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一十五章 怎麼安置周啟軒?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京城。

周啟軒坐在馬車上,掀開簾子看著繁華的京城大街,他感嘆道:“爹、娘,這裡可是京城呀,比東州城繁華多了!”

王氏亦感嘆道:“這裡的人真多,我感覺我這一輩子都沒有見過這麼多人。”

周民祖道:“這裡的好多東西我也沒有見過,你看這裡的茶樓,隨便一間都比東州城的大,不知道在這裡喝茶聽戲是什麼感覺?”

王氏道:“等軒兒認了親,不就知道了?軒兒有錢了,天天帶你來喝茶聽戲。”

呂一在前面趕馬車,一開始聽到身後的人說京城繁華,他不禁道:果然是從小地方來的人,沒見過世面。

後面聽王氏說要天天來喝茶聽戲,他便自嘲道:人家是貴族後裔,咱還是老老實實趕馬吧。一個月才三兩銀子的人,不配操心這些。

呂一帶著他們穿過繁華的大街,最後到達城中一條相對清冷的街道,並且在一間驛站停了下來。

“幾位貴客,可以下車了!”呂一尊敬地道。

車裡的三人看著這驛站,都感到疑惑。

王氏問:“怎麼還住驛站呀?這一路住的驛站太多了,如今到了京城,不是應該去軒兒親生爹孃家嗎?”

呂一道:“不好意思,上面就是這麼交待我的,讓你們先在這裡安頓下來,說是後面會有安排。”

王氏就和周民祖道:“說不定是軒兒家的宅子太久沒有人住,還在修葺吧。”

周民祖亦道:“有道理,軒兒的爺爺是大官,家宅想必家裡有水池荷塘什麼的,這麼多年沒有住人,水都幹了。”

王氏突然渾身起了一陣雞皮疙瘩:“會不會還有血跡?聽說軒兒以前一家是被滿門抄斬的。”

“啊?那、那還能住人嗎?”周民祖也擔心起來。

周啟軒不禁無奈地道:“爹、娘,殺頭一般都是去刑場,怎麼會在家裡殺人呢?”

王氏道:“對、對,有個午門砍首什麼的,應該是去午門。”

呂一聽著他們幾個人的對話,不禁搖了搖頭。

這一路上,他聽得最多的就是到了城裡之後,他們會過上什麼樣的生活,卻從來沒有聽到從這三人的嘴裡說一句敬畏死者的話,好像耿丞相一家是外人,被滿門抄斬了也與他們無關。

呂一領著他們進了驛站,又辦理了相關的登記,這樣一來,他的任務就完成了,接下來這三人會遇到什麼,就與他們無關了。

……

皇宮,御書房。

御前侍衛施雲哲呈上一份文書:“陛下,這是關於周啟軒的調查。”

皇帝李淵放下手中的奏摺,再將這份文書開啟,細細

讀畢,他放下文書,再對施雲哲道:“把太師等人叫來吧。”

太師等人就是李淵的幕僚,除了太師,還有禮部尚書、吏部尚書等。

但就是沒有叫兵部尚書,畢竟喬雲飛跟耿家關係好,他需要避嫌。

等人到劉後,李淵便問他們:

“耿公的孫子已經找到,他的生平都在這份文書上,眾愛卿怎麼看?”

文書是復刻了幾份的,眾人在來時的路上就已經閱讀完了,而且他們就知道皇帝一定會問他們的意見,所以在路上他們就已經有了判斷了。

禮部尚書先一步道:“陛下,耿公之孫回來的這事嘛……臣認為不可操之過急,更不需要廣泛張揚,以免……以免有人大作文章。”

吏部尚書的意見不同,他道:“但是,龍鰲落網後,以前被他謀害的大臣們都已經平反,他們的子孫後代也得到了妥善的安置,該繼承位置的繼承,沒有爵位的也已經分了田地,這耿公之孫嘛……臣認為也可以讓他繼承耿公的宅子,分個一官半職和田產,讓他此生衣食無憂。”

太師道:“這耿公之孫的過往我也看了,他雖然在鄉下長大,但是有舉人的頭銜,說明他是個愛讀書的人,畢竟那個的地方出一個舉人不易,若是可以精心裁培,將來說不定也能報效朝廷。”

禮部尚書不同意:“就怕他聽人挑唆,把當年之事怪罪在皇上身上。”

此話一出,御書房裡頓時鴉雀無聲。

是啊,雖然龍鰲謀害了不少奸臣,但是沒有人像耿世忠那樣落得滿門抄斬的,若是他的後人把這事歸咎在皇上身上,那他的官越大,就越是容易威脅朝廷。

李淵不說話,表面看著平靜,實則內心一直在後悔。

當初真不應該答應喬元飛,派人去接人回來。

吏部尚書又道:“陛下,耿丞相當年德高望重,威望甚高,若是他的孫子也是這樣的秉性,那對皇上的幫助也很大,凡事都有兩面嘛。”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禮部尚書搖頭道:“可是你看這個耿公之孫,不到兩年的時間就娶了三個妻子,一個和離,兩個死於非命,我不認為他有什麼好品性。”

太師:“那……依臣之見,安置耿公之孫這事嘛,不可操之過急,他的人品還有待瞭解。”

李淵也是這麼想的。

他道:“那就先把他安置在驛站,待朕瞭解清楚了再說。”

不一會兒,眾臣退下,李淵則問一旁伺候的老太監:“你說,這個人該怎麼處置?”

老太監頓時驚慌失措地跪下:“陛下,您折煞奴才了,這種事情奴才哪裡懂啊?”

李淵道:“你這老東西,你就是怕惹禍上身而已。”

老太監道:“奴才真的不敢妄言,奴才只是覺得……陛下不防聽從自己內心的想法,該怎麼辦就怎麼辦。”

李淵笑道:“朕不是想找個人背鍋嗎?”

老太監佩服:“陛下英明!”

……

喬元飛聽說皇上傳喚了幾個人進宮,但唯獨沒有傳他,他便猜測是跟耿公之孫有關。

畢竟耿公之孫是他要求找回來的,如今人也找回來了,他得避嫌。

但是他心裡還是有些焦慮,不知道皇上會如何處置那耿公之孫。

他已經知道耿公之孫在驛站了,想去看看吧,又覺得自己不能跟他這麼著急走動,以免皇上懷疑自己。

當皇帝的都喜歡疑神疑鬼。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