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九零章 葛底斯堡絞肉機(五)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在另外一個時空,聯盟國的羅伯特.愛德華.李在歷史上算是赫赫有名,他的名氣之所以那麼大,很大程度上是指他經常能夠以少勝多,而他之所以能以少勝多,不是他的指揮素養多麼高,也不是他有多高的戰略戰術水平,而是他犯錯較少。

因此,羅伯特.李能夠獲得一次又一次的勝利,很大程度上也是因為他前期的對手太差,總是太輕易的露出破綻,並讓羅伯特.李找到機會罷了,但如果自己少犯錯,讓羅伯特.李找不到多少機會,那要擊敗這個羅伯特.李也不難。

比如歷史上擊敗過他的那些將軍,像在另一個時空的葛底斯堡戰役中擊敗他的喬治.米德,還有合眾國名將格蘭特等,帶兵水平也就一般般,但勝在穩重,出錯少,所以讓羅伯特.李找不到機會。

也就是說,對付羅伯特.李這種人,不要玩什麼奇謀,因為那會讓自己漏出破綻,讓對方趁機而入,只需要帶足比對方更多的部隊,然後擺好陣勢,堂堂正正的擊敗他就可以了。

如果說羅伯特.李在戰術上有什麼值得稱道的地方,那就只能說他在運動戰方面的特長了。他特別擅長在區域性地點集中優勢兵力,攻擊敵人的虛弱點,然後以點破面,或者一點點的吃掉對方。

就好比這次,明明之前羅伯特.李的中央突破戰術已經失敗,損失慘重卻沒有獲得預期的戰果,但由於對方的輕敵冒進,反給了羅伯特.李一個機會,讓他及時的在面前包圍了一支部隊,並透過這個舉動,吸引住了對方。

果不其然,對方很快就做出了應對措施,但他們沒有放棄那支被包圍的部隊,也沒有趁勢發動大規模的進攻,反而玩起了添油戰術,一點點的向被自己包圍的地點增添兵力,讓羅伯特.李包圍的物件越來越龐大。

應該是,胡克將軍打的算盤還算不錯,以為魚變大了,網就破了,卻不知道這其實是一個相當愚蠢的主意。

原因很簡單,被圍困的部隊畢竟是輕敵突出,沒有完善的工事做依靠,人數又少,不說別的,補給方面就差了不是一點半點。

而且,胡克將軍只能從後方一條線上進行補給,而羅伯特.李卻是三面合圍,他不需要強行進攻,只需要圍住這支部隊,然後一點一點放血就可以了。

在沒有堅固工事的條件下,聯邦軍士兵要同時應付三面的敵人,絕對不是個好主意,因此這件事上,胡克將軍其實是自作聰明,有些高估了自己士兵的作戰能力。

果然,發現對方增援來了後,羅伯特.李也不含糊,立刻下令對包圍之敵發動了三面進攻。

戰鬥一開始,就呈現出了白熱化,四個旅從三面攻擊口袋裡的哪一個聯邦軍,而聯邦軍人數雖然多,但面對三面進攻,只能苦苦支撐,根本就沒法做其他想法。

尤其是,當羅伯特.李下令增派四個軍上去,並把獨立炮群也加入到進攻過程中後,聯邦軍被圍部隊的局面就更險惡了。

在羅伯特.李看來,聯邦軍的這支被圍部隊本來就疲憊不堪,這次忽然遭受這麼大的打擊後,雖然還在苦苦支撐,但這種堅持也拖不了多久了。只要把這支兵馬打崩潰了,他就可以趁勢反攻,也追在這些潰兵的後面衝鋒,到時候就可以一舉拿下墓園山脊這個高地。

然而,被圍部隊的頑強出乎羅伯特.李的預料,戰鬥持續了一整天,己方的傷亡越來越高,但被圍困的那支部隊卻依舊牢牢的守在原來的陣地上。

這讓羅伯特將軍十分詫異,於是也不怕危險,親自來到陣地前觀看對面的那支軍隊,發現他們的陣地上已經是狼藉一片,但只要自己有人衝上去,那片陣地上立刻就會蹦出人來,跟自己的士兵血戰到底。

