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一十九章別演了,朕都知道了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聽完蒙毅的描述,蕭何和陳平二人面面相覷。

趙昆冷冷一笑,默然不語。

卻見陳平摸著下巴,喃喃自語道:“這件事情,還當真是有趣。”

“想在這種事情上做文章,他們倒是好算計。”蕭何介面道。

與蒙毅等人不同,蕭何、陳平二人,一人是趙昆的心腹,一人是陳平的知己。

他們與趙昆的關係非同尋常,所以能當著趙昆的面,談論一些隱晦之事。

不過說完,兩人都笑了起來。

自從趙昆對朝堂大換血,朝堂內外一直有一股看不到的風波正在醞釀。

對於此事,他們都是心知肚明的。

不甘心很正常。

都說長江後浪推前浪,前浪拍在沙灘上。

但誰又真的願意給後浪讓路呢。

所以,他一眼就看到了今天這件事情的本質。

一些人想要透過栽贓士子,然後推動輿論風波,給寒門士子這個群體潑髒水。

因為新朝廷的新鮮血液,大部分都來自寒門士子。

在他們想來,只要達成這個目的,陛下迫於壓力,定然不會再如同現在一樣親近寒門士子。

真到了那一步,無異於將趙昆制定的政策,全部推翻。

這在新朝堂上,已經是一種極大的失敗了。

經過此事,將來趙昆再想制定新的政策,也會遇到不小的阻力。

而解決阻力的他們,將會被重新啟用。

嗯,計劃不錯。

但他們真以為就憑這種手段,便能夠對付陛下麼?

“那個受傷的士子救下來了嗎?”趙昆突然問道。

蒙毅拱手道:“回陛下,那士子自戕時,張揚被嚇壞了,讓人上去阻止,及時送到了太醫院,由太醫院院長親自出手,已經將人救下了。”

“嗯。”

趙昆點了點頭。

雖然大秦的“士”文化盛行,但能一以貫之,遇到這種事情剛烈至此的,也是少見。

身處這個位置,他不在乎有人針對自己。

他更加感興趣的是這個士子。

這些年,經過趙昆的從旁指導,太醫院的技術不斷革新。

如今,太醫院已經能夠自治羊腸線進行傷口縫合。

叔孫通這種外傷,看著可怕,但也不像以往一樣無法醫治。

“備車,去太醫院!”趙昆道。

蕭何等人看向趙昆,不明白他此時去太醫院做什麼。

趙昆也沒有多做解釋。

叔孫通剛被搶救回來,如今陷入術後的昏迷期。

何況,在蕭何等人眼中,叔孫通此人或許氣節不錯,但能力也就那樣了。

畢竟來咸陽之後,淪落到為張揚府上記賬的人,恐怕才學有限。

陛下去探望他,根本沒有任何必要。

趙昆當然知道蕭何等人的想法,但也沒多作解釋。

叔孫通被逼自戕的事情,不到兩個時辰,便已經傳遍了整個咸陽城。

即便再不講理的人,聽說事情的經過互毆,都會一口咬定,是張揚故意汙衊叔孫通的。

什麼?

你說張揚是張籍的孫子,張廷尉當了一輩子的官,在民間聲譽還不錯,他的孫子,怎麼可能無故汙衊人?

再說,一介寒門士子,有什麼值得他汙衊的。

每當有人提出這個疑問時,就會有熱心人主動給他們解釋。

這些解釋各有不同。

有些說張揚嫉妒叔孫通才學,所以才汙衊他。

有些說張揚也是受人矇蔽,其實真正偷食的人,就是那個向他告發的下人。

還有人說張揚十分討厭寒門士子,他認為普通百姓不配讀書識字,不配進入朝堂。

最後這種說法經過口口相傳,很快就成了唯一的解釋。

聽說過這件事情的咸陽民眾,無一不對張揚破口大罵。

經過趙昆這些年的努力,所有人都逐漸意識到,讀書識字的重要性。

然而,張揚居然不想讓他們走這條道路?

如今天下太平,隨軍出征建功立業的機會越來越少。

陛下仁慈,重用寒門士子。

他們是沒有戲了,但如今的咸陽城,哪家不希望自家的娃讀書識字,然後去追隨陛下?

張揚身無官職,不過是張籍之孫,對寒門士子這麼有成見。

若以後讓他這種人進入朝堂,普通百姓還有什麼盼頭?

