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二十二章 可恥的清軍和北洋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也就是,清軍陸海兩軍,在朝鮮,大陸和臺灣戰場上,總共動用了超過20萬的水陸兵力。

結果日軍只有1132人屬於戰死,或者因為負傷死亡。

這裡面要是減去臺灣義軍消滅的300餘日軍。

那麼,從1894年7月25號豐島海戰的爆發,到1895年4月17日簽訂《馬關條約》,甲午戰爭總共歷時八個月。

在這八個月,240來天的時間裡,大清國的20萬軍隊從海上打到陸上,從朝鮮一路打到東北,魯東,丟了東亞第一大軍事要塞旅順,丟了東亞第一大軍港威海衛。

這麼的‘英勇奮戰’,結果才擊斃了800餘名日軍。

平均一天還殺不了一個日軍。

可見清軍已經從骨子裡爛成什麼樣子?

而在這個時空裡,當4000銘軍連著劉盛休,在九連城都當了日軍的俘虜。

6000盛軍和2000仁字軍,被何長纓連逼拐帶的弄到了遼南。

少了這12000兵力的遼陽防線,頓時更是千瘡百孔,到處都是漏洞。

而在岫巖駐守的聶桂林,一不練兵,二不在個險山要隘分兵設防,2500餘士兵全都呆在岫巖城裡面,整天偎在屋子裡烤火賭錢吹牛比。

在聶桂林看來,這事兒其實真的很簡單。

——日軍不來大夥兒就在這裡等過年,要了來了大夥兒就撤到營口去等過年。

岫巖城守尉嘉善,聽到日軍要來,倒是很主動的招兵買馬,倉促招募了2000八旗子弟。

這些八旗子弟,雖然都是一群破落戶窮鬼,不過有大清朝免費養著,天天遛鳥抽大煙賭銀子,日子倒也過得舒坦。

大夥兒都講究面兒,所以就是再窮,屋裡也養著一兩匹大馬,而且大爺們平時哪裡走過遠路,更何況還是這大冷天的?

