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一十章 莫斯科海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對於海上浮島被襲擊事件的追查,伊蒂一直在進行,當初的那些人已經榨不出什麼情報,他們也不過是被僱傭來搞破壞的,並不清楚到底是誰指使的。當初送他們來的潛艇在海下的噪音波形很像弗吉尼亞級核潛艇,但那些被抓的傭兵卻異口同聲的說肯定不是弗吉尼亞級。

其中卡本信誓旦旦的說,如果是弗吉尼亞級,他們的頭奧爾德裡克肯定能借到他們的先進蛙人輸送系統,那是一種幹式微潛艇,比起溼式的水下推進器對蛙人來說要舒服的多。而且如果出動了弗吉尼亞級核潛艇,那就意味著美國軍方介入此事的程度很深,這在傭兵們看來也不太可能。

奧爾德裡克這群傭兵屬於沒有及時轉型的那種,大型傭兵集團目前都已經轉型成為防務承包商或者軍事承包商,承擔各國軍隊的部分業務或者偶爾幹一點軍隊不方便做的事。但從組織程度上來說,防務承包商之類的前傭兵組織並不比現役軍隊要低,只不過在規模和支援度上略遜而已。

例如美軍駐紮在亞述的大部分部隊,其實都是防務承包商的僱員,他們的死傷和撫卹都不歸美國國防部管理,而是直接從公司的賬上走。具體的結算,將由防務承包商與國防部協調。這裡面自然少不了資本家的壓榨和員工的反抗,只不過防務承包商不是一般的資本家,而它的員工也不是一般的員工罷了。

奧爾德裡克這樣固執的堅守傭兵準則的小規模傭兵組織在世界上依然不少,但是大環境已經變的不再利於他們存活。很簡單的例子,現在的戰爭是立體戰爭,一支傭兵隊伍需要全方位的支援,悄無聲息的搭載運輸工具直插腹地,迅速的在空中支援下殲滅目標,然後利用運輸工具離開,中途甚至還要再轉乘輪船、運輸機、潛艇之類的大型運載工具。

如果任務進行的不順利,可能還需要重火力開啟突破口,又或者需要空中掩護,再或者需要地對空防護。如果任務失敗,不但拿不到錢,說不定還得把命丟在那邊,這時候就需要迅速撤離,各種交通工具的支援和情報的提供必不可少。

這些所有的後勤支援體系,絕非一支小小的傭兵隊伍能養得起,必須在高度組織的情況下,有著良好的收入來源的大型組織才能完成這樣的動作。小傭兵組織想要借用這些後勤體系作戰也很簡單,那就是掏錢。通常小傭兵組織賣命賺來的錢,有一半倒要填到這個支援系統裡去。

這也是奧爾德裡克這樣的傭兵感到日子艱難的原因,沒有大型組織在背後支援,小規模的傭兵只能淪為富豪的打手和看家護院的工具,想成為利劍插在敵人心臟那是絕無可能了。

正是這樣的原因,倖存的傭兵包括內森和卡本都不認為這次行動能讓美軍出動核潛艇運載他們,他們的僱主這次比較大方,出的錢很多,當然他們這些倖存者並不知道奧爾德裡克還有額外的封口費。以他們以往的經驗來看,美軍主導的行動通常在經費上比較摳門,但物資還是比較充足的。

這次偷襲海上浮島的行動,明顯的屬於報酬多,但是物資供應不充足的情況,很多裝備都得傭兵自己掏錢買,這與美軍一貫的作風不符。美軍對自軍的兵員很大方,但對防務承包商都百般剋扣,更不用說給小傭兵超額報酬了。而且美軍有足夠多的防務承包商替他們幹黑活,根本用不著請奧爾德裡克這樣的二流傭兵組織出動。

卡本當初被帶走之前仔細回憶了上潛艇之後的情況,他們被帶到專門的船艙休息,吃飯都有人送來。那些潛艇人員的服裝看起來也不像是美軍現役人員,既沒有軍銜也沒有統一的服色,倒是很像某個軍事承包商又或者買了潛艇的超級富豪。

總而言之,他們不認為這是美軍的作風。

伊蒂彙總了這些情況,把報告提交給代理艦長閣下閱覽。劉錦鵬看完這些資料也覺得摸不到頭緒,他覺得這樣似乎像是鑽進了對方的圈套,於是轉而用利益相關法來羅列可能的幕後者。對海上浮島怨恨最深的應該是石油相關利益者,海上浮島代表的清潔能源大規模利用前景喜人,自然會觸動石油派的蛋糕。

但是中東產油國並不希望油價太高,歐佩克還在不斷的增產,意圖打壓國際油價。歐洲方面很歡迎歐佩克這樣的行動,只有美國方面對此表示了不認同的態度,其中尤以國際能源集團反應最激烈。而且巧合的是,國際能源集團也曾派出談判代表來鈦星集團商議購買海上浮島的事情,當然最後他們都失敗了。

這會不會是所有事件的導火索呢?

