兩位大學士比魏丞相剛烈得多,當在朝堂之上頂撞父皇也不是一次兩次。

文人罵街不帶髒字,三皇子是從他們身上切身感受過的。

傳說某日在御書房,先帝爺、魏丞相和當時的六部尚書,八個人加起來吵架,都沒吵贏這兩個大學士。

而且傳說那天說是吵架,其實先帝爺已經爆粗口罵街了。

現在先帝爺仙遊,老一輩的六部尚書陸續卸任,現任的六部尚書,大都是這兩位大學士的學生,自然是不敢罵的。

現在朝中敢跟兩位大學士抬槓的,也就只有父皇和魏丞相兩人了,或許還可以算上鎮國將軍徐寧大人。

但徐寧大人跟兩位大學士的關係非常好,從來是不鬥嘴皮子的。

只剩下父皇和魏丞相兩人。

當年八個人罵都罵不過,現在二對二,自然是不可能罵得過的。

幸虧父皇有先見之明,在御史臺和大理寺用了自己的親信,這兩位大學士最近才消停不少。

要是父皇還讓兩位大學士,保持著對御史臺和大理寺的影響力,去監察百官、風聞議事的話,不僅是皇帝,朝中百官的日子都不會太好過。

所以面對這兩個輩分極高、威望極高、人脈極廣、極受尊敬又極令人無可奈何的大學士,三皇子只有作揖稱諾的份了。

“兩位先生過譽了。”

三皇子面對這兩個大學士的誇獎,真是有些不習慣。

從小到大只聽他們罵人,沒聽過他們夸人的。

“沒有過譽。”

一個渾厚的聲音說道:“魏丞相和兩位大學士說的都沒錯,你當得起。”

三皇子聽到這句話,全身像觸電一樣一陣痠麻。

他知道這個聲音的主人是誰,沒想到他居然也來了。

“徐寧大人。”

三皇子看著魏丞相身後站著的那個雖然發須盡白,但依舊滿面紅光、體態健碩,身著盔甲虎虎生威的老者,立刻再作一揖道:“您身體還好?”

“還好,還硬朗著。”

鎮國將軍徐寧哈哈大笑道:“有機會你去告訴蕭關,他小子想接我的班,還得等些時日。”

這話說出口,除了魏丞相和兩位大學士,其它的人都唬了一大跳。

樞密院各官員站在鎮國將軍徐寧的身後,本來就黑的臉,現在更是黑得像一口鐵鍋一樣。

大魏四大邊軍將領,均為從二品,唯獨鎮國將軍為正二品。

鎮國將軍徐寧,本是受樞密院節制管轄,但由於徐寧個人威望太高,基本只有皇帝才調得動,樞密院現在基本上成為了一個擺設。

這是本朝才出現的情況,因為鎮國將軍徐寧此人太過特殊。

徐寧大人生於西北,長於江東,於鎮南軍入伍,卻被皇帝提拔於行伍,最後任了鎮北將軍。

可以說大魏四大邊軍,都跟鎮國將軍徐寧搭得上關係,在軍隊裡個人的威信只亞於陛下。

這樣的一個人,要樞密院用什麼東西去框住他?

但樞密院擺設歸擺設,事還是要做的。

鎮國將軍徐寧平時做的一些荒唐事情,那都是樞密院要替他背鍋的。

現在當著這麼多人的面,在這種場合談蕭關接班的事情,這徐寧的心臟也真是大。

而且膽子大的還不止這一個人,那兩個大學士,居然直接跟徐寧,三個人一起就蕭關接班這件事情打起了哈哈。

三皇子和文武百官們,聽著兩個大學士有一句沒一句地聊著接班的事情,汗水就從鬢角流了下來。

再看看雲淡風輕的魏丞相,眾人這才佩服,魏丞相不愧是當年跟先帝爺一起在御書房痛罵兩位大學士的人。

雖然不知道當年是痛罵還是被痛罵,反正魏丞相這種處亂不驚的表現,著實讓人佩服。

不愧是百官之首,兩朝元老,這份定力就不是自己這些人能比的。

見著徐寧和兩個大學士說著說著,話鋒快要轉到那張龍椅上去了,魏丞相這才開口打斷道:“三位,三殿下風塵僕僕,陛下還等著召見呢。”

“哦!”

