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八章:鐵飯碗和個體戶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姚小聶看蘇師傅的架勢,這是典型的大廚的架勢。

蘇師傅看向姚小聶,失笑道:“都說是鐵飯碗,怎麼可能砸掉?我端這個飯碗可不容易,我老豆解放前是花城最有名的廚師之一,上半世在西關最富有的大戶人家做主廚,陳濟棠開大宴都要請我老豆去掌廚。解放後我老豆接受改造,在嶺南大學的廚房做工,幹了下半世,臨死前幾年才拿到公家的編制,這編制又傳給我,我才吃上公家飯。”

姚小聶打量蘇耀祖。

難怪有這手好架勢好手藝,原來是名廚之後。

姚小聶笑道:“別迷信什麼公家飯,鐵飯碗。過幾年就該改制了,國營飯店、食堂這些單位是下崗潮裡頭第一批下崗的,你的鐵飯碗端不了幾年。你幹這個小炒攤的生意,比你那鐵飯碗要有前途一百倍。”

姚小聶和蘇師傅端起六碟炒河粉,走出去。

蘇師傅不相信地說道:“你這麼說就不現實了。小攤小販自古就招人嫌。相看的時候,姑娘聽說你是吃公家飯的,缺手殘腳都願嫁。聽說你是做小生意的?人高馬大都嫌棄。”

蘇師傅和姚小聶將六碟炒河粉端上桌。

蘇師傅覺得和姚小聶談得來,問道:“入來飲杯?”

姚小聶跟著蘇師傅回到房內。

蘇師傅拿出一瓶九江雙蒸,倒了一杯給姚小聶。

蘇師傅繼續說著:“不過看你們一群年輕人做的事情,我是佩服的。你們靠雙手勞動,立志做一番事業,無論放在哪朝哪代,這都是對的。那些自恃自己端著鐵飯碗,賴在單位裡面,每天比拼誰幹的活少的人,才是不對的。”

牲畜們這兩個月來蘇師傅這裡吃過幾次飯了,蘇師傅聽這些年輕人高談闊論,大概知道這些年輕人在幹“高科技創業”的事情。

姚小聶看著高師傅那忠厚踏實的模樣,聽著他那實誠的話語。

姚小聶掂量一下,認真地說道:“蘇師傅,你相信我,這個小攤的生意,你要做下去,而且要做大,食堂要砸你的飯碗,就給他們砸。你這個小攤的生意做好了,收入比你賺工資多得多得多!”

蘇師傅喝著酒,笑著,沒表態,神色顯得不是太在乎。

畢竟這年代在國營單位裡面當廚師是一份體面又穩定的工作,他自然不會想到要跳出舒適區去“創業”。

姚小聶覺得蘇師傅這人是能成事的人。

他有手藝,品性好,而且看來頗有閱歷,能扛得住事。

1984年正是個體戶興起的年頭。

在各行各業的個體戶中,幹餐飲是相當有前途的一種。

大批日後國內各城市的著名餐飲品牌,都是在80年代中後期靠著擺吃攤、搞大排檔起步的。

給蘇師傅指指路,說不準蘇師傅能在餐飲業幹出點大事來?

不過眼下姚小聶對蘇師傅的“前途”只是一個模糊的設想。

他目前對蘇師傅有一個很直接的訴求就是:能弄出多點菜式來。

食色性也。

姚小聶是喜歡美食的。

但這年代找點美食不容易。

好不容易找著一個好手藝的小攤,但這小攤只賣炒河粉……

這碟河粉炒得再好,吃多了也膩啊。

最好蘇師傅這小攤能開發一些小炒菜式,以他的手藝,整些小炒一定不錯。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姚小聶上輩子吃香喝辣慣了,這輩子天天吃飯堂,哪裡能忍?

指導一下蘇師傅,就當給自己開個私廚,改善一下飲食也好。

姚小聶說道:“你看看你這小攤的地理位置,就在廣園路路邊,背靠我們學校,北邊還有嶺南農業大學,南邊隔著馬路是嶺南師範大學,再南邊是暨南大學,這裡正好在幾間高校的中間,光是這些高校裡面就有兩萬師生。更別說,這裡周邊還有紡織廠、印刷廠這些廠子,還有省農墾局、電子五所這些單位,另外還有石牌村的村民,這裡客流量大得很。你把攤子整大點,做個正兒八經搞餐飲的樣子,再往路邊掛個牌子,保證客如雲來。”

蘇師傅聽得愣著,說道:“這……我只是在這裡做點學生的小生意,真的做生意,要辦證件的吧?”

姚小聶說道:“你跑趟工商局,申請個體工商戶營業執照,有執照就能營業了。這個執照要你提供經營場所證明,衛生證明,消防證明等,比較麻煩,但跑多幾次總能辦下來。”

蘇師傅思量著。

姚小聶說道:“這邊目前沒什麼競爭對手,你的手藝又好,你這生意做起來一定賺錢。我們算算賬,按照最保守的估算,擺六張桌子,每天晚上做三輪生意,每個客人消費5毛錢,這樣一晚上就能賺三四十塊錢,一個月下來就是一千左右,扣掉油錢材料錢火耗錢,你賺個兩三百塊錢總是有的。這不比你賺工資高多了?”

蘇師傅聽著姚小聶算賬,他有些心動了,又問了一些辦證和搞經營的細節問題,姚小聶一一解答了。

姚小聶繼續說著:“不過目前你最緊要的是增加菜式,只是炒河粉不夠的,菜式要增加多幾種。”

蘇師傅:“我從小跟著老豆在後廚長大,我老豆的手藝,我不敢說學了個十足,但七八成是有的。粵菜、潮菜、客家菜、順德菜,甚至乎江浙菜,我都做到,只要是數得上的菜式,我都可以做……”

姚小聶擺手,說道:“你擺的是路邊攤,最多是大排檔,不能搞什麼名菜大菜,路邊攤就要有路邊攤的風味,大排檔就要有大排檔的樣子,市場定位要精準,產品、價格、環境與顧客的需求一定要匹配。”

蘇師傅臉色有點僵。

姚小聶:“首先是喝的。做餐飲生意,飲品是盈利大頭,有時賣飲品比賣菜品賺得多。先說最重要的,啤酒,花城本地的珠江啤酒就不錯,你如果願意辛苦點,可以直接去珠江啤酒廠拿貨,拿廠家直銷第一手貨,你在自己鋪頭賣零售價,可以賺足四成價錢。”

蘇師傅:“我知道珠江啤酒廠。在琶洲那邊。在獵德渡口坐渡輪過江上岸就是。”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