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一十六章:引入DRAM生產線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半個月後,身在東京的王嫣然打電話回舊金山,告知姚小聶,收購事宜已經談妥,該籤的檔案NEC那邊都籤了,按照合同規定,兩天後雙方就必須開始DRAM生產線的搬遷事宜,按照合同規定的日程所有的搬移、落地、安裝程序必須在兩個月之內完成。

NEC或許仍然不願意配合,但是事情已經塵埃落定,如果NEC擺明了作梗,燈塔國貿易部可以出面制裁它。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收購的征途來到最後一步了,姚小聶又開始密集的忙活。

他首先聯絡林浩然那邊,讓林浩然帶領團隊立即脫離與NEC的關係,然後與身在東京的孫立忍聯絡,讓孫立忍幫助他們入職王安電腦,這樣的運作之下,林浩然團隊的身份將轉變為王安電腦的工作人員,他們將可以名正言順地以新的身份參與收購工作,並進行相關的技術監督。

林浩然這些日子一直在密切跟進著這場收購事宜,他事實上已經不參與NEC的工作,而是轉投王嫣然這邊。

他已經與團隊的十二名成員通好氣,這批人馬都是對姚小聶忠心耿耿,一心想要繼續跟著姚小聶幹的。

這十二人中還有三個華夏人,另外有兩個棒子國人,還有兩個馬來人和南越人,剩下五個是東瀛人。

這批成員都是晶片產業的新銳人才,同樣在NEC內部不得志,而且出於想跟著姚小聶開創更加歷史性的事業而決心轉投姚小聶。

按照姚小聶的盤算,這批團隊人馬將組成華芯晶片業務的骨幹。

林浩然帶領團隊成員與孫立忍聯絡,在孫立忍的指導下,他們走正規的法律途徑正式向NEC提出停止勞動關係。

NEC知道這批人要跟著姚小聶跑,瞧姚小聶的架勢,這群人真可能日後成為NEC的心腹大患。

前田武三郎當然不會放走“叛徒”,所以NEC的態度非常強硬,明確表示不能放人。

林浩然這批工程師作為“會社不可或缺”的人才,在入職NEC時都是籤了終身服務協議的,現在他們要停止勞動關係轉投他方,確實不好辦。

但是好在孫立忍是燈塔國律師,孫立忍背後還有王安電腦以及燈塔國貿易部的力量。

孫立忍找出三年前東瀛與燈塔國簽訂的一份“人才交流協定”,協定裡面規定,燈塔國與東瀛的人才交流應當放在兩國“國家外交及內務事務的優先位置”。

孫立忍抓住這個條款,認為林浩然等十三人是“燈塔國亟需的人才”,他們即將入職王安電腦,按照人才交流協定,東瀛應當放人,不應將東瀛內部的勞動法“凌駕”於美日國家協定之上。

孫立忍依然是利用燈塔國的壓力,擺明了耍流氓,認定東瀛與燈塔國簽訂的國家協定比東瀛國內的法律更加優先,也就是說,雖然林浩然等十三人脫離NEC是違反了東瀛的勞動法律,但是東瀛與燈塔國簽訂的“人才交流協定”優先於東瀛的國內法,所以林浩然團隊有理由脫離NEC轉投王安電腦。

然後孫立忍讓王嫣然那邊給NEC發去國際案件,要求NEC“放人”。

NEC拖延著不辦,在孫立忍的鼓動和帶領下,林浩然帶著十二名手下公然單方面辭去NEC的職務,與王安電腦簽訂勞動協議。

前田武三郎為此氣歪了鼻子,但是他面對燈塔國的壓力,只能敢怒不敢言。

於是一通操作之下,林浩然帶著團隊加入王嫣然這邊,作為王安電腦的業務代表參與這項收購。

NEC簽了合同,收了王安電腦的錢,不得不著手辦理生產線搬遷事宜。

但是在實際操作上,NEC當然是能使多少絆子就使多少絆子,能挖多少坑就挖多少坑,他們表面上交出生產線,但是在諸多零部件、生產材料上使勁偷工減料,目的就是讓華夏人雖然買去了生產線,但是沒法正常使用。

東瀛人向來搞這些小動作小算計是槓槓的,但是隨著林浩然帶領十二人團隊轉投王安電腦那邊,NEC的算盤就落空了。

林浩然和他手下這批工程師對於DRAM生產線簡直不要太熟悉,這生產線上的每一顆螺絲釘他們都門兒清。

林浩然帶著團隊負責監督收購事宜,NEC的一切偷工減料在林浩然面前都無從遁形。

最典型的是清洗液。

在DRAM生產的工藝流程中,“清洗工序”佔了大約30%,這個工序是DRAM成品質量的關鍵,對於良品率有著至關重要的影響。

簡單來說,DRAM生產的核心技術是“蝕刻技術”,就是透過藥水在矽晶圓上蝕刻出電路,蝕刻之後的清洗是這套生產工藝的關鍵一步。

清洗液又是清洗工序的關鍵,對於一條DRAM生產線來說清洗液就像人體的血液一般。

NEC的清洗液如同這家老廠子的“秘製醬料”一般是獨一無二的,只有NEC特製的這種清洗液才能保證這條生產線良好運轉。

林浩然嚴重懷疑NEC不會交出準確的清洗液,但是NEC堅稱他們已經給了該給的清洗液。

換做其他人,對於NEC在清洗液上的隱瞞是沒有辦法的,但是林浩然和他的團隊在NEC內部混了多年,他們拼湊所知的資訊,自制出準確的NEC清洗液配方,然後透過王嫣然那邊對NEEC交出一批準確的清洗液,經過比對和進一步研究,林浩然團隊實現自制清洗液的能力,基本在技術上不會受到NEC的掣肘。

在林浩然的監督下,在一個月之內,東瀛NEC方面完成生產線的裝箱,準備走海運前往華夏。

姚小聶在落實了林浩然團隊那邊的事情之後,他確認收購手續不會出什麼亂子了,他第一時間趕回華夏。

他回到花城,立即著手辦生產線落地的事情。

他離開前已經和楊若兒做了詳細的溝通,楊若兒這一個多月內已經提前開始工作。

姚小聶回到花城,楊若兒立即帶著姚小聶來到花城市政府,面見書記同志。

書記同志一直關注著華芯的發展,實幹的花城政府一直為華芯保駕護航,把華芯看作花城改開新時代的骨幹科技企業。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