與他形成明顯反差的,便是二世皇帝。

二世皇帝每天那麼忙碌,再加上遠征軍已經抵達戰場,他有很多的事需要做,但出了這檔子事後,還在百忙之中抽空去太醫院探望受傷的叔孫通,並且承諾為其討一個公道。

兩相對比之下,更讓人覺得張揚真不是東西。

夜晚,張籍府上。

張籍跪坐於桉幾後面,看著匍匐在地上的陳安。

“怎麼連這點小事都做不好。”

下午咸陽城中的風波,讓張籍也有些心驚。

為官多年,張籍怎麼會不明白‘防民之口甚於防川’的道理。

但悠悠眾口,根本防無可防。

訊息傳播得太快了。

張籍還從未見過這種情況。

幾個時辰的時間,張揚便被千夫所指,不知被人罵了多少次。

他本便是被推出的一個無關緊要的棋子,揹負一些罵名倒也沒什麼。

可偏偏事情還被搞砸了。

這算是標準的搬起石頭砸自己腳的人,讓張籍如何不氣。

陳安不敢爭辯,只是低著頭,將今日發生的事情完完整整說了出來。

“那士子或許是個意外,但下午發生的事,卻是有人在背後推動。”

平復下心情,張籍開始分析自己面臨的局面。

不用說,那引導民意的一方,自然是趙昆。

“老夫雖是迫於無奈,但皇帝所行之事,損害的又非老夫一人。”

張籍捻著鬍鬚,下定了決心。

“新朝勢大,非我們可以單獨抗衡。稍後,你去聯絡其他勳貴,就說老夫有要事與他們商量。”

陳安點頭領命。

張籍接著問道:“揚兒在做什麼?”

“張揚少爺被嚇壞了,回府後就閉門不出,已經兩頓未食了。”陳安直接說道。

“哼,這個不成器的東西!”

張籍怒其不爭的罵了一句,又道:“今日之事,陛下對老夫應有一些懷疑了,明日,你讓揚兒來府上一趟!”

“老爺是想?”陳安問道。

“與其被陛下猜忌,不如直接把這件事情的調子定下來,然後揭過,只是,要委屈一下揚兒了。”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張籍為官數十年,歷經三朝,這些事情看的極為通透。

他知道趙昆已經懷疑自己,但沒有確鑿的證據。

與其讓他猜忌,不如直接推張揚出來,將一切罪行認下。

如此,這件事情便可以乾脆揭過了。

第二天。

一大早,張籍府上中門大開。

這個異常的情況,自然引起了來往路人的好奇。

張籍這種三朝老臣,在大秦也算是一方權貴。

能夠讓他府上大開中門的情況,幾乎很少了。

站在街上,就能夠看到張府院子中跪著一個身影。

太陽剛剛升起,張府外就聚集了一大波人。

有眼尖的,已經認出了跪在那裡的人,便是昨日當街逼得人剖腹的張揚。

不多時,鬚髮皆白的張籍走了出來。

“孽子,你可知錯!”張籍指著張揚怒罵一聲。

張揚抬起頭,看了看張籍,一臉恍忽。

昨夜,他被張籍叫到府中。

張揚本以為張籍叫自己來,是要跟自己面授機宜,怎麼處理自己惹出來的風波。

沒想到,他到了以後,連張籍的面都沒見到,便跪在這裡。

一晚上下來,張揚整個人已經虛脫。

以張揚的智商,怎麼都想不明白,為什麼阿爺要如此對待自己。

看著張揚一臉恍忽的模樣,張籍心中嘆了口氣。

陷害叔孫通之事,完全出自他的授意。

從始至終,張揚都不知情。

以至於到現在,他都沒有弄清楚發生什麼事情。

就這種蠢貨,如果不是自己的孫子,張籍早就乾脆拋棄了。

今天他大開中門,擺出一副當眾訓子的模樣,其實也是想將張揚保下。

“仗勢欺人,觸犯秦律,老夫今日便對你行家法,以儆效尤!”張籍語氣冰冷道。

看到這一幕,門外圍觀的眾人,雖然不敢喧譁,但心裡都是大聲叫好。

大秦以法治國。

秦律嚴苛,自商君以來,“王子犯法與庶民同罪”的觀念,深入人心。

尤其是大秦腹地,關中地區的老秦人,對律法尤其敬畏。

勳貴,理當以身作則。

所以,今日見張籍當眾懲罰張揚,圍觀者都是心服口服。

皇帝書房。

趙昆剛進,就看到陳平迎面走來。

“今日,咸陽城中出了一樁稀奇事。”陳平笑著道。

不等趙昆詢問,他便直接說道:“張籍將自家中門開啟,宣稱張揚觸犯秦律,要對張揚行家法。”

