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三章:把玉石毛石弄進東瀛來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高呈林自從進了毛熊境內就沒法打電話給姚小聶。

毛熊陣營和西方世界的電訊是不互通的。

昨天晚上高呈林回到華夏,他在錫林郭勒盟入境的時候就打了個長途給姚小聶。

姚小聶在中森小雪家接到高呈林的電話。

但是錫林郭勒盟的訊號很差,根本沒法說話。

但姚小聶接到電話,就知道高呈林已經回國,按照往常的進度,高呈林今天就能乘坐火車回到京城。

高呈林在京城的兆龍飯店長期佔著一間房間,房間裡面有電話。

姚小聶撥通高呈林的電話,電話接通,對面響起一個疲憊的聲音:“喂。哪位。”

姚小聶笑道:“呈林,還睡呢?累得夠嗆吧?”

高呈林立即坐起來,打起了十二分精神:“老大!我回來了!下午我給你打了電話,你那邊沒接。”

姚小聶:“嗯。下午我在外頭。伊爾庫茨克那邊怎麼樣?”

高呈林:“老大,你又給我指了一條發財的路子!那邊果然有你說的和田玉!我是一個星期前到的伊爾庫茨克,一開始我在那邊找不到搞玉石生意的,後來花了些錢找關係打聽,聽說在貝加爾湖南邊的一些小鎮,比如烏蘭烏德這些地方,有人挖出一些透明礦石,類似我說的玉石。我趕緊趕過去去看,那些地方有石礦和採石場,都是毛熊國國營的,採石場開採出來的石頭裡頭有些透明的石頭,那邊的工人覺得這些石頭漂亮,就給留下來當裝飾品,他們壓根沒覺得這些石頭值錢,更不知道這就是我們說的‘玉’。我把烏蘭烏德、伊沃爾金斯基這些地方逛了個遍,用法郎收購他們的石頭,收了十幾斤回來。今天下午我回到京城,我馬上去了琉璃廠,把在毛熊收購回來的石頭給琉璃廠的老人看,你猜怎麼著?他們一看都大驚失色,說你哪裡淘來這麼大塊的和田玉,後來他們請了行家出來掌眼,行家說這種玉水色比較硬,用科學的話講是石頭的氧化程度高,不是和田玉,但玉質非常非常像,如果不是琉璃廠頂級的行家都瞧不出來。”

姚小聶笑笑。

這“俄羅斯玉”後來坑了無數的人。

在95年前後,京城琉璃廠這種“俄羅斯玉”橫行,這種玉“仿冒”成和田玉最好的方法就是“做舊”成古玉,效果足以以假亂真。

當時琉璃廠驟然湧現大批唐宋、明清時期的玉器,甚至有兩漢的。

到後來整個玉器市場都對這種俄羅斯玉有了提防,假冒貨才漸漸被淘汰出去。

這年代毛熊國沒有重視開採這種玉石,一個是因為貝加爾湖南岸這塊地方在毛熊國屬於荒蠻之地,毛熊沒有在這裡耗費太多精力,所以這片地方整體的開發程度很有限。

另一個是因為毛熊國不執行市場經濟,社會主義國家不鼓勵消費品,更不鼓勵收藏品、奢侈品,所以毛熊人對於這種東方文化重視的“玉”沒有什麼概念。

等到90年代毛熊解體之後,俄羅斯實行市場經濟,貝加爾湖南邊的這片玉石資源才被開發出來。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在1985年這個年代,俄羅斯玉還沒有出現在華夏的玉石江湖上,沒人知道“和田玉”還有另一處產地,所以貝加爾湖南岸開採的這種玉石假冒成和田玉,絕壁能騙過絕大多數的人。

連華夏國內都要琉璃廠的老師傅掌眼才能看穿,東瀛這邊就更沒有人能夠鑑別出這種玉石的真假了。

非常好。

姚小聶聽高呈林說得激動,他提點道:“你把手上這批玉捂著,先別出手,等去毛熊那邊再收多一點的量,再一次性投放市場。而且不能光在京城投,要在成都、魔都、長沙、花城一起投。”

高呈林一下子領會,說道:“老大說的對。一次性投出去,撈他一筆大的,等到有人知道這些玉是毛熊那邊來的,這錢就不好撈了!我估摸著,從那邊收回來的玉,稍為大塊些的一塊就能值一臺小汽車,這生意不得了!”

姚小聶淡淡道:“撈一筆就好,說到底這搞假冒的生意做不長久。”

高呈林:“老大,我明白,你要不是在東瀛緊著用錢,你也不會想到搞這種生意。我撈一筆大的就收手。還有,老大你交代的毛石,我已經準備了一批,就是重的很,一共有十多塊,合計要二十公斤,我去郵局問了,郵寄到東瀛去要兩百多塊錢。”

姚小聶:“這些毛石裡面保證都有玉?”

高呈林:“我問了毛熊那邊的老石匠,他們說這裡面絕大部分是有玉的,而且都是水色最好的那種。他們當面開了幾個給我看,裡面都是有玉的。”

姚小聶:“外觀看上去沒有問題?”

高呈林:“外觀看上去就是一塊塊黑灰色的石頭,硬度很高,我給我們京城的郵局人員看,他們疑惑我寄石頭做什麼,我說是給園林屯池子底用的,他們覺得奇怪,但是沒有什麼懷疑,也沒有說不給寄,或者要加稅什麼。到東瀛海關那邊,如果問你,你也這麼說,就說是搞園藝用的,估計不會為難你。他們總不能去掃CT,或者剖開來看。”

姚小聶沉吟著。

這裡面學問還是很多的。

說到底,這就是走私。

只是手段高階一點。

東瀛的海關可沒那麼好忽悠。

得想辦法謹慎行事。

姚小聶:“你先把這第一批寄過來,我告訴你地址。”

高呈林記下姚小聶說的地址,說道:“明白老大,明天一早我就寄過去。”

姚小聶掛了電話,他翻翻錢包。

剩下7000多日元,哪怕頓頓吃泡麵,也只夠三四天。

沒錢的日子就要結束了。

姚小聶心情大好。

雖說這是假冒偽劣生意,做不長久,但是話說在東瀛這生意可以比在華夏國內做得更長久一些。

因為東瀛可沒有琉璃廠的老師傅,東瀛的玉石市場對於假冒貨的鑑別能力一定是遠遠不及華夏京城的。

而且東瀛人對玉石的態度相當狂熱,還有眼下東瀛的經濟烈火烹油,民間、市場上的錢多得沒地方去,東瀛人正愁找不到好的收藏品。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