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三章 蓬萊居文會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杜若跟這蕭氏兄弟一起回到蕭懷遠家之後,先把放榜的結果告訴了歐陽惠。

歐陽惠雖然心裡已經有了準備,但還是很高興。杜若對歐陽惠說了要去參加文會的事情,歐陽惠皺著眉頭說道:“子如,你去參加文會見見世面是好,不過,你畢竟是女子,我怕有人會故意為難你呢。”

蕭珂笑道:“杜夫人不必擔心,這次文會我和我弟弟蕭瑞也去,我們會照顧杜若姑娘的……”

蕭珂的話還沒有來得及說完,蕭府的管家急匆匆跑了過來,臉上帶著十分喜悅的表情。他對歐陽惠、杜若和自家的兩位少爺行了禮,然後說道:“杜姑娘,我有一事相求,還望杜姑娘答應。”

杜若看蕭管家說的十分慎重,便趕緊問道:“是什麼事情?蕭老伯不要客氣,儘管說,只要是我能幫得上忙的,我一定盡力。”

蕭管家笑道:“是這樣的,昨天晚上我剛添了個小孫女,還沒有起名字,聽說杜姑娘中了縣試的雙甲案首,所以……”說到這裡,蕭管家有點不好意思地繼續說道:“所以我想……我想沾沾您的喜氣,能不能勞煩您幫我家小孫女起個名字?”

杜若突然想到,自從自己來到聖啟大陸之後,先給一本能吸收、包容其他書籍的奇書起名為《書典》,後來又給一隻玄貓起名為靈兒,給一匹馬起名為追月,現在又要給一個剛出生的小女娃娃起名字。杜若暗自好笑,她想:“我是不是乾脆在大街小巷貼上小廣告,開個‘聖前童生命名館’呢?……還是算了……”

杜若思考了一會兒,問道:“蕭老伯,您家的小孫女是昨天晚上什麼時辰生的?”

蕭管家說道:“我那小孫女是昨夜戌時生的。”

杜若又繼續說道:“昨天正好是十五,您孫女生的時候正好有月亮,不如您的孫女就叫做涵月,內涵的涵,月亮的月,您看行嗎?”

蕭管家還沒有答話,蕭珂先說道:“蕭涵月?是個挺好聽的名字呢,有如詩如畫的感覺。”

蕭方從外面走近來,說道:“蕭涵月?這是個好名字呢。涵不僅有蘊涵的意思,還有涵濡、滋潤的意思。蕭管家,杜姑娘給你孫女起這個名字是希望你的孫女能夠得到月神的祝福呢。”

蕭管家趕忙道謝:“謝謝杜姑娘給我的孫女起了這麼個好聽的名字。”

杜若向蕭方行了禮,問道:“蕭老大人,您怎麼來了?”

蕭方答道:“我剛剛接到了文會的通知,準備帶你們幾個一起去參加文會。”

杜若跟母親歐陽惠打過了招呼,就跟蕭方和蕭珂兄弟一起坐上了馬車,來到了蓬萊居酒樓。

蓬萊居酒樓的董老闆是個十分精明的商人,早就親自去看過放榜了,所以他一看到杜若,就趕忙迎了上來,熱情地把蕭方、杜若和蕭珂兄弟請到了蓬萊居酒樓的二層。

除了縣試獲得前十名的童生,蓬萊居酒樓裡還彙集了平山縣的文人名士,比如崔文傑的祖父崔舉人。

樓上的文會一共有五桌,第一桌是給官員和平山縣的名門、名仕準備的,能坐在第一座的一般都是舉人以上,不過,第一桌有一個位置是留給本年縣試的案首的。

因為蕭懷遠蕭縣令、陸欣陸學政和程昱程院君等人還沒有來,所以杜若就站在一邊跟蕭方老大人談話。

崔舉人早就看到了杜若,他不懷好意地對杜若說道:“杜姑娘,老夫聽聞杜姑娘作了一首鳴州的好詩,老朽一輩子也從來沒有作出過鳴州的詩詞,杜姑娘可否讓老夫開開眼,見識一下鳴州層次的詩詞?”

來參加文會的人大多看著杜若沉默不語,杜若正在犯難之際,突然聽見身後傳來一個沉穩有力的聲音:“本官已經把杜姑娘寫的那首詩推薦給了《聖刊》,本官斷言,這首詩一定能上下個月的《聖刊》,你若是想看看這首詩,下個月買本《聖刊》來看就好了。”

杜若回頭看去,見身後站著一人,這人面如冠玉,相貌堂堂,身穿雪白的儒生袍服,顯得儒雅而又氣度不凡。蕭懷遠蕭縣令、陸欣陸學政、程昱程院君和平山縣文院的幾位講師跟在那人的身後。

蕭懷遠看到杜若,含笑地向她介紹到:“這位就是咱們越國鼎鼎有名的鄧晗鄧大學士。”

參加文會的眾人一片譁然:

“什麼?鄧大學士親自來參加咱們的文會了?”

