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1章 殿下,老臣都是為了您……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他把那份書簡交到公孫賀手中,“所有案卷,本宮一個字都不看,所有人犯,一個都不許走,全部押回重審!”

“本宮監審!”

他管不了那麼多了。

只要這些人全須全影地回到河東郡,田仁將立即陷入萬劫不復的深淵!

丞相審案不公,由太子直接接手受理,這樣一來任何人都說不出什麼來。

從朝堂上下來,公孫賀攔住他的車駕,一定要說話。

劉據見他一副義正辭嚴的模樣,完全沒有了臣對君的態度,知道他要以長輩身份給自己上課了。

“老臣不與太子論君臣,先論親情如何?”

劉據知道他會來這一出,點點頭,“你是想代君孺姨娘問話嗎?”

公孫賀神色一變,馬上又恢復如常,“太子!臣為什麼要這樣判結?都是為了您啊!”

“為了我?”

劉據奇道,“本宮怎麼沒見到哪一點是為了我著想呢?”

公孫賀急道,“大將軍一位虛懸,屠夫李廣利又被聖上拜為貳師將軍,就連劉屈氂之流也險些登堂入室。若非石慶放任,諸事不理,江充之流豈能橫行京城?”

“情形已然如此危急,太子如何還拿自己人開刀?”

“殿下請勿插手此事,由臣來處置。”

“你來處理?高高舉起,輕輕放下就叫處置?”

“太子!您怎麼還不明白?臣所做一切,都是為了幫助殿下鞏固實力呀!”

“衛氏族人自不必說,自家人再有錯也不能處置,否則外人必將因憂懼而遠離太子。”

“此次事件乃絕佳良機,放過這些人,中樞九卿各個都欠殿下一份大人情。”

“尤其是三輔,京兆尹,右扶風,左馮翊雖為地方官員,但與京師緊密相連,地位不在九卿之下,臣已有預案,借此次事件重新安排人選。”

“屆時朝堂上下,皆為殿下之人,那李姓奴才再想插手中樞則難比登天!”

公孫賀滔滔不絕地為太子“釐清利弊”,不可謂不“苦口婆心”,“用心良苦”。

可惜的是,太子劉據一個字都沒聽進去。

“丞相,本宮的確需要得力人手輔佐,但有一個前提!”

“殿下請講!”

“此人必須身正,無私,剛毅果決,而不是陽奉陰違,見風使舵,望風拍馬的勢力小人。”

公孫賀道,“殿下所言極是。臣手中便有一批忠貞之士急待殿下提拔重用,名單在此,請殿下御覽!”

劉據把公孫賀遞過來的名單推掉,“先不說此事。丞相,你來告訴本宮,你準備收攏拉人情的這些人,有正人君子嗎?”

公孫賀一愕,“殿下,是什麼人不重要,能為己所用即可。”

劉據差點又迸出那兩個字,冷笑道,“為本宮如此費心,丞相辛苦了!不過,本宮還是要說一句,河東案必須重審,本宮監審之志不改!”

公孫賀一聽就急了,合著剛剛說了一大堆話,太子一句沒聽進去!

“殿下,恕臣斗膽直言,沒有朝中重臣支撐,只靠博望苑那幾個酸儒,怕是成不了事。”

劉據的臉色立刻冷了下來,“公孫賀,你的膽子的確不小!”說完之後轉身登車,揚長而去。

公孫賀望著他的背影不住地咬牙。

太子越來越“不聽話”了,既然自己說話沒用,那就換個人去說。

從內心深處來講,他對太子的感觀已經發生了深刻的變化。

自從太子往西南走了一趟之後,整個人都變了,不但時時給人一種深不可測的高深之感,而且還能從他的眼神中時不時地看到一股從未有過的殺氣。

“越來越像他爹了!”

公孫賀暗歎一聲,悵然離去。

事關家族興衰榮辱,他必須確保太子始終與自己站在同一駕戰車上!

朝堂上太子怒噴百官,這件事影響有多大,劉據自己沒有體會,但威力已然顯現。

第一個直接表現就是,再也沒有人敢無視他的存在了。一向以溫雅示人的太子發起狠來,竟然也如此駭人!

賢德殿外那頓板子,與其說是打給犯法者的,還不如說是打給他們看的更準確。

似乎很少有人記得他太子身份意味著什麼,和一個監國太子能帶給他們什麼。

於是,公孫賀的丞相府很快便賓客如雲,而且往來的都是兩千石以上的大員!

這是轟動長安的大事。

“阿哥往臭水溝裡扔了一塊石頭,趴在裡面睡覺吸血的蒼蠅臭蟲都被驚到,趕緊飛起來看看發生了什麼事!”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達蘭的直白比喻把所有人逗得大笑不止。

笑罷,金不煥搖頭嘆道,“殿下一番義氣之舉,竟然收到如此奇效,著實讓人意外。”

司馬遷道,“此時往丞相府跑得最勤快的應屬杜相。殿下,您應該把那份名單拿回來,臣非常好奇,丞相看中的都是些什麼人。”

田千秋搖頭道,“物類其是,丞相以公為名,行殷私之實,盤算得精妙,卻不想在殿下這裡碰壁!”

張安世正色道,“太子忽然變成真太子,很多人還不習慣。”

卓少兒不解道,“你這人說話好生奇怪,太子就是太子,怎會有真假之分?”

張安世笑而不語,卓少兒氣道,“算啦!公主,我們去找茵平妹妹吧,看看她又在搞什麼稀奇古怪的玩意兒,聽他們說話,好生無趣!”

達蘭微微一笑,起身和卓少兒退了出去。

見她們兩人走了,金不煥道,“殿下,您準備如何處理這件事?”

劉據:“無論如何不能讓伯玉在三河腹背受敵。這些人……既然來了,就別想回去!”

金不煥道,“殿下既然要做,還需一些助力,民間風向要適當引一引。”接著轉頭看向司馬遷,“此事還需要有人在朝堂上推一把。”

司馬遷憤然道,“此事容易,明日我便上奏言事!”

劉據想了想說道,“子長不合適。此事牽涉到你的本部主官,若是被人抓住把柄,無私也有私,還是不參與為好。”

田千秋忽然道,“臣想起一人,他必合適。”

劉據:“什麼人?”

田千秋:“殿下可還記得跑到府上來阻撓建章宮之事的蘇武嗎?”

劉據眼睛一亮,“此人合適!只不過……他職級低微,沒有特別事務不能上朝。”

金不煥道,“殿下可發一道明詔,允大小官員廣議此事,屆時無論官階高低,都有機會上殿奏事。”

劉據撫掌道,“好!就照此辦理!”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