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六十三章 帶著孫女逃課去!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不說別的,就說同書院走得近以後,村裡各家的孩子們想要進書院讀書就會容易些。

更何況,李老太這次還是要在村裡找人手去幫忙。

最開始落腳碎金灘的時候,他們要開荒,要種果樹,要建新村,還要照管溫泉山谷。

村裡每個人恨不得都長了八隻手才好,多少人都不夠用!

如今,各處已經穩定,除了春耕秋收,村裡人平日都算清閒。

村長每日都挖空心思給村人們找活計,就怕他們閒下來,再被張進那樣別有用心的人,引誘做些壞事。

為此,村長焦慮的一把花白的鬍子都要扯沒了。

幸好,瞌睡時候送枕頭,李家這邊有事兒需要人手,可是解決了他的大問題!

村長開門見山的問道:“老夫人啊,洛安那邊需要多少人手,年輕還是年老的?”

李老太想想就說道:“老三買了三十畝地準備種菜,供給書院學子們一日三餐。這麼大片的菜地,要照管,要摘菜,還要看護著別讓旁人禍害了,怎麼也需要三四個人手吧?

“食堂那邊,原本的人手還有五六個,但我估計都不得用,否則這兩年學子們也不會到外邊去吃飯了。

“老三他們兩口子心軟,臉皮薄,只帶著吳三嬸子和吳三叔,也怕壓服不住。總要再添三四個人手,慢慢熟悉了活計,再把那些懶貨們清出去。”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眾人聽到點頭,村長琢磨了一下,說道:“這麼算下來,菜地那邊要守夜要幹活兒,最好是一家有老有小的。

“食堂那邊,放幾個年輕的,能說會道,腦子也靈光一些的。最好還會炒菜,隨時能搭把手。不如問問孫二嫂兩口子,還有大壯兩口子。”

李老太聽得笑了,大壯媳婦兒和孫二嫂都是村裡有名的潑辣,孫二哥和大壯更是年輕力壯。

萬一在書院同誰有個衝突,都不用老三兩口子出面,這兩對兒夫妻就能大殺四方,所向披靡了。

“多謝老哥費心,這樣安排真是最好不過了。”李老太趕緊應了下來。

李震生也是說道:“鄉親們是去給我們家裡幫忙,總不能虧待了他們。

“這樣,比照吳三叔和吳三嬸子,以後他們也同村裡一樣,每日拿工分,每月按照工分發工錢,年底一起結算。做得好,年節還會有紅封。額外,四季還各有一套衣衫。”

村長高興的點頭,“好,這樣就好,已經很豐厚了。憋悶在村裡,日子安逸,也沒什麼出息。跟著你們家裡出去見見世面,可是多少銀子都換不來的好機會。”

“不,是我們家裡該謝謝鄉親們幫襯。”李老太趕緊擺手,真心說道:“這食堂是事關學子和先生們入口飯菜的大事,若是有一點兒差池,咱們這良心都過不去。

“外人就是再好,也沒有咱們這些一起拼命熬到如今的鄉親們更踏實、更可靠的。”

“對,這話說得太對了。”趙叔點頭附和,提議道:“菜地那邊,若是人手不夠,我們六個老家夥隨時都能去搭把手兒。”

至此,這事就算定了下來。

村長晚上回去,扒拉著手指頭,把村裡人手都盤算了一遍。

最後定了一家四口去照管菜地,這家家主叫吳老九,和吳三嬸子一家同姓,實際卻沒什麼血緣關係。

但當初大旱時候,因為李家有水井,為活命才投靠到村裡。

後來一起逃荒,一起拼命,走到了如今。

這一家子同吳三叔連了宗,平日當親兄弟處著,走動也頻繁。

吳老九兩口子都是憨厚本分的人,幹活兒從來不偷懶,家裡還有個五十歲的老爹和十歲的小閨女。

這般去了洛安,兩口子幹活兒頂用,吳老爹打更值夜,小丫頭也能隨時搭把手。

於是,第二日早晨,村長就把吳家四口、孫家和大壯家都聚在一起,說了去洛安的差事。

眾人都很高興,立刻答應下來。

別多不說,只看吳三嬸子和吳三叔,跟著李老三夫妻才多久啊,吃得好穿得好,而且行事說話都長進太多了,絕對比窩在村裡要出息。

聽說去年除了村裡的分紅,食鋪那邊還給了十兩銀子的分紅呢。

他們只要幹活兒不偷懶,忠心不二,以後的日子肯定錯不了!

三家人很是高興,回家就忙著拾掇。

村裡各家比鄰而居,山牆都是共用,根本就沒有秘密可言。

很快,幾乎所有人都知道這事了。

有人羨慕,有人好奇,更有人跑去問村長,他們也想去洛安。

結果村長揮著煙袋鍋兒攆人,“都急什麼!日子越來越好,以後需要你們出力的地方多了,還怕沒你們的位置啊?!都給我好好幹活兒,誰幹的好,下次就優先安排誰。”

村人們被噴了一頭口水,仔細想想,也是這麼回事。

只要抱緊了李家這根兒粗大腿,機會還很多。

李老三的小食鋪,能變成書院的大食堂。

那李大老爺的酒樓鋪子也能越開越多!

泉州的小船隊,也能變成大船隊!

到時候肯定需要在村裡再找人手,興許那時候的差事比食堂的差事更好呢?!

於是,村裡鬧了一日總算安靜下來。

李老太見此,也是抓緊收拾行禮,趕赴洛安。

家裡的馬車不夠,又在城裡僱了兩輛。

日上三竿時候,眾人就出發了。

佳音可是高興壞了,因為這一去最少六七日,她就不用學規矩和女紅了!

先前被淘氣小子們打擊了,腦子犯抽,發憤圖強了幾日,暴露了自己的老底兒,被何嬤嬤和蕙娘都知道了她的“早慧”。

以後再想裝傻、想摸魚都不容易了,哎……

幸好,她還有奶奶這個好搭檔,直接帶著她“逃課”了!

佳音趴在開啟的車窗上,春風輕柔,吹在臉上舒服極了。

遠處的田野裡,有農人在辛勤的奔波。

春日種下良種,用汗水澆灌,秋日時候才能心安理得的擁抱豐收。

路上不時有馬車錯身而過,不知是不是車裡人也再賞春光,馬蹄同樣帶了三分懶散。

洛安小鎮裡,李老三和趙玉茹果然已經忙的腳不沾地了,喘口氣的功夫都沒有。

突然見到老孃帶人早早趕來,兩口子感激的差點兒紅了眼圈兒。

老孃就是救苦救難的觀世音,不接受反駁!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