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一十四章武德充沛的大秦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趙昆在高臺上來回踱步。

氣氛逐漸變得沉重,下面的各國使臣,一個個戰戰兢兢。

隔了半晌,趙昆才突然止住步伐,冷笑著點頭道:“你們,好得很啊!”

各國使臣:“.......”

“大秦是禮儀之邦,素來講究禮之用,和為貴!可你們,是如何回報大秦的?”

各國使臣:“.......”

“朕給了你們足夠的信任及好處,你們又是如何回報朕的?”

趙昆的聲調,逐漸走高。

臺下眾使者,全部都渾身顫抖起來。

紫寡的額頭上,一陣一陣冒著冷汗。

正如趙昆所說,大秦開放胸襟,與他們這些小國建立邦交。

大秦或許得到了一些好處,但從利益的角度來說,受益最大的,卻是他們這些小國。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如果沒有好處可佔,紫寡堂堂一個大宛國王,何至於丟掉臉皮跑到大秦來跪舔?

當初大秦進入西域之前,大宛國可以說是愁雲慘澹。

紫寡王位不穩,他的親弟弟起兵造反。

國內民生日漸凋敝,百姓苦不堪言。

自從抱上大秦粗腿後,大宛的變化,可以說是翻天覆地。

依附大秦以後,大宛國內一日比一日安定富足。

新任國君,每日幾乎什麼事情都不需要做,聽章邯的命令行事即可。

趙昆說,大秦對他們這些小國仁至義盡,紫寡無比贊同。

但反過頭來,想想自己做了什麼。

即便紫寡這個大秦的忠實舔狗,也不敢說自己確實是對大秦掏心掏肺了。

別看他平日裡迎來送往,與大秦的一幫權貴相處極為融洽。

真金白銀,都不知道掏出去多少。

但紫寡心中清楚,自己花的每一個銅板都是有價值的。

在這個過程中,大宛拿了大秦多少好處,紫寡自己都數不清。

大宛為大秦做了什麼呢?

除了當初主動獻給大秦千里馬之外,似乎後面大宛根本沒有做什麼,除非把抱腿跪舔也算做事。

這便宜佔的,虧心啊!

大秦很大,大到隨便從手指縫裡漏點,都夠大宛這樣的小國吃飽喝足。

如果天下無事,大秦不介意維持這種關係。

但他們之中,有誰敢觸碰大秦的逆鱗,這樣的好日子,必然也就會到頭了。

此時,他們已經知道了迦太基人的幫兇是誰。

本都王國!

本都國王這個蠢貨,始終沒有懂得,大秦到底意味著什麼。

聽著高臺之上,趙昆憤怒的痛斥聲,紫寡心裡一陣哀嘆。

陛下決定出兵西域,秦軍所過,後勤補給,全都由經過的國家提供。

至於出兵意向,陛下還沒有指明。

但以紫寡對大秦的瞭解,大秦大張旗鼓出兵,怎麼可能只是為了滅掉一個區區本都王國。

歷數大秦之前對西域用兵,總共也沒幾次。

但嚴格說起來,之前那幾次,其實都算不上是真正的出征。

所以,即便是對於西域的這些國家而言。

大秦真正的軍威,只存在於他們見到的那些史料之中。

所有人都無比堅信,之前在西域的那三次戰爭,對大秦軍隊來說,跟玩鬧性質差不多。

很多人都想見見真正的秦軍甲士席捲天下,是何等的威勐。

但他們絕對不想在自己的地盤上看到這一幕。

然而,本都王國作死,事情已經沒有了挽回的餘地。

從殿中出來,紫寡臉上無比茫然。

渾渾噩噩之中,馬車已經來到了咸陽。

一進城,外面的喧鬧聲,讓他勐然間回過神來。

掀開車簾,紫寡便看到大街上,站滿了人。

所有秦人都義憤填膺的大聲談論,夾雜著怒罵聲。

紫寡零星聽到“出兵”、“滅國”之類的詞彙。

作為始皇帝親封的西宛君,紫寡的馬車上是有標識的。

因為他之前在咸陽極為活躍,修橋補路、納捐供奉,凡是出錢的事情,西宛君府上幾乎都有參與。

所以,之前紫寡在大秦的名聲還不錯。

可當秦人們看到馬車上的徽記時,都是臉色大變。

不一會兒,馬車後面就跟上了一群七八歲的孩童。

那些孩子手中拿著石塊,不停地朝馬車投擲過來。

石頭撞在馬車上,發出砰砰的聲音。

聽著這些聲響,紫寡的心逐漸沉到了谷底。

一直以來,紫寡都覺得自己已經算是一個大秦通了。

大秦的文化璀璨無比,秦人勤勞而驕傲,都給紫寡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這片富足的土地,一直讓他無比迷戀。

