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八章:白玫瑰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傍晚,姚小聶走在校道上,前往楊老師的辦公室。

他一路走著,一路回想自己19歲在想什麼。

重生之後一路忙得馬不停蹄,他還真沒靜下心來思考。

19歲的姚小聶,還是有理想的,不像高呈林只想著女人。

姚小聶有文青夢,也有事業夢。

文青夢是想當鮑勃迪倫。

事業夢是想當王安。

他並不是空做夢,他是有為夢想付出努力的。

文青方面。

他吉他彈得不錯,歌也唱得不錯。

他將天光墟淘到的一盒子舊膠捲洗出來做成影像集,還獲得省級的藝術獎項。

事業方面。

他的專業水平一直是同輩的佼佼者,學生生涯和教師生涯都頗有成就,不然也不能31歲就評上副教授。

1996年下海創業之後,他自己辦過公司,在計算機科技產業闖出一片天地。

在新世紀初,他響應國家號召,投入晶片產業,一直混到國內晶片龍頭企業的高管。

他的成就當然比不上王安,但也不是沒有建樹。

他可以自豪地說,前世他憑自己的能力為祖國的計算機產業發展貢獻了一份力量。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所以19歲的姚小聶,是認真學習,努力上進的。

那麼情感方面呢?

作為一個身心健康的有志青年,他當然有惦記女人。

四十年後,他還是會想起那個白衣飄飄的身影。

楊老師,一直是他心中的白玫瑰。

可能是因為他大學時心態就比較成熟,所以他大學四年沒和哪個女同學看對眼。

他就是喜歡楊老師這種聰明、成熟、有主見又有知性美的。

他畢業後留校任教,與楊老師同事一年,曾經生出很多想法。

他想過要追求楊老師。

但是當時他和楊老師還是有很明顯的階級差異。

不過他已經有花城戶口,他覺得再努力兩年,分一套職工宿舍,就有追求楊老師的資本了。

當時他23,楊老師25。

他覺得為時不晚。

但是誰知在他們同事一年後,楊老師被香港的小姨介紹了一個燈塔國的富商,嫁到燈塔國去了。

姚小聶出師未捷物件飛了,自此夢碎。

楊老師嫁到燈塔國之後並不幸福,沒幾年就離婚了。

離婚後楊老師透過自學考試考上斯坦福大學,繼續進修管理學,然後留在斯坦福當講師。

楊老師後來的經歷算是一個華人知識女性自立自強的典範。

姚小聶細想自己年青時的心境,真有些恍若隔世的感覺。

對重生的他來說,楊老師已經變成他心中一個“白玫瑰”的符號。

姚小聶想著想著,哼起歌來。

“還記得年少時的夢嗎。像朵永遠不調零的花。陪我經過那風吹雨打,看世事無常,看滄桑變化……”

“姚小聶!你怎麼慢吞吞的。”

姚小聶抬頭,看見“符號”活生生地站在眼前。

楊老師從辦公樓走下來,手上拿著一沓檔案,遞給他。

楊若兒:“這是今天補的檔案,有黑石屋和周邊許可使用範圍的地圖等。你收好……你怎麼了?幹嘛這麼看著我?”

姚小聶:“楊老師,能再見到你,還能和你一起做事情,我覺得挺高興的。”

楊若兒:“嗯。那就踏實努力,不許再幹瞞騙老師的事情。”

姚小聶:“我此前騙了老師幾次,我真的覺得很抱歉,我保證不會再犯了。”

楊若兒:“好,我相信你,我們一起努力。你的創業基地弄得怎麼樣了?我跟你過去看看。”

姚小聶:“老師,建軍沒和你說嗎?今天那邊打牆的時候不留神把水管打爆了,水漫金山,還引發電線短路,現在那裡一團糟,沒燈用,還遍地泥濘,危險得很,一不留神能電死人,你千萬別過去。等以後再去吧。”

楊若兒為創業基地走檔案流程的事情忙了一天,午飯也沒吃。

她雖然有些懷疑姚小聶又騙他,但也沒精力多加追究,她先去吃晚飯了。

姚小聶看著楊老師窈窕婀娜的背影。

白玫瑰真的很美好。

姚小聶後來遇見很多女人,但罕有比得上楊老師的。

但是重生一遍,姚小聶已經不容易衝動。

他的心智已經五十多歲。

兩世為人,閱盡千帆,他太知道男女關系是怎麼回事,婚姻是怎麼回事。

他上輩子沒結婚,這輩子更加沒有結婚的心思。

談戀愛也累人得很。

上輩子他浪了幾十年,該試的都試過了。

要有更高的追求。

還是做事業來得實在。

但是他的軀體只有19歲,荷爾蒙澎湃。

來點靈與肉的交流還是可以的。

不過還是做事業最重要。

上輩子沒能成為王安,這輩子不僅要成為王安,還要超越王安。

至於情感發展,順其自然就好。

不過,有楊老師陪在身邊,還是很開心的。

無論如何,要好好珍惜他的白玫瑰。

~

姚小聶創業基地的建設工作十分高效又有條不紊地進展著。

兩天後,創業基地的裝修已經基本完成。

營業大廳被修繕一新。

門窗、電燈、用水全部弄好,甚至牆壁都重新粉刷過。

走進營業大廳會感到一片亮堂堂,正面是營業櫃檯,兩名衣著得體的大學生坐在那裡接待客戶。

一樓用於維修翻新業務的房間也完成整修,裡面的裝置、零件一應俱全。

創業基地通往西門的道路也重新鋪設。

客戶從西門走進來,來到華芯技術服務部,進入大廳,會有一種像模像樣的感覺。

派傳單的宣傳效應很好,這兩天已經陸陸續續有客戶上門。

按照增長趨勢,明天這營業部的回收體量就能超過梅花村,而且還會繼續增長。

姚小聶預計,再過五天總的回收體量會達到峰值,一天大概能收進來300塊錢左右的貨物,這一天的回收量,翻新了賣出去大概能掙回2000塊錢左右。

5天就能掙出一個萬元戶。

這貨物的體量迅速增大,銷售渠道就顯得尤其重要。

姚小聶堅持只用天光墟的銷售渠道。

今天已經有一個人進來打聽,你們這兒收這麼多舊手錶、舊收音機做什麼,你們大學生懂技術,是不是能把東西修好,回頭賣給他?他可以出高價收購。

姚小聶沒搭理這人。

他知道日後來打聽這事的人還會有很多。

他一概不理。

他不走這些銷售渠道,一是因為這些人出的收購價是批發價,必定不如天光墟的零售價高。

但更重要的還是,如果明目張膽讓人來收購翻新的電子產品,很容易給學校知道。

學校抓住他們“拿學校名義賺錢”的證據,追究起來就事大了。

還是在天光墟悄咪咪賣貨的好。

又賺錢又安全。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