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3 拳頭產品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而且最關鍵的是,這家毛紡廠,還不光是出產各種毛呢布料,和成衣。

他們還出產一種雨具,這種雨具,也是格魯曼在附近發現的一個新物種才產生的。

原來是格魯曼在這千山山脈裡探險的時候,發現了一種樹木。

這種樹木結出來的果實,就好像藍星上的椰子一樣。

可不同的是,這種椰子的水卻不能喝。

而把這種椰子水,和裡面的椰肉取出之後,打碎混合,然後在透過高溫蒸煮。

之後就會變成一種膠狀物。

如果把這種膠狀物,塗抹到衣服,或者鞋子上,這種膠狀物就能起到防水的作用。

於是本地的毛紡廠,就利用這場產品,研發出了全新的雨衣,雨傘,和雨鞋。

而這些產品,同樣非常受歡迎。

要知道這可星球上的降雨,可是非常的多。

哪怕他們地處北境,可是每年從進入春天開始,就會經歷一個綿長的雨季。

有那麼一兩個月,幾乎是每隔一天都要下雨。

而且在這個時間段,外面地面上的積雪也會融化,這樣就會造成地面泥濘不堪。

所以本地人都有著非常強的防水的需求,尤其是雨鞋,那更是供不應求。

而在南方地區,那雨水就更是比北方地區充沛。

而這時,他們新研發的那種雨衣,雨披,就成了搶手貨。

因為那些商家發現,買了他們的雨衣,在大雨天,哪怕在野外,也不用擔心會被淋溼。

而且車上蓋上他們出產的防水布,那就更不用擔心在貨物運輸過程中,大雨會把貨物淋溼。

所以紡織廠這邊的任何新品,只要透過市場驗證,就會大受歡迎。

從這紡織廠出來,在向前,那就是工業區裡的另外一個大廠,皮革廠了。

本身千山城就是以畜牧養殖為根本產業的城市,守著後面巨大的一個盆地。

自家養殖的牛羊,就有成千上萬頭。

都不用說肉類的產出了,就說這動物的皮毛,每年產出就有數萬件。

不過最初這裡利用皮革的技術還是非常粗糙,原始的。

直到楊一暖的到來,給這裡的皮革鞣製技術,帶來了改進,這才讓本地的皮革產業有了突飛猛進的發展。

要說起這個皮革廠,那首先就要說楊一暖建設的肉聯廠。

這裡的肉聯廠並不像其他幾個工廠那麼耀眼,那是因為這裡出產的肉品。

大多都被楊一暖帶走,送回到藍星去了。

只留下一些邊角料,被肉聯廠製作成香腸,罐頭,和燻肉,流入到本地市場。

所以肉聯廠的產出一直不是很大,但是肉聯廠卻有另外一項巨大的產出,那就是獸皮。

其實原本楊一暖也曾想過,把那些獸皮帶回到藍星,然後讓自己利益最大化的。

可是後來再一想,二叔搞的那個養殖場,連飼料廠,再加乳制品廠,屠宰場,甚至還配了發電廠。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已經形成一個閉環了,如果自己在加個皮革廠,這就有點太過了。

而且這法爾肯星的牲畜,要論體格,明顯比藍星上的要大一圈。

如果把這些牲畜的皮革帶回去,能把就太容易穿幫了,所以思來想去,就決定還是在千山城來處理這些皮革了。

畢竟本地,對皮革也有著巨大的需求。

而因為他帶來的現代化的屠宰技術,所以本地肉聯廠出產的獸皮,就比那些胡亂自家屠宰的更加好處理。

要知道那些沒有專門學過屠宰的土著,處理獸皮的時候,經常會不小心把獸皮割破。

要不就是獸皮上會殘留一些肉渣,不能處理乾淨。

而這些都會相當影響獸皮的質量的。

尤其是獸皮上的肉渣,如果沒刮乾淨,那麼時間久了,不光會帶來異味那麼簡單。

還會出現發黴,腐爛,導致整張獸皮報廢的情況。

而他的屠宰場出產的獸皮,因為上了電刀,採用的都是流水線作業,自然就杜絕了這種風險。

獸皮處理的乾淨,然後在使用現代的鞣皮技術,一番搓揉,就能把獸皮上纏流的油脂,清洗的乾乾淨淨。

這樣一來就能得到柔軟,又乾淨的獸皮。

然後在用現代的技術理念,把這些獸皮切割分層。

好的頭層獸皮,自然首先滿足軍隊的需求,做成皮甲,軍靴。

然後是對民間市場開放的皮帶,馬鞍,皮包。

以及面相民間市場的皮鞋,皮靴等等。

這些產品,一經推出,也受到了廣大外地客商的熱捧。

因為他們出產的皮具一方面是漂亮,都有著非常漂亮的顏色,和花紋。

另外一方面就是款式和質量。

款式都是楊一暖從藍星抄來的,自然大大領先於這個時代,非常的漂亮。

質量更是沒的說,尤其是皮靴,皮鞋,那真是非常的抗造。

所以沒過多長時間,他們千山城出產的皮具,就在北境範圍內打響了名氣。

甚至在燕雲十六城一帶,很多有錢的人家,都能以穿上它們出產的皮靴為榮呢。

不為別的,就因為他們出產的皮鞋,和皮靴,有著和這世界其他鞋靴,不一樣的鞋底!

要說起這鞋底,那就不得不說起,楊一暖從現代世界帶回來的那大把輪胎了。

他從廢品回收站,收來的大量二手輪胎。

出了一部分被用到了馬車上,還有一部分,沒有子午線的,則是被回爐再造了。

而這些輪胎被融化之後,在重新利用的首選,就是鞋底。

目前楊一暖還沒在法爾肯星上發現橡膠的合適替代品,而這些廢輪胎就剛好起到了這個作用。

以前本地人做的靴子,大多都是用本地的一種軟木來製作鞋底。

這種軟木做鞋底確實挺好,可問題是價格也相當昂貴。

而且這種鞋底,還非常怕泡水。

而橡膠鞋底就不怕,更何況楊一暖開帶來了現代勞保鞋的理念。

在鞋頭給你加一塊防砸鐵片,這樣的鞋子,即防水,幹活的時候還安全。

簡直太符合本地人的需求了。

所以這樣的鞋靴,一經推出,就立刻賣爆了。

幾乎每天都有各地來的客商,蜂擁搶購這種鞋靴!

千山的皮鞋,現在也成了他們響噹噹的一款拳頭產品。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