甚至,紫寡早已經決定,在此處終老。

但一直以來,他見到的都是一個溫和的大秦。

雖然大秦武力強大,卻從來沒做過什麼恃強凌弱之事。

平日裡相交往來的秦人,也無比溫和,知書達理。

如今發生這種事情,紫寡才後知後覺。

大秦以前之所以沒有露出獠牙,是因為沒有這個必要。

這個巨龍一般,無法撼動的國家,早已經過了需要透過武力解決問題的階段。

但是,一旦有人觸及逆鱗,大秦便會伸出利爪,露出獠牙,讓世界在他的咆孝之下恐懼顫抖。

秦人,絕不可辱。

紫寡心中,不由得再次想到了剛才在皇家別院中,那名宦官當眾宣讀的奏摺中的一句話。

看著街上的秦人,一個個都須發怒張,精氣神比自己見過的西域最精銳的兵卒還要兇悍幾分的樣子。

他心裡已經打定了主意,回去之後,立馬修書送回大宛。

這次大秦出兵西域,鬧出的動靜,定然天翻地覆。

紫寡雖然對自己的兒子比較放心,不過,今時不同往日。

面對暴怒中的巨龍,無論如何小心都不為過。

以大宛那種小身板,哪怕是被擦著碰著一點,都算是滅頂之災了。

馬車外面,一些女人也加入了追打異國使團馬車的隊伍中。

從紫寡的視角看去,很多馬車上,都掛滿了破碎的雞蛋、爛菜葉之類的東西。

紫寡嘆了口氣。

武德充沛啊!

他心底,突然萌生出一種莫名其妙的渴望。

如果自己是一個真正的秦人,那該有多好。

.......

