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零七章:王安電腦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姚小聶看著這臺文字處理機,只見這臺機器輕便,設計極富工業感,旁邊的演示屏上,在這臺機器專用的文書處理系統內,拉丁文字的輸入、輸出、排版,還有連線列印裝置都非常順暢,的確是一款非常優秀的電腦產品。

姚小聶:“嗯。優秀的文字專用處理機器,價格只有IBM個人辦公電腦的三分之一左右,IBM在這個領域當然競爭不過你們。”

王嫣然打量姚小聶,笑道:“姚先生看來不僅是非常優秀的工程師,對於電腦市場也非常瞭解。”

姚小聶笑笑,說道:“我們去對面喝杯咖啡吧。”

王嫣然和姚小聶、孫立忍來到街對面的咖啡店坐下來。

他們閒聊幾句。

姚小聶說出來意:“王小姐。我來到這裡,是因為有兩件事情想和你說。”

王嫣然對這個發明了鰭式電晶體的姚先生突然來找她是感到頗為意外的,但基於認為對方是一名歷史性的計算機工程師的尊重,她對姚小聶的來訪很重視。

王嫣然:“姚先生請說。”

姚小聶:“第一件事情,我希望你能幫我辦一件事,我想要向東瀛NEC公司買一批晶片生產線,並將生產線搬到華夏去,我希望你能代理這筆業務,就是說,你出面將這條生產線買下來,運到華夏,我會支付你們代理費。”

王嫣然好生愣了一會兒,說道:“這是一筆非常大的生意,涉及千萬級別美金。”

姚小聶笑道:“是的。資金不是問題。”

王嫣然想了想,看著姚小聶的態度不像是開玩笑,她和姚小聶探討了一些細節問題。

聊了一通,王嫣然:“姚先生,恕我直言,這不是一筆簡單的生意,或者說,這不是一筆可以正常運作的生意。資金,還有如何搬運生產線,這些都還是小問題,困難的是如何讓東瀛方面願意賣出生產線,包括出讓一系列涉及晶片生產的專利權。”

姚小聶:“所以我才來到舊金山找你。解決你說的這些問題,需要燈塔國的貿易部、外交部出面。”

王嫣然:“你是希望利用我爸的影響力?”

姚小聶直言不諱:“沒錯。”

王嫣然是王安的女兒。

王安這個名字日後的華夏人名可能已經不熟悉,但此人是在燈塔國取得最高成就的華人,直到21世紀20年代都沒有“之一”。

王安1920年在華夏魔都出生,祖籍江蘇崑山,16歲考入上海交大。

1945年,王安作為中國高階工程技術人員被派往美國深造。

從哈佛大學畢業後王安發明“磁芯存儲器”,這個存儲技術是半導體芯片技術興起之前計算機最重要的儲存手段。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1964年,34歲的王安創辦“王安電腦”。

他一度被稱為“電腦大王”,“王安電腦”在80年代能夠與IBM分庭抗禮。

王安的財富最高時名列燈塔國第五大富豪,這個記錄過四十年後都無人打破。

他還獲得里根頒發的“總統自由獎章”,還被列入燈塔國發明家名人堂,與愛迪生等人並列。

這是一個歷史級別的牛人。

此時1985年正是王安和他的“王安電腦”如日中天的時候,如同王嫣然所說,王安電腦推出的以“文字處理機”為核心的各類計算機辦公設備稱霸燈塔國的辦公室,在這個時代幾乎所有燈塔國的公司都配備王安電腦品牌的辦公設備。

在辦公設備領域,王安已經打敗了IBM。

憑藉在辦公市場近乎壟斷的優勢,今年王安電腦的年收入達到恐怖的30億美元,王安的個人財富也達到20億美元。

直到兩年後的1987年,王安電腦都是燈塔國、或者說世界範圍內與IBM並駕齊驅的兩大電腦巨頭之一。

什麼微軟、蘋果、惠普、戴爾、思科此時都在王安電腦的龐大陰影下瑟瑟發抖。

用比爾蓋茨的原話說:“如果王安能完成他的第二次戰略轉折的話,世界上可能沒有今日的微軟公司,我也不會成為個人電腦時代的英雄,我可能就在某個地方成了一位數學家,或一位律師。”

但是王安的輝煌很短促,在1988年王安電腦因為“一系列的重大戰略失誤”由盛轉衰,到1992年,王安電腦的市值由鼎盛時的56億美元滑落至不足1億美元。

衰敗的速度堪稱驚人。

但是這樣飛速衰敗的情況在電腦產業並不奇怪,因為這是一個變化革新速度最快的產業,一個公司抓住了時代機遇可以一躍到山巔,如果錯失時代浪潮,被時代拋棄,就會轉眼之間跌落谷底。

姚小聶經歷過這段歷史,從日後回來覆盤,王安電腦衰敗的原因再清楚不過:

王安電腦依靠“文字處理機”為主的電腦辦公設備崛起,因為在1990年之前,個人電腦的效能還比較難滿足辦公需求,所以王安推出“文字處理機”這種專門用於處理文字的電腦符合時代的需求,但是隨著電腦產業的發展,個人電腦、或者說微機的效能越來越強勁,按照眾所周知的摩爾定律,理論上個人電腦效能每隔18個月就能翻一番。

當個人電腦的效能足以滿足辦公需求之後,一般的辦公室就直接安裝個人電腦,而不需要繼續使用王安電腦的“文字處理機”。

王安電腦的產品因此被產業浪潮淘汰,產品失去銷路,企業的發展自然急轉直下。

王安多次想要往個人電腦轉型,但是找不到準確得當的方法,幾次錯過戰略轉折的時機,於是就失去了幹掉比爾蓋茨的機會。

姚小聶想到找王安這個關係,因為王安是華人,作為一個在國內成長到25歲才赴美深造的華夏人,王安對祖國的情感是很深的。

話說明年1986年王安還會到人民大會堂面見總設計師。

在目前這個時代王安還是如日中天,有實力幫助姚小聶將晶片生產線引進華夏去。

如果東瀛不願意轉讓晶片生產的技術專利,王安可以和燈塔國貿易部、外交部去溝通,身為全美風頭最勁的電腦產業巨頭,王安能夠對燈塔國官方施加足夠大的影響力。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