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章 列聖典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杜若快速地翻閱了試卷,心中就有了個大概:

試卷的前三張考的是眾聖的生平事跡,再三張考眾聖所寫的詩詞歌賦,其後三張考眾聖的言論,再後的十二章是以眾聖經典為內容的填空題,最後的九章都是默寫大段甚至是整篇的眾聖著作。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杜若輕輕嘆了口氣,看來,縣試還是有一定難度的。

杜若把那張羊毛氈墊子墊在第一張試卷的下方,有了羊毛氈墊子吸墨汁,墨汁才不會滲透到下面的卷子上去,在聖啟大陸的考試中,卷面分也是很重要的。

杜若取出柳氏夫人送她的檀香木鎮紙壓在卷子的最上端,往硯臺裡倒了些水,就拿出墨錠開始研墨了。杜若有些自豪地想道,自己研墨的手法也都是舅舅教的呢!

杜若收起了對舅舅一家人的思念,開始一邊磨墨一邊看考題。

第一題非常容易,是問一位叫蘇沐青的半聖是哪國人,於何年何月在何地封聖。

杜若曾經在榮氏書坊買過蘇沐青的兩本著作,覺得他的文章見解深刻,內容充實,就特意跟蕭瑞借閱了蘇沐青的全集,所以關於蘇沐青的生平,杜若還是知道的。

等墨磨好了,杜若選了一支小楷的兼毫筆,蘸了蘸墨汁,開始答題。

這一次,杜若並沒有用自己最拿手的歐體,畢竟歐陽詢先生是唐朝人,他的書法和書法理論在現在的聖啟大陸還沒有出現。杜若不想因為書法的原因被別人懷疑,也不想對不起自己崇拜了多年的書法大家歐陽老先生。

杜若用了書聖王羲之的正書。除了歐陽詢的歐體之外,杜若練的最多的就是王羲之的字型。不管是《蘭亭序》還是《黃庭經》,杜若臨摹過不下千遍了。在地球,杜若的舅舅曾經教導杜若:學習總是從模仿開始的。

得舅舅歐陽稜教導,杜若的書法早已觸類旁通,不僅是歐體,其他字型也絕不比旁人遜色。

杜若答題的速度不快不慢,她一邊答題,一邊思考,一邊用《書典》校對答案。

答到第六題時,杜若有點鬱悶了:“孔聖奔齊之時,顏聖年幾何?”

杜若心想:“孔子奔齊跟顏子有什麼關係?這道奇葩的題目為什麼要問顏子的年齡呢?”

杜若正想著,《書典》就給出了答案。杜若的腦海之中,出現了一本《史記》,《史記》開始自動翻頁,直到翻到了《史記孔子世家》這一篇。

而後,《史記孔子世家》這幾個字突然一閃,變成了《史記孔子本紀》。

杜若雖然覺得很奇怪,不過馬上就想通了,聖啟大陸的孔子可比古代中國的孔子地位高多了,所以,從《孔子世家》變成《孔子本紀》也就沒有什麼好奇怪的了。

在《史記孔子本紀》中,有一句話被劃上了紅線:“孔子年三十五,而季平子與郈昭伯以鬥雞故,得罪魯昭公,昭公率師擊平子,平子與孟氏﹑叔孫氏三家共攻昭公,昭公師敗,奔於齊,齊處昭公幹侯。其後頃之,魯亂。孔子適齊,為高昭子家臣,欲以通乎景公。”

杜若的腦海中,《史記》很快就又開始自動翻頁了,這次,《史記仲尼弟子列傳》出現在了杜若的腦海中。

《史記仲尼弟子列傳》中,同樣也有一段話被劃上了紅線:“顏回者,魯人也,字子淵。少孔子三十歲……”

杜若想:“其實這道題還是比較容易的,孔子比顏子年長三十歲,既然孔子是三十五歲到的齊國,那麼當時顏子應該是五歲了。”