當羅伯特將軍再次調了兩個團上去,並親自在陣地前,用望遠鏡觀看了一番陣地爭奪戰後,他不得不搖搖頭,下令停止進攻。

羅伯特.李已經看明白了,雖然被包圍的這支部隊局勢險惡,但他們鬥志旺盛,技戰術技巧也很高,而且他們開挖的那兩條壕溝也起了很大作用。

自己的火炮打過去,他們就躲藏在壕溝裡面,等自己停止炮擊,步兵進攻的時候,他們就依託壕溝向外射擊,最後好不容易自己的人攻上了陣地,他們就會趁勢在陣地內發起反衝鋒。

由於他們的壕溝外面是個土斜坡,所以進攻部隊實際上出於低勢,因此他們的反衝鋒實際上是居高臨下,十分佔優勢。

也就是說,自己的炮火對他們作用有限,士兵如果進攻,他們就會躲在戰壕裡向外射擊,而自己士兵在外面的目標太大,與對方這種對射很吃虧。

等自己的部隊頂著巨大傷亡攻上去,人數已經被打散,他們再發起反衝鋒,一下就把自己的進攻部隊打垮。

換言之,對方的招數很簡單,無非就是躲在壕溝裡開槍,等進攻部隊抵達戰壕一定距離後,就跳出戰壕反起衝鋒,可自己愣是對這種戰術沒有辦法。

實際上,除了一開始,聯盟軍的部隊曾經衝上過陣地,到了後面,他的部隊根本就衝不上去,最多走到距離對方陣地一百碼左右,就不得不撤退。

原因很簡單,對方火力太猛!

火力猛的原因,是因為聯邦軍的被圍軍隊用了米德將軍的老辦法,就是說只有第一排人負責開槍,壕溝下面的人負責裝彈藥,這就讓火力的持續性得到了增強。

同時呢,由於趴在壕溝裡,暴露面變小,所以在跟對方對射的時候,優勢很大。

相對而言,羅伯特.李所統帥的聯盟軍,勇氣雖然可嘉,但進攻的時候依然是挺胸抬頭,而且大都是密集隊形,還是玩以前那種線列步兵那套,結果可想而知,只是變成了壕溝陣中那些士兵的靶子罷了。

當然了,聯邦軍的頑強也是很大的原因,畢竟之前聯盟軍多次攻上去,都是他們及時的出動,發起了反衝擊,才讓進攻部隊不得不撤退。

既然對方用了壕溝戰這種不名譽的戰法,不再跟以前那樣面對面的排成一列玩對射,羅伯特.李只好下令全部停止進攻,改為繼續圍困。

羅伯特.李想了半天,也沒想到對付這種壕溝戰的好辦法,因為在他看來,除非調集更多的部隊,發起更堅決的正面進攻,才能靠人數來淹沒這種不名譽的陣地戰,但是,這樣一來,傷亡必然要大大增加。

可是,對方有足足一萬多人,要想攻破這個陣地,他得填進去多少人才行啊,要是傷亡太大,那麼這場進攻還有意義麼?

很顯然,這種壕溝戰的出現,直接改變了戰場形勢,讓胡克將軍的昏招,居然變成了妙手,當然,這是胡克將軍自己也沒想到的。

要知道,在這個時期,還不流行什麼戰壕戰,哪怕是羅伯特.李帶兵,通常也是派出部隊成密集線列陣,然後互相走近了一起開火,玩一把排隊槍斃。

這種排隊槍斃法,考驗的是雙方的勇氣跟承受力,一般素質越高,承受力越強,在這種對射過程中就越佔上風。

而且,雖說是排隊槍斃時代,但決定勝負的實際上是刺刀,也就是白刃衝鋒,在這方面,南方軍由於職業兵更多,準備更充分,所以優勢相當明顯。

總而言之,這時期的武器雖然已經進步到可以玩戰壕的地步了,可西方的戰術方面其實還是停留在十八世紀,就算對戰雙方不玩死板的排隊槍斃,但一般也是堂堂正正的兩軍對陣,不會玩什麼壕溝戰。

