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42 英國孤立政策在歐洲之外的延伸】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腓特烈和他的稅收官們使盡渾身解數在普魯士募集資金,但是如果同英國相比,普魯士的實力就黯然失色了。

英國在大戰時,擁有一支超過10艘主力艦的艦隊,軍需花名冊上有一支超過0萬人的軍隊,包括德意志僱傭軍,同時還為普魯士提供資助。

實際上,七年戰爭花費了財政大約1.6億英鎊,其中6千萬英鎊(7%)是在金融市場上募集的。

雖然國債的進一步增長引起了皮特同僚們的不安並導致他於1761年10月下臺,但該國海外貿易卻在增長,使得關稅收入增加並促進了全國的繁榮。

這是利潤轉化為實力、英國的海軍力量被用來(例如在西印度群島)保障國家利潤增長的一個極好例證。

正如英國駐普魯士大使曾被告知的那樣,我們在做士兵之前必須先做商人,貿易和海軍力量互相依賴。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而且,本國的真正資源財富仰仗於它的貿易。

相反,所有其他交戰國的經濟都在這場戰爭中遭受嚴重損失,即使在法國國內,法國首相舒瓦瑟爾也悲哀地承認:“在目前情況下的歐洲,決定大陸均勢的是殖民地貿易及海軍力量。”

像所有其他沒有貿易大國津貼就不能打仗的國家一樣,奧地利王室、俄羅斯王室和普魯士國王不過是二流君主而已。

對於華國來說也是如此,沒有強大的海軍,華皇甚至連二流君主都不如,因為華國的影響力,根本出不了華國周邊,頂多是在南亞和東亞有點影響。

英普聯盟所顯示的陸軍和海軍軍事藝術,在初期的挫折之後,幾方面體現出來:在海上,安松麾下龐大的皇家海軍逐步建立了對法國大西洋各港口的封鎖,並且還有餘力在土倫港外築起一道屏障,同時重新奪回在地中海的優勢地位。

當艦隊在拉各斯附近、卡塔赫納真的進行交鋒的時候,霍克率領舉世無雙的艦隊在狂風暴雨中對康弗朗的艦隊窮追不捨,把它直逼進基伯龍海港。

在這些戰鬥中英國海軍一再顯示出高超的航海技術。

不僅如此,有全面後勤供應系統的英國海軍分艦隊,對法國進行了全天候的封鎖。

英國的封鎖政策不僅扼制了法國大部分海上貿易,因而保護了英國的商業及其領土的安全,而且還阻止了法國向西印度群島、加拿大和印度派遣足夠的增援部隊。

1759年是充滿奇蹟的一年,法國在世界各地的殖民地先後落入英國之手,這極大地鼓舞了英德聯軍在明登擊潰法國兩支大軍取得大捷。

當西班牙176年愚蠢地參戰時,同樣的命運也落到了它在加勒比海和菲律賓的殖民地頭上。

與此同時,勃蘭登堡王室也已經看到它自己的一份“奇蹟”。

在羅斯巴赫和勒森兩場大戰中,腓特烈不僅分別摧毀了一支法國大軍和一支奧地利大軍,而且還挫敗了這兩個國家逼近北德意志的企圖。

1760年腓特烈在利格尼茨和託爾高再次擊敗奧地利人後,維也納幾乎到了窮途末路。

然而,單單這些戰役的代價,就在慢慢地拖垮普魯士的大軍(僅在1759年就損失6萬士兵),而勁敵俄國卻已證明要強大得多,部分是因為伊麗莎白對腓特烈的刻骨仇恨,但主要是因為同俄國大軍的每一次遭遇都屍橫遍野,血流成河。