於是,杜若果斷地把答案寫在了答題紙上。

下面幾題並不難,都是杜若的《書典》裡面有的,所以杜若加快了速度,連續答了好幾道題。

隨後,出現了幾道設有小陷阱的題目,杜若也都避過了陷阱,一一回答正確了。

最後一是關於半聖韓非子的問題,杜若參考了《史記老子韓非列傳》中的內容,很順利地回答完了考眾聖的生平事跡的三張試卷上的問題。由此,杜若也更加深了對眾聖的瞭解。

杜若放下毛筆稍微休息了一下,馬上開始繼續答考眾聖所寫的詩詞歌賦的試卷。

杜若見這部分考題基本上全是自己在聖啟大陸看過的,而且,其中有百分之六七十是本年的三位半聖考官的名篇。

杜若笑了,暗暗想到:“這就是所謂的‘人爭一口氣佛受一柱香’啊!就連超凡的半聖也不能免俗,他們急需文名傳遍天下,自然想讓所有考生都知道他們的得意之作。不過,這樣也好,關於其他眾聖的題目也是有難度的,而關於半聖考官的問題卻格外簡單。這一來,考試的書生們會感激半聖考官,而半聖考官的名篇也會得以傳揚天下,真是一舉兩得呢!”

杜若開始抓緊時間奮筆疾書,很快就答完了考眾聖所寫的詩詞歌賦的試卷和三張考眾聖經典言論的試卷。

接下來,杜若一邊答填空題,一邊用《書典》搜尋、校對答案。

填空題中,也不乏有小陷阱出現,比如,有一題問孔聖的經典言論“言必信,行必果。”出自何處,杜若一眼就發現了,這是出自《論語·子路第十三》的“言必信,行必果”,而不是出自《禮記·中庸》的“言必行,行必果”哦!

剛剛答完填空題,正午的鐘聲就響起了。

杜若決定先停下來吃東西。就著水,杜若慢慢吃完了母親歐陽惠為自己準備的三鮮餡兒包子,她吃完了包子,又站起身來稍微活動了一下,就開始接著答題。

杜若開啟試卷的默寫部分,看到第一題是《禮記檀弓》中的一段默寫,便用蘸飽了墨汁的毛筆寫到:“魯莊公及宋人戰於乘丘,……士之有誄,自此始也。”

剩下的題目也全都是杜若之前複習過的,或者是《書典》之中本來就有的,所以回答起來並不費力。

最後一題是半聖陶淵明的《桃花源記》的全文默寫,杜若放下毛筆,休息了一會兒,開始書寫:“晉太元中,武陵人捕魚為業。緣溪行,忘路之遠近。……聞之,欣然規往。未果,尋病終,後遂無問津者。

答完了所有的題目,杜若深吸了一口氣,開始一邊揉著自己痠疼的手腕,一邊檢查答過的卷子。

雖然杜若常常練習書法,可是她從來沒有連續寫過六個小時的毛筆字。杜若想:“看來在聖啟大陸還是需要堅持練字的,就算我自認為自己書法不錯,也決不能止步不前。”

這時,兩聲鍾聲響了起來,杜若知道,現在是下午兩點鐘,再過一個小時,就要收卷,然後發放考詩詞的卷子了。

透過檢查,杜若發現,整整四十張試卷上無錯別字,字跡工整,沒有汙損和墨點,而且所有題目全部回答正確了。

杜若在卷面的指定位置上寫下了自己的考牌號和姓名、住址,就閉上了眼睛,稍稍休息了一會兒。

三點的鐘聲準時響起了,先前髮捲的那輛馬車又來了,附近的考房裡立刻傳出了一陣喧鬧聲和抱怨聲,顯然,這是因為大部分人都沒有答完,覺得時間不夠用。

那髮捲的人把杜若答過的四十章試卷連同那兩張草稿紙一起收走了,然後又把三張考詩詞的試卷發給了杜若。

其中,一張是題目要求,一張是答題紙,還有一張是草稿紙。

*****

鈴蘭曰:

抱歉,這章有點短……

下次爭取讓大家看過癮哦!

在下一章中,女主會用哪一首詩詞名作來作為參加縣試的詩詞呢?

敬請期待下一章!

(未完待續)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