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6章 開大會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4月3號,清明節前一天。

狐山腳下不遠處的一座老戲臺上,拉著大大的紅色橫幅。

上面寫著“共建狐山,萬眾一心”

戲臺前沒有擺放桌椅,因為人太多了,多少都不夠坐的。

不過狐山人都有經驗,像這種開大會,看露天電影啥的,都自己帶了小馬紮來。

武江山開車過來的,看著前面熙熙攘攘的人,找了個角落停了,從副座拎了一個大包下車,然後直奔戲臺後面。

從後面上戲臺的樓梯附近,早已被圍擋住了,阻止百姓隨意過來。

寧樂山還有一些鎮政府的領導幹部,看到武江山來了,都熱情的迎了過來。

武江山直接把大包交給了寧樂山:“寧鎮長,都在這兒了,這個...要不一會兒還是別讓我上去講話了吧?”

“哈哈哈,怎麼,江山你也會緊張。”

武江山不好意思的笑笑:“這麼些人呢,我是大姑娘上花轎,頭一回啊,能不緊張嗎?”

一旁眾人都跟著大笑,勸他別害怕,這是好事,怎麼能不上臺露臉呢?

寧樂山還拍著武江山的肩膀:“一會兒,鎮裡還準備給你發個獎狀,你不上臺我可難辦了。”

都這麼說了,武江山只好應了,幾個人以為他真的緊張,都在一旁小聲鼓勵他。

現在武江山可是狐山鎮的財神爺,他不光自己買賣做的好,最主要的是他願意給鎮政府捐錢。

加上這次,兩年光現錢就捐了十二萬,這十二萬能做多少事啊?

眾人擁著寧樂山跟武江山一起上了戲臺,古老的戲臺據說是明清時期建造的,現在依然很堅固。

只是照壁上的壁畫,跟兩側的臺柱,還有戲臺上的頂子,經歷了百年風霜,已經很陳舊了。

武江山以前唸書的時候,跟同學爬上來玩過,儘管後面的樓梯入口一直是鎖住的。

前面的戲臺距離地面足有近三米高,那也擋不住野小子往上爬。

“寧鎮長,這座戲臺可有年頭了啊,你看上面的這些字和畫,都快看不清了,有點可惜。”

狐山的古建築很多,無論是山上,還是山下,大家都習以為常了。

這個時候老百姓也都還沒有什麼保護文物的觀念。

聽到武江山這麼說,寧樂山看了看四周點點頭:“是啊,可惜了,這些都是咱們狐山的歷史記憶啊,回頭應該找人好好修繕一下。”

武江山微笑著,再沒多話去指點寧樂山怎麼做。

等到前面都準備好了,有政府的工作人員過來提醒,說人都來的差不多了。

寧樂山看了看錶,起身整理了一下儀容儀表,讓武江山稍坐,一會兒叫他的時候,他就去前臺。

“江山,別緊張,這是好事,狐山的百姓都應該感謝你。”

武江山點點頭,看著一旁的人在清點他帶來的錢,然後一摞摞的放進一個大托盤裡,用紅布蓋上了。

寧樂山在前臺的講話,透過話筒傳到了其他掛在戲臺兩側的大喇叭,把聲音傳的很遠。

武江山在照壁後面,一側出口處,悄悄探頭,看到臺下密密麻麻的人群,初步估計至少有上萬人。

幾乎把整個狐山腳下都站滿了。

狐山鎮當然不止這麼點人,不過這些人已經可以代表整個狐山了。

狐山人喜歡開大會,改革前一般開的都是批鬥大會,抓生產大會。

寧樂山現在站的那個位置,表彰過英雄,批鬥過投機倒把,封建迷信分子,也槍斃過殺人犯,強姦犯等等...

據說在明清時候,這裡不但是戲臺,還是砍頭行刑的地方。

還有傳言說,臺子中央有個四方的深坑,以前被砍頭的人就跪在這坑的後面,大刀一揮,腦袋就掉了進去。

等到要唱戲的時候,把這上面的板子一蓋,整個臺子又變得平地一般。

武江山不知道為什麼自己會在這個時候,腦子想這麼多亂七八糟的想法。

他甚至沒怎麼聽清寧樂山在前面說什麼。

正發著呆,就感覺旁邊有人推自己:“小武,鎮長叫你呢,別害怕,快過去吧。”

武江山回神,感激的衝旁邊的人笑笑。

他今日穿了一件及膝的深色大衣,頭髮也在清明前去剪了,這回沒有剃什麼板寸,也沒弄什麼精神小夥的髮型。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而是剪了個90年代林志穎的同款髮型,前面有劉海分成了三七往兩邊吹,後面剃座,短鬢角...

這個髮型在這個年代依然有那麼一點前衛,但卻讓他看起來更成熟穩重。

整理了一下大衣,武江山大步朝前面的臺子走去。

皮鞋踩在鋪了厚木地板的戲臺上,發出的聲響似乎有回聲一樣。

走到了寧樂山跟前他還在想,恐怕這下面真的是個裝人頭的大炕,所以走在上面才會有“空空空”的聲音。

武江山走到前臺,寧樂山帶頭鼓起了掌,臺下百姓們也跟著鼓掌。

他站在高處往下看,許多不認識的,又或是熟悉的面孔,都在仰望著他。

這種感覺,倒是武江山第一次體會,他能做出的表情,只是含蓄的笑了笑。

身後的政府工作人員,幫他端著那個大大的托盤,底下的百姓知道那是什麼,一個個的伸長了脖子想要看清楚。

武江山走到寧樂山旁邊,伸手接過,然後又交到了寧樂山的手裡。

當寧樂山揭開紅布,露出那摞的彷彿小山一樣的鈔票,宣佈武江山代表新未來公司捐款十萬時,臺下響起一陣整齊的抽氣聲。

嘴巴裡說出來是一回事,親眼看到,又是另一回事。

在大部分還在努力混溫飽,羨慕萬元戶的時候,突然有十萬塊錢擺在眼前,這樣的震撼力,讓上萬人發不出一點聲音。

寧樂山把話筒讓給了武江山,武江山站在話筒前,看著彷彿是黑灰藍混合在一起的人海,慢慢開口。

“感謝寧鎮長,感謝狐山鎮政府給我這次機會,感謝父老鄉親對新未來超市,幼兒園,以及青年廣場一直以來的支援...”

“寧鎮長說,我這是在做好事,在替狐山百姓修一條幸福路,應該到臺前來,讓大家知道。”

武江山停頓了一下,看向寧樂山,寧樂山朝他鼓勵的點點頭。

武江山轉頭面向臺下繼續說道:“不過我覺得,我做的還遠遠不夠...”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