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二十二章:第一批產品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林浩然基於對姚小聶的信任,他調整了心態,接受了姚小聶的“低價快消戰略”,他帶領團隊開始新一輪的生產技術調整,將產品使用年限降低為6年,同時將月產量提高一倍,圍繞這兩個硬指標全力調整工藝和流程。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楊若兒統籌公司各部門全力配合林浩然的生產工作。

姚小聶則是把控全域性,楊若兒管內務,林浩然管生產,公司的運營管理、財務、人事,以及對外對公的應酬,還有生產業務等等,他全部放手給他們去做,他只有在出問題的時候才出面解決。

他只親手抓一個線條,就是對外事務,華芯要參與國際競爭,對外事務是核心,而且其他人都沒有應對國外事務的經驗,這方面的業務只有姚小聶自己能做。

目前最重要的對外事務就是DRAM原材料的進口,包括:做PCB板的覆銅板,做記憶體顆粒的矽石,做電路的純銅,做金手指的合金等等。

這些材料除了純銅之外,全部要靠進口,但是走進口渠道,成本就被抬高,這是目前這個年代華夏做科技產業的天然劣勢。

在工業鏈條不完整的大背景下,加上華夏雖然窮但骨頭又硬得很,不像東瀛、棒子那樣給人家認乾爹磕頭納投名狀以加入國際市場分工,所以華夏國內做科技生產的成本很難壓下來。

這年代華夏生產的產品走內銷,走雙軌制還行,但走國際競爭打不過外面那些虎狼,這個情況不僅在電子產品領域,幾乎在絕大多數產業領域都是這樣。

日後華夏經過了十幾年的積累,一邊保護國內市場,一邊猥瑣發育,建立產業鏈,普及教育,培養技術工人,直到2001年發育得強壯一些了,面對國際市場有一戰之力了,才正式加入世貿組織,正式參與世界貿易競爭,然後憑藉外貿拉動經濟,實現飛速發展。

姚小聶目前在國內要做晶片產業,只能想辦法降低進口價格,好在他有馮漢義這個渠道。

馮漢義在香江繼續芝麻開花節節高,他的騰龍磁帶繼續在全球攻城掠地,隨著全球隨身聽市場的繼續增長,磁帶市場也在增長,馮漢義的業務還在擴張,按照歷史趨勢,他的業務增長能夠一直持續到1988年。

馮老闆已經成為今年香江發展勢頭最勁的實業商人,他在香江馬會遴選會員中的排名繼續上升,已經去到十五名之內,在他前面的都是些如雷貫耳的人物,如今的他已經可以打個電話約李家城喝早茶。

按照馮老闆最新的口風,他已經和包船王家談妥收購九龍倉碼頭的事情,計劃下半年就著手收購事宜,正式入局房地產市場。

馮老闆在飛速的增長之下,他幫姚小聶這邊搞定原材料的進口只是溼溼碎,他原本就是做進出口貿易的,這是他的老本行。

生產線落實之後,姚小聶隔三差五就跑一趟香江,找馮漢義落實進口原材料的事情。

馮漢義很仗義地為姚小聶尋找最優化的進口渠道,然後透過三來一補的路子,免關稅將原材料運進鵬城,再運到花城給華芯使用。

這樣的操作之下,華芯的原材料採購成本基本和東瀛的企業差不多。

在公司上下齊心協力的努力之下,一個半月後,7月20日一早,姚小聶和楊若兒來到廠房。

林浩然遞上最新的生產報告。

月產量3.5萬片,良品率93%。

單件成本方面,256K的產品是0.85美元,128K的產品是0.65美元。

姚小聶不動聲色看著生產報告。

目前國際市場上256K的DRAM價格是1.9美元,128K的價格是1.1美元。

這個“國際市場價格”也可以視作“東瀛產品價格”,因為東瀛佔領了95%的DRAM市場,國際市場上的DRAM產品定價基本就是東瀛的定價。

上述的價格是平均價格,一般而言NEC的產品會稍貴一點,富士通、松下的產品會稍微便宜一點。

姚小聶笑笑,說道:“浩然。這成本還能壓低嗎?”

林浩然:“目前還在調整階段,等調整穩定下來,工人們的操作更加熟練,產量會提升,成本會進一步壓低一些。”

姚小聶拍拍林總工程師的肩膀,說道:“很好。辛苦你了。先休息一下,然後加把勁,把成本再壓低一些。”

姚小聶和楊若兒看了看生產線,走回辦公室。

楊若兒邊走邊憂心道:“第一批產品出來了,這銷路你打算怎麼辦?找馮老闆那邊?”

姚小聶搖頭:“馮老闆搞磁帶的,拿我們的產品給他,他也只能搗騰第二手,這生意必定不划算。”

楊若兒有點懵,這年代的華夏人面對國際市場真的是兩眼一抹黑。

姚小聶:“我找燈塔國那邊。”

姚小聶回到辦公室,打國際長途給舊金山王嫣然辦公室。

電話接通,姚小聶:“王小姐。你好,我是姚小聶……謝謝關心,我們這邊生產業務開展很順利,我是想問問你,是否有時間來一趟華夏花城,我們想請你參觀我們公司,順便看看我們是不是還有合作的空間。”

~

一週後。

香江國際機場,週年豐新奇地看著嶄新亮堂的機場和密集的人流,他舉著大牌子:王嫣然女士。

王嫣然走出出口,她看見週年豐的牌子,她走過去和週年豐接上頭,她坐上週年豐從馮漢義那邊借的轎車,直接前往羅湖口岸。

週年豐和王嫣然從羅湖口岸過關,換上姚小聶的那臺拉達,開往花城。

倒騰了一整天,晚上9點,王嫣然終於抵達花城。

一路上,王嫣然好奇地打量著華夏的一切。

她一個人來到華夏,一方面是姚小聶的邀請,另一方面是出於對“母國”的好奇,她生在燈塔國長在燈塔國,雖然父母讓她學了漢語和普通話,也學習華夏的文化,但是她從來沒有踏足過華夏,她想來看一看她祖籍所在的這個國家。

汽車停在華芯公司的門口,姚小聶和楊若兒等候著。

王嫣然下車,姚小聶迎上來,笑道:“王小姐,旅途勞累,辛苦了。”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