由此分析得知,所有的利益攸關方裡,國際能源集團是嫌疑最大的。國際能源集團在美國掌握了大部分能源產業的份額,集中了好幾個石油家族的利益,他們的觸角甚至可以滲透到政府各大部門,國防部和美軍自然不在話下。

收買或者說用各種藉口呼叫一艘弗吉尼亞級核潛艇,擔當運送傭兵的任務,這對國際能源集團並不困難。但是目前唯一的問題在於,國際能源集團為什麼不呼叫那麼多防務承包商來做這些事,而非要找奧爾德裡克這樣的小傭兵組織呢?

伊蒂的猜測是:國際能源集團不希望這次圖謀被太多人知道,防務承包商畢竟不是自己人,他們信不過。而奧爾德裡克的隊伍人數很少,利於摻沙子,不但可以暗中派人監控,甚至更惡毒一點,做完這次任務他們“不幸”全部陣亡也是有可能的。

國際能源集團當初購買海上浮島的股份不成之後,的確是丟了狠話才走的,當時沒人當回事,現在看起來似乎真的是他們幹的。

劉錦鵬不是吃了虧不報復的濫好人,雖然這次海上浮島沒有受到具體威脅,但是他覺得還是應該對國際能源集團進行一番報復。不過通常的報復行動是襲擊他們的油井,如果是恐怖分子還會炸掉油井以展示肌肉。但是劉錦鵬卻不太想這麼幹,一方面炸油井不符合公義,而且也會推高油價;另一方面毀掉單個油井對能源集團根本沒有意義。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打蛇要打七寸,國際能源集團的命根子就是石油,讓石油失去能源領域的統治地位才是最好的報復。

想到這裡,劉錦鵬詢問伊蒂對月球的探測器發射結果如何了。伊蒂報告說:“月球探測器於五個地球時前降落在莫斯科海,勘測結果表明附近土壤裡有儲量豐富的氦3,完全可以建造加工基地。”

莫斯科海是月球背面北半球的一處巨大隕石坑,這處隕石坑的深度較深,科學家認為這可能是火山噴發後的遺址。莫斯科海是俄國飛行器發現的地區,因此被命名為莫斯科海,整個盆地直徑有277千米,面積19600平方米。

目前海上浮島已經開始向鈦星號運輸大量充滿電的電池,由於海上浮島核心機組被機器人接管,而大型懸浮式運輸機也是機器人AI操縱,所以在這些運輸過程中可以大量使用高等級的生物電池或者銥電池,甚至還有少量的能量塊,裝載的電量十分驚人。

鈦星號那幾乎無窮盡的電柱,已經有一根充滿了電,第二根也快充到五分之一了。即便如此,依然不夠遠距離傳輸材料到月球探測器附近,只能暫時先構築一個簡易基地,先把莫斯科海附近的資源勘測出來畫出圖表再說。

月球探測器一共有三個部件構成,第一個部分是行走部分,可以帶動其他兩個部分在月面行走;第二個是定位裝置,提供給鈦星號足夠清晰的量子通訊定位,可以用於躍遷式傳遞材料和部件;第三個部分才是簡單的勘測裝置,可以挖掘地表及較淺地方的土壤並分析成分。

由於月球的特性,背面是始終不對地球的,所以地球上的人想要觀測月球背面,除了發射探測器別無他法,這就給月球基地的建設帶來了足夠的隱蔽性。

鈦星號月球探測器的能源供應也有兩個部分,一個是太陽能收集裝置,展開之後有十米左右的直徑,在月球背面經過太陽輻射區的時候可以收集到足夠的能源供探測器活動;第二個是利用月壤裡的成分進行能量轉化,由於設備簡陋其轉化率很低,但可以作為月球夜晚裡的能源補充。

有了這麼五個部件,鈦星號月球探測器在月球上的活動範圍可以達到上百千米,而且持續時間非常長,可以全天不間斷的工作,對於月球基地的後期建設也提供了不少直接或者間接的幫助。

伊蒂傳送過去的簡易基地,只能組合出一個更完備的分析裝置,並且附帶一個多功能的小型機器人。這個小機器人可以完成採集探測器一樣的採集工作,在探測器遠出基地的時候,它可以守著分析裝置進行更多項科學分析。

伊蒂的計劃是在地表建設一個小型入口,而把大部分基地都設在地下,這樣的隱蔽性非常強,即便是地球探測器飛越月球背面也很難發現經過偽裝的月球基地。

這個計劃的難處就是地下基地需要更多的工程裝置,對此劉錦鵬倒不是很贊同,他覺得月球基地被發現的可能性本來就很低,等到氦3開採出來,地球上開動核聚變設施之後,即便是暴露了也無所謂了。

伊蒂最後還是聽從了代理艦長的指示,在計劃裡把地下基地切換成了地上基地。(未完待續)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