至於防禦戰,雖然有碉堡,但一般都是搞一個半人多高的石牆,然後在後面射擊而已,很少有在地面上開挖壕溝的。

面對跟人差不多高的石牆,火炮可以輕易的撕碎,但面對壕溝,火炮的作用就很有限了,這也是明明聯盟軍有火炮優勢,卻拿這支突出的被圍聯邦軍沒辦法的原因。

需要說的是,突出冒進的這支被圍困軍隊,他們因為時間有限,只是用了一晚上的時間搞了兩道臨時戰壕,就完備性方面,遠不如後面的壕溝陣地,可就是這兩道臨時戰壕,卻讓聯盟軍頭疼的不行。

那麼要說了,既然如此,為什麼之前皮克特將軍帶領部隊的時候,能連破兩道壕溝防線呢?

答案很簡單,那就是皮克特帶兵進攻的時候,是用蠻幹衝鋒的方法,用人命硬衝出來的結果,而且當時聯邦軍前兩道防線的守軍也不是現在被圍的這支部隊,他們的抵抗意志差,一旦敵人靠近就開溜,不敢發起反衝鋒,所以才導致皮克特贏了兩次。

但是,羅伯特.李不一樣,他雖然是總指揮,卻十分愛惜士兵的生命,不忍心享受這種純粹用人命衝出來的勝利。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再者說,聯盟軍雖然連戰連捷,但受限於人口基數,兵員補充方面嚴重不足,哪怕是這種連戰連捷的情況,後備兵員方面也已經有些不足,因此羅伯特.李也不敢像北方聯邦軍一樣,拿人命不當回事兒。

又嘗試了一次試探性進攻後,發現要吃掉這個幾字型的壕溝陣地代價太大,所以羅伯特.李很乾脆的放棄了在這裡吃掉這支部隊,並持續給對方放血的做法,而是嘗試起在其他方向發動進攻。

讓人驚喜的是,其他地方的攻擊居然成功了,比如三大高地之一的寇普嶺,就被迅速攻下。

很快,羅伯特.李就獲得了具體的戰報。

原來,對面其他地方的守軍還是老樣子,也就是一旦開戰,就雙方排成陣列,然後一排排的來面對面的廝殺。可想而知,這樣的戰鬥,對南方軍是相當有利的。

拿下了寇普嶺,加上之前的墓園嶺,整個態勢對南方軍一下有利起來,於是羅伯特.李立刻下令,全軍對葛底斯堡守軍發動了大規模攻勢,放開中央,改為同時攻擊葛底斯堡守軍的兩翼。

在這種攻擊下,遲鈍的胡克沒有辦法,沒有發揮自己內線作戰的優勢,集中兵力各個擊破,而是哪裡出問題,就派兵增援哪裡,玩的還是添油戰術。

這種情況下,如果沒有墓園山脊的那支軍隊拖累,羅伯特.李就可以充分調動手頭的兵力奮力一擊,可就因為中央的墓園山脊一線還有兩個縱隊的守軍,導致羅伯特.李不敢用全力,必須抽出部隊來監視這裡,這也就讓進攻兩翼的部隊兵力不足,導致攻擊不夠犀利,沒有能夠達成戰役突破,雙方呈現了一種白熱化的膠著狀態。