“這不是重點,你剛剛沒聽見嗎?鄧大學士說杜案首寫的詩能上下個月的《聖刊》。”

“咱們平山縣城好像還沒有人上過《聖刊》呢!”

……

除了姚煥文和蕭瑞,其他在場的新晉童生們本來對杜若很不服氣,但是聽鄧大學士把杜若寫的詩推薦給了《聖刊》,臉上的不服氣馬上變成了羨慕,尤其是平時喜愛詩詞的蕭瑞,竟然隱隱地對杜若有了幾分崇拜。

在聖啟大陸,文人以詩詞能上《聖刊》為極高的榮譽,因為上《聖刊》的詩詞只能由擁有大學士以上文位的人來推薦,然後由主辦《聖刊》的曲阜大儒們稽核,最後經過文華聖殿的半聖批准,才能得以登上《聖刊》。主辦《聖刊》的曲阜大儒們會根據詩詞的內容和才氣來決定什麼時候上《聖刊》以及刊登在《聖刊》的什麼位置。

崔舉人還是有點不服氣,他問道:“鄧大學士,您怎麼會認定這首是一定能上《聖刊》呢?”

來參加文會的人大多數都覺得崔舉人做得太過分了,敢這麼跟鄧大學士說話,簡直就是尊卑不分嘛!

鄧晗並沒有生氣,他微微一笑,說道:“因為這首詩是今年縣試的天下第一,啊,不,應該說是百年以來的縣試第一詩。”

杜若趕忙搖搖頭說道:“鄧大學士謬讚了,學生所作的詩怎麼敢跟諸位前輩的相比呢?”

突然有一人說道:“杜姑娘本來就是案首,又是今年縣試的雙甲童生,如果真的能上《聖刊》的話,咱們平山縣豈不是要給杜姑娘建兩座文牌坊嗎?”

蕭縣令笑道:“杜若能得三座文牌坊呢!”

馬上有人問道:“敢問蕭大人,第三座文牌坊從何而來呢?”

“杜若乃聖前童生。”蕭縣令朗聲答道。

在座的大家沸騰了:杜若這是要直追鄧晗鄧大學士的腳步啊!

崔舉人仍然不肯善罷甘休,他眼珠一轉,說道:“杜若是西陵縣人,雖然她參加了我平山縣的縣試,可是她的文牌坊應該建在西嶺縣城啊,要不她豈不是要背棄自己的家鄉了嗎?”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聽完了崔舉人的話,陸欣和蕭懷遠已經對崔舉人怒目而視,臉上帶著一副恨不得衝上來掐死他的表情。

而崔舉人卻裝作沒有看見一般,一拍自己的大腿,繼續說道:“咱們不如讓杜姑娘再作一首以思鄉為題的詩,一方面可以寥解杜姑娘思鄉之苦,另一方面我等也可以欣賞杜姑娘的大作啊!”

眾人的目光齊齊地看向了杜若,其中有少部分人帶著看熱鬧的心態看著杜若,但是大部分人的眼中滿含著期待之意,他們想看看能做出鳴州詩的杜若到底能寫出什麼樣的詩。

鄧晗大學士本來也覺得崔舉人鬧得太過分了,不過他也想知道杜若到底能寫出什麼樣的詩,所以他也同樣用期待的眼光看著杜若。

杜若咬著嘴唇,想到了自己在地球的時候,即使成績排名年級第一,也還是會被馮鳳英侮辱:“就算考了第一又怎麼樣?哼!跟你爸一樣的賤種!”

杜若想:“崔舉人想壞我的文名,我偏偏不能讓他如願!……反正我已經抄襲過一次王安石的《梅花》了,為了能在這個世界好好活下去,我不得不抄……”

想到這裡,杜若勇敢地抬起頭,大聲對崔舉人說道:“既然崔舉人有如此雅興,學生定當按照您的要求。以‘思鄉’為題,來做一首詩。不過學生年齡尚小,遠遠不及在場的諸位前輩,所以就算作不出好詩,也請諸位前輩見諒。”

蕭懷遠說道:“無妨,鳴州之詩豈是那麼容易作得的?你只管隨便寫,在場的大都是年紀比你大幾十歲的長輩,即使你的詩詞不好,做長輩的也斷然不會為難一個小輩。”

說著,蕭懷遠就抬頭瞪了崔舉人一眼,崔舉人趕忙低下了頭。

*****

鈴蘭曰:

不得不說,這個世界上就是有那麼一種人,這種人見到別人過得好就會難過,他們的心聲是這樣的:你若安好,於他們,便是晴天——霹靂!

不得不說,本書中的崔舉人就是這麼個人……

崔舉人頻頻出招,女主能夠從容化解危機嗎?

請看下一章。

(未完待續)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