三個白胡子老頭聊得正開心,聽到魏丞相的開口這才回過神來,陛下還在宮中等著三皇子去見他呢。

“父皇正在等我?”

三皇子從徐寧和兩位大學士的口風中已經聽到了一些訊息,此時聽聞父皇正在等待自己,更是心情有些激動道:“我馬上去覲見。”

魏丞相微笑著點頭,正準備將三皇子等人迎進城中,卻只見人群之中有一官員鑽了出來,走到了魏丞相的身邊,滿臉愁容地對魏丞相說了些什麼。

三皇子看著那人,透過身上的朝服她是認出來了,此人正是鴻臚寺的少卿。

鴻臚寺少卿,平時的品秩也不算低了,不過現在當著這麼多朝廷大佬的面,就顯得有些不太夠看。

鴻臚寺只管接洽外國使臣,這個時候出來幹什麼?

三皇子猛然一驚,自己的隊伍裡面,好像確實是有一個外國使臣。

那個自稱來自大秦國的使節,希什曼。

這事魏丞相知道了?

三皇子還在驚疑未定,卻只見魏丞相聽完那鴻臚寺少卿的話,朝著三皇子偏了偏頭。

“三殿下。”

魏丞相問道:“鴻臚寺少卿白大人讓我問您,聽聞此次有一來自大秦國之使節,隨您一同前來了京師,可有此事?”

“正是。”

希什曼就在隨之而來的車隊中,三皇子也沒想著隱瞞,直接說道:“白大人何以得知?”

“回三殿下。”

鴻臚寺少卿可不敢像那些大佬一樣在三皇子面前擺架子,連忙答道:“是陛下有旨,令我等務必接大秦國使節希什曼到鴻臚寺。”

父皇也知道了?

三皇子面上波瀾不驚,說道:“既是朝見天朝之外國使臣,理應由鴻臚寺接待,那希爵爺正在後方馬隊之中,馬上即可到達,白大人稍安勿躁。”

“那就好,那就好!”

鴻臚寺少卿送了口氣。

近些年已經好久沒有外國使臣覲見,鴻臚寺裡的老鼠都快餓死了,今年東邊有扶桑的大名,北邊有高麗諸王,西邊現在又來了個大秦國使臣,真是三喜臨門。

這個希爵爺是第一個到達的,而且陛下還破天荒地親自給鴻臚寺下了旨,這個任務自己是怎麼都得完成得漂漂亮亮地,不然也就沒臉回去見陛下了。

鴻臚寺少卿還在自己的幻想當中,只聽得奏樂響起,三皇子與文武百官早已進城,長安城中傳來震天的歡呼聲。

鴻臚寺少卿帶著自己鴻臚寺的一行人依舊等在城外,就等著迎接那個大秦國的希爵爺了。

……

……

三皇子騎著白馬走在城中,看著道路兩旁無數百姓夾道歡迎,似乎也忘記了一些的煩擾,伸手向長安百姓致意著。

“三殿下!”

“三殿下!”

“果真是少年英雄!”

聽到那嘈雜聲音中的些許讚歎,三皇子很是滿意,自己精心的準備終歸還是有用的。

讓長安城的人民,看看自己有沒有資格當他們的皇帝吧。

以現在的情況來看,這座長安城還是非常歡迎自己的。

不過就在三皇子飄飄然了還沒有幾秒鐘,就只聽到從自己身後城門的方向,傳來的更加震天的歡呼聲。

或者說是驚嘆聲。

長安城百姓的眼神紛紛望向城門,不知道發生了什麼。

三皇子也回頭看向城門的放向,有些疑惑之餘,又有些慍怒。

自己凱旋而歸的大好日子,怎麼出了這樣的亂子,是禮部的安排又出問題了嗎?

然而接下來的一句話,讓三皇子知道了城門口正在發生的事情。

“啊!那個大秦國的使臣!”

一個泛著花痴的女聲尖叫道:“那希爵爺好生俊俏!”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