戰役最激烈的時候,聯盟軍的一支部隊一度突破到葛底斯堡城下,不過胡克將軍雖然反應不足,但好歹也算英勇,親臨陣線,倒也大大提升了士氣,很快就打退了這一波進攻。

戰役打到這個份上,算是雙方都打出了火氣,但這股火氣全在兩翼,中央地帶反倒是十分的平靜,大家依舊保持一種相互監視的狀態。

不過很快,連中央地帶也打破了平靜,這一次,是聯邦軍首次發動進攻。

原來,米德將軍在發現兩翼已經打的白熱化之後,就主動抽了一個軍下去,然後越過被包圍的那個軍,直接向自己左翼方向出擊。

自己的左翼的方向其實只有敵人一個旅,被一個軍這麼一打,立刻就潰不成軍,連連敗退。

等打退了這個旅之後,這支部隊繼續向墓園嶺方向攻去,大有斷掉傑克遜所部後路的企圖。

發現這種情況後,傑克遜立刻把前線的兵力撤回來,重新打退了這支進攻自己後路的聯邦軍,然後這支聯邦軍迅速後退,重新回到了墓園山脊。

這麼一打之後,雙方互相忌憚,戰場重新平靜下來,而到了這個時候,整個葛底斯堡戰役開戰以來,已經過去了整整四天了。

這一天晚上,當羅伯特.李還在發愁怎麼開啟局面,怎麼在嚴冬之前打下華盛頓的時候,送來的傷亡統計表卻讓他眼皮一跳。

"什麼?我軍的總傷亡人數高達兩萬七千人?"看到這個數字,羅伯特.李張大了嘴巴,怎麼也沒想到居然有這麼高的傷亡。

"是的,將軍。"交過統計表的副官一臉無奈,"經過了多次核查,應該是沒錯的。當然,陣亡的並不多,不足三千人,其他大都是傷員,以槍傷居多。

不過想必將軍您也知道,在目前這種情況下,傷員的情況並不樂觀,如果不能及時用上來自中國的黃粉(磺胺)等特效抗感染藥物,恐怕這些傷員至少有三分之一會因為感染而死亡。感謝上帝,現在是冬天,如果是夏天,這種情況會更加糟糕。"

"所以,你的意思是說,我的士兵至少要死個一萬人?"羅伯特.李鐵青著臉問。

"這我就不好說了。"那名軍銜為上校的副官搖搖頭,"但是根據以往的經驗,最後就算沒有一萬,起碼也有八千吧。"

"我記得我們還儲存有不少黃粉吧,既然這些藥物能治療這種感染,為什麼不用?"羅伯特.李問。

"很抱歉,將軍。"那名副官道,"那些藥物太貴了,而我們的用藥原則是自己掏腰包,所以除了富裕點的軍官,一般人根本用不起,而受傷最多的是士兵,他們根本沒錢買這種藥。"

"混蛋!"羅伯特.李立刻發怒,"立刻把這些藥發下去,無償的給傷最重的士兵用,這是命令!"

"這個,很抱歉,將軍,我做不到。"副官苦笑了下,"我也很想這麼做,可惜這些藥物不是我們軍隊所屬,而是有專門的人負責。這麼說吧,提供這種藥物的人,只是隨軍的藥物供貨商,我們需要藥物的時候,給他們付錢,他們就給我們藥物,不給錢,就沒有藥。"

"怎麼會這樣?"聽到這裡,羅伯特.李一下就愣住了。

的確,羅伯特.李成為這個北弗吉尼亞軍團的指揮官時間並不長,一共才不到五個月,而在這段時間裡,他不停的忙著打仗,根本就沒空去詳細瞭解下面具體的事情,比如軍需方面的事情。

或者說,羅伯特.李就是這樣一個人,他擅長抓戰機,可卻不擅長細節,換言之,他擅長調兵遣將,可不擅長管理,也不擅長練兵。因此,羅伯特.李如果手底下有好的將領,那就可以發揮羅伯特.李的才華,但如果沒有能明白羅伯特.李的戰術意圖,無法按時完成他的規劃,那羅伯特.李的能力就會大打折扣。

在過去,他雖然關心軍需,但都是知道大概就行了,雖然也問過傷亡,但由於單次戰鬥的傷亡都在可以承受的範圍內,所以也就沒有太過在意。

但是這一次,傷亡太過慘重,加上他還直觀的去看過傷員,因此觸動也就更大,開始親自過問起傷員安置問題了。

"這種情況本來就如此。"那名副官嘆了口氣,"這種藥都是進口藥,本身就價格昂貴,加上又被政府的幾名大人物給壟斷了交易,所以...總之,在每一隻軍隊裡,都有單獨的藥物供貨商存在,我們如果需要這種藥物,就要自己掏錢買。問題是,就算最便宜的,也要十美元一小包,軍官還好,普通士兵根本吃不起。"

"該死的,這群吸血鬼!"羅伯特.李一拳砸在了桌子上。

頓了頓,羅伯特.李才道:"這樣,你可以先跟他們賒購一批藥物,回頭讓後方補就是了。"

"這種方法我們也想過了。"那名副官再次苦笑,"可人家概不賒欠,沒辦法,我們總不能強搶吧,就算這次搶了,下次人家不來了,那我們怎麼辦?"

