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零六章 大比武前奏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波斯國內對於蜘蛛小隊取得的戰果也很驚訝,當初力主購買的那位大使現在可算真的揚眉吐氣了,來求見李景文的時候都是邁著輕快的步伐走過來的。這次大使閣下的拜訪屬於常規性質,由於亞述和波斯之間的紛爭逐漸升級,雙方不但忙著打嘴仗,更是互相派出了精英部隊互相搞破壞。這次大使閣下就是來向大漢帝國皇帝陛下進行常規拜訪,並通報一些不便書面傳遞的情報,交換一些彼此關心的問題。

李景文在萬壽宮東大殿接見了哈桑.阿里.馬哈拉特大使,大使首先遞交了國書,波斯國王這次也對蜘蛛小隊取得的成績很是重視,不過他更在意的是與大漢帝國建立更親密的關係。李景文知道波斯現在是兩面下注,一邊跟俄國接觸,一邊還試圖跟大漢帝國套近乎,不過他不在乎這一點,反正波斯在老毛子那邊吃了虧還得再回來,大鬍子們又不是第一次這樣搞了。

哈桑大使落座之後先說了一些外交慣例的套話,然後就提起這次的衝突事件,他這次主要目的就是解釋這個事情。對於沒有事先通知帝國政府以及做培訓和後勤支援的鈦星工貿方面的事,大使表示了深深的歉意,希望尊貴的皇帝陛下寬宏大量,並且對波斯國內一小撮別有用心的反對派政客進行了抨擊。

李景文沒有發表什麼鮮明的看法,只是對當時的情況表示了理解,並且希望這種事情不再發生,哈桑大使當然只能連連稱是,實際上到底行不行根本不由他說了算。哈桑大使臨走前,又向李景文送上了一份包含有當時參戰駕駛員報告的檔案,裡面講述的一些情況是情報部門弄不到的絕密。

等哈桑一走,李景文就把檔案就開啟了,他從外交部和皇家調查局得知這起事件的時間比劉錦鵬還晚一個多小時,主要還是由於鈦星工貿的教練組就在波斯本地,得到的訊息當然比外交渠道和情報渠道要快。檔案裡有蜘蛛小隊的倖存駕駛員親筆報告影印件,波斯語和阿拉伯語約有六成相似,加上李景文本身就會粗淺的阿拉伯語,他戴上翻譯器就可以自己看檔案不需要翻譯。

這位名叫阿布的駕駛員寫道:“武裝直升機對我發射飛彈的時候,我甚至以為自己馬上就要去見安拉,可是與坦克相比,蜘蛛系統有強大的幹擾器,所以我幸運的躲過了那枚導彈,並擊落了一架敵機,我衷心的感謝主的看顧。”

接下來是一段段的經文,李景文掠過去,直接看後面的重點:“亞述人的大衛的確是一種有威脅的武器,他們的突襲給我們造成了很大的傷害和混亂。幸運的是,當對面的導彈射來的最後時刻,我終於放出了煙霧彈,這使我免於給家人帶去噩耗。接下來的戰鬥幾乎是一面倒,大衛的雙足系統根本無法與可以多角度移動的蜘蛛相比,他們的武器也不能對我們造成傷害,若不是敵人的增援即將到來,我們將可以全殲他們。”

檔案後面附著幾張表,有這次出動的整體耗費表、行動時刻表、損失列表等等,只是資料不是很精確,幸好駕駛員一個都沒死,重傷的幾個已經在醫院裡得到了最好的醫療待遇。但這次波斯方面又提出將蜘蛛小隊補充到原本的建制,而不是繼續擴大編制,這一點表明俄國佬已經擺出了很有吸引力的條件,使得財政並不富裕的波斯人左右為難了。

對於這種小氣巴拉的國家,李景文也懶得多說,自己的影響力還沒那麼大,反正波斯大鬍子吃虧也不是第一次了。倒是帝國軍方這次必須要給個說法了,不然皇帝的面子要往哪兒擱?所以李景文給嚴元益打了電話,問起他對這次422事件有何看法,嚴中將當然知道鍾澤幹的好事,但是他也不好說自己副手的壞話,只能答應先在裝備採購會議上發起提案,並且提議可以在陸軍某部建立一個以蜘蛛為主的機械化部隊。

李景文覺得他這個辦法不錯,一個新武器要讓人接受還是需要時間的,所以就同意了。不過事情的變化總是出人意料,誰也沒料到海軍首先跳出來了,安明輝總長在裝備會議上率先提出海軍要採購一批蜘蛛,用於海軍陸戰隊的新型機械化。安總長當然不會是自己蹦出來的,背後肯定有何飛虎老元帥的指使,所以沒人肯出頭唱反調,這件事就這麼過了會。

除了安總長的力挺之外,海軍部的曾總長也在全軍指揮參謀會議上提議搞一個軍事比武,他的原話是:“這麼多年了,各個軍種內部的演習比武都不少,可是三軍系統的橫向比較幾乎沒有,這很不正常嘛。我提議,在五月份搞一個全軍範圍內的大比武,大家可以檢閱一下各自子弟兵的成績嘛。”

