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三章:指導馮漢義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馮漢義思索著。

姚小聶:“你要從這個高度看,香江人透過大陸的三來一補做轉口貿易,這是歷史的大勢。隨著中英談判落定,從今年開始,未來十幾年,香江會將大量的製造產業搬到大陸,香江本土只保留金融、管理、貿易等部門。這個時勢可以概括八個字‘香江內地,前店後廠’。要做英雄,就要跟上這個時勢。”

馮漢義:“你再解釋一下三來一補,轉口貿易的政策?”

三來一補是華夏內地基於發展的需求,發揮土地和勞動力的優勢,吸引外資和技術進來辦廠生產。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轉口貿易是香江對於內地的主要貢獻之一。

內地2001年才加入WTO,在此之前,內地的經濟實力尚且無法和發達國家競爭,因此不得不設定進口關稅,發達國家也對華夏內地的出口貨物有固定配額的限制,所以華夏內地出口產品是有困難的。

而香江是全世界最自由經濟體及貿易中心,香江對世界大多數國家進出口貨物享有優惠稅率。

所以內地的產品運到香江,換個包裝,打個標籤,披上香江的馬甲,再出口到世界各地,就能繞開發達國家對華夏內地出口的限制。

這是香江的特殊身份:國家最重要的一個進出口貿易指定視窗。

馮漢義聽著姚小聶的詳細解釋,他問道:“點解你對政策和形勢這麼瞭解?”

姚小聶:“我爸是內地老三屆大學生,水木大學電子系畢業,現在在家鄉的一家國營兵工廠當廠長,他教了我很多。”

姚小聶習慣性拿老爹出來擋槍。

馮漢義:“我知道水木大學,有你父親教導你,難怪你眼界這麼開闊。”

馮漢義使勁吸完一支煙,思索著,問道:“如果我去內地辦廠,做什麼產品?”

姚小聶:“做電子產品,先做磁帶。”

馮漢義:“磁帶?”

姚小聶:“沒錯。”

“磁帶容易生產,在鵬城做與在香江做是一樣的,鵬城的工人吃苦耐勞,生產效率還可能比香江工廠更高。”

“還有,磁帶的生產線香江多得是,買下香江工廠淘汰不用的生產線,搬到鵬城去,就可以開工了。而且內地對於生產磁帶的原材料,塑料板、磁條等沒什麼進口限制,做磁帶很便利。”

“最緊要的是,今年索尼的Walkman銷量已經不錯,預計明年就會大範圍流行,全球會形成行動式隨身聽風靡的浪潮。趁著這個浪潮,磁帶的銷量會暴增,預計到80年代末達到巔峰。”

“所以,現在做磁帶是最好的時機,你有六年左右的時間,透過內地的三來一補,在香江做轉口貿易,把磁帶賣到全世界,足夠你發大財。甚至乎,如果你做好產業布局,不單可以發財,還有機會和上面的人比比。”

馮漢義:“和上面的人比?”

姚小聶笑道:“不是說每個香江男人都想成為李家城嗎?”

馮漢義哈哈大笑,說道:“我不敢想。我只想賺小小錢,看好老婆,好好將兩個女兒養大。”

姚小聶微笑道:“馮大哥,你可以試一試,有機會的。”

馮漢義收斂了笑容,使勁地吸著煙,眉眼間流露出幾分當年混跡街頭的豪氣。

馮漢義:“這個生意,確實可以試一試。你頭先說第三點,房地產,是怎麼說?”

姚小聶:“房地產,就是你產業布局的一部分。你說你租了旺角電子城頂樓十年,現在第九年了,準備續租?”

馮漢義:“正準備籤租約。”

姚小聶:“何不將這層物業買下來,甚至乎,將整座電子城都買下來?”

馮漢義:“現在周圍的人認為地產要跌,都在拋物業。”

姚小聶:“正好抄底。”

馮漢義連連搖頭:“全香江人都不看好地產。”

姚小聶:“那是為什麼?”

馮漢義:“大家都知,82年9月,鬼佬首相去了京城。”

姚小聶:“恰恰相反。你要看明白這一點,香江迴歸是歷史大勢,正是因此,香江會更加繁榮,經濟會快速發展。頭先說的,三來一補,轉口貿易,是未來香江經濟的重要支撐,可見因為迴歸,香江未來可期。而隨著經濟的發展,地產價格首當其衝,一定會暴漲。”

馮漢義沉默思考著。

姚小聶:“馮大哥,你知不知道馬爾維納斯群島?”

馮漢義:“知道,鬼佬在阿根廷佔的地方,前年還剛打了一仗。”

姚小聶:“馬爾維納斯群島一樣在19世紀被日落國佔領,一樣被日落國管理,地理位置也十分重要,但是一百多年過去了,香江遍地高樓,馬爾維納斯群島上面長滿雜草。這是為什麼?只有一個原因,香江背靠華夏大陸,內地的支援是香江繁榮的根本原因。”

馮漢義本來就是人精,社會大學博士後畢業,他能理解姚小聶所說的邏輯。

馮漢義連連點頭,說道:“你說得很好,非常有見識,說出問題的根本,我學到很多。”

姚小聶:“關於地產,還有一個關鍵,從82年開始,華夏和日落國已經進行了十幾輪的談判,談判的內容在香江是公開的,你可以去相關部門翻翻近幾輪的談判內容,看看裡面是不是有一個規定,‘在過渡期,香江政府每年拍賣的土地不允許超過50公頃’。”

馮漢義:“你是說,因此……”

姚小聶:“沒錯,因此香江地產價格暴漲,十幾年可以漲二十倍。”

馮漢義使勁地掐滅手中的煙。

他思考著,又問了姚小聶一些細節的問題。

馮漢義問道:“既然你這麼篤定香江地產會漲,你點解不炒?”

姚小聶笑笑:“第一,我志不在此。我的目標是做計算機產業,建立華夏的高科技企業,雖然地產生意賺錢,但我沒興趣。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實業、尤其是科技實業,才是國家發展的根本。”

“第二,對於我來說,如果要透過炒地產來積累做實業的資金的話,我會選擇去東瀛。明年85年開始,是屬於東瀛的大時代,我去東瀛炒樓,會比在香江炒樓更加刺激。”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