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二章:漢卡研製出來了!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第二天,姚小聶繼續帶著侯子強搗鼓漢卡研發的工作。

姚小聶已經把驅動系統寫好,執行系統也寫了個七七八八。

根據軟體的需求,漢卡的硬體也經過了多輪調整,已經越來越成熟。

再過幾天,應該就能實現漢卡的執行。

姚小聶看看時間,已經是四月下旬。

他盤算著進度。

華芯技術服務部的回收翻新業務穩定運轉,賬上已經有四萬資金可以動用,資金還在繼續積累。

馮漢義那邊正在加緊推進,預計下個月就能把生產線搬來蛇口工業區的廠房正式開工,只要廠房落實了,漢卡硬體代工的工作就好辦。

距離國際市場EPROM的價格跳水還有兩個月。

京城中科院計算機研究所,倪院士也在研製漢卡,柳大佬正密切關注倪院士這個發明。

但是倪院士的發明到今年年底才能成型,明年才正式拿出來投放市場。

姚小聶覺得,目前進度不錯,再加把勁!

~

馮漢義和李麗儀返回香江之後,立即著手辦到鵬城蛇口工業區辦廠的事宜。

李麗儀此前做夢也想不到,她還有帶著老公回內地創業的一天。

對她來說這頗有些“光宗耀祖”的意味。

能嫁到香江去是風光的,能帶著富商老公回來辦廠子幫助祖國發展,這更加風光。

而且李麗儀作為一個憑姿色從內地嫁過來香江的女人,難免被圈子裡的富太們背後指點作“北姑”。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她這次帶著老公回內地幹大事,如果真能發財,那就揚眉吐氣了。

所以李麗儀對於馮漢義這次創業是全力支持的。

他們夫妻抵押了名下兩套房產和一間鑽石山的舊廠房,再請朋友擔保,從銀行總共貸出來一千二百萬。

他們同時暫停原本的生意渠道,賣掉手上囤積的貨,把外面的賬都收回來,湊出五百萬投進去。

一共湊出一千七百萬。

對於馮漢義這個體量不算大的外貿商人來說,他這是豁出去了。

馮漢義看好內地的市場,看好三來一補加轉口貿易這個生意。

他覺得姚小聶說的是對的,他做這個生意是在抓住未來的大勢。

這是他命運中真正做一次英雄的機會。

如果他做成這件事,他真的可以走到香江頂層去,和李家城一起喝早茶。

所以馮漢義決定豁出所有全力一博。

草莽出身的馮老闆是有這個豪氣的。

馮漢義和香江兩家電子工廠簽了合同,買下六條磁帶生產線。

同時在香江註冊磁帶產品品牌“騰龍”。

並註冊公司:騰龍電子科技有限公司。

還有用按揭形式買下旺角電子城的A座。

馮漢義馬不停蹄風風火火地運作著。

香江這邊,他已經僱傭了搬運公司,著手拆卸打包磁帶生產線。

同時他每隔兩天就要跑一次鵬城。

蛇口工業區的廠房正在修繕,十天後廠房搞好,就可以把生產線搬過去。

鵬城那邊的招工工作也已經開始。

事情忙不過來。

好在姚小聶派了兩個同學來。

姚小聶介紹的人果然很得力。

兩個年輕人很機靈,懂得溝通變通,而且辦事靠譜,能吃苦。

馮老闆很滿意。

他漸漸將鵬城的事情放手交給這兩個後生仔操辦。

~

歐陽建軍和張曉斌在得到姚小聶的安排之後,他們立即辦邊防證,準備去鵬城。

楊老師幫他們跑了辦邊防證的手續,很快辦下來。

三天後,他們來到鵬城蛇口工業區,進駐馮老闆的辦事處。

馮老闆拿到的廠房是一個廢棄的穀倉。

這個穀倉原本是屬於生產大隊的,建築結構倒還結實。

歐陽建軍和張曉斌的第一個任務就是,盯著廠房的修繕工作。

其實所謂修繕,就是簡單的修修補補,最大的工程是在穀倉上加一層鐵皮。

然後歐陽建軍和張曉斌要負責“騰龍電子科技有限公司”在鵬城這邊的招工工作。

這個工作倒好辦,這時代每天都有成百上千的年輕人湧入鵬城特區。

這些年輕人大都有見識、有闖勁,素質不低,其中還有不少人有高中、中專學歷。

這些人來路五花八門,共同的特點就是都懷著夢想來特區闖天下。

歐陽建軍和張曉斌在蛇口工業區門口的大招牌旁擺下招聘的小攤,幾天就招滿一百人。

鵬城特區如同一個蓬勃成長的孩童,每天都在變化,洋溢著旺盛的生命力。

歐陽建軍和張曉斌身處改革開放的浪潮前沿,也幹得激情澎湃。

~

三天後,週日。

姚小聶帶著侯子強繼續在楊老師家的IBM 286電腦上搗鼓著。

楊老師今天休息在家,也在旁邊幫忙打下手。

姚小聶將剛剛調整做好的最新一版的漢卡接入電腦主板。

開機。

檢測硬體,進入驅動程序。

進入漢卡執行程式。

大家注視著螢幕,都摒住了呼吸。

姚小聶在鍵盤上打下:H、U、A。

選擇字列。

閃爍的游標後出現“華”字。

姚小聶再打下:X、I、N。

選擇字列。

游標後出現“芯”字。

螢幕上出現“華芯”二字。

侯子強立即振臂大叫起來:“OH!OH!成功了!……”

楊若兒捂住嘴,激動得眼泛淚光。

李麗雲驚喜道:“漢字真的打出來了!這電腦上能打出中國字了!”

姚小聶摸了摸自己唏噓的鬚根。

真不容易啊。

經歷了軟硬件無數輪的調整,這漢卡總算是成功實現應用了。

走到這一步,這款漢卡產品就算是研製出來了,當然後面還需要調整。

但後面的調整主要是最佳化和修補一些BUG,整個產品的結構已經做好。

他這是用幾個人的力量,用一個多月的時間,走完國內頂尖計算機科研小組一兩年的研發道路。

當然最關鍵的原因在於他知道所有的技術路徑,而且懂得選擇最簡便、最優化的技術路徑。

不過要完成這漢卡產品的研發還差最後一步:建立漢字字型檔。

在姚小聶看來,最後這一步是至關重要的。

在姚小聶前世,國內以聯想為代表的漢卡產品將在1985年研發出來並投放市場。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