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5章 蟬封的願望:雙贏!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劉據不但把裴歷留下了,還把整個左營衛衛隊全部留下,做為細君公主的貼身護衛。

他從心底裡對這位王姐的遭遇充滿同情。

尤其是她把鋼刀送進老昆莫獵驕糜腹中時,眼神中除了怨恨,什麼也沒有!

如果大漢足夠強大,何需犧牲女人去討好番邦?

出發之前,他把烏孫國所有軍政要員召集在一起,毫不客氣地向他們轉達了大漢的想法,其實也是他自己的主意。

想安安穩穩地生存在下去,心裡就只能有大漢一個主子,什麼狗屁規矩祖制,統統見鬼去!

學漢文,寫漢字,說漢話,少一樣都不行!

他又賦予裴歷生殺予奪大權,但有三心二意,陽奉陰違者,直接削首示眾!

烏孫國不是還有十幾萬士兵嗎?全部帶走,到大宛建功去!

對於他這種成建制地徵召地方武裝入列,而且還保持原有建制不變,無論是張安世還是金不煥,都有極大的顧慮。

萬一不聽招呼,發生個譁變什麼的,那可怎麼得了?

但是劉據卻不以為然。

烏孫國的軍隊,無論將領還是普通士兵,都有一個共同特徵,就是欺軟怕硬!

劉據殺氣騰騰地在軍中走一遍,便“順理成章”地成為他們的新主子。

大漢太子親率大軍滅了烏孫國,還把老國王和他最疼愛的孫子一刀給宰了,這個訊息如一道霹靂,把還在沾沾自喜的宛王母寡打懞了。

“烏孫國沒了?!”

他張大嘴巴許久沒回過神來。

“不但烏孫國國號被取消,大漢太子還親率烏孫國十萬大軍直逼王城!”

國相昧蔡語氣極為沉重。

他的親弟弟魯英子已經帶信回來,此次大漢揮師西進,志在必得,大宛若想躲過一劫,只有勸王上重歸正途一條路可走。

“本王應如何應對?”

母寡也有些六神無主。

昧蔡道,“大王應立即向漢太子遞交請罪書,同時以汗血寶馬相贈,以期漢軍早退。”

“早退?”

母寡眉頭緊鎖,“其他未曾招惹其小國皆已被取消番號,我大宛如何能倖免之?”

昧蔡道,“臣願為使者,親往見漢太子,稟明我意。”

母寡思來想去,還是覺得穩妥一些比較好,便讓自己的胞弟蟬封陪同昧蔡一同先往漢營而見大漢太子。

然而,昧蔡有他自己的想法。

兩人同去面見大漢太子,卻無法應付南地貳師城的李廣利。

於是,昧蔡建議由他去漢營見太子,蟬封去貳師城見李廣利。

可是,母寡的這位胞弟並不信任他,一聽到他這種建議,馬上就來了個對調,他去面見太子,由昧蔡去貳師城見李廣利。

昧蔡表現出一副無所謂的姿態,無論誰去哪裡,都是為了大宛國的前途著想,沒什麼可爭的。

決定之後,昧蔡帶著近百名僕從趕往貳師城,而蟬封卻一兵一卒都沒帶,一人隻身前往貴山城外五十裡的漢軍大營。

趙破奴留在烏孫沒有跟來,按公孫敖和路德博的安排,大營依山而立,背靠茫茫天山山鹿,綿延十數裡。

蟬封望著連綿不絕的漢軍大營,好一陣失神之後,打馬入營。

劉據帶領公孫敖和路德博親自出迎,親親熱熱地把蟬封接進大帳。

蟬封對太子劉據行過叩拜大禮之後,又特意問過當今皇帝安好才肯入座,這讓劉據對他的好感度大為增加。

言明身份之後,蟬封直奔主題。

“王兄囑我前來向太子殿下親口致歉,以前種種皆是誤會,還請大漢天軍不要動怒,早日撤兵,維持兩國世代友好。”

他說的都是套話,劉據可不想如此廢話連篇,“請二王轉告你家大王,漢軍不辭勞苦遠征大宛,皆因宛王行事過分偏頗,殺我漢使,還侵佔錢財,絕不可接受。”

“若要使我退兵,需應我三條。”

蟬封道,“殿下請講!”

劉據道:“第一,宛王須親自到本宮帳前謝罪;第二,主動辭去王位;第二,入漢為奴,終生不得返回。”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蟬封神色數變,為難道,“這三條……王兄怕是一條也應不下來。”

劉據微微一笑,“那就戰場上見,囚車我已為他備好。”

蟬封尷尬道,“殿下容我些時日,待我勸說王兄如何?”

劉據道,“悉聽尊便!不過本宮耐心有限,希望二王不要拖得太久。”

蟬封頻頻點頭應是,不敢多做停留,急沖沖趕回貴山城。

“什麼?讓我退位?”

母寡差點跳起來。

蟬封道,“王兄莫急,我觀那漢太子為人和善,此事應有商量餘地。”

“不用商量!”

母寡一揮手,“我大宛幾十萬大軍是吃素的嗎?看來不給他點顏色看看,此事斷難善了!”

“傳令,大宛境內所有軍隊統一交由王弟指揮,與漢軍決一死戰!”

蟬封:……

和漢朝軍隊打仗……?

蟬封想想都會全身起雞皮。

漢軍的連駑連匈奴人都怕,何況是大宛?

他還待說什麼,母寡已經極不耐煩地撇下他一個人走了。

無奈之下,蟬封只能召集部下,於城外匯合,準備對漢軍開戰。

劉據根本就沒指望著一次見面就把所有問題都解決,如今得知貴山城外緊張萬分的樣子,就知道那位大宛王母寡沒有同意他的條件。

探報回稟,大宛方面的指揮官正是見過一面的蟬封。

看來大宛王母寡並不笨。

弟弟蟬封親近漢朝,他不可能不知道,可是如今大難臨頭,貴山城被圍,能否順利出去都難上加難,更何況只圍不打造成的心理壓是極其巨大的。

讓一個親近漢朝的人帶兵攻打漢朝,無論是蟬封還是太子劉據,都覺得此計很妙。

如果蟬封真的帶著手下和漢軍開戰,那麼他的所有退路也就沒有了。

那樣一來,他就和大宛王母寡一樣,只能依靠自己族人的力量了。

而那並不是蟬封想要的結果。

他需要兩下裡握手言和,結為昆弟之好,世代相安無事,互不打擾。

可是他的王兄母寡明顯不想這麼做。

大宛雖然有十幾萬精兵,但是……和漢比起來,還是差了很大一截。

如果沒有外援幫助,大宛必輸!

蟬封想要的結果是兩邊都好的雙贏!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