聽他這麼說,羅伯特.李默然了一番,不再說什麼,揮揮手,讓副官出去了。

等副官離開後,羅伯特.李再次拿起了那份傷亡名單,看著那一串阿拉伯數字,輕輕的嘆了口氣。

很快,當羅伯特.李發現繼續強攻下去毫無意義,乾脆就帶兵回撤,不再進攻葛底斯堡了,而看到羅伯特.李撤軍,胡克將軍喜出望外,立刻派了兩個縱隊共四萬人追擊了過去,結果被羅伯特.李打了個回馬槍,在撤退過程中設定了一個埋伏,一口氣吃掉了對方一萬多人,直到追兵嚇的再也不敢過來,這才慢騰騰的撤了回去。

直到確信羅伯特.李已經撤兵,胡克將軍這才松了一口氣,並迅速向林肯報喜,因為不管怎麼說,他打贏了這場戰鬥。

林肯獲得這場戰鬥的勝利後,也很高興,然而當他看到傷亡數字,卻怎麼也高興不起來。

這一仗,聯邦軍一共傷亡了四萬多人,陣亡的人員就超過五千人,可以說是一個慘勝。

也正因為這一戰的傷亡太慘重,遍地都是屍體,所以這裡又被稱之為葛底斯堡絞肉機。

當然,由於守住了格斯斯堡,保衛了華盛頓,讓羅伯特.李進攻華盛頓,迫使他們承認南方聯盟國的意圖破產,因此不管在戰術還是戰略上,都等於是贏了個漂亮。

所以,既然是勝利,那林肯也就忽略了傷亡數字,開始到處發表演說,把葛底斯堡戰役說成了一場大捷,是一次偉大的勝利等等。

不止如此,林肯還在聖誕節的那天,親自來到了葛底斯堡,發表了著名的葛底斯堡演說,演說中他不但頌揚了聯邦守軍的頑強,同時也稱讚了南方軍的英勇,反正把兩邊的士兵都誇了個遍,最後再來個總結,說明分裂主義不得人心,奴隸制度必定要滅亡,還要大家團結起來,共同抵抗外侮,迎接外國軍隊的入侵。

等林肯搞完了這些活動,他立刻要求胡克將軍率領波託馬克軍團,繼續帶兵攻擊,要他們進攻進攻再進攻,不給聯盟軍喘息的機會。

但是很可惜,這一次,胡克將軍怎麼也不聽,怎麼也不同意繼續進攻。

其實胡克的想法是正確的,現在他的軍團剛經過一番大戰,官兵都疲憊不堪,加上天氣越來越冷,實在不是一個進攻的好時候。

按照胡克的意思,是繼續在葛底斯堡一線防守,然後抓緊時間整訓更多的軍隊,等明年二月份以後,天氣暖和一點,訓練的新兵也初步具有了戰鬥力,再帶領大軍出擊,那樣把握就更多一點。

聽到這裡,林肯也知道他說的是實話,現在強行進攻的確有些困難,所以同意讓他繼續帶兵休整的建議。

但是實際上,林肯對胡克將軍的表現已經有所不滿,尤其是聽了葛底斯堡戰役的具體經過之後,對他的不滿就更高了,早就想換掉他,改由米德將軍當這支部隊的統帥了。

在林肯看來,那次葛底斯堡戰役,多虧了米德將軍才化險為夷,要不是他守住了中央防線,同時還主動出擊,攻擊敵人的補給線,不讓對方放手一搏,說不定葛底斯堡就失守了。

但是,畢竟是他帶領部隊打了勝仗,所以暫時也就沒去動他,只想另找一個機會,再把他換下來。(未完待續)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