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1章 得寸進尺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鄭少目前的處境,正好夾在麥師傅和眾多專家、院士之間,內心忐忑,要是真的惹毛了父親,回去挨頓揍都是小事,就怕老頭子讓許秘書斷了自己的糧草,他錢包裡那些副卡一旦被銀行凍結了,身上的現金就只夠吃頓便飯。

黃院士心裡想著乘勝追擊,痛打落水狗,哪能這樣輕易讓麥冬溜了,這時候趕緊站出來,皮笑肉不笑的說道:

"鄭書記這話說的有點重了,年輕人敢於辯證是件好事情,既然是小鄭請過來的朋友,想必會有點本事,這次敲定蛇患治理方案至關重要,可謂牽一髮而動全身,在確定方案之前多一個方向,推敲其中漏洞,也是理所應當的事情。"

"還是先讓小夥子說說他的推論,要是能講得通道理,說的清來由,也好開拓一下大家的腦域,就算再忙,也不差這幾分鐘時間。"

"說的沒錯。"

"也就黃院士心胸寬廣,不跟他們一般見識,換成是我,早讓楊局長派人轟他們出去了,別讓一顆老鼠屎壞了一鍋湯。"

"現在的年輕年,都喜歡半桶水晃盪,本事不大,口氣不小,黃院士才是這方面的權威,哪輪得到一個愣頭小子過來指手畫腳。"

省裡來的領導對黃院士謙虛的態度相當滿意,看向麥冬的眼神有些耐人尋味,有幾分好奇的同時,眼眸裡又帶著濃濃的排斥情緒,在場的一眾專家更是同仇敵愾,怒不可赦的瞪著麥冬等人。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在大家看來,黃院士的推論已經切中要害,雖然具體實施的細節還有待商榷,但總的方向算是確定下來了,大家終於不用像無頭蒼蠅一樣,東一榔頭,西一棒子撞的頭破血流了,在專案小組對蛇患一籌莫展的情況下,黃院士的推論無疑給了大家一個臺階和新的方向!

偏偏有人在這個節骨眼上跳出來大放厥詞,把黃院士的論斷徹底推翻了。

"我像他這個年紀的時候,還在燕京大學研讀生物系博士學位,在我們那個年代,從來沒有人敢當著教授的面賣弄學問,尊師重道是中華的傳統美德,像他這樣不懂規矩的孩子,連做我學生的資格都沒有。"其中一個中南大學的教授鄙夷道。

"這要是我教出來的學生,早轟出去了。"這位蛇毒研究說的專家,姓王,穿著一身棕色夾克,五十歲上下,面色黝黑。

"教授,我剛才上網查了一下,雲霧峰裡確實生活著幾百戶人家,都是靠打獵為生的,他剛才提出來的問題確實值得推敲啊,這麼多毒蛇從雲霧山遷徙過來,那邊怎麼可能沒有任何動靜?"說話的女孩面容清秀,看著很年輕,二十歲上下,長髮齊肩,瞪著一對星眸好奇的看著對面的麥冬。

不等王教授回話,旁邊的銀髮老者抬手推了推鼻樑上架著的棕色鏡框,輕蔑的笑道:"這些事情根本不需要推敲,專案組前段時間就去雲霧峰走訪過,也不知道是誰把訊息透露出去了。"

"我就說嘛...我們搞了半輩子生物研究,喝了那麼多墨水,學了一肚子知識,已經連著三天三夜沒有閤眼了,對蛇患發生原因的探究,到現在依舊沒有沒有實質性的進展,就連黃院士也只是提出'大裂谷地震導致蛇類遷徙';的假設。"

"以他的年紀來看,最多拿一個大學文憑,能有什麼真才實學?"

"原來是這樣..."女子握著粉拳,蹙著眉毛,顯然不高興了。

帶著棕色邊框眼鏡的銀髮老者,是省蛇毒研究所的副所長,名叫宋建國,今年已經五十七歲了,再有幾年就該退休了,在眾多專家當中地位僅次於黃院士,這次由他帶隊,領著蛇毒研究裡的七名同事一起過來,協助專案組一起治理盤龍山景區蛇患。

可是事情進展的並不順利,包括他在內的八名蛇毒研究所成員,圍在一起討論了好幾天,卻完全沒有理出任何頭緒出來,弄的香潭市政府被逼無奈,只能派人請了黃院士過來,這才有了今天這場多方會議。

跟在宋建國身後的女孩叫宋美玉,是他的孫女,現在還在燕京大學攻讀研究生學位,這次非吵著要跟過來,做爺爺的拗不過她,最後只能妥協了,就當帶她出來見見世面,長長見識。

宋老無奈的嘆息道:"都怪我們的研究工作做得不夠深入,平時組織大家學術討論,一個個爭的臉紅脖子粗,說的頭頭是道,現在遇到緊急情況怎麼全啞火了?到最後還得勞煩黃院士專程跑一趟。"

"教授,我們是做蛇毒研究的,要說解析毒液,救治蛇毒,絕對是我們的拿手本事,可眼下重點是找出毒蛇來源,和導致這種反常現象的原因,這些都是他們搞生物研究擅長的工作。"蛇毒研究所的同事勸慰道。

蛇毒研究所這些人,對專案組"一病請兩醫"的行為非常不滿,他們當中任何一個人都是名校畢業的高材生,獲得過一堆的學術獎章,骨子裡多少有點傲氣,專案組的這種行為,顯然是在質疑大家的能力。

宋老面色一寒,抬頭瞪了這名學生一眼,"人家是做生物研究,又不是專門研究蛇的,反倒是我們,研究了一輩子蛇毒,卻在家門口栽了個大跟頭,說出去都覺得丟人啊!"

"你們可能還不瞭解黃院士的履歷,93年的時候,陝北地區鬧蝗災,八成麥田被蝗蟲禍害,顆粒無收,光是榆林和延安地區,就有幾十萬人的口糧沒有著落。"

"當年燕京、清華、復旦等十幾所院校聯合,針對蝗災展開緊急會談,我有幸和兩位院士參加了那次會談,現場一百多名教授學者,大家各抒己見,最後只有黃院士提出的'三個方針';獲得了全票透過。"

"這三個方針分別從農業防治、生物防治和天敵等方面,全面剖析了蝗蟲防治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給出了具體可行的實施辦法,最後正是憑著這'三個方針';,徹底杜絕了陝北地區的蝗蟲災害。"

"因為這事,農科院還特意給黃院士頒發了榮譽獎章,當時分管農業的某位中央領導人,還親自接見過黃院士!"

宋老把這件往事娓娓道來,眾人聽完以後心裡震驚不已。

宋美玉張著櫻桃小嘴,差點合不上了,"沒想到黃院士還有這樣的經歷,以前從沒聽人說過,農科院的獎章可沒那麼容易獲得!"

"我跟黃院士也有十幾年沒見了,都是些塵封的往事,知道的人本來就不多,和你們講這些,就是希望你們以後對待前輩要謙和些。"宋老微微嘆息道。

聽了爺爺這番話以後,宋美玉看向黃院士的眼光滿是欽佩,身為在讀研究所,黃院士就是她努力的方向,眼角餘光看到那個年輕的身影,心裡自然多了一絲不屑。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