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一十三章:回國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姚小聶將這筆資產的打理事宜委託給松山次郎,這個東瀛男人的為人是靠得住的,而且他還年輕,還在奔前程,一般來說不會做出損害東家利益、傷害自身信譽的事情。

但是為了防止出現風險,他另外委託中森小雪監督他的資產狀況,這些日子他和中森小雪建立了充分的信任,中森小雪又是大藏省的員工,有中森小雪作為監督,能保證他的資產管理不會有閃失。

中森小雪明顯的不開心,一杯一杯地喝著清酒。

喝到晚上11點,中森小雪已經醉倒了。

窗外大雪紛飛,姚小聶買了單,扶起中森小雪走進大雪天中。

他扶著中森小雪回到家,把中森小雪放倒在臥室床上,把她安頓好。

然後姚小聶默默退出來。

中森小雪的表現透露著不掩飾的曖昧,姚小聶知道她不捨得自己,這姑娘今晚這表現是有意想和他發生些什麼。

這大半年中他們孤男寡女地相處著,說彼此沒有那心思那是假的。

但姚小聶還是覺得不想把關係搞複雜。

哪怕是有點曖昧,點到為止也是最好的。

~

第二天,孫立忍趕到東京,在孫立忍的陪同下,姚小聶花了兩天時間處理東瀛這邊的一些手尾工作。

1986年1月3日,姚小聶收拾了行李,能帶走的帶走,不能帶走的送給中森小雪,金光公寓這套房子他給中森小雪住。

然後他獨自登上飛往香江的班機。

當天傍晚他抵達香江。

他先去找馮漢義吃了頓飯。

馮漢義手下的“騰龍磁帶”已經是全世界知名的磁帶品牌,尤其在東歐、南美市場幾乎佔據了壟斷優勢。

尤其是在南美的那位世界級大佬的幫扶下,馮漢義在南美賺得盆滿缽滿。

如今他憑藉著做實業,已經妥妥躋身東瀛頂級的圈層。

他已經在著手謀劃收購九龍倉碼頭,轉型搞地產生意已經提上他的日程。

經過兩年的飛速崛起,馮老闆已經紮紮實實是香江頂級的大佬了。

姚小聶在香江過了一夜,他本來想著第二天去看看蘇小敏,但是蘇小敏前幾天跟著香江舞團去悉尼演出了,不巧只能等下次再見。

姚小聶第二天就過關回鵬城,然後坐大巴車回花城。

他的行李依然只有一個揹包,他一個人坐公交車回到嶺南工學院。

時隔九個多月,終於回來了。

他來到華芯公司,這時是下午2點,只見公司一片忙碌。

他悄咪咪待在公司門口看著裡頭,只見員工們來來往往,忙碌但有條不紊,看來都已經是熟練工了。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他站了一會兒,一個員工留意到他,覺得這男子怎麼有點眼熟,他仔細一看,驚住了。

然後整個華芯公司震動。

老闆回來了!

楊若兒從樓上辦公室趕下來,看看姚小聶在樓下“視察”著。

楊老師走過來,笑:“姚老板,視察工作的感想如何?”

姚小聶笑道:“很好。大家辛苦了。”

姚小聶是真的覺得滿意,他是職場老油條了,他看看公司的精神面貌,還有業務開展的情況,就知道公司的團隊更加成熟了。

姚小聶上樓,走進辦公室,辦公室絲毫沒變,還是他離開時的模樣。

楊老師跟著走進來,打量姚小聶,說道:“瘦了些,在那邊挺辛苦吧。好歹全須全尾地回來了。”

姚小聶看看楊若兒臉上洋溢著開心的笑容,看來小楊同志看到他回來是真的很開心。

姚小聶關上門,和楊若兒細聊,仔細瞭解公司的情況。

一個小時後,正在政府那邊辦事的週年豐,還有在華鴻紡織廠那邊主持工作的郭尼娜都聞訊趕過來。

郭尼娜說高呈林在毛熊國那邊,等高呈林回京城了就馬上回來見小姚哥。

姚小聶花了一個下午和他們這些管理層核心人員瞭解了企業和業務運轉的情況。

然後他花了一個晚上仔細看了公司的賬本。

公司的運轉和管理都十分良好,姚小聶很滿意。

憑目前鍛鍊出來的這個班底可以著手開展下一階段的業務了。

到了晚上11點,姚小聶合上賬本,他看到隔壁小楊副總辦公室的燈還亮著。

姚小聶來到隔壁敲門。

楊若兒:“請進!”

姚小聶走進去,楊老師正在看書。

姚小聶:“你還不回去休息呢?”

楊若兒:“我回去一樣是看書,在這裡看一樣。”

姚小聶笑:“是在等我呢?”

楊若兒不掩飾:“你不是剛回來嘛,看看你有什麼交代。”

姚小聶:“我的確有很重要的事情要交代。我打算在東瀛買四條DRAM生產線回來……”

姚小聶坐下來,和楊若兒說了他打算做DRAM業務的計劃。

楊若兒知道姚小聶去東瀛是打算開拓晶片業務,但是聽姚小聶在東瀛購置了那麼多的不動產,而且買下NEC的四條生產線,她還是聽得愣著神。

楊若兒:“公司漢卡業務目前盈利還是非常可觀的,但是預計到明年年末市場就會飽和,因為京城中關村的一批同行都已經推出漢卡產品,而且他們參考了很多我們的技術,我們也沒法告他們抄襲,畢竟國內的專利法那些都還沒正式成型,他們擺明了抄我們的設計,我們也沒處告去,誰讓他們是皇城根下的公司,我們在南方還是吃虧。總之,到明年年底,他們的產品和我們的產品就沒有代差了,到時競爭會更加激烈。”

姚小聶笑道:“我們在南方有在南方的好處,我們是改革開放的最前沿,這裡百無禁忌,全國最優秀的人才都在往花城和鵬城趕。我們可以和世界接軌,去開拓最前沿的產業。做漢卡只是為了起步,在這個領域和國內的同行糾纏沒意思,我的意見是,漢卡市場讓給他們算了,我們全力生產DRAM。”

楊若兒瞪眼睛:“但……漢卡業務是我們已經運轉成熟,而且盈利穩定的業務。”

姚小聶:“守著這個產品,是沒出息的行為。我們要做的是與東瀛、燈塔國去競爭,我們要去國際市場開疆拓土。對付國內的同行算什麼本事,我們要把NEC、日立、東芝、富士通、索尼踩在腳下,這才是本事。”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