秦二世元年十月二十六。

本都王國勾結迦太基人,擄掠秦人一百有四。

黑冰臺追蹤敵人行跡,於九原郡藏風谷滅本都王國騎兵一萬。

被擄秦人奮起反擊,與迦太基人同歸於盡。

二世元年十月二十九日,二世皇帝趙昆昭告天下,誓報此仇。

大秦盡起上郡、代郡、九原郡、隴西郡四郡邊軍,共計二十五萬精銳,並黑冰臺兩萬鐵鷹劍士,共計二十七萬大軍,揮師西進。

大軍以通武侯王賁為主帥,李信為副帥。

十一月初七,二十七萬大軍於隴西郡集結。

軍帳中,主帥王賁看著地圖,臉上帶著微微的振奮之意。

王賁乃是王翦之子,二世皇帝趙昆的岳父。

都說虎父無犬子,王翦是大秦唯一的徹侯,軍功卓著。

作為他的兒子,王賁同樣戰功赫赫。

當初秦滅六國之時,王賁主要負責西北戰場。

趙國、燕國、齊國覆滅,全都是出自他手。

另外,王賁與楚國、魏國交手,也未有敗績。

在將星閃耀的大秦,他也是最為耀眼的幾人之一。

只是,自從扶蘇監國,大秦主要走休養生息的路線。

這些年,趙昆啟用章邯、王離以及韓信等人,都是年輕將領。

雖然這些人都已經在各自的領域嶄露頭角。

但他們其實也算是小打小鬧,根本沒見過什麼大場面。

即便是近些年唯一一個以軍功封侯的章邯,在王賁這些人眼中,也類似於小孩子玩鬧。

這些跟隨始皇帝打天下的名將們,本來以為天下一統,已經到了刀槍入庫、馬放南山的時候。

在他們的推演中,未來的十年之內,大秦不會再輕啟戰端。

雖然國泰民安,是所有人的景願,可對這些名將們而言,未免便有些蕭索。

王賁萬萬沒有想到,秦國會覆而重建。

更沒想到,有生之年,自己還能趕上一場傾世大戰。

這次出征,與以往完全不同。

臨行前,趙昆與他徹夜長談。

這一仗,大秦有著極其明確的戰略目標。

滅掉本都王國,只不過是初級目標。

這一戰,最主要的目的,便是把大秦的威名打出去。

大秦雖然是天下最強大的國家,但千百年來,華夏之地都是圈地發展,鮮少與異國交流。

如今,其他國家認同大秦的富足與強大,但心底對大秦卻沒有足夠的畏懼。

趙昆很不滿意。

要打,就要把所有敢於對大秦伸手的勢力覆滅,打得所有覬覦大秦的勢力聞風喪膽。

王賁今年不到六十,比起王翦當年七十掛帥差遠了。

按理說,他現在正屬於年富力強的時候。

他戰績彪炳,年紀又合適,因此才被趙昆委以重任。

只是,對趙昆所說的要打就要打出威風來,王賁不是很理解。

在王賁經歷的所有戰爭中,根本沒有這些虛頭巴腦的目標。

秦滅六國,打仗的目的很簡單,就是要滅國收地。

讓人懼怕?

人都死了,還怕個什麼。

毫無意義!

當然,想不明白,不等於做不到。

對於這次出征,王賁已經有了全盤的計劃。

此時,一個全身披甲,面帶苦色的中年將軍走了進來。

看到對方,王賁哈哈大笑,迎了上去。

“自上次一別,我與你已有二十餘年未見,想不到還有共同領兵之時!”

那中年苦笑一聲,朝王賁拱了拱手。

來者,正是此次出征,被趙昆認命為副帥的李信。

李信出自隴西李氏,年少成名,在始皇帝一統華夏的過程之中,嶄露頭角。

當初,李信在軍中的風頭,甚至要蓋過比他還要年長幾歲的王賁。

始皇帝對李信的信重,達到了無以復加的地步。

若正常發展下去,李信定然能夠成為大秦軍方下一代的領軍人物。

然而,所謂過剛易折。

在滅楚之戰中,李信率領二十萬大軍與楚國名將項燕對陣。

在這一戰中,李信大敗。

此戰,幾乎將李信的嵴梁骨都打沒了。

從這戰以後,李信便意志消沉。

後來,在秦滅燕國之時,李信率一千輕騎追殺燕太子丹,逼得燕王喜親自派人斬殺燕太子丹。

這件事情,讓李信稍稍挽回了一些顏面。

即便如此,他也不再是始皇帝口中那個果勢壯勇的李將軍了。

一統華夏後,李信便自請去往遼東郡,跟蒙恬一起混日子。

後來秦國內亂,李信再次透過滅匈奴之戰,再次找回當年風采。

只是,這時候的他,已經逐漸成熟。

不再追逐所謂的功成名就。

本來以為匈奴覆滅後,他就安穩的當個戍邊大將。

沒想到,還有再被委以重任的時候。

而且,這次委派他擔任大軍副帥的,還不是他熟悉的始皇帝。

是他很少打交道的秦二世趙昆。

對於趙昆的敬佩,李信是打心眼裡的認可。

可以說,他能重新找回當年的自己,有趙昆很大一部分功勞。

即使當初嬴政親自遠赴邊關,與趙昆一起坐鎮,他依舊覺得,趙昆對他們的影響是最大的。

如今能被趙昆重用,心裡是既惶恐,又欣喜。

但,正因為如此,他才想好好打這一場仗。

在來之前,他其實就已經分析了,本都王國的情況,做好了準備。

此刻看到王賁,不由有種往昔,今夕的莫名感慨。

“老王,想不到我們還能一起並肩作戰,真是感謝陛下隆恩啊!”李信感慨的說道。

“哈哈哈!”

王賁朗聲一笑,伸手拍了拍李信的肩膀,示意他坐下說話。

對於趙昆,他還真的不知道說什麼。

因為趙昆是他看著成長起來的。

整個王家都在為趙昆效力,包括自己即將出生的外孫,也在加油成長。

所以,什麼隆恩不隆恩的,對他來說,沒有意義。

李信自然知道王家與趙昆的關係,所以也沒多言,徑直走到座位前,坐了下來。

很快,就有軍士擺上了滿滿一桌美食。

王賁笑著落座道:“咱們邊吃邊說,不著急!”

“好!”

李信應了一聲,伸手切了一塊烤羊肉,放進嘴裡,邊嚼邊讚歎道:“這羊肉烤得不錯,比草原上的那些人烤得都好吃!”

“這是自然,我們用的料都比他們多!”

王賁笑著附和了一句,又打量了一眼桌上的烤羊肉,冷冷的說道:“這次出征,咱們也要多弄點料,讓那些覬覦我大秦之人,嚐嚐滋味!”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