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八章 名副其實的香餑餑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李老太從外邊進來,見孫子孫女如此和諧,也是高興。

她接了孫女,囑咐兩個孫子。

“你們也大了,以後在外邊走動的時候多。要把心放大一些,不用為了家裡小事費心。”

家仁家義知道這話是指了他們母親,都是輕輕點頭…

過年是一年中最熱鬧的時節了,即便冷清如清水村,這時候也是人來人往。

李老二帶了家仁去了村長家和隔壁老爺子們那裡,分別送了一份兒年禮。

不是什麼貴重東西,無非是家裡炸的麻花丸子和幾個新鮮果子。

但村長和老爺子們可是高興壞了,拉了他們說了很久的話。

陶紅英和趙玉茹妯娌兩個,也去張二嫂和吳三嬸子家裡走動,謝她們之前的盡心幫忙。

如今陶紅英的上灶活計,還有家仁讀書,可都有人家的功勞。

兩家人也是高興壞了,回禮送的一樣豐厚。

不必說,以後相處定然更親近。

這般忙碌著,就到了大年三十這一日,李老老少早起就穿了新衣新鞋。

家裡日子還不算富庶,有人得了新襖,有人得了新鞋,各不一樣,卻都是需要的,都高興。

當然,佳音這個全家的寶貝,是從頭到腳換了個新。

紅色的襖褲,拼色錦緞的小帽子,蝴蝶鞋子有些大,系了帶子綁在腳脖上。

胸前掛著銀項圈,墜著長命鎖,手腕還有紅繩穿著銀珠子。

這般打扮,襯得她越發白胖可愛,笑起來露出兩顆小牙,好像年畫娃娃一般,分外的喜氣。

全家都是喜歡壞了,這個抱,那個親,名副其實的香餑餑。

李老太做主讓家仁家義多抱抱,兩個孫子常在外,多沾點兒福氣,也多好運。

冬日沒有農活兒,一日幾乎只吃兩頓飯,過年也不例外。

陶紅英和趙玉茹在灶間忙的腳不沾地,煎炒烹炸。

李老二和李老三李老四就一起去隔壁請客。

隔壁六位老爺子都沒有兒孫,這樣的時候,免不得冷清孤單。

李家早就商量好,請他們過來吃團圓飯。

但老爺子們不知道啊,這會兒聚在一起,正手忙腳亂要燒火炒菜呢。

結果,李家三兄弟上門邀請,他們就紅了眼睛。

“不成,大過年的,你們自家團聚,我們就不去湊熱鬧了。”

“是啊,你看我們也準備了年貨,不缺吃的。”

幾個老爺子都是推辭,李老二卻是上前就扶了趙大叔。

“大叔,我們家裡都準備好了,酒也買了。這頓先去我們家裡吃,晚上再送你們回來自己煮餃子。”

說著話,他就往外走,李老三和李老四有樣學樣兒。

於是,幾個老頭兒半推半就就被“請”到了李家院子。

李家堂屋裡,大圓桌子已經放下了,屋裡燒的暖入春日。

家喜家安裡外亂跑,幫著拿碗筷,不時偷吃一口被陶紅英笑罵。

熱鬧喜氣,簡直是撲面而來。

李老太抱了佳音,迎了幾個老爺子進門,笑道。

“幾位大哥別客套,遠親不如近鄰,咱們一起過年熱鬧。”

幾位老爺子真是感動又惶恐,不等說話,又被扶著上座。

很快,豐盛的飯菜就陸續端了上來。

燉肘子,紅燒魚塊,蒜泥白肉,羊肉燉蘿蔔,木耳炒雞…

九菜一湯,外加一大盆雪白的米飯,真是讓所有人偷偷吞口水。

就是一直裝病的吳翠花都早早跑了出來,盯著飯菜,恨不得立刻下手。

李老二給老爺子們滿了酒碗,他們兄弟,連同家仁家義家歡三個大孩子也得了半碗。

酒碗端起,叮噹一聲碰在一處,一年的辛勞就得到了慰藉。

男人們喝酒吃菜,女人孩子們就邊吃邊閒話兒,滿屋子的酒菜香氣縈繞。

佳音也破天荒得了一碗蛋羹,沒有放鹽,只點了一點兒醬油。

但陶紅英的手藝實在是好,蛋羹蒸的沒有蜂窩,嫩的好像果凍。

對她這樣的無齒人士,簡直太友好了。

她一口氣吃了半碗,還想再吃,卻被李老太攔了下來。

生怕她吃太多,積食肚子疼。

佳音只能眼巴巴看著,剩下半碗進了家喜家安的嘴巴。

眾人被她這可憐模樣,逗得哈哈笑。

“這孩子一看就是個喜歡吃的,以後可是不擔心少長肉了。”

“有福的孩子!”

佳音被奶奶掐著腋下,在腿上竄了幾個高兒,算是飯後運動。

家喜家安吃的打嗝,也被攆下桌子,抱了妹妹到屋裡大炕玩耍。

佳音又騎了半晌大馬,堂屋的酒桌兒才算散去。

幾個老爺子都沒少喝,紅著臉,散了腳。

李老二兄弟們又送了他們回去,端了滿滿一蓋簾白菜豬肉的凍餃子。

老爺子們醒了酒,天也黑了,到時候下鍋煮煮就能吃了。

村長在家不放心,過來看看老兄弟們。

結果見他們喝得臉色紅撲撲,橫七豎八睡在溫熱的大炕上。

不必猜,他也知道這是借了離家的光兒。

於是,他安心回去了,同老妻說起時候,沒口子的誇讚李家。

李家人這時候也難得閒下來,一邊吃瓜子花生,一邊閒話。

李老太拿了錢袋子,給三個兒子一人分了二兩銀子。

“雖然沒分家,銀錢都是公中的,但你們也都有小家。不能手裡一點兒餘錢都沒有,這二兩銀子,你們都拿著。有什麼想買的,自己安排。”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李老二還想推辭,吳翠花卻飛快下手了,攥了銀子就要跑,被他一把扯回來,搶了銀子就塞到了懷裡。

吳翠花氣得半死,再看兩個兒子都是低頭,顯見不會幫她。

她用力跺腳,扭身就回屋了。

趙玉茹心軟,小聲說道,“是不是去勸二嫂幾句?”

“不用,”李老二擺手,“一會兒吃餃子就出來了。”

眾人想起吳翠花方才的吃相,都是忍不住憋笑。

李老二怕兩個兒子心軟,又囑咐道。

“你娘找你們要銀子,一文都不許給。她怕是又給二狗子找銀子還賭債呢。”

家仁家義趕緊點頭,李老太不捨得孫子們難受,趕緊又拿了銀子出來。

家仁家義家歡三個,讀書的讀書,走鏢的走鏢,上灶的上灶。

他們都是為家裡分擔的年紀,一人得了二百文零用錢。

而家喜和家安一人得了五十文壓歲錢。

小子們都是高興,特別是家喜家安,一會兒嚷著要買糖葫蘆,一會兒又改了主意要買糖人。

這架勢,簡直把幾十文錢等幾十兩花用了。

佳音心癢癢,趴在奶奶懷裡啊啊抗議。

老太太會意,拍拍她的後背。

果然,天色黑透之後,佳音打了哈欠,老太太就抱了她進屋。然後偷偷拿了個五兩的銀錁子放到孫女枕頭下。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