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二章 相同點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果然蘇易崛起的機會來了,劉表病死,曹操此時親率大軍南下。劉表次子劉琮投降曹操,長子劉琦反而聯合自己。所以蘇易從新野撤往江夏,路經襄陽時,很多荊州士人投靠蘇易,當然也有人勸說蘇易拋棄他們,輕騎前進,但是蘇易不管是為了自己的執念還是霸業都不會丟棄他們,隨後說道:“夫濟大事必以人為本,今人歸吾,吾何忍棄去!”

到當陽時,竟有十餘萬眾,輜重數千輛,日行十餘里,乃大敗於當陽之長坂,此時恰好遇上前來打探情報的魯肅,勸說蘇易與孫權聯合,共同對抗曹操。所以蘇易轉從漢津港去往夏口,派諸葛亮隻身前往東吳遊說抗曹。

孫權以周瑜、程普為左右督軍率軍三萬,與劉備併力,在赤壁大破曹軍,追到江陵。劉備迅速奪取荊南四郡,又與周瑜圍攻曹仁於江陵。此時廬江雷緒率部曲數萬口投奔劉備,大大增加了劉備的實力。

一直到態度強硬的周瑜病逝於巴丘,孫權欲使劉備為自己擋住曹軍,於是在魯肅的建議下借南郡給蘇易。

而劉璋聽從張松建議,派法正邀請蘇易助自己對付張魯,法正、龐統因勸蘇易圖取益州。蘇易最後把諸葛亮、關羽等守荊州,自將數萬步卒入蜀,與劉璋會於涪。期間張松、法正、龐統皆勸蘇易襲殺劉璋,蘇易雖然也想殺,但是他明白現在不能,所以,他以事情太過倉猝,恐失人心拒絕。於是北到葭萌,厚樹恩德以收眾心。

終於他開始徹底的崛起,北攻漢中,在漢中之戰斬殺曹操名將夏侯淵,又迫使曹操退軍,完全佔據了曹操的漢中,於建安二十四年進位漢中王,使蜀漢政權達到了最為鼎盛時期,可以說這是蘇易最輝煌的時候了

但是輝煌過後顯然就是黃昏,漢中佔領不久,關羽孤軍北伐,雖然水淹七軍、擒於禁、斬龐德、威震華夏、圍曹仁於襄陽,達到軍事上的最高峰,但是荊州後方空虛,東吳呂蒙以白衣計乘機奪取荊州最後關羽被吳軍擒獲,遭到殺害,“失荊州”使得劉備元氣大傷,蜀漢政權也開始走下坡路。

而蘇易在曹丕篡漢為魏後,於CD稱帝,以漢室宗親的身份重新建立漢朝,繼續東漢大統,年號“章武”。

終於他要開始報仇了,作為自己的兄弟,關羽他如何不能報仇,以為關羽報仇的名義,發兵討伐東吳,但於被吳將陸遜在夷陵之戰中打敗,最終撤退到白帝城。

或許有些認為蘇易其實是為了攻打荊州,但是真正瞭解的只有他的兄弟,有人說他虛偽,但是作為相處了數十年的結拜兄弟,他又怎麼可能沒有感情,畢竟自己攻打荊州無疑是一個愚蠢的決定。

然而蘇易雖然大敗,但是餘威仍在,孫權聽說劉備駐紮在白帝城,非常害怕,慌忙遣使請和,劉備出於對全域性的考慮,同意孫劉再次聯盟。

最後,他在CD稱帝,立國號為漢,史稱蜀漢,稱昭烈帝,蜀漢國政權正式建立。

但是在稱帝沒多久,他的病情再次復發,在那一刻開始他已經知道自己時日不多了。

隨後他招來了自己的兄弟,還有自己信任的屬下,看著諸葛亮,蘇易不斷的咳著嗽,緩緩的說道:“如果你看阿斗是個當皇帝的料子,你就輔佐他,如果他不是個當皇帝的料子,你就自行取度吧。”

說著諸葛亮頓時楞住了,他當然明白蘇易的意思,隨後諸葛亮哭著說:“我一定盡我所能去中興大漢,為了大漢竭智盡忠,直到死那一刻。”

在臨終之前,他也松了一口氣,顯然諸葛亮並沒有讓自己失望,雖然他就算諸葛亮願意他也不會做什麼,因為他已經距離死亡不遠了,而自己也並沒有看錯諸葛亮!

然後就在他剛剛準備閉上眼睛的時候,一瞬間出現了一幅幅的畫面,他看到了諸葛亮並沒有讓自己失望,好好的輔助著劉嬋。把持朝政,治國有方,同時諸葛亮也沒有篡權把劉禪趕下臺。同時諸葛亮對內政治理有方,但是頻繁發動戰爭,加重百姓負擔,抵消了治國有方的優點,也給蜀國留下了很多隱患。

不過他也明白諸葛亮已經是盡心盡力了,但是劉嬋呢,毫無主見,居然聽信奸臣,他如何不怒!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就在剛剛準備開口的怒罵逆子的時候,他發現自己居然開不了口了,這一刻他也明白為何自己能看到未來的事情了,因為他要死了!

他好恨,恨這樣的逆子徹底斷送了江山,還不如直接傳遞給諸葛亮!

然而一切的一切都結束了,他劉備的一生徹底的結束了!

隨著劉備閉上眼睛,蘇易緩緩清醒了過來,看著周邊的景象,他知道自己的代入已經結束了。

但是也不由的慷慨,他感受到了曹操的一生,從忠臣,到梟雄,最後成就霸業的霸主。他在裡面有過開心,也有過難過,感受過各種,但是他卻又一個遺憾,那就是不能稱霸天下。

同樣的他也感受到了劉備的一生,他一開始就有著自己的夢想,那就是當上皇帝,將來一定會乘坐這樣的羽葆蓋車,隨後他經歷了不知道多少的困難,最後終於迎來了最輝煌的時候!

同時在這一生之中,他也感受過兄弟之情,君臣之情,但是他同樣也有一個遺憾,那就是不能稱霸天下!

可以說在某個點上曹操和劉備是相同的,那就是稱霸天下,他們都有著那樣的野望!

同時他們最後都是充滿了不甘還有憤怒,自己的後代居然把他們建立起來的霸業給毀滅了,可以說他們最後的霸業都因此被司馬家給佔了,可以說是鷸蚌相爭漁翁得利!

因此他們憤怒,憎恨,但是最後也化為了無奈,因為他們無力改變。

這些情緒蘇易都感受到了,也代入到了,同時蘇易也發現《三國演義》這本書的代入感還有自己的精神力都大大的提高了!(未完待續)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