於是這2070個大爺過來,除了70人確實太窮了養不起馬,其餘的都是清一水兒的騎著大馬來‘報效朝廷’。

於是嘉善就順勢組成了四營馬隊和一哨騎兵。

這2000大爺們進了軍營,既不訓練放槍,也不出門站崗。

天天大吃大喝,賭博,吹牛比,抽大煙,嫖姑娘,玩兔兒相公,——整個軍營都成了一個大煙館子加大賭坊。

岫巖城頓時一片熱鬧。

誰也不去擔心考慮在南邊大孤鎮盤踞的,那近萬虎視眈眈的日軍。

宋慶,聶士成,馬金敘,近7000兵力,在放棄鳳凰城以後,全力防守遼陽正南百里處的天險摩天嶺。

依克唐阿則是在退到摩天嶺正東一百三十裡處的賽馬集,憑藉東北的高山險林,在通往遼陽的驛道各處山頭布軍排營。

至此,清軍遼陽,西起岫巖,東至摩天嶺,賽馬集,勉強構起了一道阻敵防線。

而沒有什麼天險,兵力最次的岫巖,顯然是最弱的一環。

西洋歷11月9號,立見尚文派足立武政大尉,帶領一個步兵中隊,作為搜尋支隊,由鳳凰城出發,進犯賽馬集。

11月10號,日軍第22聯隊第1大隊長今田唯一少佐,率領著步兵一大隊,在立見尚文的命令下,由鳳凰城出發。

途經雪裡站、樊家臺、通遠堡抵草河口,又轉道向西過分水嶺,向摩天嶺以東的門戶連山關發起進攻。

11月11號,日軍今田部和防守連山關的馬金敘部交火,馬金敘不敵敗退,日軍隨即佔領連山關。

11月13號,日軍足立武政部在賽馬集南部的驛道,受到依克唐阿的阻擊,一番戰鬥之後。

日軍拋下14具屍體,朝南撤離。

11月14號清晨,日軍第5旅團長大迫尚敏少將,率三個步兵大隊,一個騎兵中隊及兩個炮兵中隊,由大孤山出發,從正面北進進攻岫巖。

而駐守鳳凰城的第10旅團立見尚文部,則是派出第22聯隊3大隊和一個搜尋騎兵分隊,由3大隊長三原重雄少佐指揮。

從鳳凰城出發,經黃花甸、松樹溝、興隆溝,攻擊岫巖東翼和後背。

11月15號中午,大迫尚明部途經桂花嶺,遭到當地挖煤客自發建立的團練襲擊,隨即被日軍擊潰。

當天下午,日軍部隊抵達岫巖城南十里的洪家堡子,嘉善率領2000騎兵,扛著鳥槍,抬槍,和少數的快利槍,出戰迎敵。

被大迫部的一個步兵大隊攻擊,2000騎兵頓時譁然而散,被當場射殺63人,俘虜300餘人。

潰逃的清軍懼怕日軍的犀利,除了兩百餘在城內安家的大爺,其餘清軍大爺們都是一鬨而散,各回各家。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嘉善花費朝廷數萬兩銀子建立的四營騎兵,未殺一名日軍,反倒給大迫尚敏白送了500餘匹良馬和300苦力後,就此煙消雲散。

當夜,岫巖城內火光滔天,聶桂林部落荒而逃,朝著渤海灣東北重鎮營口躥去。

通往遼陽,奉天,乃至山海關的大門,就此被日軍輕易的敲開。

清日雙方的遼陽爭奪戰,隨即開啟。

西洋歷11月16號,紫禁城,乾清宮南書房。

光緒皇帝忍著心裡熊熊的火焰,強逼著自己一份一份的看完刑部送來的口供。

呂本元,孫顯寅,張啟林,——

這些盛軍,懷字軍,還有旅順港營務處官員,鐵甲山土匪的口供,氣的光緒渾身發顫。

李鴻章這次是真的完了!

跪在下面的軍機大臣們,之前都看過口供,當然知道光緒看到以後,會是何等的憤怒。

其實在得到趙懷業畏罪‘跳海自盡’的訊息的時候,眾人就知道李鴻章估計‘玄乎了’。

現在有了這些口供,李鴻章除了引咎歸老,別的似乎再也沒有任何更好的選擇。

雖然這些口供裡面並沒有涉及到李鴻章的任何事情。

可是6000盛軍焚營逃跑,在中途肆意搶劫村落。

趙懷業一槍未發逃出大連,而這些懷字軍的營官又以‘譁變’,試圖來威脅徐邦道撤回旅順。

旅順前敵營務處兼船塢工程總辦,代北洋大臣節度的龔照璵,打著籌糧的旗號逃到煙臺,致使旅順船塢局和軍械局的官員工人,一鬨而散。

——

他李鴻章身為北洋大臣,這些大將官員都是他的嫡系,他當然難辭其咎!

“李鴻藻。”

光緒話間,感覺自己的嗓子燒得都在冒煙。

“臣在。”

李鴻藻把頭磕的更低了。

“把這些口供交給李鴻章,——我看他還要不要臉!”

光緒‘啪啪’的拍打著龍椅扶手:“傳旨李秉衡,遼南戰事,北洋水師,交由統領;電旨何長纓,江自康,徐邦道,旅順軍務由江自康總統領,何長纓,徐梆道協助,並立即捉拿龔照璵,押回京師受審;至於葉志超,衛汝貴,趙懷業,這些敗類——

光緒皇帝森然的道:“讓刑部按著大清律例,立即擬出判決呈報。”

“臣遵旨。”

李鴻藻心裡樂滋滋的,心想著李老匹夫,何長纓這個王八蛋能救你第一次,這次還能再救你?

你丫的,終於滾蛋了!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