其他各交戰國感到,法國急於同現在也準備講和的英國達成妥協,但這時普魯士發現它還有足夠力量阻止奧地利人和俄國人前進,直到176年伊麗莎白去世拯救了他們為止。

伊麗莎白死後,新沙皇彼得迅速退出戰爭,這樣一來,不論奧地利還是法國,除了在恢復戰前歐洲態勢的基礎上和解以外,不可能期望任何更好的結果。

恢復歐洲戰前態勢實際上意味著那些要摧毀普魯士的國家的失敗。

在176—176年和解中獲利的顯然又是大不列顛。

即使把奪取的各地領土交還給法國和西班牙以後,英國仍然在西印度群島和西非取得長足的進展。

它基本上肅清了法國在印度的勢力影響,最重要的是英國已成為北美大陸大部分地區的主宰。

這樣,不列顛就佔有了比洛林、西里西亞及大陸國家激烈爭奪的其他更遼闊、富饒的土地。

此外,英國在歐洲範圍內扼制了法國外交和軍事上的野心,從而確保了總的均勢。

相比之下,法國不僅在海外損失慘重,而且與1748年不同,它在歐洲本土也失敗了。

事實上,法國陸軍在戰爭中毫無生機的表現,預示著歐洲的重心已經從西歐轉移到了東歐。

英國人花了400年不斷擴張兼併成為400萬平方公裡的日不落帝國,然後用100年時間不斷拆分重組剝離回到500年前的起點。

衰落早有先兆,一戰結束後各殖民地的獨立運動再度興起。

而英國本身相對於佔有殖民地,更在乎的是建立在帝國特惠制基礎上獲取的經濟利益。

只是他們並沒有做到這一點,關於這一點,華皇看的很清楚。

這也是為什麼19世紀以來英國和法國關係突然變好了的原因。

法蘭西斯,路易十四,拿破崙和英國都幹過很多次架,更別提百年戰爭的深仇大恨了,英國也搞了好幾次反法同盟,但拿破崙敗了後,法國怎麼就再也沒和英國打仗了,還加入了神聖同盟,之後就和英國一起幹滿清,幹露西亞,幹德意志成為好基友。

華皇曾經很難理解兩個相鄰的世界超級大國,怎麼說好就好了。

不管滿清還是其他地方的殖民都只是小打小鬧。

克里米亞戰爭也只是大陸均勢政策的表現。

真正改變英國國策的,是摯誠協定。

以後世的角度來看,這是英國外交的妥協之舉,法國外交的勝利,德國外交的失敗。

使得整個歐洲走向戰爭,走向毀滅。

英國奉行“大陸均勢,光榮孤立”政策。

在歐洲大陸上,誰都不能比誰強。

他永遠反對歐洲大陸的老大,聯合二三四五六一起反對老大。

而當時歐洲大陸上最強大的國家是法國,所以七次組成反法同盟來擊敗拿破崙。

拿破崙失敗後,俄國的哥薩克騎兵是第一個攻入巴黎,所以俄國自稱“歐洲憲兵”,為所欲為。

英國很煩惱,只好聯合昔日的敵人,一起討伐昔日的盟友。

英國從伊麗莎白一世開始的國策,作為海洋國家的英國,國際政治的最高追求就是“光榮獨立”,獨立於歐洲之外,誰在歐洲稱霸就像打地鼠一樣來一錘子,做一隻離岸平衡手。

擊敗拿破崙後,沙俄成為了當時的歐洲憲兵,所以英國當然要把矛頭調轉,與法國交好。

同樣的歷史還可以類比一戰之後英國對德國的綏靖政策,一樣也是出於一種離岸平衡的考量。

用德國人的話講,英國與誰結盟都不會出於真心,只是在歐洲找一個替他擋子彈的人罷了。

英國要維持大陸均勢。

正所謂沒有永遠的朋友也沒有永遠的敵人,只有永遠的利益。

英國人在歐洲是這種外交政策,延伸到世界範圍,也同樣是這樣的理念,他們表面上號召均勢政策,實際上因為他們已經是霸主,已經得到了最廣大的土地,所以,亞洲的唯一大國——華國,是英國不可能任由發展的。

19世紀以前,無論是太陽王還是拿破崙,法國都是一頂一的歐陸霸主,牛逼到奧普俄攢到一塊兒都不一定剛的過。

到了19世紀中後期,法國慫了,普魯士開始牛逼。

所以英國人覺得該換個盟友了。

這樣才有了華皇在很長一段時間內形成的既定印象,好像英國和法國的關係,一直都很不錯。

從外交方面提供兩個視角:一,不列顛治下的和平說白了就是在這段時間內英國的世界霸權得到了真正的確立。以至於沒有國家希望同如此強大的英國開戰,包括法國。二,光榮孤立英國並不直接使用自己的實力,而是把其作為砝碼,壓在歐洲大陸外交的天平上,讓他國出力,自己在後面壓陣,力圖保證均勢。應對英國的這種做法,明智的做法是歡迎英國的支援,爭取和英國拉近關係,而不是對抗,這當然也包括法國。

在歐洲之外,華國的崛起速度雖然還不至於讓英國人感到恐慌,但是華國有實力成為世界霸主,這是不爭的事實,所以,壓制華國,是不會改變的國策。

當華皇徹底明白了這一點之後,思路逐漸的清晰,但是壓力也越來越大,之前到底還是抱有一點點幻想的,弱者,總是會不切實際的希冀強者能對自己友好一點,哪怕是裝裝樣子也行啊,顯然,英國人連樣子都不打算裝了。

英法扶持日本,就是為了抑制沙俄在遠東的發展,而現在同樣,扶持日本,就可以抑制華國在亞洲的發展。

所以,每一個戰略都必須從全世界的角度去看問題。(未完待續)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作者軒樟其他書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