“這老家夥倒是好算計!”趙昆笑了笑。

若沒有今天的這一出,他還不敢肯定昨天的那件事情,到底是不是意外。

但張籍今天這麼大張旗鼓,明顯是心中有鬼。

不用說,昨天張揚汙衊叔孫通,肯定是他的計策。

今天張籍當眾訓子,並且將昨日的事情定性為觸犯秦律。

這樣,他就可以將自己從這件事情中抽脫出去。

最重要的是,他還能在咸陽民眾面前刷一波好感。

一箭雙凋。

這番機變,不愧是歷經三朝,官職越做越大的人精。

但是,趙昆卻不想讓他如願。

他要做的事情太多,根本不想在這些人身上浪費太多的時間精力。

張籍以為趙昆重視寒門,才侵害了勳貴們的利益。

這說明,他的格局實在是太小了。

其實,現如今的大秦,趙昆從未把任何人當做自己的對手。

他也從不認為,有誰配成為自己的對手。

張籍苦心竭慮,卻不知道自己在趙昆眼中,充其量就是一隻聒噪的蒼蠅。

“讓蒙毅去張籍府上一趟,他想要和稀泥,未免想得太美了!”趙昆擺了擺手。

張府。

張籍指著張揚罵了足足半個時辰。

眼看張揚的身體已經忍不住打擺子了。

同時,門外聚集的人也越來越多。

張籍自覺差不多了。

他朝門口走去,打算對聚集在門外的眾人說幾句話,便結束這次作戲。

這時,門外的人群隱隱傳來一陣騷動,隨後迅速朝兩邊分開。

蒙毅雙手舉著一根荊條,走了進來。

他對張籍施了一禮,然後高聲說道:“陛下聽聞左廷尉當眾訓子,怕君憂思勞累,特遣我送來此物,幫左廷尉省些力氣。”

說著,蒙毅小心翼翼地將荊條遞給張籍。

張籍愣了一下,卻沒有接。

他看著蒙毅手中的荊條,太陽穴不住跳動,心中一片冰涼。

廉頗負荊請罪之後,荊條便被賦予了一些特殊的含義。

張籍在官場上廝混一生,自然不會以為陛下送自己荊條,真的是用來抽孫子的。

顯然,對方已經知道了昨天那件事情,是自己的佈局。

陛下的意思很明顯。

老東西,昨天的事情是你做的,別演了,朕都知道了。

張籍也明白,這根荊條是趙昆給他的一個機會。

若他願意就此罷休,那便讓張揚去太醫院向叔孫通負荊請罪。

到時候,陛下便既往不咎,當這件事情從沒發生過。

張籍臉色一陣青一陣白。

不過眨眼的時間,他心裡念頭百轉。

只見他雙手接過荊條,朝著皇宮方向遙遙施了一禮。

“陛下仁慈,還體諒老夫年老體衰。

不過,這家法卻是不必了,在我大秦,任何人不可隨意動用私刑。”

蒙毅聽到這話,不由得皺了皺眉頭。

他從這話中,聽出張籍的不妥協之意。

去讓張揚負荊請罪,那就是把柄落在了陛下手裡。

所以,為了不落把柄,張籍選擇了獻祭自己的親孫子。

這波啊!

這波叫做獻祭!

“張揚觸犯秦律,按律當徙五百裡。吾這邊將其交送有司,依律定罪!”

蒙毅張了張嘴,終究還是什麼都沒有說。

張籍把鍋全部扣在張揚頭上,哪怕是陛下也不能說什麼。

他深深看了一眼張籍,一言不發的轉身離開了。

這時,陳安來到張籍身邊。

“老爺,東陵侯到了。”陳安小聲道。

張籍點了點頭,看都不看已經跪昏過去的張揚,朝正屋走去。

進了裡屋,便看到身材乾瘦的東陵侯召平,跪坐在桉幾前。

“陛下年輕,行事不知輕重。有些時候,卻需要我們這些老東西來勸諫他,今日找東陵侯親來,便是商量此事。”

張籍跪坐在召平對面,直接開口說道。

召平笑了笑,道:“我已聯絡一些故交老友,均是才高之士,不日便能趕來咸陽,見到他們,陛下的心思,自然就會改變。”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