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書院有鬼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請問,該怎麼讓一個無特色的小景點有遊客?”

蘇樂在知乎上看著回答者的答案,只是大部分都很不靠譜,就在他不耐煩準備關掉頁面的時候,一條回答讓他眼睛一亮。

“沒猜錯的話,樓主應該是承包了某個小景點吧,其實這類小景點全國各地隨處可見,景色自然是無法和那些五星級景點相比,而在我看來景色是景點是先天條件,如果先天條件不足的話,只能是靠後天條件,那就是文化了。”

“說是文化,說白了就是講故事。故事分兩類,一類是那些歷史名人的事蹟,不過按照國內的慣例,倘若和名人有關,幾乎很難被私人承包,至少能夠承包下來的老闆,不需要上網來提問,因為他們有專業的經營團隊。”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蘇樂:……

有感覺自己被冒犯到。

“既然不能蹭歷史名人的熱度,那就需要在故事的可讀性和感染性上下功夫了,按照國人的習性,故事可以老套,但必須得美好。我給樓主舉個例子,我們這有一個很普通的古亭,可前去遊玩打卡的市民和遊客絡繹不絕。”

“亭子是清朝建造,關於亭子的來歷有著一個故事,相傳有一個書生,小時候父母雙亡,當地一位青樓女子看他可憐,將其給收養,不但供其吃穿,還供他讀書上學。

後來書生進京參加趕考,當高中的訊息傳回來後,養母覺得自己身份低賤,為了不影響養子的前途,特意寫了一封書信託人帶給養子,讓其回來不要和她相認。

然而書生收到了母親的書信之後,立刻趕回家鄉,當著當時賀喜的地方官員和鄉紳的面,恭恭敬敬的給養母磕頭謝恩。

而這件事情呢,後來也傳到了皇帝耳中,皇帝也為這對養母子的情深所感動,特意下旨建造了一個亭子,賜名為:報恩亭。”

“故事算不上新,可偏偏廣大百姓就喜歡這樣的故事,至於這故事真假又有誰在乎呢?”

“文化是重中之重,不過要想發展景點還需要輔助其他手段,樓主有興趣可以加我私聊。”

看到這裡,蘇樂眼睛發亮,這回答的人還真是猜測的準,自己的情況都被他給說中了。

自己承包的信州書院,確實是沒什麼特色,就是一個坐落在山上的普通書院,書院也沒出過什麼名人,甚至連個進士都沒有過。

至於為什麼會承包這麼一座沒特色的書院,還得從他那老爸說起。

一個月前,家裡要拆遷,得知訊息的蘇樂樂壞了。

房子一移,蘭博基尼。

房子一扒,帕拉梅拉。

已經思考著自己要買什麼車好的蘇樂,還沒等他考慮好,就得到了一個驚天噩耗。

他爸在和拆遷公司談判的時候,並沒有選擇要補償款,而是要了被劃歸為拆遷公司日後經營的信州書院的經營權。

這一次的拆遷,是因為一家大公司要在這一片打造一個文化小鎮,小鎮的中心不是信州書院,而是更加有名的鵝湖書院。

信州書院,就在規劃的小鎮的邊上位置,而蘇樂家就在信州書院所在的山腳。

小時候,當看到魯迅先生的那篇《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蘇樂也寫了一篇《從百草園到信州書院》。

得知了噩耗的蘇樂,還沒來得及跟自己夢中的愛車告別,又被自己父親給召喚了回來,讓他回來負責書院的經營。

蘇父給出的理由很簡單,他過段時間要做個手術,不能太操勞,書院交給別人又不放心,只能是他這個親兒子回來接手了。

面對自己父親給出的理由,蘇樂剛開始是義正言辭的拒絕了,男兒志在四方,他要在大城市闖蕩,怎麼能縮在家門口。

可當蘇父給開出一個月一萬的工資的時候,蘇樂沉默了片刻,看到自己父親頭上多出的許多白頭發,最終答應了。

父母在,不遠遊嘛。

只是接手了書院一個月之後,蘇樂才發現自己被坑了,就那一萬塊工資壓根就不夠維持書院的正常執行。

書院面積不算小,又是坐落在山上,需要有人打掃落葉和灰塵,蘇樂請了兩個打掃衛生的阿姨,每個三千五一個月,再加上水電費,就差不多一萬了。

也就是說,他這一萬塊工資光給掃地阿姨和水電費了,還要自己掏腰包補貼伙食費。書院在山上,外賣倒是會送,但高達一百多的配送費讓蘇樂望而生畏,最後和其中一位掃地阿姨商量了下,讓她兼任廚師,工資再加兩千。

如果不用自己貼錢,蘇樂倒是可以這麼混著,等到自己父親手術結束身體好了再把書院交還,可這一貼錢進去,他就捨不得了,這才想著該怎麼賺回來。

景點賺錢不外乎是兩點,賣門票和一些紀念品。

信州書院幾十年來,一直是作為公共設施存在的,很多時候是市民爬山累了進來坐坐休息用的,收門票這條路顯然有些不現實。

蘇樂想的是賣紀念品,書院嘛,那就賣字畫,跟其他景點一樣,請一個會書法的,讓他現場在扇子上寫字,一把扇子賣給三十塊,然後對半抽成。

一開始,還確實是被他給招到了人了,可對方在這裡待了三天就走了,原因很簡單,整個書院三天時間就進來了十幾個遊客,只賣出去了一把扇子。

氣的那位連二維碼裡的十五塊的抽成都不要就走了。

經歷了慘痛的教訓,蘇樂便是明白,景點任何賺錢的門路都建立在一個前提上,那就是遊客數量。

“我可以編造……哦不,挖掘書院的歷史故事啊。”

似乎想到什麼,蘇樂急匆匆朝著書院最後面的一間儲物室走去,推開門,一股潮溼的腐臭味傳來,這裡是存放書院的一些老舊物品的,很顯然這房間也是很久沒有人進來過了。

蘇樂沒有第一時間進去,而是開著門,等到裡面的空氣流動了一會後才走進去,在他的記憶中小時候來過這裡,而且還從這屋子裡的一個箱子裡看到過一本線裝的書籍。

不過因為裡面是寫的繁體字,那個時候的他根本不認識繁體字,也就沒怎麼看,把那書又給放回箱子了。

一番翻動,蘇樂終於是在屋子的角落找到了那個小箱子,開啟之後看到那書籍還在略微松了一口氣,雖然要編故事,但他還是希望能夠有一些歷史根據的,這本書很有可能就記載著書院的一些歷史。

《雲山集》

將這本線裝古書給拿到手中,一入手便是給蘇樂沉重感,等到他翻看第一頁,看清楚上面的繁體字後,眼瞳收縮,整個後背瞬間發涼。

“書院有鬼,快跑!”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