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三章 欲徵長社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好歹把磚頭糊弄過去了,午飯後,磚頭像小雞啄米一般腦袋一栽一栽的打起了瞌睡。

看弟弟困的要命的樣子,李孟羲帶弟弟回到了自己的軍帳之中。

疊的好好的被子被人動過了,被面有褶皺的痕跡,李孟羲心思敏銳,一下就察覺到了這點異常。

誰來過來了?李孟羲疑惑。

李孟羲要把被子拆開,準備鋪好睡覺,磚頭不樂意了,非要說不蓋被子也可以睡覺。

“你這傢伙。”李孟羲笑著輕輕拍了弟弟一巴掌,“先拆開嘛,等你睡好了,二哥再幫你疊好。”

這樣一說,磚頭終於捨得把豆腐塊拆開了。

把弟弟哄睡著之後,李孟羲把被子輕輕給弟弟掖好,輕手輕腳的離開了。

李孟羲還有好多事要做,比如,昨日劉備說的小甲,到底是什麼甲,還未來得及弄清楚。

從大興山之戰結束到今日,不過兩天而已。

劉關張三人在中軍帳商討軍情,請了李孟羲前來議事。

李孟羲差點就露餡了。

劉備問,東南西北四個方向,都有黃巾,是向東向南向西還是向北,李孟羲茫然搖頭。

“向北是哪?”李孟羲皺眉問到。

這個問題問的,就像問一加一等於幾一樣,很常識性的問題啊。

劉備和關羽相視一眼,詫異萬分。

這問題似乎不該從軍師口中問出。

無他,能看破天下大勢之人,必是上通天文,下知地理之人,不該連一州郡縣分佈都不知道。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今我軍在涿郡境內,北為上谷郡。”

上谷是哪,李孟羲想了又想,不知道。

“向南呢?”李孟羲又問。

“南為河間。”

河間是哪,李孟羲還是不知。

“向西?”於是再問。

“向西為中山郡。”

中山。此地名倒是熟悉,古代所說的中山國,應該就是這裡。

“向東呢?”

“東北為廣陽。”

東南西北問了一通,然而,李孟羲越問越迷茫了。

東漢末年的地名與兩千

年後地名迥異,不僅地名,兩千年之久,地形也是天差地別的。

別的不說,後世水土流失嚴重的黃土高原,現今還是大片的森林,水土豐茂。

“孟羲可有見教?”劉備不因李孟羲年幼而輕視於他,認真請教。

“說來慚愧,某不通地理,因此,無有見教。”李孟羲說的坦蕩,劉備和關羽相視一眼,皆看出了彼此眼中的無奈。

李孟羲前日說過,他不通兵事,來日需多多討教。

當時劉備以為是李孟羲自謙之詞,今日看來,李孟羲當真對地理一概不知。

雖有些失望,倒也正常。

人家說過了不通兵事,何苦強求別人出謀劃策。

自家小軍師長於時勢,卻拙於軍略,劉備也不再強求,轉而和二弟商討兵機去了。

李孟羲在一旁安安靜靜的聽著,也不打攪。

“玄德公,長社在哪?”李孟羲突然發問。

“長社?”劉備抬頭,疑惑的看著李孟羲,“長社……在……二弟?”

劉備思索片刻,一時想不起來長社到底在哪,轉而去問關羽。

關羽沉思數息,“長社在穎川境內。”

雖不知孟羲為何突然問長社一地,是何用意,但依劉備對自家小軍師的瞭解,自家軍師多有神異之處,驟然發問,其中必有緣由。

“孟羲,為何突然問及長社?”

李孟羲眉頭緊皺,並未立刻回答劉備。

難道直接讓他說,奧,原本的歷史中,黃巾和官軍的決戰就在長社附近,早些殺過去,撞上大戰掙得大功勞的機會多一些嗎?顯然不能這麼說。

“關將軍,我軍若一路直殺向長社,途徑多少郡縣?”

關羽看了李孟羲一眼,他用手指在酒碗中蘸了蘸,以案為紙,以酒做墨,以指做筆,在按上開始畫起,“我等今處涿郡,向南兩百餘里,為河間,河間西進至信都,信都南進至清河,清河西南為廣平,廣平再南,為東郡,東郡南進為山陽,再西為陳留,再西便是穎川。”

說話間,關羽用酒水在矮几上畫了曲曲折折的行軍路線。

“不管其他,直赴長社,最少也要途徑十餘郡,三十餘縣,數百上千

裡之遙。”

李孟羲點了點頭,“今黃巾軍勢如何,所言為時過早。我料官軍與黃巾最終之戰,必在中原腹地,長社附近。”

“孟羲竟如此篤定?”劉備大奇。

“無他。”李孟羲輕輕一笑,“中原為兵家必爭之地,中原富饒,天下膏腴之地盡在中原。中原土地多,人口必然多,黃巾自然會也多。”

“黃巾主力肆虐之地,如何不是官軍與之決戰之地?”

李孟羲的一番說辭,有一定的道理。

劉備和關羽陷入了沉思。

“我軍可直撲長社而去,一路直去,沿途必多有征戰,不愁無仗可打。”李孟羲建言。

其實李孟羲說最終之戰會在長社,劉備和關羽是不怎麼信的。但是說決戰之地在中原腹地,劉備和關羽都堅信不疑。

涿郡位於幽州境內,而幽州位於北方,離中原略遠。

所以,李孟羲建議早早殺向中原,這一提議在劉備關羽二人深思之後,深以為是。

劉備義軍的行軍方略,就此被定下。

劉備決議不日拔營,直殺長社。

穿越者未卜先知的視角,是巨大的財富。

李孟羲雖然不知東漢末年黃巾軍各部的行軍路線,但是他記得最終決戰的戰場在哪。

既然最終一戰是在長社,那麼由果推因,必然是先有大量黃巾軍兵力在以長社為中心的區域活動,所以決戰才會在長社發生。

因此,直撲長社而去,能遭遇大量黃巾。

戰鬥會很多,也會更危險,然而危險與機遇是並存的。

如果能趕在官軍之前,劉備能陣斬張角,那無疑,黃巾之戰後,劉備從默默無聞,可一舉成名,從漢末眾多豪傑之中脫穎而出。

這份政治資源,必須搶到手。

“我軍騎兵太少,不利於速戰速決,玄德公可立刻著手準備收集馬匹,多建騎軍。

今只有三十餘騎,不堪大用,若有五百騎,可勝步兵五千之眾。”

劉備深以為然。

大興山一戰,黃巾中有不少騎兵,可最後黃巾軍潰散,騎兵逃的飛快,最後一個不剩,戰後清點戰獲,馬匹只有四五匹。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