這老頭也蔫壞,他提出來當然是有把握的,但是其他的單位要是不敢響應,那個臉就真沒地擱了。這種事誰也不能視若無睹,就算是打腫臉充胖子也得硬著頭皮上啊,但是都暗地裡罵曾老頭這個老滑頭,肯定是有了秘密武器才敢發這種大話。有謹慎的自然也有傻大膽的,自我感覺良好,認為曾老頭是提了個好建議,揚言要在大比武裡出風頭的也不少。

會議最後的決定是,三大軍種各自派出五支隊伍,成員分別在空軍的空降兵、海軍的陸戰隊、陸軍的各大集團軍中進行篩選。十五支隊伍將進行技術、技能、協作等各個專案的比拼,時間就定在五月五日。拋去準備和挑選的時間,留給各大軍種內部磨合的只有短短五天。

也就是說,如果隊員都來自不同的部隊,平時沒有合併訓練的話,那麼所有參賽隊伍在五天時間內基本全要用來熟悉隊友,至於協調行動這種事根本就別想了。各個軍種都有滑頭,當然上有政策下有對策,最好的辦法就是直接拉一隊原本就經常在一起訓練的戰士,這樣的協調性是最好的,不過單兵素質肯定比不上選拔的尖子。

由於時間的緊迫性,這就意味著如果要在協同作戰專案上得分,就必須得放棄一部分技術以及技能專案,別人出的尖子兵肯定比普通兵在專業專案上全面,這個規定顯然對人才儲備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對於空軍來說還好,畢竟空降兵在整個空軍裡面佔得比例不大,空軍更多的還是技術兵種。但對於陸軍來說,這種比試如果輸了,那就非常之丟人了,陸軍靠的就是兵員素質,如果在這個方面都輸給其他部隊,那其存在的根本就受到了動搖。所以,龐大的陸軍各部隊之間也拋開了往日的恩怨,整個機器都高效的運轉起來。

至於提出這個建議的海軍,其陸戰隊也不能佔到整個海軍的2成,所以即便是輸了也不會傷筋動骨。但是由於這個大比武是海軍提出來的,所以對他們來說,輸掉比賽也是叫人不能接受的。按照普通海軍士兵的想法,即便是輸給陸軍也不丟人,但是絕對不能輸給空軍,絕對不行!

海軍陸戰隊少尉士官沈嶽就接到了這樣的命令,要他立刻前往關島海軍司令部報到,具體任務內容到了才能知道。海軍內部現在都認為這次的大比武是上層鬥氣的產物,但是即便如此,對於整日磨練技藝的戰士們來說,這也是個展示自我的大好時機。所以,沈嶽也毫不猶豫的整理好行裝,從琉球搭乘軍艦前往關島。

關島現在也看不出有什麼緊張的樣子,但是沈嶽一到基地就被帶到操場訓話,跟他一起的還有從其他各個部隊調來的精英。對於海軍的策略,普通士官們都有猜測,想必也跑不出精英化和聯隊化二選一,精英化的好處是技術拔尖,連隊化的好處是配合熟練,各有優勢。

目前看來,這批人全部都是各部隊的尖子兵,最低的軍銜都是少尉,最高的居然還有校官,可見海軍部對這次比武的重視程度。沈嶽也暗自思忖,看來海軍部這次選擇的是精英化,主抓技術和技能比試,不過海軍本來就是技術兵種,知識水平和實踐素質一直是很好的,這樣的選擇也是正常。

對於海軍來說,單兵協同作戰一貫就是軟肋,大家都是知識人,互相難免有點不服氣,需要更多的時間來熟悉。加上現在又沒有那麼多時間和金錢給士兵和士官們進行戰術拉練,日常訓練更多的是以熟悉崗位操作、習慣各種條令為主,甚至有的部隊一年到頭都難得摸幾回槍,這樣的情況怎麼可能有單兵協同意識呢。

沈嶽的看法幾乎就是這次參訓人員的共識,這幫人都是各個部隊選出來的精英,哪還不知道自己軍種的特點。熟悉軍隊的人都知道,所謂精英基本上就是刺頭的代名詞,老實的兵的確有紀律,但是要說戰鬥力那就差強人意,真正能打的還是那些桀驁不馴的傢伙。

何飛虎老元帥難得的親臨了現場,不過他老人家只是在側樓的窗戶裡看了兩眼,他很得意的對安總長和曾總長說:“這幫小子夠精神,我喜歡!把他們拉去黑巢,狠狠給我操練半個月,到五號那天再放出來。”

要不怎麼說人老就成精呢,狡猾的老元帥早就準備好了名單,一旦會議透過立刻就把人從各部隊調來,進行緊急拉練,這樣就憑空比別的軍種多出來將近十天的訓練期,真是算的太精明了。(未完待續。如果您喜歡這部作品,歡迎您來起點(qidian.com)投推薦票、月票,您的支援,就是我最大的動力。)(未完待續)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